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低碳经济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6488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继续教育低碳经济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继续教育低碳经济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继续教育低碳经济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继续教育低碳经济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继续教育低碳经济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继续教育低碳经济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继续教育低碳经济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继续教育低碳经济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继续教育低碳经济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继续教育低碳经济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继续教育低碳经济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继续教育低碳经济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继续教育低碳经济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继续教育低碳经济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继续教育低碳经济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继续教育低碳经济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继续教育低碳经济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继续教育低碳经济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继续教育低碳经济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继续教育低碳经济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多选)P162

A、低碳高效经济系统B、超长时间跨度系统

C、低碳和谐社会系统D、低碳均衡生态系统

10.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目标是:

通过设计循环经济发展模式,(ABCD)。

P232-233

A、明确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

B、建立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

C、促进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生存年限的尽可能延长

11.循环经济低碳模式结构特征中的系统整体特性包括(ABCD)。

(多选)P159

A、系统目标复杂多元

B、系统要素互为基础

C、系统层次有序众多

D、系统运行动态演化

12.当代中国环境法的理性发展方向是(ABCD)。

(多选)P212-214

A、基本环境公益与基本经济公益应当满足

B、确立公益最大化原则

C、限制开发原则

D、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激励机制

13.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出现的三种不同模式是(ABC)。

(多选)P

A、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自发战略转型模式

B、具有一定技术经济基础的资源型地区战略转型模式

C、中西部跨越式战略转型模式

D、中东部跨越式战略转型模式

14.推进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战略路径选择有(ABCD)。

(多选)P189-191

A、积极拓展国内应用市场

B、构筑光伏产业发展的管治体系

C、调整光伏产业内部结构,淘汰落后产能

D、注重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技术突破

15.按照对循环经济发展主体的行为意愿的影响程度,可以将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可分为哪些类型(BCD)。

(多选)P223

A、被动力B、源动力

C、主动力D、协动力

16.各国政府可以采取的应对全球变暖的经济政策手段有(ABCD)。

A、征收污染税费

B、实施排污权交易

C、提供补助资金

D、开发援助

17.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ABCD)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

(多选)P222

A、政府B、企业C、高等院校D、科研院所

18.关于循环经济主体在循环经济发展各阶段起到的作用论述,正确的是(ABC)。

P222-223

A、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政府、企业、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

B、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政府、企业、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公众、中介组织都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

C、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企业、公众、中介组织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

D、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政府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

19.政府要对(ABD)等方面实施有效激励与监督,协调消费者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利益矛盾。

P93

A、消费对象B、消费行为

C、消费时间D、消费“尾部”

20.新兴和可再生能源有(ABCD)。

(多选)P26

A、水电

B、生物质能

C、太阳能

D、风能

21.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改造,应当以不破坏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相互补偿和调节功能、遵循生态平衡规律为原则,其原则有(BCD)。

(多选)P196

A、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B、在开发利用可更新资源时,应与其再生增殖能力相适应,与其补偿供给能力相平衡

C、在开发利用不可更新资源时,更应当设法延长矿物的衰竭期

D、当生态平衡失控或失调以后,应尽可能地恢复和重建。

22.低碳经济发展机制的构建包括(ABCD)。

(多选)P270-274

A、构建低碳能源技术开发机制

B、构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C、构建低碳产品认证体系

D、构建碳排放约束机制

23.在实践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在能源和环境方面还存在下列哪些难以克服的问题(ABC)。

P156

A、节能减排问题凸显

B、能源结构严重高碳

C、产业模式极不合理

D、温室气体过量排放过多

24.人口增长对下列哪些资源具有巨大压力(ABCD)。

(多选)P199

A、土地B、森林C、水资源D、能源和物种资源

25.低碳经济就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ABCD)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

(多选)P36

A、技术创新

B、制度创新

C、产业转型

D、新能源

26.以下有关我国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的论述,正确的是(ABC)。

(多选)P279

A、要加大高碳产业技术攻关力度,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化”

B、要制定和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加快新兴低碳产业的发展

C、要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D、为了保证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低碳产业可拖后发展

