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风险评估分析汇报.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8468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48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洪风险评估分析汇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防洪风险评估分析汇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防洪风险评估分析汇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防洪风险评估分析汇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防洪风险评估分析汇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防洪风险评估分析汇报.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防洪风险评估分析汇报.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防洪风险评估分析汇报.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防洪风险评估分析汇报.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防洪风险评估分析汇报.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防洪风险评估分析汇报.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防洪风险评估分析汇报.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防洪风险评估分析汇报.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防洪风险评估分析汇报.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防洪风险评估分析汇报.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防洪风险评估分析汇报.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防洪风险评估分析汇报.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防洪风险评估分析汇报.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防洪风险评估分析汇报.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防洪风险评估分析汇报.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洪风险评估分析汇报.doc

《防洪风险评估分析汇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洪风险评估分析汇报.doc(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防洪风险评估分析汇报.doc

.-

新建银川至西安铁路(陕西段)站前工程

YXZQ-04标(DK77+484.87~DK110+217)

防洪防汛风险评估报告

中铁四局银西铁路陕西段YXZQ-4标段项目经理部

二○一七年四月三日

目录

1编制说明 1

1.1编制依据 1

1.2编制范围 1

2工程概况及现场施工条件 1

2.1工程简介 1

2.2地形地貌 1

2.3气候特征 2

2.4水文特征 2

3、评估过程和评估办法 2

3.1成立风险评估专家组 3

3.2评估办法 3

4、防洪防汛风险评估 3

4.1总体防洪防汛风险评估 3

4.2专项风险评估 4

4.3防洪风险分析 6

4.4防洪风险估测 7

5、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 8

5.1重大风险源事故可能性分析 9

6、风险控制 15

6.1一般风险源控制 15

6.2重大风险源控制 15

7、防汛安全措施 15

7.1防汛管理体系 15

7.2预防措施 16

7.3事故的处置 17

8、应急救援体系建立 17

8.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17

8.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职责 18

8.3主要防洪危险源清单 20

8.4应急救援常用装备 22

8.5工程施工应急措施 22

8.6应急响应行动 23

8.7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26

8.8应急救援实施程序 26

8.9应急救援实施效果评审 28

9、信息发布和责任追究 28

防洪风险评估报告

1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⑴《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2007】200号)

⑵《铁路给水排水施工技术规程》(Q∕CR9221-2015) 

⑶本标段项目实际自然条件、施工状况 

⑷本标段项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2编制范围

银西铁路4标项目的防洪风险评估,包括对安全、工期、环境以及第三方风险进行评估。

风险评估与管理必须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环境、质量、投资、工期等都应服从于安全。

尤其要重视可能导致突发性、灾害性的洪灾风险事件。

2工程概况及现场施工条件

2.1工程简介

新建银川至西安铁路(陕西段)站前工程施工总价承包YXZQ-4标段起讫里程:

DK77+484.87~DK110+217,全长30.64km。

施工内容为:

桥梁总长4894.8m,占线路总长的16%,其中特大桥3953.06m/4座,大桥941.74m/4座;隧道11019.62m/5座,占线路总长度的36%;路基14727.57m/9段,占线路总长的48%;车站一座,为永寿西站(含站线铺轨、铺岔),永寿西站为新建中间站,车站规模为2台4线,岛式站台,道岔10组;设1座跨线地道(宽10m),设维修车间一处;隧道内和隧道群采用无砟轨道,其余为有砟轨道。

2.2地形地貌

中铁四局银西铁路陕西段YXZQ-4标段项目经理部属黄土梁峁沟壑区:

地形起伏较大,呈穹状丘陵或条状岭岗,残塬(梁)间河流沟谷深切,发育泾河及其支流,高程650~1160m。

地质情况复杂,生态脆弱,暴雨山洪多发;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表裂缝和水土流失,最易发生的是滑坡、崩塌和泥石流

2.3气候特征

中铁四局银西铁路陕西段YXZQ-4标段项目经理部位于陕西境内,属于暖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1.8~15℃,雨季主要集中在7~8月,常出现雷暴和冰雹,年平均降水量541.7mm~604mm,年最大降水量945.7mm;年平均风速1.3~1.9m/s。

最大瞬时风速26.5mx/s。

2.4水文特征

沿线水文地质条件差别较大,地下水分布及特征较为复杂。

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

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主要分布于渭河北岸二级阶地及黄土塬区、陕北黄土峁梁区、黄土台塬区、泾河河谷区等。

