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食品安全知识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6841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食品安全知识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校园食品安全知识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校园食品安全知识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校园食品安全知识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校园食品安全知识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校园食品安全知识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校园食品安全知识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园食品安全知识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

《校园食品安全知识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食品安全知识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校园食品安全知识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

二、食品安全相关知识

1.什么是QS标志?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使用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标志有关事项的公告》(总局2010年第34号公告),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标志以“企业食品生产许可”的拼音“QiyeshipinShengchanxuke”的缩写“QS”表示,并标注“生产许可”中文字样。

是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是质量标志,食品外包装上加印(贴)QS标志表明符合质量安全基本要求。

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管理的食品,其产品出厂必须加印(贴)食品市场准入标志,没有食品市场准入标志的,不得出厂销售。

食品市场准入标志由“QS”和“生产许可”中文字样组成,标志主色调为蓝色。

字母“Q”与“生产许可”四个中文字样为蓝色,字母“S”为白色。

2、目前我国实施QS标志食品的种类有哪些?

国家实施QS食品生产许可证目录明确规定:

大米、食用植物油、小麦粉、酱油、醋、茶叶、酱腌制品、炒货食品、可可制品、密饯、焙炒食品、蛋制品、水产加工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糖果制品、啤酒、黄酒、葡萄酒、冷饮、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方便面、饼干、罐头、散装速冻面米食品、膨化食品等28类525种食品。

三、几种常用食品的识别方法

1、方便面的识别方法

方便面:

以小麦粉、麦粉、玉米粉、绿豆粉、米粉等为主要原料,添加食盐或食品添加剂等,加适量水调制、压迫、成型,汽蒸后,经油炸或干燥处理,达到一定熟度的方便食品,有油炸方便面和非油炸方便面。

方便面的感官要求:

A色泽:

呈该品种特有的颜色,无焦、生现象,正反两面可略有深浅差别。

B气味,气味正常,无霉味、哈喇及其他异味;

C形状:

外形整齐,花纹均匀,不得有异物、焦渣;

D烹调性:

面条复水后,应无明显断条,并条,口感不生、不粘牙。

2、选购冷饮食品的方法

冷饮食品是冷冻饮品和饮料的总称。

冷冻饮品包括冰淇淋、冰棍、雪糕和食用冰;

饮料包括固态饮料和液态饮料,如麦乳精、果味粉、咖啡、碳酸饮料、果(蔬)汁饮料、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瓶装饮用水等。

冷饮食品主要是以水、糖、淀粉、乳、蛋、果、菜等为原料,经过不同的配方和加工方法制作而成的一大类清凉消暑食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饮食习惯的变化,其品种和数量日益增多,并逐渐向营养、健康方向发展。

因此,对其卫生质量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选购冷饮食品要做到以下几点:

A、看包装:

产品包装严密无损、商标内容完整,品名、厂名、厂址、净重、主要成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清晰可见。

B、看色泽:

产品色泽应与品名相符,若其颜色过于鲜艳,失之自然,就有可能是添加了过量色素所致,不要购买和食用。

C、闻香味:

产品香味应与品名相符,应香气柔和,无刺鼻,无异臭味。

若有异味,则表明已变质。

D、品滋味:

产品滋味应酸甜适宜,不得有苦味、涩味、酒味(酒精饮料除外)。

E、观液汁:

产品应清澈透明、无杂质、不混浊,无沉淀。

如果发现饮料分层,有絮状沉淀或有大量搅不散的沉淀,是已变质的显著标志,不能饮用。

另外若在运动后或空腹时大量食用冷饮食品,会强烈刺激胃肠道、心脏,使之发生突发性的痉挛现象。

3、火腿肠(高温蒸煮肠)

火腿肠是指以鲜或冻畜、禽、鱼肉为主要原料,经腌制搅拌(或乳化)灌入塑料肠衣,经高温杀菌,制成的肉类灌肠制品。

火腿肠的感官要求:

A外观:

肠体均匀饱满,无损伤,表面干净,密封良好,结扎牢固,肠衣的结扎部位无内容物。

B色泽:

具有产品固有的色泽。

C质地:

组织紧密,有弹性、切片良好,无软骨及其他杂物、无气孔。

D风味:

咸淡适中,鲜香可口,具有固有风味,无异味。

4、熟肉制品

主要包括:

肉干,肉松,肉灌肠,烧烤肉等。

感官要求:

无异味,无酸败味,无异物;

熟肉干制品无焦斑和霉斑。

5、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

蔬菜和水果能提供丰富的纤维、维生素、矿物质。

由于某些菜农未按规定使用农药,造成蔬菜水果表面多残留着一些农药,特别是刚喷过或喷过农药不久就收割上市的蔬菜,食用后对身体健康有害。

目前广泛用于谷类、蔬菜、水果等作物的农药是有机磷农药,这类农药化学性质不稳定,在自然界中极易分解,其降解速度受温度和PH的影响,长期食用农药超标的蔬菜水果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怎么能除去残留农药呢?

水果:

洗净、削皮;

蔬菜:

先去除根、帮,然后用碱性洗涤剂反复浸泡清洗,最后用净水冲洗后,再烹调加工。

6、怎样鉴别奶类食品

奶类及其制品是老弱妇孺和病人比较理想的食品,但是极易腐败变质。

鉴别奶及奶制品的卫生质量,可按以下方法进行。

鲜奶:

正常感官性状呈白色或稍带黄色的均匀混悬液体,无凝块、无杂质,有微甜和鲜奶独特的芳香气味。

如果发现奶的颜色变灰、变黄或红色,有酸味,出现凝块或沉淀时,说明奶已经变坏了,不能饮用。

奶粉:

正常感官性状应为淡黄色、粉状,颗粒较小并均匀一致,无结快和异味。

选购奶粉时,应检查包装是否严密,因为不严密时,奶粉容易潮解。

另外要注意保质期,过期奶粉,其卫生质量没有保证。

酸牛奶:

正常的酸牛奶,其颜色与鲜奶一样,凝块流密、结实、均匀,有清香纯正的乳酸气味,无气泡。

当奶的色、味发生改变,凝块溶化,有大量乳清析出时,说明奶已经变质,应废弃,不能饮用。

甜炼乳及淡炼乳:

正常的甜炼乳和淡炼乳为均匀的淡黄色,味香甜,倒出时,乳液呈线状或带状流下。

如果发现有凝块、霉斑、脂肪上浮和异味,说明其卫生质量不良,不能食用。

7、茶饮料

茶饮料应具有该产品应有的色泽、香味和气味,无异味、异臭及肉眼可见的杂质。

无浑浊、无沉淀(不包括添加果汁、乳的乳制品的茶饮料)。

8、散装食品

散装食品,一般于当地小作坊生产,工艺简单,生产程序及配方、配料都不规范,生产成本低。

有的散装食品既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更无QS标志,但十个便宜、九个爱。

它具有一定的市场。

散装食品虽然是工商及有关行政执法部门监管的重点,但屡堵不绝,希望同学们大家不要买、不要吃。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全社会广大消费者,提高认识,共同配合。

四、引起食物中毒常见的有十大因素

1、不适当地冷藏食物(冷藏温度不够);

2、在室温下贮藏食物(室温在危险温度带范围内);

3、过早地准备食物(使细菌有足够的繁殖时间);

4、不适当地冷却食物(冷却时间过长);

5、不适当地加热食物(加热不彻底或低温长时间加热);

6、内务管理不善(偶然的污染事故);

7、交叉污染(卫生制度不健全,个人卫生习惯不良);

8、不适当地解冻食物(在室温条件下解冻);

9、食品加工或制作人员有感染并且有不良卫生习惯;

10、已加工的食物被污染。

五、食物中毒可出现多种症状及采取的措施

食物中毒者最常见的症状是、皮肤弹性消失、肢体冰凉、脉搏细弱、血压降低,甚至可致休克。

食物中毒后的应急措施:

食物中毒发生后,千万不要恐慌,剧烈呕吐、腹泻,同时伴有中上腹部疼痛。

食物中毒者常会因上吐下泻而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干、眼窝下陷自乱阵脚,可以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饮水:

立即饮用大量干净的水,对毒素进行稀释。

催吐:

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求助:

马上去医院就医。

  

处理:

将引起中毒的饮食进行有效处理,避免更多的人受害。

六、八种常见的饮食卫生误区

1、好热闹喜聚餐:

每当节假日,人们大多喜欢三三两两到餐馆“撮一顿”,或是亲朋好友在家聚餐,又热闹又便于交流感情。

这样做不利于健康,不符合饮食卫生,特别是当前这一非常时期,最好实行分餐制。

分餐的做法是对别人和自己生命健康的负责和尊重。

2、用白纸包食物:

有些人喜欢用白纸包食品,因为白纸看上去好像干干净净的。

可事实上,白纸在生产过程中,会加用许多漂白剂及带有腐蚀作用的化工原料,纸浆虽然经过冲洗过滤,仍含有不少化学成分,会污染食物。

至于用报纸来包食品,则更不可取,因为印刷报纸时,会用许多油墨或其他有毒物质,对人体危害极大。

3、用酒消毒碗筷:

一些人常用白酒来擦拭碗筷,以为这样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

殊不知,医学上用于消毒的酒精度数为75°

,而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多在56°

以下,并且白酒毕竟不同于医用酒精。

所以,用白酒擦拭碗筷,根本达不到消毒的目的。

4、抹布清洗不及时:

实验显示,在家里使用一周后的全新抹布,滋生的细菌数会让你大吃一惊;

如果在餐馆或大排档,情况会更差。

因此,在用抹布擦饭桌之前,应当先充分清洗。

抹布每隔三四天应该用开水煮沸消毒一下,以避免因抹布使用不当而给健康带来危害。

5、用卫生纸擦拭餐具:

化验证明,许多卫生纸(尤其是非正规厂家生产的卫生纸)消毒状况并不好,这些卫生纸因消毒不彻底而含有大量细菌;

即使消毒较好,卫生纸也会在摆放的过程中被污染。

因此,用普通的卫生纸擦拭碗筷或水果,不但不能将食物擦拭干净,反而会在擦拭的过程中,给食品带来更多的污染机会。

6、用毛巾擦干餐具或水果:

人们往往认为自来水是生水、不卫生,因此在用自来水冲洗过餐具或水果之后,常常再用毛巾擦干。

这样做看似卫生细心,实则反之。

须知,干毛巾上常常会存活着许多病菌。

目前,我国城市自来水大都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所以说用洗洁剂和自来水彻底冲洗过的食品基本上是洁净的,可以放心食用,无须再用干毛巾擦拭。

7、将变质食物煮沸后再吃:

有些家庭主妇比较节俭,有时将轻微变质的食物经高温煮过后再吃,以为这样就可以彻底消灭细菌。

医学实验证明,细菌在进入人体之前分泌的毒素,是非常耐高温的,不易被破坏分解。

因此,这种用加热方法处理剩余食物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8、把水果烂掉的部分剜掉再吃:

有些人吃水果时,习惯把水果烂掉的部分削了再吃,以为这样就比较卫生了。

然而,微生物学专家认为:

即使把水果上面已烂掉的部分削去,剩余的部分也已通过果汁传入了细菌的代谢物,甚至还有微生物开始繁殖,其中的霉菌可导致人体细胞突变而致癌。

因此,水果只要是已经烂了一部分,就不宜吃,还是扔掉为好。

七、一次性塑料袋、餐盒装食物危害大

由于早餐供应点多为小摊点或是小饭店,为节约成本,一次性塑料袋、餐盒被大量使用。

大多数一次性塑料袋以PVC为原料加工而成,PVC多数是由废料再生,包括工业和医药废料,这种塑料袋多含有聚氯乙烯。

而聚氯乙烯是一种有毒化工原料,遇到酸性和油性物质,有毒成分很容易游离出来。

接触热的食品,当温度超过50℃时,塑料袋里的有毒成分就会渗出,污染食物;

