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十校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4734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南十校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南十校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南十校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南十校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南十校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江南十校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江南十校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江南十校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江南十校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江南十校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江南十校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江南十校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江南十校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南十校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Word格式.docx

《江南十校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南十校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南十校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Word格式.docx

中国书法向来不缺少审美依据,博大精深的书法史论,有延续两千年的完整、缜密的评判标准。

如果汉字的书写内涵都被剥离出去了,成了纯艺术,那就必然导致已延续了数千年至今依然在使用的汉字的消亡,中华文明的繁衍就会遇到问题。

由此而言,对传统书法的传承,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文化安全问题。

  当代书法是建立在当代美术基础之上的一种尝试,也是东西方艺术相互碰撞的结果。

现代社会大不一样,随着时代发展,科学进步,在短短的几十年中,人们对字的要求大大降低。

真正认真写字的人越来越少。

眼下人们基本上连硬笔字都很少写了,更不用说练书法,我们通过键盘,就可以“敲”出文字。

在当代究竟应该如何处理现代的“艺术”和古老的“文字”两者间的关系呢?

显然,既不能以中国传统文字的观念完全覆盖纯艺术的观念,也不能完全用艺术的观念来覆盖我们文字的传承。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不应该一直背着传统的包袱,而要大胆创新”,这观点没错,但当下的现实恰恰在于我们还没有继承到传统,反而徒然背上创新的包袱。

书法界有一种怪象:

如果你跟古人写得相似,似乎就不叫创新。

其实古人早就讲过: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这很有道理。

  就当下社会而言,我们必须重新认识书法的位置,我们不应把书法仅仅视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的瑰宝,这其实是对书法的低估。

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是中华文化最古老、最有标志性的符号。

弘扬“中国精神”,为中华民族铸魂,首先要做的,就是把中国的汉字写好。

就中华文明而言,汉字对于我们民族性格塑造也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我们常说“字如其人”,西汉杨雄也曾说“书,心画也”,意思是说,一个人平时的为人,最后都能通过字体现出来。

在古代,书法是衡量一个人学识、才气、风度、品行的重要标准,从来没有一个时代放弃过对书法的要求,这种标准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

  我们现在可以做的,就是与时俱进,有效提炼出书法与文化的时代精神和活力。

书法的教育,书法的传播,要接地气,要深入到社会每一个空间,要结合当下的文化和社会现实。

书法教育要融入寻常百姓中。

在当代重视书法,要避免无端将书法“脱离”现实。

书法应该并且一直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当中,在我们的视觉审美当中,写好书法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本分。

如果我们现在还仅仅只是局限在一个小范围内聊书法,仅仅是局限在一种所谓的书法“界”,局限在文人趣味、展厅效应,那是狭隘的。

(节选自《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在书法失去普及性和实用性的今天,很对人对书法产生了误解,把它理解成了脱离书写内涵的纯艺术。

B.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史论中有完整、缜密的审美评判标准。

今天,中文系继承了对这些审美评判标准的研究。

C.人们对书法产生误解的原因一是“认”、“念”、“写”三位一体的方式在今天的书法教育中被完全割裂。

D.延续了数千年的文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能不能把握好汉子的内涵,关系到能不能弘扬好“中国精神”。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字是诗歌、历史、哲学的载体,从这个角度说,在文化的传承中,汉字的书写内涵比其书写艺术更重要。

B.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通过键盘就可以“敲”文字,认真写字的人越来越少,这阻碍了当今的书法教学。

C.当代书法,要处理好现代的“艺术”和古老的“汉字”之间的关系,我们就不应背着传统的包袱,而要大胆创新。

D.把书法视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对书法的低估,重新认识书法的位置,需要人们认识到书法是民族文化的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中国书法,我们可以形象地说,文字为“皮”,艺术为“毛”,如果丢掉了文字的内涵,那就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B.传统书法的传承不仅关系到审美艺术,而且关系到中华文明的繁衍,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文化安全问题。

C.古人常有通过书法衡量一个人的学识、风度、品行的做法,所以说汉字在民族性格的塑造上起着很大的作用。

D.当下.书法教育存在将局限在书法“界”、局限在展厅效应的现象,这不仅是狭隘的,而且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胡宗宪,字汝贞,绩溪人。