沿线泾河、红涯河地表水具有硫酸盐侵蚀性及氯盐侵蚀性。

沿线地下水对圬工具有氯盐侵蚀性、硫酸盐侵蚀性。

3、评估过程和评估办法

本次风险识别主要以专家调查法为主。

根据该项目提供的资料、地质报告及水文地质条件,结合施工设计、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进行综合类比分析,并对照国家标准部门、西成公司的行业规章进行识别分析。

3.1成立风险评估专家组

具有工作经验的且对工程风险有足够认识的高级工程师组成。

序号

姓名

职称

专业

1

王强

高级工程师

铁道工程

2

黄飞

高级工程师

铁道工程

3

朱长明

高级工程师

机械工程

4

杨川

高级工程师

铁道工程

5

张雄

高级工程师

安全工程

6

董建华

高级工程师

铁道工程

3.2评估办法

以设计图地质资料和施工图设计中的风险评价结果为主线,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的进行评估。

具体采用了专家调查法分析对本项目进行风险评估。

4、防洪防汛风险评估

4.1总体防洪防汛风险评估

目前根据项目地质条件、气候环境条件、地形地貌、抵抗洪水能力及施工工艺成熟度等,评估项目的防洪整体风险,估测其安全等级。

防洪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指标

分类

分值

得分

地质条件(A1)

地质条件复杂,影响施工安全因素

1-2

1

气候环境条件(A2)

气候条件不好,基本会影响施工安全

0-1

0.5

地形地貌条件(A3)

中高山区

0-3

2

抵抗洪能力(A4)

施工现场、大临建设、其他区域

3-6

4

施工工艺成熟度(A5)

施工工艺较成熟,国内有相关应用

0-1

0.5

根据公式项目总体风险值R:

R=A1+A2+A3+A4+A5=8

防洪总体风险等级划分见表1

表1防洪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风险等级

计算分值R

等级Ⅳ(极高风险)

14分及以上

等级Ⅲ(高度风险)

9~13分

等级Ⅱ(中度风险)

5~8分

等级Ⅰ(低度风险)

0~4分

根据防洪总体风险划分标准,本项目总体防洪风险等级Ⅱ级。

4.2专项风险评估

专项风险评估按照以下评估流程图进行。

图1专项风险评估流程图

通过评估小组讨论、专家咨询等方式,分析评估单元内可能发生的典型事故类型,形成本项目的风险源普查清单(表2)

表2防洪安全风险源普查清单

序号

风险源

判断依据

1

管理不当

专家咨询

2

人为因素

小组讨论

3

材料

相关人员调查

4

安全设施

专家咨询

5

操作不当

相关人员调查

6

作业环境

小组讨论

4.3防洪风险分析

评估小组从人、机、水、风等方面对可能导致事故的致险因子进行分析,致险因子分析应采用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通过评估小组讨论会的形式实施,并采用鱼刺图法进行分析。

图2鱼刺图法进行事故致因分析

分析致险因子时应找到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并结合以往施工中发生的典型事故得出如下事故类型对照表(表3)和风险源风险分析表(表4)

表3事故类型对照表

事故类型

主要作业内容

滑坡

倒灌

淹水

隧道

桥梁

路基

大临建设驻地

其他区域

表4防洪风险源风险分析表

施工作业内容

潜在事故内容

致险

因子

受伤害人类型

伤害

程度

不安全状态

不安全行为

备注

隧道

滑坡

作业人员本身及同一起所其它人员

轻、重伤、死亡

倒灌

作业人员本身及同一起所其它人员

轻、重伤、

淹水

作业人员本身及同一起所其它人员

轻、重伤

桥梁

滑坡

作业人员本身及同一起所其它人员

轻、重伤

淹水

作业人员本身及同一起所其它人员

轻、重伤

路基

滑坡

作业人员本身及同一起所其它人员

轻、重伤

大临建设驻地

滑坡

作业人员本身及同一起所其它人员

轻、重伤

淹水

作业人员本身及同一起所其它人员

轻、重伤、死亡

其他区域

滑坡

作业人员本身及同一起所其它人员

轻、重伤

4.4防洪风险估测

风险估测是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进行数量估算。

风险估测方法应结合工程施工内容、安全管理方案、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等因素确定。