27.以下属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的有(ABCD)。

(多选)P230

A、理论障碍B、观念障碍C、管理障碍D、制度障碍

28.日本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有(ABCD)。

(多选)P77-80

A、经济增长缓慢与低碳经济投入需求大的矛盾

B、研发主体不同弱化政府主导作用

C、政府减排目标与部分行业利益存在冲突

29.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有(ABC)。

(多选)P115

A、政策支持B、法律保障

C、节能减排经验D、技术先进

30.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与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以及国内理论界讨论的模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ABCD)。

(多选)P242-244

A、更具有科学性

B、更具有全面性

C、更具有可操作性

D、更注重机制的重要作用

31.臭氧层耗损对人类健康及其生存环境的主要危害是(ABCD)。

(多选)P13

A、人类皮肤癌增高

B、农作物受害

C、破坏海洋生态系统

D、导致生态平衡破坏

32.“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ABCD)。

(多选)P44

A、阳光经济B、风能经济C、氢能经济D、生态经济

33.要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必须遵循以下哪些原则(ABD)。

A、整体效应原则

B、生态平衡原则

C、发展科技原则

D、自我调控原则

34.碳中和技术主要包括(ABD)。

(多选)P110

A、温室气体的捕集技术

B、温室气体的埋存技术

C、低碳设备技术

D、低碳或零碳新能源技术

35.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的基本形成条件包括(ABCD)。

P245-246

A、先进的发展观念

B、先进的科学技术

C、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

D、完善的市场机制

36.关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论述,错误的是(AD)。

(多选)P207

A、环保本身不是一种产业

B、环保本身就是一种产业

C、环保不是鱼和熊掌的关系

D、环保是鱼和熊掌的关系

37.日本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推进措施中努力加强国际合作,措施有(ABCD)。

(多选)P71-72

A、推出环保合作倡议

B、开展双边与多边交流、合作

C、加大环保资金国际救援力度

38.发展低碳农业的路径是(ACD)。

(多选)P103-104

A、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量

B、注重开发新能源

C、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

D、推广太阳能和沼气技术

39.以下属于循环经济特征的有(ABCD)。

(多选)P217-218

A、观念先行性B、技术先导性C、物质循环性D、主体多元性

40.以下富营养化问题突出的水系有(BCD)。

(多选)P15下

A、长江

B、滇池

C、巢湖

D、太湖

41.以下是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原则的有(ABCD)。

(多选)P234-235

A、系统性原则

B、实用性原则

C、顺应发展趋势原则

D、资源高效利用原则

42.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有(ABCD)。

(多选)P187-188

A、产业技术落后

B、低水平竞争

C、“两头在外”的尴尬局面

D、优化能源结构的效应不明显

43.加强对低碳消费和低碳生产的(AC)是真正实现低碳消费的保证。

(多选)P93

A、立法B、引导

C、执法D、参与

44.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有(ABCD)。

(多选)P271

A调整产业结构

B优化能源产业

C实现能源替换

D发展低碳能源体系

45.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原则中,3R原则指(ABC)。

(多选)P235

A、减量化

B、再利用

C、资源化

D、高效化

46.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中期目标有(ABCD)。

(多选)P99-101

A、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

B、引导社会能源需求

C、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节能激励机制

D、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

47.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的特征有(ABCD)。

(多选)P241-242

A、以市场为主导

B、合理借鉴国外经验

C、资源多重流动

D、产业优化升级

48.按照对循环经济发展主体的行为意愿的影响程度,可以将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可分为哪些类型(BCD)。

(多选)P223

49.水污染主要来自(ABC)。

(多选)P16

A、工业废水B、生活污水

C、农业废水D、人畜粪便

50.要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必须采取下列哪些措施(ABCD)。

(多选)P197-198

B、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C、努力减少重大自然灾害

D、预测城市化、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有效途径不断改善环境

51.各国政府可以采取的应对全球变暖的政策手段有(ABC)。

(多选)P12

A直接控制

B经济手段

C鼓励公众参与

D减少人口

52.结合我国电动汽车市场的现实发展情况,在低碳汽车产业化上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创新思维(ABCD)。