嘉靖十七年进士。

历知益都、余姚二县。

擢御史,巡按宣、大。

三十三年,出按浙江。

时歙人汪直据五岛煽诸倭入寇,而徐海、陈东、麻叶等巢柘林、乍浦、川沙洼,日扰郡邑。

时柘林诸倭移屯陶宅,势稍杀。

会苏、松巡抚曹邦辅歼倭浒墅,文华欲攘功不得,大恨,遂进剿陶宅残寇。

宗宪与共将锐卒四千营砖桥约邦辅夹击倭殊死战宗宪兵死者千余而倭犯浙东诸州县杀文武吏甚众。

宗宪乃与文华定招抚计。

文华还朝,盛毁总督杨宜,而荐宗宪,遂以为兵部右侍郎代宜。

初,宗宪令客蒋洲、陈可愿谕日本国王,遇汪直养子滶于五岛,邀使见直。

宗宪与直同乡里,欲招致之,释直母妻于金华狱,资给甚厚。

洲等谕宗宪指。

直心动,又知母妻无恙,大喜曰:

“俞大猷绝我归路,故至此。

若贷罪许市,吾亦欲归耳。

但日本国王已死,各岛不相摄,须次第谕之。

”因留洲而遣滶等护可愿归。

宗宪厚遇滶,令立功。

滶大喜,以徐海入犯来告。

亡何,海果引大隅、萨摩二岛倭分掠瓜洲、上海、慈溪,自引万余人攻乍浦,陈东、麻叶与俱。

宗宪壁塘栖,与巡抚阮鹗相掎角。

会海趋皂林,鹗遣游击宗礼击海于崇德三里桥,三战三捷。

三十六年正月,阮鹗改抚福建,即命宗宪兼浙江巡抚事。

至明年春,新倭复大至,严旨责宗宪。

宗宪惧得罪,上疏陈战功,谓贼可指日灭。

所司论其欺诞。

帝怒,尽夺诸将大猷等职,切让宗宪,令克期平贼。

时赵文华已得罪死,宗宪失内援,见寇患未已,思自媚于上,会得白鹿于舟山,献之。

帝大悦,行告庙礼,厚赉银币。

(节选自《明史》,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宗宪与共/将锐卒四千/营砖桥/约邦辅夹击/倭殊死战/宗宪兵死者千余/而倭犯浙东诸州县/杀文武吏甚众。

B.宗宪与/共将锐卒四千/营砖桥/约邦辅夹击倭/殊死战/宗宪兵死者千余/而倭犯浙东诸州县/杀文武吏甚众。

C.宗宪与共/将锐卒四千/营砖桥/约邦辅夹击倭/殊死战/宗宪兵死者千余/而倭犯浙东/诸州县杀文武吏甚众。

D.宗宪与/共将锐卒四千/营砖桥/约邦辅夹击/倭殊死战/宗宪兵死者千余/而倭犯浙东/诸州县杀文武吏甚众。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嘉靖是明世宗的年号。

帝王年号纪年是古代常用的纪年方式,除帝王年号纪年外还有一种常用的纪年方式为干支纪年。

B.擢是提拔的意思。

古代官职的变动有些特殊称谓,如,升官常用“升、擢、拔”等,贬官常用“贬、谪、左迁”等。

C.疏是古代臣子向皇帝分条陈述自己对某事意见的一种文体。

臣子向皇帝陈述自己的意见常用的文体还有表,如《陈情表》。

D.庙是古代供祀祖宗的地方。

古代对庙的规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因天子供奉七庙,所以有时用“七庙”代指国家。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胡宗宪进士出身,做过知县、御史等职,后在与倭寇的激战中闻名,因赵文华的举荐而升职。

B.胡宗宪在处理倭寇时,剿抚并用。

他为了招抚汪直,从监狱释放了汪直的母亲、妻子,并友好地对待其养子。

C.胡宗宪在倭寇大举进攻上海、慈溪时,与阮鹗互为掎角,并在崇德三里桥与徐海激战,三战三捷。

D.胡宗宪在朝中失去内援和倭寇祸患不止的形势下,为了讨好皇帝,迸献白鹿,受到了皇帝的赏赐。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会苏、松巡抚曹邦辅歼倭浒墅,文华欲攘功不得,大恨,遂进剿陶宅残寇。

(5分)

(2)帝怒,尽夺诸将大猷等职,切让宗宪,令克期平贼。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菩萨蛮

【宋】谢 

暄风迟日春光闹。

葡萄水绿摇轻棹。

两岸苹烟低。

青山啼子规。

归来愁未寝。

黛浅眉痕沁。

花影转廊腰。

红添酒面潮。

8.这首词上阕写景很有特色,是如何描绘的?

