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部编版人教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4785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0.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部编版人教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部编版人教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部编版人教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部编版人教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部编版人教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部编版人教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部编版人教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部编版人教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部编版人教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部编版人教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部编版人教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部编版人教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部编版人教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部编版人教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部编版人教Word格式.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部编版人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部编版人教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部编版人教Word格式.docx

5.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恍恍惚惚我又置身于两年一度的庙会中,能去看看这盛大的节日的确是无比的快乐,我高兴极了。

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

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

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

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

父亲从家里带了粽子,找个偏僻的地方父子俩坐下吃凉粽子。

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

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虽然不可能花钱买玩意儿,但父亲很理解我那恋恋不舍的心思,回家后他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了一个万花筒,这便是我童年唯一的也是最珍贵的玩具了。

万花筒里那千变万化的图案花样,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启迪者吧!

(1)按要求写词语。

①描写人多的是:

______、______;

②描写食物品种多样的是:

______;

③表现“我”对玩具十分喜爱的是:

______ 

④用来形容图案花样变化多端的是:

______。

(2)用“______”画出最能体现父爱语句。

(3)作者为什么说这件玩具最“珍贵”?

6.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永远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

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可爱的世界。

(1)找出选文中的两对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哪句话最能说明太阳与我们的关系十分密切?

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秋天到了,菊花开了。

有红的,有黄的,有紫的,还有白的,美丽极了!

秋天到了,果子熟了。

黄澄澄的梨,红通通的苹果,亮晶晶的葡萄。

一阵凉风吹来,果儿点头,散发出香味儿。

(1)短文有______个自然段。

第______自然段写秋天到了,菊花开了。

第______自然段写秋天到了,果子熟了。

(2)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

①______的苹果

②______的菊花

③______的果子

④______的葡萄

8.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

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xì

)着许多铃铛。

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mēng 

ng)上,让它在屋子里飞。

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zhe 

zhá

o)。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试验:

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sāi 

)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科学家经过________研究,________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

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

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1)写出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中的“这个问题”指的是______。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科学家做了______次不同的试验。

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______,而是______和______(填字母)

A.眼睛 

B.耳朵 

C.嘴

(3)我能根据课文内容连线。

雷达的天线 

蝙蝠的嘴巴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 

蝙蝠的耳朵

雷达的荧光屏 

蝙蝠的超声波

9.读一读,回答问题。

一只手,拉爸爸,一只手,拉妈妈,小娃娃,爬石阶。

石阶高,他不怕,爬呀爬,爬上石阶笑哈哈。

(1)______、______和______在爬石阶。

(2)找出声母是“P”的字。

(重复的只圈第一个)

10.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________,没有________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________。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2)根据选文写出“嫩”的意思。

嫩红:

______嫩叶:

(3)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缩句)

(4)爬山虎的叶子有哪些特点?

(5)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中,你体会到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

11.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

当然是人类;

靠什么呼风唤雨呢?

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 

超越)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 

托付)自己的美好愿望。

20世纪的(成果 

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选出短文括号中不恰当的词。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

②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

(3)举现代科学实例来说明“千里眼”“顺风耳”。

千里眼:

顺风耳:

(4)“那时没有电灯,……”“那时”是指( 

(5)“我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大概”在文中的意思( 

(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原形容纷纷大雪好似梨花盛开,文中引用的作用是( 

12.读一读,回答问题。

,他对青蛙说:

“我是 

,他鞠着躬说:

(1)背一背,把选文补充完整。

(填序号)

①夏天 

②秋天 

③荷叶圆圆 

④谷穗弯弯

(2)照样子,写词语。

例:

荷叶圆圆 

谷穗弯弯

花儿______ 

树叶______

(3)仿照课文写一写。

______,______说:

“我是______ 

13.阅读下面的话,回答问题。

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手痒痒的,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1)我们“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是为了______。

(2)“破绽”在这段话中指的______,老师看出来破绽是因为______。

(3)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______。

14.读一读,回答问题。

二人从,三人众。

双木林,三木森。

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1)加一加,变新字。

人+人=______ 

人+人+人=______

木+木=______ 

木+木+木=______

(2)“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说明( 

)(填序号)

