安全管理理念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4480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管理理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全管理理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全管理理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全管理理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安全管理理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安全管理理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安全管理理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安全管理理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管理理念Word文档格式.docx

《安全管理理念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理念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管理理念Word文档格式.docx

很多企业都在搞文化建设,安全也不例外。

例如搞员工培训、每年安全月举办大型活动、每月进行检查考核、抓典型树榜样等。

但为什么效果都不明显?

因为多数建设过程都是形式主义,甚至有些干脆就是完成上级任务,当然无法深入人心。

而很多员工也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参与这些活动,效果当然不能持续。

标准化建设,同样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如何进行文化建设呢?

1、从小事做起

越是微小的细节,越能体现企业文化。

所以文化建设要延伸到日常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

例如所有的会议以安全话题开头。

如果是与安全有关的会议,那么先讲安全问题,所有人都可以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以及好的建议。

安全问题说完,再讨论其他问题。

如果是与安全无关的会议,那么每次由一名与会人员分享一个安全小故事,比如某天边走路边看手机撞到了头。

看似与工作无关,但这恰恰能告诉大家,安全不只是指工地上的安全,而是与每个职工和其家人息息相关的,不论你身处何地。

而我们关心的,也绝不仅仅是“红线以内”的安全,我们关心的是职工的健康。

细节的把握,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效果反而更加深入,更加持久。

2、安全目标的设立

每个企业、每个项目都会设立安全目标,那么这个目标应该怎样设才合理?

我们现在的做法一般会有死亡目标、重伤率、轻伤率,而我们每年都能很好的完成任务。

但是这样就合理了吗?

举个例子。

某市一年死亡指标是24人,可能一季度死亡2人,那么相关领导就可以高枕无忧的看报纸喝茶了。

二季度死亡6人,有紧迫感了,开始项目调查。

三季度死亡10人,开各种会,相关部门到项目逐一排查,抓典型重处罚,杀一儆百。

四季度死亡4人,三季度的安全集中整治活动颇见成效,死亡人数下降60%。

全年死亡22人,年度目标顺利完成。

年底奖金一分不少,弄不好还能评先进。

我们换一个思路,如果安全目标是“零事故、零伤害”,情况如何?

自元旦后上班第一天起,就有压力,就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也许这一年还是会发生10起死亡事故,但绝对不会发生因为疏于管理而导致安全事故暴增的情况。

而总体上看,因为目标的制定,我们挽救了12条鲜活的生命。

安全目标的设立并不是为了让我们去完成它,也绝不是用于考核,而是时刻提醒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尽职尽责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不能因为安全目标已经实现就麻痹大意,我们应该为每一个生命负责。

也许有人会说“零事故、零伤害”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提出来也没有意义,肯定实现不了。

我听过一个故事:

二战时美国的降落伞合格率无论如何改进也只能达到99%。

也就是说每100名伞兵中,有一名是因为降落伞无法开启而摔死的,这对盟军士气是极大地打击。

后来,军方改变了检查品质的方法。

那就是从厂商交货的降落伞中,随机挑一个,让厂商老板亲自试跳。

从此,降落伞合格率便达到了100%。

所以我想问问那些设立重伤率0.1%的人,你愿意成为那0.1%吗?

如果你自己都不愿意,为什么还要设立这个指标?

3、正确引导

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大家普遍认为安全就是安全员的事,发现违规也不去阻止,甚至还有违章指挥的行为。

对违规行为视而不见,不仅会给违规人员“默许”的错觉,也会给周边目击人员错误的信息。

因此,对于不作为的行为,特别是管理人员,应该予以处罚和公示,表明立场。

而对于遵章守纪的人,也决不能吝啬自己的赞誉,要在现场人员中广泛树立榜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予以物资奖励,营造全员争当先进的氛围。

但在树榜样的时候应该注意,不要树立一个高高在上,他人无法企及的目标,应该让全员通过逐步提升都能够做到,而榜样的标准也应该随着安全状况的提升逐步提高。

在全公司倡导:

每一名管理人员“每天制止一起违章,每天表扬一名工人。

”是十分有效的表明立场的办法。

即便是公司领导,只要进入现场,也应该做到这两点,若领导以身作则,便能更有效地推动。

作为领导,千万不要给你的团队配备“安全工”,或者只让安全员带人去落实安全整改,一定要让施工部门去落实,一定要明确安全部门的职责是“检查、监督、指导”。

如果给安全部门配“安全工”去落实安全整改,会让旁人觉得安全就是安全部门的事,会与全员管安全的目标背道而驰。

4、以人为本,创造环境

工人思想相对简单,也没有太多的自我意识,可塑性强。

如果能从他们的切身利益出发,他们会更容易被引导。

例如,如果我们的安全规定是能够提高功效的,那么他们自然会乐意去执行。

如果我们对安全表现良好的的工人进行奖励,其他人也会争相效仿。

如果我们能将违规处罚落实到班组甚至个人,也会对其他人起到警示作用。

现在的人员都愿意选择要求低,规矩少,报酬相当的工作环境。

如果我们国有企业利用自身项目多,分布广的优势,带头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安全标准,我们就能逐步改善我们的安全环境。

如果全公司都是同样的标准,到那个项目都是相同的要求,那么抱怨就会少的多,人员不再去想如何换个项目,而是慢慢适应管理。

二、体系建设是保障

国企的特点是自上而下,大多数人都是眼睛向上看。

领导怎么说就怎么做。

所以首先各级领导应该有正确的安全意识,这样才能使企业全体职工安全素质真正提升。

1、制度管人

我们的体系建设是完备的,但总会感觉在执行上存在很多问题,这不是员工的素质不够高,而是有历史渊源的。

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君主的权利至高无上,甚至凌驾于法律之上。

目前很多企业制度的建立存在同样的弊端,制定某项制度的领导往往凌驾于该制度之上,遇到特殊情况,可以“特事特办”。

所以导致员工在执行时都会抱有一丝幻想,遇到困难先请示,能绕过制度就绕过。

久而久之,所谓制度也就成了摆设。

制定一套完善的体系就像计算机系统一样,不要“留后门”,不要给他人以空子。

如果所有的工作都能通过正常流程解决,并且必须经过流程解决,那么员工就不会凡事一遇到困难就想着如何请示领导,绕开制度了,而是会想办法在系统内解决。

2、安全部门的定位

国企内的安全员或多或少会认为安全岗位是出力不讨好的。

遵章办事地去管安全,会得罪人,不管吧,一旦发生事故又会被千夫所指。

那么,为什么遵章办事会得罪人?

还是在于安全管理与进度、成本等方面产生冲突时,绝大多数人都会牺牲安全,因为降低安全标准不一定会出事,而提高安全标准则必定会在短期内增加成本,降低工效。

安全投入的效益是在长期、全面的范围内体现出来的,所以培养公司职工,特别是项目经理的大局观是十分必要的,安全费用不能当做成本,而应看成投资。

如果把项目比作一艘大海中航行的大船,那么上级公司就是北极星,指引方向;

项目经理就是舵手,把握航向;

生产部门就是摇桨的水手,提供动力;

而安全部门则是瞭望塔,及时发现危险信号。

但安全部并不能最终决定这艘船的行驶方向,也无法决定航速。

因此,安全部门应该是为项目安全管理提供专业服务,及时发现现场的安全隐患,提供整改意见,监督整改过程,如实向上级单位反映现场状况。

如果裁判员的工资由球队发放,那么裁判必定无法做到公平执法。

同理,安全系统应该独立于项目生产系统以外,最好由上级单位直管。

现在项目安全员在项目拿工资,无论职务上、个人利益上都受制于人,工作起来缩手缩脚。

如果项目经理安全意识不足,安全员就成了摆设。

3、抓住重点,投入足够资源

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是由开会次数和文件数量决定的,而是由配置的资源决定的。

有多重视,则必须给予相匹配的支持。

虽然现在对安全管理越来越重视,但无论是全员的意识,还是专业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都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速度。

老一辈的安全员很多已转岗,或即将退休,并且有一部分抱着养老的心态,工作态度也有很大问题。

而新招募的人员经验不足,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在专业知识上存在缺陷,资历不够,说话没有分量;

大中专毕业生不愿意从事安全管理,导致安全人才流失较大,青黄不接。

因此,了解安全从业人员需求,强化安全管理团队综合素质建设迫在眉睫。

安全事故的发生无外乎两个因素:

物的不安全状态(隐患)和人的不安全行为(违章)。

而违章行为更加不可控,更难预测。

并且违章行为会产生出很多隐患,是造成安全事故的罪魁祸首。

那么,现阶段如何控制人的违章呢?

