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六章第一节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6689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6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六章第一节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六章第一节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六章第一节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六章第一节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六章第一节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六章第一节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六章第一节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六章第一节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六章第一节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六章第一节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六章第一节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六章第一节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六章第一节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六章第一节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六章第一节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六章第一节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六章第一节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六章第一节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题型】填空题【备注】【结束】

4.【题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完成“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

若实验中选取的A、B两球半径相同,为了使A、B发生一维碰撞,应使两球悬线长度________,悬点Q1、Q2之间的距离等于________。

【答案】相等 球的直径

【解析】本题考查了探究碰撞过程中的不变量,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为了保证一维碰撞,碰撞点应与两球球心同在一条水平线上,故两球悬线长度相等,O1、O2之间距离等于球的直径。

5.【题文】如图(a)所示,在水平光滑轨道上停着甲、乙两辆实验小车,甲车系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当甲车受到水平向右的冲力时,随即启动打点计时器,甲车运动一段距离后,与静止的乙车发生正碰并粘在一起运动,纸带记录下碰撞前甲车和碰撞后两车运动情况如图(b)所示,电源频率为50Hz,则碰撞前甲车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碰撞后的共同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答案】0.6 0.4【解析】本题考查了探究碰撞过程中的不变量以及纸带的处理,意在考查考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根据纸带数据可知前面的点是碰撞前打的点,速度

m/s;

后面的几个点是碰撞后打的点,速度

m/s

6.【题文】在用气垫导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时,左侧滑块质量m1=170g,右侧滑块质量m2=110g,挡光片宽度为3.00cm,两滑块之间有一压缩的弹簧片,并用细线连在一起,如图所示。

开始时两滑块静止,烧断细线后,两滑块分别向左、右方向运动。

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Δt1=0.32s,Δt2=0.21s。

则两滑块的速度分别为v1′=________m/s,v2′=________m/s。

烧断细线前m1v1+m2v2=________kg·

m/s,烧断细线后m1v1′+m2v2′=________kg·

m/s。

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0.094 0.143 0 2.5×

10-4kg·

m/s 在实验允许的误差范围内,两滑块质量与各自速度的乘积之和为不变量

取向左方向为正,两滑块速度

烧断细线前m1v1+m2v2=0

烧断细线后m1v1′+m2v2′=(0.170×

0.094-0.110×

0.143)kg·

m/s=2.5×

m/s,在实验允许的误差范围内,m1v1+m2v2=m1v1′+m2v2′

【题型】填空题【备注】【结束】7.【题文】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碰撞过程中不变量的实验:

在小车甲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甲使之做匀速直线运动。

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乙相碰并粘合成一体,而后两车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所示。

在小车甲后连着纸带,打点计时器打点频率为50Hz,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

(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并标在图上,A为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________段计算小车甲的碰前速度,应选________段来计算小车甲和乙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格填“AB”、“BC”、“CD”或“DE”)。

(2)已测得小车甲的质量m甲=0.40kg,小车乙的质量m乙=0.20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

碰前m甲v甲+m乙v乙=__________kg·

碰后m甲v甲′+m乙v乙′=________kg·

(3)通过计算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答案】

(1)BC DE 

(2)0.420 0.417(3)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碰撞前后两个小车的mv之和是相等的。

【解析】本题考查了探究碰撞过程中的不变量,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

(1)观察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点迹均匀的阶段BC应为小车甲与乙碰前的阶段,CD段点迹不均匀,故CD应为碰撞阶段,甲、乙碰撞后一起匀速直线运动,打出间距均匀的点,故应选DE段计算碰后共同的速度。

(2)

m甲v甲+m乙v乙=0.420kg·

碰后m甲v′甲+m乙v′乙=(m甲+m乙)v′=0.417kg·

(3)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碰撞前后两个小车的mv之和是相等的。

8.【题文】水平光滑桌面上有A、B两个小车,质量分别是0.6kg和0.2kg,A车的车尾拉着纸带,A车以某一速度与静止的B车碰撞,碰后两车连在一起共同向前运动。

碰撞前后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根据这些数据,请猜想:

把两小车加在一起计算,有一个什么物理量在碰撞前后是相等的?