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9.这是一首春闺怨词,女主人公的情绪有一个变化过程,请具体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描绘了一个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

文中用“ 

, 

”写出了生活其中的老人和孩子的快乐。

(2)杜甫在《登高》一诗中,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

(3)辛弃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 

”写出了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气概。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浪 

【美】华·

欧文

现在,美丽温柔的陶洛丽斯的脸上布满忧愁,就像空中的一片乌云,那真是一场灾难,而这一切正发生在阿尔罕伯拉宫里面。

这位小姑娘喜欢养各种各样的小动物。

阿尔罕伯拉宫有一座废弃的宫殿,那里是她和小动物的天堂。

那只雍容华贵的孔雀和它的配偶似乎已经成为了那里的王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统治着爱炫耀的火鸡、性子暴躁的珠鸟和一大群乱七八糟的普通的鸡种。

但是有一个时期,陶洛丽斯的宠爱完全集中在一对最近婚配的小鸽子身上,这使她无法挤出更多的时间去照顾其它可爱的小动物。

她做了一个非常精美的小房子来作为这对新人的爱巢。

这对新人幸福地住在里面,对房子外面晴空万里的天空一无所知,也许也从未想过要飞到城市上空去和高大的山峰一争高低。

下面的故事就要谈谈我们美丽的女主人为何这般不快乐了。

这天清早,陶洛丽斯正在喂公鸽子,她忽然想到要使它瞧瞧这个伟大的世界。

于是,她打开了俯瞰达罗山谷的那扇窗户,一下子把它扔到阿尔罕伯拉宫的墙外面。

当时,这只受惊的小鸟有生以来头一次被逼得非把全部力量使出来不可。

它在空中来来去去,自由翻腾,它从来没飞得这么高过,当然也就没体验过这样飞行的乐趣。

这时,它就像一个极度贫穷的人一下予拥有了百万产业不知如何挥霍一般,被面前突然呈现的那片无边无际的可以施展身手的天空,搞得眼花缭乱了。

这一整天,它一直在尽情地飞翔,到处盘旋,由这座高搂飞到那座高楼,由这个树梢飞到那个树梢。

女主人用尽办法招呼它飞回城堡,但是这些办法的效果显然无效,即使是它美丽的妻子也不能令它变心。

使陶洛丽斯更加焦急的是,另外有两只强盗鸽子和它结成了一道,这种家伙专门会引诱飘零的鸽子到它们自己窝里去。

这只欣喜若狂的鸽子,正像一般初次踏进社会、毫无头脑的青年人一样,对于那些新结交的堕落的同伴是非常信任,并急于跟随他们去见识广阔的世界。

它已经和它们飞遍了格拉那达的每一家房顶、每一座塔尖。

暴风雨来了,它也不想回家,夜幕将临的时候,它还是没有回来。

晚上很迟了,女主人得到了最新消息,有人看见这只游荡的鸽子在琴纳拉莱夫宫的高楼上,碰巧那座古宫的管理人也有一间鸽子棚,其中正好有两三只这种四处勾引的鸽子,好多鸽子都因此而受害。

“自己的鸽子被勾引走了。

”陶洛丽斯马上得出了结论,认为大伙瞧见和她那只游荡的家伙在一块的两只披着羽毛的骗子是琴纳拉莱夫宫里飞出来的。

于是陶洛丽斯先决定由派比——花园里的那个口吃的小伙子,作为去见琴纳拉莱夫宫主管人的大使,要求他,如果发现在他的辖区之内有这样一只逃亡的家伙,希望他能把这只鸽子作为阿尔罕伯拉宫的臣民,押送回国。

接受了任命的派比出发了,穿过月光笼罩着的树丛,经过一座巨大的山丘,踏上了外交的旅行。

不到一个钟头,他就回来了,带回了令人烦恼的情报,说琴纳拉莱夫宫的鸽子柜里,根本没有这样一只鸽子。

但主管倒是满口应允全力以赴帮助寻找。

由于那个不负责任的遥犯,它的女主人失眠了一夜,更可怕的是,整个宫殿都忐忑不安。

当然,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

早晨我离开房间,头一个遇上的就是陶洛丽斯,她手里抓着那只游荡的鸽子,眼睛里欢喜得闪闪发光,快乐得足以抵消前一天的痛苦。

陶洛丽斯放开了手里的鸽子。

它在窗外乱飞,是因为自己的行为而不敢飞进窗户吧!

