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十一册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4672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十一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湘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十一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湘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十一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湘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十一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湘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十一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湘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十一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湘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十一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湘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十一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湘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十一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湘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十一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湘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十一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湘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十一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湘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十一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湘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十一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湘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十一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湘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十一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湘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十一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湘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十一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湘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十一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湘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十一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十一册教案Word下载.docx

《湘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十一册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十一册教案Word下载.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湘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十一册教案Word下载.docx

1朗读全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标画在书上,提出来,共同解决。

2、学生质疑。

(字词)

3、根据大家的提问,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进行自学。

1、学生汇报交流,集体解疑。

浩瀚无涯、温馨、巍巍耸立、姹紫嫣红、

绚丽、博大、永不疲倦

五、自由朗读,体会感情

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后,他们的朗读就会充满感情,沉浸在语言美、音律美之中。

六、课堂小结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主要从朗读诗歌方面去谈。

教学(后记)后思:

批注

祖国啊,我属于你第2课时总序第2个教案

新授编写时间执行时间年月日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

录音机、磁带、幻灯机

引导、品味感悟

一、朗读课文,导入新课。

二、合作交流,理解内容。

1、第一节、第八节:

直接抒发了对祖国的赞美之情。

第一节总领全文,奠定了全文的基调;

第八节则总领全文,深化了情感。

2、第二至七节:

作者尽情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二节;

把祖国比做“大海”和“高山”,把“我”比做“鱼儿”和“小鸟”;

第三节:

把祖国比做“花园”和“天空”,把“我”比做“蜜蜂”和“彩云”;

第四节:

写“我”看到祖国悠久的历史、发展的迅猛;

第五节:

写“我”和祖国心心相通,息息相连;

第六节:

把祖国比做“大树”和“长河”,把“我”比做“绿叶”和“浪花”;

第七节:

把“我”比做“春雨”和“火苗”。

三、深入探究,体会情感

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正确,读流利,边读边想象。

2、引导学生思考交流:

(1)你从课文的语句中,感受到了祖国的哪些特点呢?

由“浩瀚无涯的大海”、“巍巍耸立的高山”可体会到祖国的幅员辽阔、山河雄壮;

由“姹紫嫣红的花园”、“朝霞绚丽的天空”可体会到祖国的风景优美;

由“历史的画卷”可体会到祖国历史的悠久;

由“飞船的呼啸”可体会到祖国发展的迅猛。

(2)在诗中,作者分别把祖国比做“大海”、“高山”、“花园”、“天空”、“大树”、“长河”,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和赞美之情。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至七节,在朗读中感悟祖国的幅员辽阔、山河壮美、风景优美、发展迅猛等特点,体会作者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和赞美之情。

四、感情朗读,深化情感

1、祖国幅员辽阔、山河雄壮、发展迅猛,使作者也忍不住要赞美我们伟大的祖国。

(配乐朗读)

2、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来抒发对伟大祖国的赞美之情吧!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3、练习背诵。

五、课堂小结

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和同学们交流交流吧!

板书设计

1祖国啊,我属于你

祖国

我”

大海、高山

鱼儿、小鸟

花园、天空

蜜蜂、彩云

大树、长河

绿叶、浪花

春雨、火苗

江山如此多娇第1课时总序第3个教案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第一部分内容。

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有感情地诵读第一部分。

录音机、小黑板。

一、破题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出自我国哪两位画家之手吗?

是谁在这幅巨画上题写了“江山如此多娇”的手书呢?

2、今天,我们学习《江山如此多娇》这一课。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了解这幅大型国画的创作过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除障碍。

(1)认读生字:

崭竣傅估郭沫括审稿

(2)认读课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

2、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主探究课文内容

1、快速默读全文,想一想本文的写作顺序。

(事情发展顺序)

2、同桌交流:

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具体记叙了傅抱石、关山月两位画家创作巨画的经过?

这部分的前后各写了什么?

3、练习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讲画家傅抱石和关山月接受了创作大型国画的任务。

第二部分:

(第3-18自然段):

具体记叙了傅抱石和关山月这两位画家创作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19自然段):

介绍这幅国画的价值。

(可引导学生依据课前预习,自主探究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读书进作批注的习惯。

四、小组交流自学成果。

交流过程中,要求各小组长把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

五、质疑解疑

学生质疑,有些问题学生之间能解决的就直接解决,有些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探究的问题,教师进行归纳。

六、合作探究课文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1、学生齐读课文第一部分,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乍暖还寒”。

3、引导学生思考交流:

(1)“神圣”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说画家傅抱石和关山月接受的是一项“神圣”的任务?