汛灾评估小组通专家调查法对本项目汛灾进行了风险估测,形成了防洪防汛风险估测汇总表(表5)。

表5防洪防汛风险估测汇总表

编号

风险源

风险估测

作业内容

潜在事

故类型

严重程度

可能性

风险

大小

人员

伤亡

经济

损失

1

隧道

滑坡

重大

重大

偶然

中度

倒灌

一般

一般

偶然

中度

淹水

重大

重大

偶然

中度

2

桥梁

滑坡

重大

重大

偶然

中度

淹水

一般

一般

可能

中度

3

路基

滑坡

重大

重大

可能

中度

4

大临建设驻地

滑坡

重大

重大

可能

中度

淹水

重大

重大

可能

高度

5

其他区域

滑坡

一般

一般

偶然

中度

5、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

重大风险源估测按专家调查法进行动态风险估测。

其中事故可能性取决于作业环境、物的状态引起的事故可能性与人的因素及施工管理引起的风险抵销的耦合。

事故可能性的等级分为四级,如表6所示:

表6事故可能性等级标准

概率范围

中心值

概率等级描绘

概率等级

﹥0.3

1

很可能

4

0.03~0.3

0.1

可能

3

0.003~0.03

0.01

偶然

2

﹤0.003

0.001

不太可能

1

事故严重程度主要考虑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根据人员伤亡类别或直接经济损失其等级可以分为四级,见表7、表8、表9:

表7按人员伤亡等级标准

后果定性描述

灾难性的

很严重的

严重的

较大的

轻微的

后果等级

5

4

3

2

1

人员

伤亡(人)

F>9

2﹤F≤9或SI>10

1≤F≤2或1<SI≤10

SI=1或1﹤MI≤10

MI=1

注:

F=死亡人数,SI=重伤人数,MI=轻伤人数。

表8按直接经济损失等级标准

后果定性描述

灾难性的

很严重的

严重的

较大的

轻微的

后果等级

5

4

3

2

1

经济损失(万元)

>1000

300~1000

100~300

100~30

<30

表9专项风险等级标准

严重等级程度

可能性等级

一般

较大

重大

特大

1

2

3

4

很可能

4

高度Ⅲ

高度Ⅲ

极高Ⅳ

极高Ⅳ

可能

3

中度Ⅱ

高度Ⅲ

高度Ⅲ

极高Ⅳ

偶然

2

中度Ⅱ

中度Ⅱ

高度Ⅲ

高度Ⅲ

不太可能

1

低度Ⅰ

中度Ⅱ

中度Ⅱ

高度Ⅲ

5.1重大风险源事故可能性分析

本项目风、汛灾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专家调查法.

5.1.1安全管理评估指标,见表10:

表10安全管理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指标

分类

赋分值

得分

总承包企业资质A

三级

3

0

二级

2

一级

1

特级

0

专业及劳务分包企业资质B

无资质

1

0

有资质

0

自然因素(水)

影响很大

3

2

影响较大

2

影响一般

1

历史事故情况C

发生过重大事故

3

0

发生过较大的事故

2

发生过一般事故

1

未发生过事故

0

作业人员经验D

无经验

2

0

经验不足

1

经验丰富

0

安全管理人员配备E

不足

2

0

基本符合规定

1

符合规定

0

安全投入F

不足

2

0

基本符合规定

1

符合规定

0

机械设备配置及管理G

不符合合同要求

2

1

基本符合合同要求

1

符合合同要求

0

专项施工方案H

可操作性较差

2

0

可操作性一般

1

可操作性较强

0

根据安全管理评估指标分值公式:

M=A+B+C+D+E+F+G+H=3

因为人的因素及施工管理能引起风险的抵消,所以根据安全管理评估指标分值M找出与之对应的折减系数γ,见表11:

表11安全管理评估指标分值与折减系数对照表

计算分值(M)

折减系数γ

﹥12

1.2

9≤M≤12

1.1

6≤M≤8

1

3≤M≤5

0.9

0≤M≤2

0.8

得出本项目的安全管理折减系数γ=0.9

表12典型重大风险源事故可能性标准等级标准

计算分值(p)

事故可能性描述

等级

p≧14

很可能

4

6≦p﹤14

可能

3

3≦p﹤6

偶然

2

p﹤3

不太可能

1

5.1.2防洪防汛重大风险源风险等级评估汇总

根据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等级,采用专家调查法确定本项目具体施工作业活动的风险等级,并形成重大风险源风险等级汇总表(表13)。