可是它这次回来并没有取得大家的信任。

从它狼吐虎咽吃着面前的食物的样子看来,情形就像一个浪子,完全是被饥饿逼回家来的。

陶洛丽斯虽然怀着女人的天性,一面给它最知心的呵护,可是一面也在责备它这种忘恩负义的行为,用各式各样的话骂它是个浪子。

我注意到她已经为了使它再不能够远走高飞,特地剪短了它的翅膀。

我对这种防患于未然的方法是绝对赞成的。

这种经验适合的又岂止鸽子,对于人来讲不也是至诚、至真的道理吗?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陶洛丽斯是一个关心小动物、热爱自然的美丽温柔的姑娘,但是这些动物并不理解她的心意,特别是公鸽子逃走不回,这让陶洛丽斯满脸愁绪。

B.阿尔罕伯拉官里有许多动物,但作品重点写小鸽子,这样写是为了衬托女主人对鸽子的爱,为下文发生的变故张本。

C.小说有两条线索,一是陶洛丽斯热爱小动物,关心小动物,表现小姑娘的善良;

一是一对小鸽子夫妻不能理解女主人的善意,表现它们知恩不报。

D.小说的标题为“浪子”,一语双关,既指那只雄性的小鸽子,也影射了生活中和那只鸽子有相似特征的人。

E.小说最后一段写那只游荡的鸽子又回来了,陶洛丽斯眼睛里欢喜得闪闪发光,这样的结尾意在表明只要真心关心别人、关心社会,终能打动世人、让人理解这一主题。

(2)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有何特点?

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3)小说刻画了“浪子”的形象,请对这一形象作简要分析。

(4)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陶洛丽斯,也有人认为是“浪子”——鸽子,你是怎样理解的?

请简要分析。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前北大校长傅斯年——大炮、老虎、学者

大炮,老虎。

一个学者,有这样两个外号,他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傅斯年,早年在北京大学读书时,因主编《新潮》杂志宣传民主与科学新思想而享有盛誉。

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5月4日上午,北京的大学生集会抗议,傅斯年被一致推选为主席。

下午,傅主席扛着大旗率领游行队伍直扑赵家楼,一举成为名震南北的学生领袖。

如果是你,有了这样的功劳簿可躺,应该一辈子吃喝不愁了吧?

可是傅斯年却不,他认为自己这点功绩根本不值得一提,“幼稚!

”幼稚不幼稚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但是这种表白却一下子就暴露出了他的本真性情,说穿了,就是一个狂傲。

一个学生运动的总头子,平时在校园里走路却两眼朝天,谁跟他打招呼,总是爱理不理的,这不是狂傲是什么?

他也确有狂傲的资本。

胡适从海外归来,被礼聘为北大教授,他的课堂里一时间听众如云。

傅斯年的好友顾颉刚去听了一次,回来跟傅斯年说:

那个胡博士是真有学问,你也去听听吧。

傅斯年就去听了,不仅听,还问,一问一答之间,胡适的汗就下来了。

胡适后来坦白交代说,他当时就发现了,像博斯年这样的学生,国学根底比他还好,所以他常常提心吊胆,激励自己,要加倍用功。

从此,傅斯年与胡适,也就建立起了亦师亦友的特殊关系,直至终生。

狂傲之人,难免要放炮和发威。

北伐胜利后,傅斯年高兴,一高兴就去找老校长蔡元培喝酒。

那天是蔡先生带头喝醉了,傅斯年也跟着醉了,之后大伙就开始比赛放狂话,狂来狂去,谁也比不上傅斯年放的炮响,他说:

“我们国家整理好了,不但要灭了日本小鬼,就是西洋鬼子也要把他赶出苏伊士运河以西,从北冰洋到南冰洋(南极洲),除印度、波斯、土耳其以外都要郡县之。

”好家伙,他比秦始皇还狠。

这时候,多亏他是在大学里工作,要是在外事部门,这样一番话非引来严重外交纠纷不可。

“大炮”的外号不给他,你说是不是都太浪费了?

大炮在暗室里放狂还没有什么杀伤力,傅斯年炮打孔祥熙才真叫动人心魄。

他在参政院上揭露说:

“抗战以来,大官每即是大商,专门发国难财。

我们本是势力国而非法治国,利益之到手全不管一切法律,既经到手则又借法律名词如‘信用’、‘契约’等以保护之,这里面实在没有公平。

”然后又大声疾呼:

“惩罚贪污要从大官做起!

