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标设备通用技术要求规范.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451309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标设备通用技术要求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非标设备通用技术要求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非标设备通用技术要求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非标设备通用技术要求规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非标设备通用技术要求规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非标设备通用技术要求规范.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非标设备通用技术要求规范.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非标设备通用技术要求规范.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非标设备通用技术要求规范.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非标设备通用技术要求规范.doc

《非标设备通用技术要求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标设备通用技术要求规范.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非标设备通用技术要求规范.doc

非标设备通用技术要求规范本行的一定得看看

为了在今后设备前期管理过程中,加强非标设备的质量控制工作,改善设备初期状态,确保设备在生产服役过程中有良好的开动率,特制定本规范。

希望参与前期管理的技术人员参照执行,使技术要求更全面、准确、严密。

一、技术要求

(一)、操作面板

1、操作面板的位置要合适,便于操作及操作者观察设备运行情况。

2、指示灯要求设置齐全,不同功能的指示灯,使用不同颜色。

具体要求为:

电源指示灯——绿色,状态灯——黄色,故障灯——红色。

3、按钮开关设置齐全,能够独立运行的部件,都应有相应的手动操作按钮。

4、急停按钮采用红色蘑菇头自锁按钮,连接常闭点。

5、操作面板上的指示灯、按钮开关等,要有明确的名称指示标牌,并要可靠固定。

标牌采用金属刻字标牌。

6、设备自动运行时,在任何位置,按停止键设备停止后,都能用手动操作恢复到初始状态,并继续自动运行。

7、设备急停后,必须进行复位,才能进行手动操作;恢复到原位后,工作设备才可以再次自动运行。

8、操作面板打开时,应有防止操作面板打开过位、脱落的保护装置;操作面板的电线引线要可靠固定,并在打开过程中移动部位留有一定长度的余量。

9、操作台箱体结构、元件布置结构应便于维修及部件更换。

10、可移动式操作台必须单独内置或外置软地线。

11、对灰尘、水气、油污比较大的环境,操作台箱体要有良好的密封设施。

(二)、控制柜

1、控制柜要有标牌,标明设备型号、电气容量等技术参数。

2、控制柜应有电源总开关,电源总开关操作手柄应设置在控制柜两端外侧。

3、控制柜应装射照明灯。

4、控制柜应有插座,2线,3线220V、5A以上的电源插座各一组。

5、控制柜的各个元件应有永久性标牌,并应与图纸的名称一致。

标牌位置不能贴在元件上,应就近合理布置。

6、控制柜元件布置位置应预留10%以上位置。

7、接线端子板的同一端子位置,最多接3根电线。

8、接线端子板要预留10%以上备用端子。

9、导线接点要压接专用接线端子,不得直接和端子板或元件连接。

10、备用线应预留10%以上,并标有备用线号。

11、控制柜元件固定方式要合理,便于拆装;不允许采用螺丝、螺母穿孔固定方式。

12、电气配线应有标号,并与图纸一致。

标号要求为打印方式,长期使用不脱色,并能防水、防油。

另外,同一电线两端的标号必须相同,接到同一端子上的电线的标号相同。

13、控制柜的铁板厚度要保证强度,根据控制柜的大小,厚度要求不同。

但一般铁板厚度要大于1.0---1.2mm。

14、控制柜的颜色为兰色或深灰色。

15、移动、运转装置的急停、安全装置等互锁信号,要求必须有继电器等硬件触点互锁,不能只有软件(PLC程序等)互锁。

16、电箱必须有可靠的接地。

17、电箱结构及四周空间大小要便于维修。

18、对灰尘、水气、油污比较大的环境,箱体要有良好的密封设施。

19、强弱电要分开电箱配置;或左右配置,中间加隔离板。

20、超过1KVA的变压器要单独加屏蔽箱,箱体接地。

21、对包含电子系统大功率发热器件的电箱,应有空调或通风散热装置,并考虑防尘措施。

(三)、外围布线

1、        分立总电箱和机床的连线采用线槽或金属管连接,不得直接使用电缆。

2、        所有电线连接必须通过端子板,不得有直接对接的接点。

3、        电缆、蛇皮管等通过箱体处必须使用标准管接头,不得直接进出布线。

4、        管路内非电缆穿线使用软线,不得小于1平方毫米。

5、        管路内部穿线必须保留10%以上备用线。

不足1根的至少要保留1根备用线。

6、        管路端头、接口、线槽转角、端头等位置应适当防护,以免伤线。

7、        交流线使用红色,直流线使用蓝色或绿色。

PLC输入输出线色应该区分开。

地线使用黑线或专用花皮地线。

8、        设备线路移动部分比较长,和现场有干涉的要求采用吊环布线或坦克链。

9、        邻近元件超过三个的位置,要就近采用分线盒布线,不得长距离分散走线。