表13-1防汛重大风险源风险等级评估汇总表

序号

工点

风险因素

风险事件及初始风险

风险处理措施

滑坡

倒灌

淹水

概率

等级

后果

等级

风险

等级

概率

等级

后果

等级

风险

等级

概率

等级

后果

等级

风险

等级

1

岭上隧道进口

洞口高边坡

1

2

低度

及时施作截水天沟,对雨后边坡进行巡视,加强量测

2

岭上隧道出口

洞口高边坡、隧道坡度为下坡

1

2

低度

2

3

中度

设置应急物资,加强巡视,及时施作截水天沟,对雨后边坡进行巡视,加强量测,在洞口部位设置集水井导水槽,阻断一般水流流入,堆码沙袋,险情时及时进行封档。

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

3

邵山隧道进口

洞口高边坡

1

2

低度

及时施作截水天沟,对雨后边坡进行巡视,加强量测

4

邵山隧道出口

洞口高边坡、隧道坡度为下坡

1

2

低度

2

3

中度

设置应急物资,加强巡视,及时施作截水天沟,对雨后边坡进行巡视,加强量测,在洞口部位设置集水井导水槽,阻断一般水流流入,堆码沙袋,险情时及时进行封档。

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

5

干堡隧道进口

洞口高边坡

1

2

低度

及时施作截水天沟,对雨后边坡进行巡视,加强量测

6

对坡隧道进口

洞口高边坡

1

2

低度

及时施作截水天沟,对雨后边坡进行巡视,加强量测

7

永平隧道进口

洞口高边坡

1

2

低度

及时施作截水天沟,对雨后边坡进行巡视,加强量测

8

永平隧道明洞

洞口高边坡、隧道坡度为下坡

1

3

中度

2

3

中度

设置应急物资,加强巡视,及时施作截水天沟,对雨后边坡进行巡视,加强量测,在洞口部位设置集水井导水槽,阻断一般水流流入,堆码沙袋,险情时及时进行封档。

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

9

漠谷河2号特大桥

4#墩处于沟底汇水面积大

1

3

中度

2

3

中度

2

2

中度

雨前雨后对两侧边坡进行巡视,设置观测点进行量测,过程中加强对防洪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价;提前掌握天气预报情况;与地方气象部门加强沟通与协作;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

10

邵村特大桥

基坑开挖排水不畅

1

2

低度

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及时进行预警,配备应急物资

11

齐南村大桥

22#墩、23墩、24墩汇水面积大

1

3

中度

1

3

中度

1

3

中度

雨前雨后对两侧边坡进行巡视,设置观测点进行量测,过程中加强对防洪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价;提前掌握天气预报情况;与地方气象部门加强沟通与协作;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

12

永寿特大桥

基坑开挖排水不畅

1

2

低度

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及时进行预警,配备应急物资

13

大桥村大桥

基坑开挖排水不畅

1

2

低度

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及时进行预警,配备应急物资

14

四里坊大桥

基坑开挖排水不畅

1

2

低度

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及时进行预警,配备应急物资

15

干堡村大桥

基坑开挖排水不畅

1

2

低度

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及时进行预警,配备应急物资

16

蒿店村大桥

基坑开挖排水不畅

1

2

低度

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及时进行预警,配备应急物资

17

路基

路基未及时进行施作骨架护坡、排水不畅

1

2

低度

做好路基排水工作,及时对边坡进行防护,雨前雨后对高边坡进行巡视

18

大临建设驻地

邵山隧道出口驻地及永平隧道明洞驻地处于沟渠之间汇水面积较大

2

3

中度

设置应急物资,加强巡视,及时施作导流渠,过程中加强对防洪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价;提前掌握天气预报情况;与地方气象部门加强沟通与协作;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

