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设计冲孔落料级进模设计说明书.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453780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冲压模具设计冲孔落料级进模设计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冲压模具设计冲孔落料级进模设计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冲压模具设计冲孔落料级进模设计说明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冲压模具设计冲孔落料级进模设计说明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冲压模具设计冲孔落料级进模设计说明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冲压模具设计冲孔落料级进模设计说明书.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冲压模具设计冲孔落料级进模设计说明书.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冲压模具设计冲孔落料级进模设计说明书.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冲压模具设计冲孔落料级进模设计说明书.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冲压模具设计冲孔落料级进模设计说明书.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冲压模具设计冲孔落料级进模设计说明书.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冲压模具设计冲孔落料级进模设计说明书.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冲压模具设计冲孔落料级进模设计说明书.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冲压模具设计冲孔落料级进模设计说明书.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冲压模具设计冲孔落料级进模设计说明书.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冲压模具设计冲孔落料级进模设计说明书.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冲压模具设计冲孔落料级进模设计说明书.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冲压模具设计冲孔落料级进模设计说明书.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冲压模具设计冲孔落料级进模设计说明书.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冲压模具设计冲孔落料级进模设计说明书.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冲压模具设计冲孔落料级进模设计说明书.doc

《冲压模具设计冲孔落料级进模设计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压模具设计冲孔落料级进模设计说明书.doc(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冲压模具设计冲孔落料级进模设计说明书.doc

课程编号:

XXXX大学

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人:

XXX

专业班级:

XXX

学号:

XXXXX

指导教师:

XXX

日期:

X年X月X日

目录

一、序言---------------------------------------------------------------------------3

二、设计任务书及产品图------------------------------------------------------4

三、零件的工艺性分析---------------------------------------------------------5

四、冲裁零件工艺方案的确定------------------------------------------6

五、排样设计及材料利用率计算---------------------------------------------7

六、工序压力计算、压力中心的确定、压力机的选择-----------------8

七、模具工作零件刃口尺寸和公差的计算--------------------------------11

八、模具零件的选用及设计--------------------------------------------------13

九、模具部分结构件详细设计及模具结构简图--------------------------17

十、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20

十一、参考资料----------------------------------------------------------------21

一、序言

模具是制造业的基础工业设备,被广泛用于制造业的各个领域。

无论是工业制品,还是新产品的开发,都离不开模具。

现代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具工业的发展水平。

许多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产生与应用往往源于模具工业。

从某种意义上说,模具制造技术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制造技术的发展水平。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和产品制造业的蓬勃发展,模具制造业也相应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

可以预见,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将对模具提供更为大量、更为迫切的需求,特别需要发展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的模具。

同时要求模具设计、制造和生产周期达到全新的水平。

模具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工艺设备之一。

其中冲裁模更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冲压技术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中,几乎都有冲压加工产品。

它不仅与整个机械行业密切相关,而且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

由于它具有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操作简单、适合大批量生产等优点,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我们这次课程设计的任务就是设计一套冲裁模具,即就老师所给的零件、生产要求以及精度要求,设计出一套符合要求的冲裁模。

由于时间紧迫、经验不足,在设计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犯了不少错误。

总之,在设计中难免有疏漏和不当之处,恳请谅解。

相信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能一步一步弥补以上不足。

在这次设计过程中,对冲裁模具有有了深一步的了解,获得了一定的设计经验,为将要到来的毕业设计打下了基础。

在这期间得到了XXX老师的和同学们的热心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二、设计任务书及产品图

已知:

(1)产品零件图:

(2)生产批量:

中批量。

(3)零件材料:

Q235-A钢。

(4)材料厚度:

1.2mm。

图1

求作:

(1)进行冲压工艺性分析(从材料、零件结构、尺寸精度几个方面进行)

(2)确定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类型

(3)进行相关工艺计算,包括:

排样设计;

冲压力计算及压力中心的确定;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模具零件结构尺寸计算;

设备选择等。

(4)绘制模具总装配图

(5)绘制工作零件及主要零件的零件图

(6)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要求:

根据所设计工件的尺寸、形状、批量等原始数据和要求,每人独立设计、绘制完成一套冲压模具。

包括:

(1)模具装配图1张(按照1:

1比例,或适当比例);

(2)模具工作零件图2-3张(按照1:

1比例,或适当比例);

(3)设计说明书1份;

三、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冲压工序:

此工件只有落料和冲孔两个工序。

材料:

材料为Q235-A钢,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

结构:

工件结构相对简单,有一个Φ8mm的孔和5个Φ5mm的孔;孔与孔、孔与边缘之间的距离也满足要求,最小壁厚为3.5mm(大端4个Φ5mm的孔与Φ8mm的孔与R16mm外圆之间的壁厚)。