10、  为防止水、灰尘、油污进入分线盒,应采取防护措施。

11、  强弱电走线要分开线槽走线,尽量避免交叉重叠。

12、  所有分离箱体,包括接线盒、液压站、润滑站等应有接地设施。

(四)、驱动部分

1、电机应有旋转方向指示。

2、电机要有相应的过流、过载保护。

3、电机安装部位,应留出拆卸、安装的位置。

4、联轴节外露部分必须加防护。

5、电机接线盒内要单独接地线。

(五)、外部器件

1、行程开关、接近开关、电磁阀等外部元件,安装位置要适当,以便于安装及调整。

2、各器件固定位置要牢固,不易变形。

3、外部器件应有固定的金属标牌,指示器件的名称、编号等,并要求与图纸一致。

4、指示灯、标牌应面向外侧,并置于便于观察位置。

5、外部器件接线口不能露明线。

(六)、PLC部分

1、输入、输出点要预留10%以上。

2、PLC的输入、输出板,应选择接线端子式的板卡。

3、输出带电磁阀的,要求使用外部直流24V继电器隔离。

4、每路电磁阀负载设一个熔断器或单相空开,熔断器设熔断指示灯。

5、盘面配线时,输入输出线色应予以区分。

6、PLC每个I/O槽口附近,贴有I/O地址标记。

7、PLC电源必须单独使用隔离变压器。

(七)、控制电源

1、        设备应能适应三相380VAC,+15%/-10%,50HZ的电网环境。

2、        交流控制电源应采用隔离变压器,减少控制部分受供电电源的干扰。

3、        变压器采用原副边铁心分绕型。

4、        直流控制电源,选用开关电源,提高系统的工作稳定性。

5、        直流负载电源和直流控制电源必须分开设置。

(八)其它

1、        我厂的供电系统为5线制方式,要求设备采用工作接零与保护接地分开的配线方式。

2、        供电线路、动力线路的连接导线用铜线,线芯截面积不小于2.5mm2。

一般控制线路的铜芯连接导线的截面积不小于1.5mm2。

移动设备用的铜芯橡套电缆,截面积不得小于2.5mm2。

3、        要求防护栏、罩盖等安全装置齐全。

4、        国内设备,所有项目要求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的规定要求。

外国进口设备则要求符合国际的安全标准。

5、          对欧洲国家定货时,要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所有接线端必须加套线号。

6、        依据随机备件费的情况,认真提出重要的随机备件。

7、        对国内某些资信度小,服务保障没有把握的个人法人公司定货的设备,还应提供其自行开发的系统详细原理图。

板面采用可编程芯片(GAL、PAL、EPROM等)的,还应提供载有程序的芯片备份。

我方可以在合同中规定承担技术保密义务。

8、        未尽事宜按照家相关标准规范执行。

二、图纸资料

必须提供如下电气图纸资料:

1.设备使用、维修、安装调试说明书要求提供4套:

2套存档,1套用于现场设备维修;1套用于设备技术消化分析研究,由设备维修的技术人员使用。

2、使用PLC的,要求提供电气原理图、带单点注释的梯形图、地址表一式四份。

3、使用PLC、工控机、数控等计算机系统的,必须提供软盘或光盘形式的用户软件、参数备份3份。

工控机要求带有系统安装、硬件驱动、应用平台软件CD至少1份。

4、常规提供如下资料:

电气原理图、接线图(器件、插头接点连接)、器件清单(包括型号、厂家、数量等)、设备点检说明、定期更换器件周期。

5、带有计算机系统的设备,应提供必要的参数表,并具备数值及参数说明等内容。

6、专用控制器,如PLC、数控、机器人系统等,应提供随机安装、连接、维修、编程、操作、参数等说明书至少一套。

7、电气控制图纸中的电气图形符号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规范。

8、图纸的标注要清楚规范齐全。

明确线路来源及符号的关联位置,如:

继电器的触点使用位置,线圈在图纸中的页号、坐标位置等。

9、进口设备必须使用中文或英文注释。

10、特殊系统或新增系统中,要求编程或参数输入的,要求随机携带编辑软件和电缆。

三、培训

厂家有义务对维修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

1、        设备控制原理的培训。

2、        设备结构的培训。

3、        特殊控制系统的操作、编程、设置、监控的方法。

4、        必要的维修保养常识。

四、验收

(一)、预验收工作内容

1、        按照技术要求,逐项核对设备的各个部分是否符合要求,发现不合格项要求厂家整改。

2、        检查设备是否符合安全规范。

防护栏、罩盖、安全装置等安全装置是否完善。

3、        了解设备控制的设计思想。

(二)、终验收工作内容

1、        重复预验收1-3内容。

2、        核对图纸资料数量及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图纸与实际是否一致。

3、        通过现场试运行确认安全保护装置是否有效。

4、        通过现场试运行确认设备各功能是否有效。

5、        实际模拟生产条件,连续运转4个小时以上,设备应稳定,没有原则性故障。

6、        确认培训是否完成并达到目的。

7、        确认随机备件是否提供齐全。

以上验收不合格,则有责任建议采购部门暂缓付款。

    参与设备前期管理的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把握质量关。

以上规范是一个基本准则,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加以掌握,但原则问题必须坚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