”骂完孔祥熙他就骂蒋介石,说蒋在训斥国民党的中央委员时还在说孔祥熙根本不贪污,真是叫人丧气啊。

这只老虎要发威的时候,也是非常有霸气的。

抗战胜利后,傅斯年也当上了接收大员,飞到了北京。

很多人推荐他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他不干,诚心诚意地保举了还远在海外的胡适。

但是呢,他又坚决要求去北大当一段时间的代理校长。

他不是有什么官瘾,而是认为,像胡适,这种书生,走到哪儿都是老好人,不忍心得罪人,所以他要先出头,把那些沦陷时期舍不得离开北京并出任伪职的人员一个个开除出去,为胡适任职扫清道路。

傅斯年到了台湾之后,身体不行了,虎威却一点不减。

他当台大校长,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每位教师发了一份通知,说本校长说不一定哪天就要听课,请不要见怪。

教师们对听课不会见怪的,可是他听完课之后有的人就没了工作,这一点挺吓人的。

那会儿的台湾,工作机会极少,失去教职,就得饿肚子了。

傅斯年仅用此一招,就令台大的教风学风为之一变,他对台大的影响之巨,与蔡元培对北大的贡献相仿。

放大炮又发虎威,毕竟不是学者的本行,傅斯年同时代的学者曾指出过,他寄身政治,因此没有取得应该取得的更大的学术成就。

但是,他所创立的史料学派,已经足以让他立足于大师的行列了。

后世学者朱宗震先生对他有这样的评价:

与一些过眼烟云的流派相比,傅先生脚踏实地的史料学派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这评价够高的,傅先生死也暝目了。

(节选自《南方周末》)

相关链接

①1938年,傅斯年担任国民参政员,揭露孔祥熙贪腐,并最终把孔轰下台。

孔的继任者宋子文也难逃此数。

傅斯年一篇《这个样子的宋子文非走不可》,朝野震动,宋子文也只好下台,一个国民参政员一下子赶走两任行政院长,历史上也是并不多见的。

(XX百科)

②傅斯年父亲早逝,家中全靠年迈的祖父和母亲支撑。

成年后,他对母亲十分孝顺,虽已成了学界政界呼风唤雨的人物,且霸气十足,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但偶遇母亲发脾气,乃立即长跪不起,听任母亲斥责。

(岳南《南渡北归》)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傅斯年平时在校园里走路两眼朝天,别人同他打招呼也是爱理不理,是因为他是学生运动的领袖,觉得自己比别人的地位高。

B.傅斯年听胡适的课后,还主动问,表明他是一个上进的学生。

一问一答之间,胡适的汗就下来了,写出了胡适内心的忐忑和傅斯年国学根底深厚。

C.傅斯年酒后吐真言,说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即要实现从北冰洋到南极洲,除印度、波斯和土耳其之外全部都要成为中国版图一部分的奋斗目标。

D.傅斯年骂完孔祥熙,接着骂国民党总裁蒋介石,心中如此不平.是因为痛心于孔祥熙不顾“信用”、“契约”而贪腐。

E.傅斯年保举胡适担任北大校长,却又在胡适上任之前要求代理北大校长一职,之所以这样做是出于对北大的负责。

(2)文中说傅斯年“确有狂傲的资本”,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3)傅斯年被誉为“老虎”,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这只老虎发威的具体事件。

(4)傅斯年的一生给你带来了哪些人生启迪?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第Ⅱ卷 

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尼加拉瓜瀑布是美国最知名的风景之一。

白天的尼加拉瓜瀑布,景色雄伟壮观,夜晚的尼加拉瓜瀑布,七彩缤纷,它们 

②有的地方规定教师上课只准讲多少分钟,企图用硬性规定的形式来实现科学管理,这种矫枉过正,与蛮干相比其实是 

③2016年美国大选在即,在保守和自由两大政治力量 

的对决中,中国元素常常被其当作制敌取胜的法宝。

A.半斤八两 

各有千秋 

难分伯仲 

B.各有千秋 

半斤八两 

难分伯仲

C.各有千秋 

D.难分伯仲 

各有千秋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魂的躯壳,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取决于要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

B.通过完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检测,以及提高监测信息的透明度,既可以提高全社会对大气污染问题的关注,也可以尽可能避免或降低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公共风险。

C.农民工参加医保的方式有“在城镇有正式劳动合同的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医保;

流动性较强的农民工,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两种参保途径。

D.我国到2020年基本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以人为本、规范有序的新型户籍制度,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驻人口在城镇落户的目标。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这种义气,亦可说是公道,这是一条人人都该如此走的路道。

照着这条公道走路的人,便是有义气的人。

只有这种人才可克服一切困难。

换句话说, 

可见只要人人照此公道走,人人知重义气,一切困难也就自然消散,自然克服了。

A.只要照着这条公道路走,并且有义气,就能克服一切困难。

B.正因为人不肯照这条公道走,没有义气,所以才有种种困难发生。

C.如果这个人照着这条公道路走,就是有义气的人,这种人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难。

D.这种人没有克服种种困难,就是因为他没有照着这条公道路走,他是没有义气的人。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要养成道德的勇气,必定要有两个先决条件, 

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