【答案】碰撞前后mv是相等的

由纸带可以看出,A、B两个小车碰前和碰后都是向右运动,且碰撞时发生在从右边数第5个点时,A车碰前碰后都看成匀速运动,右边4个间隔距离为6.6cm,时间t=4×

0.02s=0.08s,

A物体的mAvA=0.495kg·

碰后A与B一起运动的速度

则(mA+mB)vAB=(0.6+0.2)kg×

0.58m/s=0.464kg·

故在误差范围内,mv在碰撞前后是相等的。

【题型】简答题【备注】【结束】

9.【题文】水平光滑桌面上有A、B两个小车,质量分别是0.6kg和0.2kg,A车的车尾拉着纸带,A车以某一速度与静止的B车碰撞,碰后两车连在一起共同向前运动.碰撞前后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根据这些数据,请猜想:

【解析】本题考查了探究碰撞过程中的不变量以及纸带的处理,意在考查考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m/s

A物体的mAvA=0.6kg×

0.825m/s=0.495kg·

m/s则(mA+mB)vAB=(0.6+0.2)kg×

故在误差范围内,mv在碰撞前后是相等的.

10.【题文】为了“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在光滑桌面上放有A、B两个小球.A球的质量为0.5kg,以速度6m/s跟质量为0.2kg静止在桌面上的B球发生碰撞,并测得碰撞后B球的速度为8m/s,A球的速度变为2.8m/s,方向与原来相同.根据这些实验数据,小明对这次碰撞的规律做了如下几种猜想:

[猜想1]碰撞后B球获得了速度,A球把速度传递给了B球.

[猜想2]碰撞后B球获得了动能,A球把减少的动能全部传递给了B球.

你认为以上的猜想成立吗?

若不成立,请你根据实验数据,通过计算说明,有一个什么物理量,在这次的碰撞中,B球所增加的这个物理量与A球所减少的这个物理量相等?

【答案】猜想不成立,质量与速度的乘积.

【解析】本题考查了探究碰撞过程中的不变量以及纸带的处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和数据处理能力.

ΔvA≠ΔvB,ΔEkA≠ΔEkB,猜想不成立

mAvA=3kg·

m/s,mAvA′=1.4kg·

m/s,mBvB′=1.6kg·

mAvA-mAvA′=mBvB′

 

能力题

1.【题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时,必须注意的事项是A.A到达最低点时,两球的球心连线可以不水平

B.A到达最低点时,两球的球心连线要水平

C.多次测量减小误差时,A球必须从同一高度下落

D.多次测量减小误差时,A球必须从不同高度下落

【答案】BC

【解析】本题考查了探究碰撞过程中的不变量,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

要保证一维对心碰撞,必须在碰撞时球心在同一高度;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必须保证过程的重复性,A球必须从同一高度下落.

2.【题文】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碰撞过程中不变量的实验:

在小车甲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甲使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乙相碰并粘合成一体,而后两车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甲后连着纸带,打点计时器打点频率为50Hz,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

(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离标在图上,A为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________段计算小车甲的碰前速度,应选________段来计算小车甲和乙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格填“AB”、“BC”、“CD”或“DE”).

碰前m甲v甲+m乙v乙=________kg·

m/s.

(3)通过计算可以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BC DE 

(2)0.42 0.417(3)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碰撞前后两个小车的mv之和是相等的.

(1)观察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点迹均匀的阶段BC应为小车甲与乙碰前的阶段,CD段点迹不均匀,故CD应为碰撞阶段,甲、乙碰撞后一起匀速直线运动,打出间距均匀的点,故应选DE段计算碰后共同的速度.