(2)、接受任务后,两位画家的心情怎样?

(3)、“忐忑不安”是什么意思?

两位画家为什么会忐忑不安?

七、课堂小结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江山如此多娇第2课时总序第4个教案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创作过程。

2、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

理解课文内容。

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录音机、幻灯机。

引导感悟、合作探究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投影出示巨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学生欣赏。

2、教师导入:

同学们,如此气势恢弘的巨型国画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吧!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读第3-18自然段。

2、分小组讨论:

(1)这一部分记叙了什么内容?

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巨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创作过程是怎么样的?

(3)在创作《江山如此多娇》的过程中,两位画家的心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

3、全班交流汇报。

(出示幻灯)

(1)这一部分记叙了画家傅抱石、关山月等人创作巨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经过。

这一部分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的。

(2)出示国画创作过程的相关语句。

(3)在创作过程中,两位画家的心情由苦恼到兴致勃勃。

出示相关句子。

3、学生自由朗读第三部分(最后一自然段),思考交流:

为什么巨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成了珍贵的传世之作?

三、研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互读,分角色朗读。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1)两位画家创作巨型国画时,态度怎么样?

(严肃认真)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2)周总理是怎么审视这幅巨画的?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你从画家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周总理精益求精的审视态度中体会到了什么?

从画家的创作态度、周总理的审视态度中可以体会到他们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四、再读课文,回归整体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巨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创作过程。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主要从理解课文的内容方面去谈。

2江山如此多娇

接受任务:

异常兴奋、忐忑不安

构思草图,一筹莫展

创作国画:

出谋划策,豁然开朗

反复审视,精益求精

圆满完成凝聚心血、传世之作

中华巨龙第1课时总序第5个教案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长城是“我们伟大民族的象征”的原因。

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幻灯机、小黑板

引导探究、合作学习。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先一起合唱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好吗?

歌声是多么雄壮啊!

它激励着中华儿女在民族危难之际,以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第三课,题目是《中华巨龙》。

委显然,这“中华巨龙”指的就是我们民族的骄傲-----长城。

(板书课题:

中华巨龙)

二、检查预习

1、学生朗读课文,同桌互相纠正读音。

2、理解本课词语。

(出示小黑板)

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盘旋、绵延、屏障、咽喉要地、甘苦同尝、荣辱与共、英爽、斗志昂扬、矗立、艰难险阻

3、检查朗读情况

(让学生针对自己的情况,自由选取课文的某一部分来读,从而展示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三、进一步学习,深入理解课文

1、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1)课文介绍了长城哪些方面的内容?

(2)为什么说长城是“我们伟大民族的象征”?

(3)课文哪部分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按自学思考题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同桌讨论。

四、全班交流

1、课文介绍了长城哪些方面的内容?

课文介绍了长城的雄伟壮观、长城的发展历史、长城的巨大作用、人们由长城产生的联想等方面的内容。

2、为什么说长城是“我们伟大民族的象征”?

因为长城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历史悠久、作用巨大。

千百年来,这条巨龙与中华民族甘苦同尝,荣辱与共。

它集民族之精华,凝九州之国魂:

挟昆仑之神威,扬黄河之浩气。

它虽历尽坎坷,饱受风霜,但雄姿英发,斗志昂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学生交流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

教师也可积极参与,交流自己印象特别深刻的部分,并说明原因,再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

五、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思考:

本文介绍了长城雄伟壮观的特点、悠久的历史、巨大的作用以及人们由长城产生的联想等方面的内容,是为了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长城的喜爱、赞美之情以及作者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七、交流课收集的介绍长城的图片、资料。

3、中华巨龙

外观特点发展历史巨大作用

伟大民族的象征

短文两篇《选择》第1课时总序第6个教案

新授编写时间2009年9月6日执行时间年月日

1、认识6个生字。

3、从具体的事件中体会文章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文章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