(多选)P177-179

A加大电动汽车的研发力度

B国家的扶持力度要紧跟产业发展的进程

C完善电动汽车产业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D建立电动汽车管理规范

53.SWOT方法是对系统或机构的(ABCD)进行分析,然后寻求最优的发展战略。

(多选)P115

A、内部优势

B、内部劣势

C、外部机遇

D、外部威胁

54.共同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的是(ABCD)。

(多选)P265-267

A、替代技术B、减量技术C、再利用技术D、资源化技术

55.我国循环经济宏观评价指标由(ABCD)等构成。

(多选)154

A、能源利用指标

B、水资源利用指标

C、矿产资源利用指标

D、废弃物再生利用指标

56.气候系统有(ABCD)。

(多选)P2

A、大气圈B、冰雪圈

C、生物圈D、水圈

57.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设计依据有(ABCD)。

(多选)P236-237

A、理论依据

B、经验依据

C、客观依据

D、现实依据

58.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不包括(BD)。

(多选)P230

A、理论障碍B、行政障碍

C、管理障碍D、环境障碍

59.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支持系统中的技术支持包括(ABCD)。

(多选)P265-266

A、精细生产技术B、替代技术

C、减量技术D、再利用技术

60.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持系统确定为(ABCD)。

(多选)248-267

A、理论支持B、政策支持

C、制度支持D、技术支持

61.低碳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低碳建筑这个单元,发展低碳建筑要从(AB)等方面入手。

(多选)P105

A、设计B、运行

C、经营D、管理

62.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有(ABCD)。

(多选)P5

A、厄尔尼诺B、干旱

C、洪涝D、雷暴

63.结合我国电动汽车市场的现实发展情况,在低碳汽车产业化上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创新思维(ABCD)。

(多选)P177-178

A、加大电动汽车的研发力度

B、国家的扶持力度要紧跟产业发展的进程

C、完善电动汽车产业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D、建立电动汽车管理规范

64.环境法的经济发展功能有(ABCD)。

(多选)P208-212

A、生产力发展功能

B、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平衡和调整功能

C、对经济发展的非理性的环境不良后果的控制功能

D、提供了中国经济的理性发展方向

65.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策略有(BCD)。

(多选)P124-125

A、强调发达国家转移技术

B、强调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权

C、强调中国在全球化之下的分工以及对全球所做的贡献

D、政治和外交层面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66.众所周知,(AB)产业属于低碳行业。

(多选)P112

A、知识密集型B、技术密集型

C、劳动密集型D、产业密集型

67.碳基能源燃烧过程中排放的大量(AB)等温室气体是造成大气褐云、灰霾、酸雨和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

(多选)P24

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

C、氧气D、氢气

68.下面属于低碳消费的有(ABCD)。

(多选)P

A、多乘公交车

B、购物自备塑料袋

C、使用节能灯

D、少使用一次性物品

69.我国政府应在借鉴国际碳减排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确保未来10年内实现碳减排预期目标的有效制度体系,主要包括(ABC)。

(多选)P274

A、制定碳排放标准

B、开放碳交易市场

C、设立碳排放税制

D、发展低碳能源体系

70.综合低碳经济的核心内涵与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应遵循以下路径(ABD)。

P

A、能源技术进步与绿色技术创新相结合

B、加强法制

C、加强道德建设

D、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与绿色技术创新相结合

71.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其核心是(CD)。

(多选)P47/90/

A、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B、创建清洁能源结构

C、能源和减排技术创新

D、发展观的改变

72.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ABD)。

(多选)P335

A、能源技术创新

B、制度创新

C、开发绿色产品

D、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73.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主要是(ABC)。

A、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

B、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C、规划和建设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

D、减少人口

74.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在于(ABCDEF)。

(多选)P227-228

A、有利于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B、有利于推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有利于推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D、有利于缓解我国资源约束矛盾

E、有利于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

F、有利于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75.我国政府应在借鉴国际碳减排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确保未来10年内实现碳减排预期目标的有效制度体系,主要包括(ABC)。

A、制定碳排放标准B、开放碳交易市场

C、设立碳排放税制D、发展低碳能源体系

76.中国能源战略的基本内容是(ABCD)。

A、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

B、多元发展,依靠科技

C、加强国际互利合作

D、保护环境

77.推进新能源产业建设,为发展低碳经济创造条件的方式有(ABC)。

(多选)P141-142

A、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

B、大力发展风电

C、发展核电

D、发展火力发电

78.氯氟烃是一种人造化学物质,进入上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大量使用,主要用在(ABCD)。