(2)v甲=

=1.05m/s,v′=

=0.695m/s

m甲v甲+m乙v乙=0.42kg·

碰后m甲v′甲+m乙v′乙=(m甲+m乙)v′=0.60×

0.695kg·

m/s=0.417kg·

3.【题文】如图所示为气垫导轨上两个滑块A、B相互作用后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频闪的频率为10Hz。

开始时两个滑块静止,它们之间有一根被压缩的轻弹簧,滑块用绳子连接,绳子烧断后,两个滑块向相反方向运动。

已知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200g、300g,根据照片记录的信息,A、B离开弹簧后,A滑块做________运动,其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本实验中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匀速0.09碰撞前后滑块A、B的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为不变量

【解析】本题考查了探究碰撞中的守恒量实验,关键是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碰撞前:

vA=0,vB=0,所以有mAvA+mBvB=0

碰撞后:

vA′=0.09m/s,vB′=0.06m/s

规定向右为正方向:

mAvA′+mBvB′=0.2×

(-0.09)+0.3×

0.06=0

则由以上计算可知:

mAvA+mBvB=mAvA′+mBvB′

4.【题文】“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入射小球m1=15g,原来静止的被碰小球m2=10g,由实验测得它们在碰撞前后的x-t图象如图,可知入射小球碰撞后的m1v1′是________,入射小球碰撞前的m1v1是______,被碰撞后的m2v2′是________。

由此得出结论____________。

【答案】0.0075kg·

m/s 0.015kg·

m/s0.0075kg·

m/s碰撞中mv的矢量和是守恒量

【解析】本题考查了探究碰撞中的守恒量实验,关键是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碰撞前m1的速度大小v1=

m/s=1m/s,

故碰撞前的m1v1=0.015kg×

1m/s=0.015kg·

碰撞后m1的速度大小v1′=

m/s=0.5m/s,

m2的速度大小v2′=

m/s=0.75m/s,

故m1v1′=0.015kg×

0.5m/s=0.0075kg·

m/s,

m2v2′=0.01×

0.75kg·

m/s=0.0075kg·

可知m1v1=m1v1′+m2v2′。

5.【题文】某同学把两块大小不同的木块用细线连接,中间夹一被压缩了的轻弹簧,如图所示,将这一系统置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烧断细线,观察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必要的测量,探究物体间相互作用时的守恒量。

(1)该同学还必须有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

(2)需直接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mv为所探究的守恒量,需要验算的表达式如何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刻度尺 天平 

(2)两物体的质量m1、m2和两木块落地点分别到桌子两侧边的水平距离s1、s2 (3)m1s1=m2s2

取小球1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两小球质量和平抛初速度分别为m1、m2,v1、v2,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分别为s1、s2,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需要验证的方程:

0=m1v1-m2v2

代入得到m1s1=m2s2

故需要测量两物体的质量m1、m2和两木块落地点分别到桌子两侧边的水平距离s1、s2

6.【题文】如图所示“为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因为下落高度相同的平抛小球(不计空气阻力)的飞行时间相同,所以我们在实验中可以用________作为时间单位.

(2)本实验中,实验必须要求的条件是A.斜槽轨道必须是光滑的

B.斜槽轨道末端点的切线是水平的

C.入射小球每次都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无初速释放

D.入射球与被碰球满足ma>

mb,ra=rb

(3)如图,其中M、P、N分别为入射球与被碰球对应的落点的平均位置,则实验中要验证的关系是A.ma·

ON=ma·

OP+mb·

OM

B.ma·

OP=ma·

ON+mb·

C.ma·

OM+mb·

ON

D.ma·

OM=ma·

(1)平抛时间 

(2)B、C、D (3)C

【解析】本题考查了探究碰撞过程中的不变量,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1)在此实验装置中两球的飞行时间相同,实验中可用平抛时间作为时间单位,从而变比较速度大小为比较水平位移的大小.

(2)选B、C、D.此实验要求两小球平抛.所以应使斜槽末端点的切线是水平的,B对.要求碰撞时入射小球的速度不变,应使入射小球每次都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无初速释放即可,C对,A错.为使入射小球不返回且碰撞时为对心正碰,应使ma>

mb且ra=rb,D对.

(3)选C.实验中要验证mav1=mav1′+mbv2′,取平抛时间为时间单位,则变为

,即maOP=maOM+mbON.