小黑板

引导探究、感情朗读、自学质疑

一、谈话导入,提示课题

昨天,我们学习了《中华巨龙》这篇课文。

课文从不同方面介绍了伟大祖国的象征----长城,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短文,看一看《选择》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二、交流成果,初步感知

检查、交流预习成果。

1、用卡片认读课后6个生字。

2、读读课文中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3、说说你是怎么预习的,或者说说预习后知道了什么。

三、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读短文《选择》,想一想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

短文《选择》讲述了被评为“总统学者奖”候选人的中国留学生王渊主动放弃申领奖学金的事。

四、深入课文,明确中心

1、学生再读课文,说说从文中体会到了什么,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一两句话。

2、小组合作,交流各自阅读所得。

3、全班讨论。

(1)你从课文《选择》所记叙的事情中体会到了什么?

(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

(2)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些句子?

(交流后读有关句子)

4、小黑板出示王渊的话语。

“爸爸,我知道,中国是有千千万万像我这样的人,但是,我王渊只有一个中国啊!

(1)学生齐读句子。

指名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体会。

言为心声。

这句话表达了王渊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

在王渊的心中,中人一个中国,虽然她现在没有美国富强。

祖国需要千千万万中国人去建设,去创造。

五、感情朗读,表达情感

1、自由朗读课文。

2、同桌互读,关键要读好父亲与王渊的对话。

3、各小组推举代表,全班展示。

4、指名小组汇报交流,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

六、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总结:

说说短文《选择》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有什么收获?

2、延伸:

课外读一读其他表现爱国情怀的文章。

 

短文两篇《对话》第2课时总序第7个教案

1、自学短文《对话》,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

2、体会短文《对话》表达的中心思想,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幻灯

一、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质疑问难。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然后归纳,主要为a、“对话”是什么意思?

b、文中写了谁和谁对话?

c、他们的对话内容是什么?

d、课文是怎么描写人物“对话”的?

二、自读课文,初步释疑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2、检查生字的认读、课文的朗读情况,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说出大意即可)

本文具体记叙了“我”在巴黎一所大学学习时,在第一堂课上和一位教授对话的经过。

3、再读课文,看看你能解决同学们提出的什么问题。

初步解决质疑中的“对话”是什么意思、“文中写了谁和谁的对话”、“他们的对话内容是什么”等问题。

三、理解内容,交流看法

1、启发学生思考:

在《对话》这篇短文中,法国教授向作者“请教”了哪两个问题?

(指名学生找出相关语句)

2、“我”是怎么回答教授提出的问题的?

(指名学生说)

3、法国教授说他提出这两个问题的目的只是想知道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祖国,而作者以为这是对中国留学生的“刁难”,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大胆交流自己的看法。

四、研讨语句,体会内心

1、投影出示句子:

“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

2、学生品读句子。

3、引导学生体会“我”和台湾学生说话时的内心活动。

“我”:

感觉是教授对“我”的刁难和侮辱。

台湾同胞:

教授先生故意提出如此问题,这分明是对我们中国人的刁难和侮辱。

五、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熟读课文。

2、表演朗读。

由学生推选三位代表,结合人物的动作、神态,注意句子的节奏、语气等表演朗读,在朗读表演中体会人物的内心,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完了课文,你对于“一个中国”是否有了新的认识?

如果有兴趣,咱们在学完这一单元之后可以办一个关于“热爱祖国”的小报,其中一个版块就介绍介绍台湾的发展历史、人情风俗吧!

学完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4、短文两篇

选择对话

选择:

放弃申领教授点名提问、穷究

态度:

果断坚决刁难大声宣布、脱帽致敬

“我”慢慢、默默

感慨万千、一字一句

口语交际第1课时总序第8个教案

口语交际编写时间2009年9月8日执行时间年月日

1、举例说明哪些中国人了不起,他们什么地方了不起,以及交流什么样的人是了不起的中国人。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讨论交流什么样的中国人是了不起的中国人。

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顺利。

幻灯机

引导法、讨论交流。

一、谈话导入

1、这段时间,大家在课外阅读了不少爱国故事,了解了许多爱国人物的感人事迹,你们一定认为这些爱国人物了不起吧?

那么,你能举例说一说哪些中国人了不起,他们什么地方了不起吗?