①黄土经过提炼可以变成金子。

②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把事做好。

(3)照样子,用下面的字,编写汉字歌。

岩 

鲜 

休 

山石岩,鱼羊鲜,______,______。

15.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feì

),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

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欢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zú

zhú

)渐拉长,变粗,(横卧 

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bì

ng 

n)进,浩浩荡荡地飞奔(bēn 

n)而来;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tà

chà

n)动起来。

(1)我会在文段括号内选出合适的拼音和词语。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渐渐______ 

抖动______ 

好像______ 

飞跑______

(3)照样子写词语。

浩浩荡荡(AABB):

______、______、______

越来越近(ABAC):

(4)以上两段文字,是作者通过由______而______地观察,描写的是(潮来之前 

潮来之时 

潮头过后)______的景象。

(5)短文第一段话既写了潮来时的声音好像______,又写了潮来时的形状像______。

从第一段话中的“______”“______”两个词可以看出观潮人群的热情之高。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______句,它具体形象地描述了近看钱塘江大潮______。

(只填序号)

①所看到的景象。

②所听到的声音。

③所看到的景象和所听到的声音。

16.读一读,回答问题。

小白兔,真爱哭,一不高兴呜呜呜。

它说自己尾巴短,对着爸爸呜呜呜。

呜呜呜,呜呜呜,黑眼珠变成了红眼珠。

(1)找出带有“d、t”的音节。

(2)小白兔为什么哭?

①尾巴短 

②红眼珠

17.课内阅读。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_________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_________而且无论怎么飞_________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_________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_________它也能灵巧地避开_________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_________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_________

(1)在选段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科学家做了______次实验,最终证明,蝙蝠在夜里飞行,靠的不是______,而是______。

(3)雷达的研制成功是受到了______的启发。

(4)蝙蝠飞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8.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

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1)潮来了的时间是______。

(2)写出描写钱塘江大潮声音变化的句子和描写江面景象变化的句子:

(3)“踮着脚”说明观潮的人多,心情______,由“人声鼎沸”和“人群又沸腾起来”可以体会到______,这些描写间接地表现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

19.读一读,回答问题。

妈妈煮饭我提水,爸爸种菜我捉虫。

好孩子,爱劳动,人人叫我好儿童。

把带有“ai”的音节抄写下来。

______ 

______

20.课内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 

清鲜),天空是那么(晴朗 

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________使人惊叹,________叫人舒服,________愿久立四望,________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这段话作者是按从______到______顺序写的。

(2)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

(3)这段话中,作者用了哪些不同的词来描写草原的色彩?

(4)画线的句子中“无边的绿毯”指______,“白色的大花”指______,中国画是指______。

(5)写出文中联想的句子,并写出它是由什么实实在在的事物引起的?

(6)在文中的横线上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并用所填词语写话。

2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天清早,燕子发现绿绿的小草有许多颗亮晶晶的小水珠,十分美丽。

燕子就请它的朋友快来看。

过了一会儿,许多燕子、小鸟、蜜蜂、蝴蝶都飞来了。

这时,太阳也升起来了。

大家说:

“啊!

在阳光下小水珠更加美丽了!

又过了一会儿,美丽的小水珠不见了。

小草非常难过。

(1)短文中写小草颜色的一个词是______。

写小水珠美丽的词是______ 

(2)燕子请来的朋友有______。

(3)小草身上的小水珠不见了,是因为______。

(4)读读下面的句子,判断正误。

中午,燕子发现小草上有小水珠。

小草上的小水珠是太阳给的,所以它要拿回去。

小草上的小水珠是月亮带来的。

小草上的小水珠叫露(lù

)珠。

2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家院子里有一棵古老而又高又大的枣(zǎo)树。

春天,枣树上开满了浅黄色的枣花。

夏天,花落了,枣树上结满了小青枣。

到了秋天,小青枣慢慢地变红了,变成了红红的大枣。

这时,树上好像挂满了圆圆的小灯笼(lǒng)。

(1)读短文,找出合适的词填在括号里。

______的枣树 

______的枣花

______的大枣 

______的小灯笼

(2)文中“小灯笼”指的是______。

(3)想想枣树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再填空。

春天,枣树上______。

夏天,枣树上______。

秋天,枣树上______ 

23.读一读,回答问题。

小书包

妈妈送我个小书包,背在身上多神气,

打开心爱的小书包,一样一样看仔细:

铅笔、橡皮、转笔刀,越看心里越欢喜。

文具住在书包里,整理书包靠自己。

(1)“我”背上妈妈送的小书包,感到很______。

(2)书包里有哪些文具?

请你在文中找出来。

(3)你会整理书包吗?

给下面的物品分分类吧!

书本:

文具:

24.课内阅读。

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望着黑魑魑的围墙。

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

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亮了。

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先冲进了围墙,响起了一片喊杀声。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剜,是郝嗣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

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这一仗,我们消灭了敌人的一个整编师。

战斗结束后,我们把郝副营长埋在茂密的沙柳丛里。

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

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1)仿造“黑魃魃”写几个与夜晚有关的叠音词。

(2)“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指( 

(3)请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画横线的语句。

(4)联系全文,完成下列诗歌。

一星______,就是你的生命,

一盏______,就是你的追求,

为了______,

你点燃了心爱的书本,

也点燃了生命的火光。

战友啊,亲爱的战友,华灯下,你在干什么——______。

25.读一读,回答问题。

小白兔盖新房

小兔小兔盖新房,小猴小狗来帮忙,

拿的拿,扛的扛,小房盖得好漂亮,

进屋一看黑漆漆,原来忘了留扇窗。

(1)找出带有“ang”的音节。

(2)为什么漂亮的房子里黑漆漆的?

用横线画出来。

26.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

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

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

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

”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 

)我们俩闹不和,( 

)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

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

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

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

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诸”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荆”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_画。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并用这个关联词写一句话: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削弱——______ 

进攻——______ 

同心协力——______

(4)从文中选项一个词语作为这个小故事的标题:

(5)你认为蔺相如处处避让廉颇,做法对吗?

(6)结合本文段,说说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2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树上有一只乌鸦、一只蝈蝈和一只啄木鸟,它们三个在一起聊天。

②一头黑猪从丛林中走过来,它们的话题立刻转到了猪的身上。

③乌鸦说__这个家伙长得多黑呀__简直像块黑炭__

④__瞧__这个家伙肚子多大呀__蝈蝈说__简直像个要爆炸的气球__

⑤__瞧__这个家伙的嘴巴多长啊__简直三天三夜摸不到头__啄木鸟说__

⑥一只孔雀从这里路过,听了它们的谈话,忍不住说:

“你们三位最好还是先找面镜子照照自己的模样,然后再对别人评头论足吧!

(1)给第③至第⑤自然段加上标点

③乌鸦说______这个家伙长得多黑呀______简直像块黑炭______

④______瞧______这个家伙肚子多大呀______蝈蝈说______简直像个要爆炸的气球______

⑤______瞧______这个家伙的嘴巴多长啊______简直三天三夜摸不到头______啄木鸟说______

(2)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啄木鸟______zhuó

zhuō

模样______ 

(3)根据上下文,说说“评头论足”一词的意思。

(4)乌鸦、蝈蝈分别把黑猪比作______,嘲笑黑猪;

啄木鸟则用的语言嘲笑黑猪的______。

(5)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看法?

28.课内阅读。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的社会。

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1)“那时没有电灯……”那时指( 

(2)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用什么方法来写的?

(3)联系上下文,说说两个画线句子的意思。

(4)想想现实生活中,“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会是什么呢?

腾云驾雾:

(5)文中引用诗句的作用是( 

2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

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1)判断下面划线的字哪个读音是正确的

仿佛______(fú

倒映______ 

(dǎn 

n)

画卷______(juà

juǎn)

(2)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

______的大海 

翠绿的______ 

______的西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