【题型】实验题【备注】【结束】

7.【题文】如图所示,在实验室用两端带竖直挡板C、D的气垫导轨和有固定挡板的质量都是M的滑块A、B,做“探究碰撞中不变量”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1)把两滑块A、B紧贴在一起,在A上放质量为m的砝码,置于导轨上,用电动卡销卡住A、B.在A、B的固定挡板间放入一弹簧,使弹簧处于水平方向上压缩状态.

(2)按下电钮使电卡销放开,同时启动两个记录两滑块运动时间的电子计时器,当A、B与挡板C、D碰撞的同时,电子计时器自动停表,记下A至C运动时间t1,B至D运动时间t2.

(3)重复几次取t1、t2的平均值.

①在调整气垫导轨时应注意________;

②应测量的数据还有________;

③探究中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1)使气垫导轨保持水平

(2)A到C的距离s1和B到D的距离s2

(3)

【解析】本题考查了探究碰撞中的守恒量实验的实验注意事项、实验原理与表达式,关键是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1)为了使滑块做匀速运动,在调整气垫导轨时应注意使气垫导轨水平;

(2)除了测出滑块的运动时间外,实验还应测出滑块A的左端到挡板C的距离s1和滑块B的右端到挡板D的距离s2;

(3)滑块A的速度vA=

滑块B的速度vB=

探究中得到的结论是动量守恒(M+m)vA=MvB,即

成立.

8.【题文】用天平、气垫导轨(带光电计时器和两个滑块)探究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时的不变量,本实验可用自动照相机代替打点计时器(闪光频率为10Hz),步骤方法如下:

(1)用天平称出两滑块的质量.mA=0.10kg,mB=0.20kg,放在水平的气垫上(导轨上标尺的最小分度为1cm,滑块可看做质点);

(2)碰撞前后连续三次闪光拍照得图中a、b、c所示的照片;

请你根据图示数据探究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时的不变量.

【答案】mAvA+mBvB=mAvA′+mBvB′

由题图a、b可确定A的速度为vA=

m/s=0.6m/s

则mAvA=0.1×

0.6kg·

m/s=0.06kg·

从题图b、c看出滑块A与B靠近到发生碰撞需t2=

s=2.5×

10-2s

所以A与B碰后回到7.0cm位置,历时(0.1-2.5×

10-2)s=7.5×

因此,求出vA′=

m/s=-0.2m/s

vB′=

m/s=0.4m/s

所以碰撞后:

mAvA′+mBvB′=6×

10-2kg·

由以上计算可得:

9.【题文】如图所示“为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因为下落高度相同的平抛小球(不计空气阻力)的飞行时间相同,所以我们在实验中可以用________作为时间单位。

(3)图中M、P、N分别为入射球与被碰球对应的落点的平均位置,则实验中要验证的关系是A.ma·

(1)平抛时间 

(2)BCD (3)C

(1)在此实验装置中两球的飞行时间相同,实验中可用平抛时间作为单位时间,从而变比较速度大小为比较水平位移的大小。

(2)选BCD。

此实验要求两小球平抛,所以应使斜槽末端点的切线是水平的,B对;

要求碰撞时入射小球的速度不变,应使入射小球每次都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无初速释放即可,C对,A错;

为使入射小球不返回且碰撞时为对心正碰,应使ma>

mb,ra=rb,D对。

(3)选C。

实验中要验证mav1=mav1′+mbv2′,取平抛时间为单位时间,则变为ma

=ma

+mb

,即ma·

10.【题文】用天平、气垫导轨(带光电计时器和两个滑块)探究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时的不变量,本实验可用自动照相机代替打点计时器(闪光频率为10Hz),步骤方法如下:

(1)用天平称出两滑块的质量。

mA=0.10kg,mB=0.20kg,放在水平的气垫导轨上(导轨上标尺的最小分度为1cm,滑块可看做质点);

请你根据图示数据探究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时的不变量。

【答案】mAvA+mBvB=mAvA′+mBvB′,即碰撞前后mv之和保持不变。

因此,求出vA′=-0.2m/s,vB′=0.4m/s

mAvA′+mBvB′=6×

10-2kg·

mAvA+mBvB=mAvA′+mBv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