通过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和自觉性显然是不现实的。

目前只能依靠“人盯人”的管理方式了。

所以专职安全员的数量也需要大幅增加。

而就现在安全员的资源来看,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同步发展劳务、专业分包甚至班组的安全队伍建设,他们虽然不一定能持证上岗,不一定能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但他们与工人沟通的效果往往比我们更好。

而且项目将其他管理人员都变成安全员,也是一个很好的补充,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4、如何看待未遂事件和安全事故

事故的发生既有一定的偶然性,又有一定的必然性。

而大量的未遂事件和小的事故都是预警。

一般情况下我们大多数人对事故的处理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不是万不得已,都不会向上级部门报告,而会选择内部消化和处理。

这种做法的初衷是为了维护项目或者公司的形象。

但如果大家都效仿这种做法会有什么后果呢?

每个月的月报都是无事故,但一旦上报了,就是掩盖不了的大事,等着公司来擦屁股。

而我们调查事故的做法也一般是采取调查、整改、教育、处分的模式。

尤其处分会特别重,想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

但这反而让大家更加不愿意主动上报事故。

公司应该在每一层级建立“情报网”,对每一起未遂事件和安全事故都同样重视,而重视并不体现在处罚上,而是通过这些警报反过来检查我们的体系存在的漏洞。

发现问题不应该就事论事的进行简单粗暴的整改、停工、处罚,而应该反思系统上出了什么问题。

不夸张地说,每一条安全规定的出台都是用血的教训总结出来的。

那么如果发生了未遂事件和安全事故,就应该全面地进行资源共享,否则其他公司、项目只能用流血甚至生命的代价来重新总结。

三、实名制管理是基础

项目一切安全制度和管理手段实施的前提就是实名制管理。

首先通过人员信息采集,可以过滤掉硬件条件不符的工人,例如年龄过大过小的人员、患有疾病的人员,还能过滤掉经常违规屡教不改的人员,喜欢打架滋事的班组以及拖欠劳务工资的班组长等。

信息反馈同样重要,我们可以给每个工人办理胸卡,并在胸卡上记录其相关信息,这样就能掌握每名工人的动态信息,既能避免很多劳务纠纷,又能将管理制度落实到人(无论奖励还是处罚),对特殊工种的管理也会更加准确。

四、文明施工是表象

正所谓人靠衣装,大家都知道,文明施工是脸面。

所以每逢检查,必定是全员出动整理现场,有时甚至不惜停工整顿。

但文明施工并不仅仅是脸面,而可以反映很多内在的问题。

文明施工直接展现出一个项目的施工组织是否有序,如果连废料也能每天有专人自觉清理掉,那么其他重点部位的安排一定也是井然有序的。

你到一个单位检查,问一问打扫厕所的阿姨几个安全问题就够了,她都能答出来,那么这个企业的安全教育还会差吗?

所以文明施工是要抓,但不是让项目配备几十个人每天收捡材料,而是要在生产管理的环节上下功夫。

如果项目管理松散、随意,那么现场必定是混乱无比,无处落脚。

如果计划周详,安排合理,对分包管理得力,那么现场必然有条不紊,整洁干净。

五、安全的最高境界

安全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不是一个没有违章没有隐患的项目,也不是拥有一个强大的安全部门。

安全的最高境界是一个没有安全部门、没有安全员也能良好运作的现场。

因为每位管理人员、每位工人都是安全员,也就没有必要设立专门的安全部了。

一旦有人违章,身旁的工友和管理人员都会及时纠正。

这样的项目就会很安全。

以严格的实名制管理为基础,通过领导带头,自上而下地开展文化建设和体系建设,逐步淘汰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班组甚至分包。

经过反复筛选,必定能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

而一旦有了良好的安全环境,就能进入良性循环模式,再有新的人员加入,也能很快被同化,不能适应的则将会被淘汰。

到这时,我们就能从安全投资中收获远超预期的巨大回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