表13-2防风、雷电重大风险源风险等级评估汇总表

序号

工点

风险因素

风险处理措施

风险处理措施

大风

雷电

概率

等级

后果

等级

风险

等级

概率

等级

后果

等级

风险

等级

1

1#拌合站

储料罐易导电,高度高

1

3

中度

2

2

中度

对拌合站储料罐做好拉绳地锚,做好防雷措施,强对流天气加强检查巡视

2

2#拌合站

储料罐易导电,高度高

1

3

中度

2

2

中度

对拌合站储料罐做好拉绳地锚,做好防雷措施,强对流天气加强检查巡视

3

3#拌合站

储料罐易导电,高度高

1

3

中度

2

2

中度

对拌合站储料罐做好拉绳地锚,做好防雷措施,强对流天气加强检查巡视

4

4#拌合站

储料罐易导电,高度高

1

3

中度

2

2

中度

对拌合站储料罐做好拉绳地锚,做好防雷措施,强对流天气加强检查巡视

5

1#钢构件加工厂

彩钢棚易导电,体积大

1

2

低度

1

2

低度

加固加工厂彩钢棚,施作防雷措施,强对流天气加强检查巡视

6

2#钢构件加工厂

彩钢棚易导电,体积大

1

2

低度

1

2

低度

加固加工厂彩钢棚,施作防雷措施,强对流天气加强检查巡视

7

3#钢构件加工厂

彩钢棚易导电,体积大

1

2

低度

1

2

低度

加固加工厂彩钢棚,施作防雷措施,强对流天气加强检查巡视

8

一工区驻地

彩钢房易导电,质量轻

1

1

低度

1

2

低度

做好防雷措施,强对流天气加强检查巡视

9

二工区驻地

彩钢房易导电,质量轻

1

2

低度

1

2

低度

做好防雷措施,强对流天气加强检查巡视

10

三工区、经理部驻地

彩钢房易导电,质量轻

1

2

低度

1

2

低度

做好防雷措施,强对流天气加强检查巡视

6、风险控制

6.1一般风险源控制

一般风险控制措施应根据有关技术标准、安全管理要求来制定。

一般风险源应对的由于风灾、汛灾造成的坍塌、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淹溺等事故的风险控制措施应简明扼要,明确安全防护、安全警示、安全教育、现场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6.2重大风险源控制

为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施工环境并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和项目施工过程中方案的科学化、合理化,降低各种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决策风险等不稳定因素,针对本项目的特点,针对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源编制了相对应的专项施工方案、应急预案并举办了相应的安全培训教育。

7、防汛安全措施

根据本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特点,在洪水来临之前,主要做好的工作是:

施工现场、排水沟、机械设备、临时住房和施工用电的安全防护。

同时,边坡的观测要及时进行,排水沟和排水管要派人监护和疏通,确保施工道路畅通无阻。

7.1防汛管理体系

指挥部

总工

常务指挥长

抗洪抢险队

各工区

工程、安质、物资部

防洪防汛管理体系图

7.2预防措施

风险源

风险评估

预防措施

洪汛

1、雨水、洪水四处乱流:

2、突然停电:

3、人员、物资、设备受灾。

1、加强与地方气象部门的联系,制定防汛措施,配备防汛物资和设备。

2、施工场地内的排水沟派专人疏通,加强对施工作业面的排水和降水措施,出入口、道路周边设置排水沟,加高围蔽等措施。

3、配备一定的自发电能力,以确保汛期突然停电情况下的排水和照明需要。

4、汛情出现前,对可能受洪灾的人员、物资、设备及时转移至安全地带,确保其不受洪灾侵袭。

变配电设备等布置在洪水影响最小的部位,做好遮盖防水工作。

工作场地、运输道路加强排水与维护。

5、施工机械及用电设备应设置防护棚。

7.3事故的处置

应急处理程序工作流程图

报告现场监理

报告业主

报告工程师

加强监测

分析原因

制定应急处理方案、措施

实施应急处理方案

观测处理效果

调整应急处理方案、措施

完成应急处理

实施应急处理方案

恢复正常施工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开始工作

出现突发事件

8、应急救援体系建立

根据本项目工程特点和项目危险源分析、评价,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建立本标段项目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并组织各对口职能部门确定本部门业务范围内的各类重大危险源并汇总,由指挥总工牵头,组织相关部门编制各项施工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技术保障体系。

8.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指挥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即为本项目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王强

副组长:

黄飞、朱长明、张雄、杨川

组员:

王春峰、王方进、李何兵、李永海、李春、吕亚洲、郝亚炯、刘洪军、王鹏、黄传圣、吴旭东、吴韩飞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应急临时指挥中心和应急救援义务分队,应急临时指挥中心设在相应事故应急的主管职能部门,防洪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设在安质部,指挥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领导小组下设各应急救援义务分队,人员由工区和工区部门成员组成。

8.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职责

8.2.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组织指挥部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与预案的审核、修改,组织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对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审。

(2)拟定实施应急救援需要的常用装备,安排相关部门负责救援装备的采购、租赁、存储和日常保管。

(3)对应急救援工作实施领导和统一指挥,向各救援小组下达指令,协调各组之间的抢救工作,随时掌握各组行动最新动态并作出最新决策,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并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应急救援行动。

(4)紧急调用各类物资、人员、设备和占用场地。

事故抢救处理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归还或给予补偿。

(5)根据事故等级和事故现场控制与救援情况,向建设指挥部和相关单位逐级上报事故情况和救援进展情况,视救援情况向当地公安、消防、交通、劳动卫生、安监部门等相关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