2、同桌交流。

教师引导汇报学生重点介绍这些人物“了不起”的事迹。

(幻灯出示口语交际例文)

二、分组交流

1、教师启发谈话: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并不只是金戈铁马的沙场宿将才是了不起的中国人。

现在请大家讨论一个问题:

什么样的人是了不起的中国人?

2、学生分组讨论。

三、全班交流

1、每组推荐一名代表发言,注意语言准确,表达清楚,有说服力。

2、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抓住要点,有不清楚的地方可直接询问,还可以补充相关情节或谈自己的感想。

3、全班参与,评出最佳发言人。

四、拓展交流

1、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呢?

2、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了不起的人。

你能说说你身边了不起的人和事吗?

通过本节课的交流,你有哪些收获呢?

语文活动1第1课时总序第9个教案

巩固积累编写时间2009年9月9日执行时间年月日

1、收集、交流描绘祖国的妙词佳句。

2、朗读理解艾青的诗诗歌《我爱这土地》,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朗读背诵周恩来、陈毅的诗作。

理解诗歌,积累诗作。

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录音机、磁带、小黑板

交流、引导点拨

一、学习“我会写”

1、读文本中描绘祖国的词语。

山川秀丽地大物博江山如此多娇

2、小组内交流课前收集的描绘祖国的词语。

3、全班交流。

4、小黑板出示,要求学生识记。

山青水秀湖光山色气壮山河名山大川

锦绣河山人杰地灵大好河山气势雄伟

山川秀美物华天宝平川沃野千山竞秀

二、学习“我会写”

1、自由读诗。

2、简单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当时,中国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蹂躏,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诗人担忧祖国的命运,心中充满了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

3、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4、采取多种方式朗读诗歌(齐读、自由读、配乐读等),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5、引导学生解决诗后习题,全班交流。

6、朗读比赛,比一比,看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三、学习“百宝箱”

(小黑板出示)

大江歌罢掉头东青松

周恩来陈毅

大江歌罢掉头东,大雪压青松。

邃密群科济世穷。

青松挺且直。

面壁十年图破壁,要知松高洁,

难酬蹈海亦英雄。

待到雪化时。

2、简单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3、熟读诗句,说说自己读懂了的诗句,提出难以理解的诗句。

4、教师点评释疑。

5、比一比,看谁读得有感情,看谁背得快。

6、交流:

你还知道周恩来总理、陈毅元帅的哪些诗词?

四、课堂小结。

语文活动1第2课时总序第10个教案

活动编写时间2009年9月10日执行时间年月日

开展活动,了解台湾的风土人情,以书信的形式向台湾小朋友倾诉衷肠。

交流台湾的风土人情。

表达对台湾小朋友的思念之情。

用不同形式的活动了解台湾。

感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幻灯、图片。

合作交流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滔滔江水隔不断我们的血肉亲情,挡不住我们彼此的思念,大陆和台湾水相连,情相依!

2、幻灯出示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台湾》,教师充满激情地诵读,学生齐读,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七子之歌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二、小组交流

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图片,了解台湾的风土人情。

(综合学生交流的情况,教师幻灯出示如下资料)

台湾的风土人情

台湾本岛是一个多山的海岛。

岛的中部和东半部大部分是海拔一千米至三千米的高山,面积约占全岛的三分之一,一千米以下、一百米以上的低山、丘陵、台地及一百米以下的海岸平原也大约各占三分之一。

在东半部高山地带,海拔三千米以上的山峰达六十二座,其中三千五百米以上的就有二十二座。

在这样一个面积不太大的海岛上集中有这么多的高山,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从太空俯瞰地球,你会发现在祖国大陆东南浩瀚的海面上,镶嵌着许多晶莹的宝石般的岛屿,其中有一个状若芭蕉叶片的狭长开岛屿,这就是美丽富饶、迷人多姿的台湾岛。

公元1544年(明嘉靖二十三年),一支葡萄牙船队驶入台湾近海时惊异地发现,在晨曦之中、碧波尽处浮现出林木葱茏、飞瀑若练的一列青山,红日和彩霞将其映照得碧海流金、峰峦苍翠,他们由衷地赞叹“Ilhas!

Formosa!

”(意思是美丽的岛)。

这是西方国家首次发现台湾。

在台湾,日月潭地区原住居民的婚姻,虽由媒妁的撮合,但颇为自由,感情不睦便可离婚,男家亦不阻挡。

不过结婚的方式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