P14

A、气溶胶B、制冷剂C、发泡剂D、化工溶剂

79.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支持系统中的财政政策包括(ABC)。

(单选)P250

A、财政直接投资政策

B、财政购买政策

C、财政补贴政策

D、财政税收政策

80.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重点产业体系包括(ABCD)。

(多选)

A、生态工业体系B、生态农业体系

C、绿色服务业体系D、废弃物再利用

81.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加速煤炭企业转型的对策与出路有(ABCD)。

(多选)P171-173

A、优化能源结构,推进清洁生产

B、强化科技创新,推进低碳技术科技

C、倡导低碳社会氛围和生活方式

D、推进低碳制度创新与法律体系建设

82.我国环境问题的基本特点包括(ABCD)。

(单选)P

A、复杂性B、广泛性C、潜在性D、累积性

83.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ABCD)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

(多选)P222

84.高碳模式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是因为(ABC)。

(多选)P134

A、我国目前正处在重工业化阶段

B、“碳排放”正在成为发达国家新的“绿色壁垒”

C、“碳排放”将成为今后重要的国际战略资源

D、我国技术水平落后

二、判断题

1.能源系数(能源消费年平均增长率/GDP年平均增长率),适合跨国及跨地区间的能源效率比较。

但是该指标稳定性较差。

(判断)P76

正确错误

2.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一大特点就是“两头在外”:

生产中所需的高纯度多晶硅和生产设备主要来自国外,而大部分光伏产品也依赖国外市场。

(判断)P188

3.利用人口众多的条件保护和改善环境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的一个基本特征。

P205

4.环保是鱼和熊掌的关系。

(判断)P207

5.“经济消费”,即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最经济。

(判断)P92

6.矿产资源利用指标用来衡量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回收效率,包括:

重要矿产资源回收回采率和金属再生利用率。

(判断)P154

7.大气环境污染仍然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

(判断)

8.中国是一个煤炭消费大国,2007年煤炭消费占全球的30%左右,国内一次性能源需要中,煤炭占70%,电力部门90%的燃料是煤炭。

(判断)P

9.低碳经济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

(判断)P90

10.积极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是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中期目标之一。

(判断)P99

11.基于项目的碳市场主要是基于清洁发展机制(CDM)和联合履约机制(JI)的市场。

(判断)P108

12.我国能源结构在不断优化,一次能源生产的2/3仍然是煤炭,燃煤发电占电力结构的80%。

(判断)P331

13.低碳消费首先需要一种态度,然后形成一种习惯,最后定型为一种价值观。

14.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是指由中央政府主导建立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制、市场、法律以及政策,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鼓励低碳经济的发展。

(判断)P110/113

15.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力是指市场机制。

16.酸雨通常指PH值低于5.6的降水,但现在泛指酸性物质以湿沉降或干沉降的形式从大气转移到地面上。

(判断)P22

17.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低碳经济无论从制度安排还是在实际经济实践中都没有出现。

P299

18.替代技术就是新资源、新材料、新产品和新工艺等得以产生的技术。

(判断)P266

19.城市发展模式应以集群经济为核心推进产业结构创新,以循环经济为核心推进节能减排创新,以知识经济为核心推进内涵发展创新。

(判断)P341

20.水污染是指进入水体的污染物含量超过水体本地值和自净能力,使水质受到损害,破坏了水体原有的性质和用途。

(判断)P16

21.一个社会大众的消费模式会引导市场的价值取向,最终催生一种适应这种消费需求的经济现象。

(判断)P91

22.城市交通工具是温室气体主要排放者,发展低碳交通是未来的方向。

(判断)P105

23.瑞典已成为风能占发电量比例最高的国家,2006年达到23%,到2030年将达到75%,铸就名副其实的“风电王国”。

(判断)P57应是丹麦

24.低碳能源是低碳经济的初始环节。

(判断)P314

25.“新领域消费”,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危害最小,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

(判断)P92

正确错误(应是“可持续消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