精度:

工件的尺寸全部为自由公差,可看作IT14级,尺寸精度较低,普通冲裁完全能满足要求。

综合以上各方面情况,可以确定零件主要冲压工序的工艺性良好,故选择冲压方法进行加工。

工件简图如图所示:

图2

生产批量:

中批量

零件材料:

Q235-A钢

材料厚度:

1.2mm

四、冲裁零件工艺方案的确定

该工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三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

先落料,后冲孔。

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

落料冲孔复合冲压。

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

冲孔落料级进冲压。

采用级进模生产。

采用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幅模具,成本高而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中批量生产要求。

采用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工件的精度及生产效率都较高,但因工件孔距较小,制造难度大,模具强度较差,并且冲压后成品件留在模具上,在清理模具上的物料时会影响冲压速度,操作不方便。

采用方案三,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工件精度也能满足要求。

通过对上述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该冲压生产采用方案三即级进模生产为佳。

五、排样设计及材料利用率计算

设计级进模,首先要设计条料排样图。

手柄的形状具有一头大一头小的特点,如果采用单向排列,材料利用率低,用如图所示的排方法,设计成隔位冲压,可显著地减少废料。

隔位冲压就是将第一遍冲压以后的条料水平方向旋转180°,再冲第二遍,在第一次冲裁的间隔中冲裁出第二部分工件。

图3

由《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2-13确定搭边值,因采用隔位冲压,为增加搭边的刚性,搭边值取2.5mm和3.5mm,采用无侧压装置,条料与导料板间间隙Cmin=1㎜。

则条料宽度:

步距:

冲裁面积:

一个步距的材料利用率:

查板材标准,宜选1500mm×1000mm的钢板,每张钢板可剪裁为11张条料(135mm×1500mm),每张条料可冲37个工件,每张钢板可冲个,故每张钢板的材料利用率为76%。

六、工序压力计算、压力中心的确定、压力机的选择

6.1计算冲压力

已知:

材料为Q235,则τ=300МPa。

式中F---------冲裁力(N);

L---------零件剪切周长(mm),L=370mm;

t---------材料厚度(mm);

---------材料抗剪强度(MPa);

k---------系数,一般取k=1.3。

1)冲裁力

2)卸料力

3)推件力

查得,材料的厚度为1.2mm,则凹模刃口高度

为了避免各凸模冲裁力最大同时出现,且考虑到凸模相距很近时,避免小直径凸模由于承受材料流动挤压作用而产生倾斜或折断,故把凸模设计成阶梯凸模。

则最大冲裁力:

6.2确定模具压力中心

计算压力中心时,先画出凹模型口图,如图4所示。

在图中将XOY坐标系建立在图示的对称中心线上,将冲裁轮廓线按几何图形分解成L1~L6共和制组基本线段,用解析法求得该模具的压力中心C点的坐标(13.57,11.64)。

有关数据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图4

基本要素长度L/mmd

各基本要素压力中心的坐标值

X

Y

L1=25.132

-52.592

26.5

L2=95.34

0

38.5

L3=95.34

0

14.5

L4=50.265

57.856

26.5

L5=15.708

-47.5

-26.5

L6=87.965

47.5

-26.5

合计369.75

13.57

11.64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该工件冲裁力不大,压力中心偏移坐标原点O较小。

为了便于模具的加工和装配,模具中心仍选在坐标原点O。

若选用J23-25冲床,C点仍在压力机模柄孔投影面积范围内,满足要求。

6.3压力机的选择:

(见《冲模设计实例》末附录B3)

通过校核,选择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J23-25能满足使用要求。

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公称压力:

250KN

滑块行程:

65㎜

最大闭合高度:

270㎜

最大装模高度:

220㎜

工作台尺寸(前后×左右):

370㎜×560㎜

垫板尺寸(厚度×孔径):

50㎜×200㎜

模柄孔尺寸:

Φ40㎜×60㎜

最大倾斜角度:

30°

七、模具工作零件刃口尺寸和公差的计算

在确定工作零件刃口尺寸法之前,首先要考虑工作零件的加工方法及模具装配方法。

结合模具的特点,工作零件的形状相对较简单,适宜采用结切割机床分别加工落料凸模、凹模、凸模固定板以及卸料板,这种加工方法可以这些零件各个孔的同轴度,使装配工作简化。

因此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就按分开加工的方法来计算,具体计算如下:

已知工件材料为Q235,材料厚度为1.2mm,查表得冲裁双面间隙Zmax=0.16㎜,Zmin=0.13㎜。

1)冲口:

以凸模为基准,且凸模在实际工作中磨损后减小,为使模具具有一定使用寿命,应加上一个被磨量。

工件上未标注公差,故公差按IT14级查表,得孔,孔,磨损系数X查表得X=0.5,凸凹模制造公差:

孔:

孔:

2)落料:

以凹模为基准,且凹模磨损后,尺寸增大,为使模具具有一定使用寿命,应加上一个被磨量,孔,孔,磨损系数X查表得X=0.5,凸凹模制造公差:

孔:

孔:

孔心距:

八、模具零件的选用及设计

8.1模具类型的选择

由冲压工艺分析可知,采用级进冲压,所以模具类型为级进模。

8.2定位方式的选择

因为该模具采用的是条料,控制条料的送进方向采用导料板,无侧压装置。

控制条料的送进步距采用挡料销粗定距,导正销精定距。

而第一件的冲压位置因为条料长度有一定余量,可以靠操作工目测来定。

8.3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

  因为工件料厚为1.2mm,相对较薄,卸料力也比较小,故可采用弹性卸料。

  又因为是级进模生产,所以采用下出件比较便于操作与提高生产效率。

 8.4导向方式的选择

  为了提高模具寿命和工件质量,方便安装调整,该级进模采用中间导柱的导向方式。

8.5主要零部件设计

1)工作零件的结构设计

①落料凸模:

结合工件外形并考虑加工,将落料凸模设计成直通式,采用线切割机床加工成直通凸模,用2个M8螺钉固定在垫板上,与凸模固定板的配合按H6/m5。

落料凸模的高度是凸模固定板(厚20mm)、卸料板(厚14mm)、橡胶板(厚31mm)的总和再减去凸模凹入卸料板的1mm,则凸模高度是以上四项的代数和,为64mm。

具体结构可参见图5所示。

落料凸模下部设置两个导正销,分别借用工件上φ5mm和φ8mm两个孔作导正孔。

导正销伸入定位孔时,板料应处于自由状态。

在手工送料时,板料已由挡料销粗定位,导正销将工件导正的过程是将板料向后拉回约0.2mm。

一般凸模应进入卸料板0.8-2.5mm,此值定为1mm。

应在卸料板压紧板料之前完成导正,考虑料厚和装配后卸料板下平面超出凸模端面lmm,所以导正销直线部分的长度为1.8mm。

导正销采用H7/r6安装在落料凸模端面,导正销导正部分与导正孔采用H7/h6配合。

②冲孔凸模:

因为所冲的孔均为圆形,而且都不属于需要特别保护的小凸模,所以冲孔凸模采用台阶式,一方面加工简单,另一方面又便于装配与更换。

5个φ5mm的圆形凸模与固定板的配合取H6/m5,φ8mm凸模与固定板的配合取H7/m6。

冲孔凸模结构如图6所示。

弹性卸料板应对小凸模具有保护作用,故凸模与卸料板的间隙选择应小一点,使落料凸模对卸料板起导向作用。

凸模与卸料板的间隙选为0.025mm,凸模材料选用Cr12MoV。

③凹模:

凹模采用整体凹模,各冲裁的凹模孔均采用线切割机床加工,安排凹模在模架上的位置时,要依据计算压力中心的数据,将压力中心与模柄中心重合。

其轮廓尺寸计算如下:

凹模厚度(查表得k=0.2)

凹模壁厚

取凹模厚度H=30mm,凹模壁厚c=45mm,

凹模宽度

凹模长度L取195mm(送料方向)

凹模轮廓尺寸为195mm×217mm×30mm,结构如图7所示。

2)导料板的设计

导料板的内侧与条料接触,外侧与凹模齐平,导料板与条料之间的间隙取0.2mm,这样就可确定了导料板的宽度,条料宽度是135mm,凹模宽度是217mm,导料板宽度则为41mm。

导料板的厚度按表7-10选择,应为8mm。

导料板采用45钢制作,热处理硬度为40~45HRC,用螺钉和销钉固定在凹模上。

导料板的进料端安装有承料板,其宽度和厚度与导料板相同,入口处设计成15°的斜角。

3)卸料橡胶的设计

本模具中橡胶板的工作行程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凸模修磨量5mm;凸模凹进卸料板1mm;工件厚度1.2mm;凸模冲裁后进入凹模2mm。

以上四项长度之和就是橡胶板的工作行程,

取压缩量为自由高度的0.25,则橡胶板的自由高度为:

预压缩量取15%,则

由式(2-11)计算卸料板的卸料力,即:

选用四个圆筒形橡胶,则每个橡胶承受的载荷

取橡胶内径d=13mm,p=0.5MPa,

则橡胶的外径

校核橡胶的自由高度:

可知,满足要求。

橡胶的安装高度:

4)卸料板的设计

本模具的卸料板不仅有卸料作用,还具有用外形凸模导向,对小凸模起保护的作用,卸料板的边界尺寸与凹模的边界尺寸相同,厚度为14mm。

卸料板与各凸模的间隙已在凸模设计中确定。

卸料板上设置4个卸料螺钉,公称直径为12mm,螺纹部分为M10×10mm。

卸料螺钉的尾部在上模座的台阶孔中定位,卸料螺钉工作时的行程为7.2mm,上模座在螺钉尾部应留有足够的行程空间。

卸料螺钉拧紧后,应使卸料板超出凸模端面1㎜,有误差时通过在螺钉与卸料板之间安装垫片来调整。

卸料板工作时进入导料板压紧条料,卸料板在导料板的位置留有台阶,在凹模上没有条料的情况下,卸料板的下平面与导料板的上表面之间保留0.5mm的间隙,卸料板水平方向与两导料板之间的双边间隙为0.5mm。

橡胶板分为四块,每个卸料螺钉安装一块,中间钻孔φ13mm。

四块橡胶板的厚度务必一致,不然会造成受力不均匀,运动产生歪斜,影响模具的正常工作。

卸料板采用45钢制造,淬火硬度为40~45HRC。

5)模架及其它零部件设计

该模具采用中间导柱模架,这种模架的导柱在模具中间位置,冲压时可防止由于偏心矩而引起的模具歪斜。

以凹模周界尺寸为依据,选择模架规格。

导柱d/㎜×L/㎜分别为φ28×160(左),φ32×160(右);

导套d/㎜×L/㎜×D/㎜分别为φ28×115×42(左),φ32×115×45(右)。

上模座厚度H上模取45㎜,上模垫板厚度H垫取10㎜,固定板厚度H固取20㎜,下模座厚度H下模取50㎜,那么,该模具的闭合高度:

式中L—凸模长度,L=64㎜;H—凹模长度,H=30㎜;

h—凸模冲裁后进入凹模的深度,h=2㎜。

可见该模具闭合高度小于所选压力机J23-25的最大装模高度(220㎜),故可以使用。

九、模具部分结构件详细设计及模具结构简图

9.1落料凸模详细结构图

图5落料凸模零件图

9.2冲孔凸模详细结构图

图6冲孔凸模零件图

9.3凹模详细结构图

图7凹模零件图

9.3模具装配图

主视图

俯视图

图8模具装配图

1下模座2凹模3导正销4导尺5卸料板6卸料螺钉

7凸模固定板8垫板9内六角螺钉10模柄11圆柱销

12上模座13导柱14导套15弹性橡胶体16落料凸模17大孔凸模

18小孔凸模19下模座20活动挡料销21承料板

说明:

条料从前向后送入模具加工台面,送到活动挡料销时停止,上模在模柄的推动下向下运动,带动冲孔凸模和落料凸模向下运动,冲出五个φ5mm小孔和中心φ8mm大孔,废料直接经过下模的漏料孔漏出。

操作完成第一步冲压、落料后,把条料抬起向前移动,用落料孔套在挡料销上,并向前推紧,再完成落料工序,同时完成后一个零件的冲孔。

在以后的每次行程中,模具都能生产出一个零件。

条料完成冲压以后,将条料水平方向旋转180°,再冲第二遍,在第一次冲裁的间隔中冲裁出第二部分工件。

十、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由于在结构设计时,已经确定了的零件的基本尺寸,查相关标准即可得到,所以说明书中将一些内容省略。

在现在生产中,模具广泛用于各个行业,模具生产水平已成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所以学校模具设计知识对我自身来说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本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

在此感谢指导老师以及同学们的指导和帮助。

十一、参考文献

1、姜奎华主编的《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

2、太原重型机械学院李天佑主编《冲模图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3、模具实用技术丛书编委会《冲模设计应用实例》机械工业出版社

4、郑家贤编著《冲压模具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5、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模具设计大典3》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6、梁炳文主编《冷冲压工艺手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7、吴伯杰主编《冲压工艺与模具》电子工业出版社

8、江维健主编《冷冲压模具设计》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9、华玉培主编《冷冲压机模具设计》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0、模设计手册编写组编著《冲模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11、丁松聚主编《冷冲模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

12、何铭新、钱可强主编《机械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

13、郝滨海编著《冲压模具简明设计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

14、王新华主编《冲模设计与计算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