当温度达到80℃,会遇热熔解,释放出有毒物质。

国际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指出,一次性塑料袋、餐盒打包食物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有:

1、破坏免疫力。

有些塑料袋和纸质餐盒会添加一些增白剂、荧光粉,它们除了有潜在致癌性,还会破坏人体的免疫力。

2、引起血液系统疾病。

非食品用塑料袋中含有的聚氯乙烯,经加温加热后,就易产生二恶英等有害物质,引起肝肾以及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疾病。

3、致癌。

食品用塑料袋的成分多为聚乙烯,只要在110摄氏度以下就不易分解,所以装温度不超过100摄氏度的含水食物时,一般没问题。

但油条等刚出锅的油炸食物,温度远远超过了食品袋的耐受温度,可能导致有害物质的产生。

轻者可能头晕、恶心,重则有致癌可能。

孕妇如果中毒,胎儿出现畸形的几率很大。

  4、导致胆、肾结石。

不合格的硬塑料餐盒和塑料袋中多含有工业碳酸钙和石蜡。

碳酸钙可让人出现便秘或胆、肾结石,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内,就会在人体内反映出来;

石蜡则会让人拉肚子。

5、影响智力。

如果塑料袋中重金属超标,会对血液系统和智力发育造成影响。

八、长期食用方便面危害

方便面是许多学生喜欢的一种食品,你们知道嘛,吃的时候方便了,可它会带给你多少麻烦吗?

方便面是经过油炸后干燥密封包装而成。

尽管现在很多方便面都号称不是油炸的,但多少都会含有食用油,因此,放置的时间一长,方便面之中的油脂就会被空气氧化分解,生成有毒的醛类过氧化物。

吃了这种油已变质的方便面,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比如引起头晕、头痛、发热、呕吐、腹泻等中毒现象。

放在寝室里的方便面经常会超过了保质期而你还没有注意,误食之后麻烦就大了。

另外,方便面的包装破裂、封闭不严、存放时间过长,也有被细菌、毒物污染的可能。

因此,方便面的卫生不容忽视。

一般要根据需要量来决定购买数量,一次不宜存放过多,存放的时间不宜太长,要选购包装完好、商标明确、厂家清楚的。

包装破裂就容易被污染,又会加速方便面氧化变质的速度。

即便是包装完整的,食用前也要检查一下,除要注意是否过期以外,还要看看面饼的质量,如果发现面饼的表面变色、生有霉菌、有虫蛀痕迹时,说明面已经变质,不能再吃了。

如果闻到有“哈喇”味,入口有辣味或其他异味的时候,说明油已经变质了,也不能食用了。

即使是新鲜的方便面,如果长期用来替代主食,而不添加任何其他食品,就很容易导致人体营养缺乏,对健康极为不利。

九、给同学们的几点建议

1、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餐盒装食物,自己携带饭盒既卫生又经济。

2、不买不食腐败变质、污秽不洁及其它含有害物质的食品;

3、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品;

不购买无厂名厂址和保质期等标识不全的食品;

4、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档和卫生条件不佳的饮食店;

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

这些劣质食品、饮料往往卫生质量不合格,食用、饮用会危害健康。

5、不食用在室温条件下放置超过2小时的熟食和剩余食品;

6、不随便吃野菜、野果。

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7、生吃瓜果要洗净。

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8、不饮用不洁净的水或者未煮沸的自来水;

水是否干净,仅凭肉眼很难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开水最安全。

9、直接食用的瓜果应用洁净的水彻底清洗并尽可能去皮;

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

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

10、进食前或便后应将双手洗净;

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

人的双手每天干这干那,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

会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

吃东西以前认真用肥皂洗净双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11、在进食的过程中如发现感官性状异常,应立即停止进食。

十、买到不合格食品如何投诉

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你买到不合格食品后:

(1)可以当场要求经营者退货,退货的同时可主动向工商部门12315机构和消费者委员会投诉、举报,以便追根索源,消除隐患,及时查处。

(2)向经营者索取购货凭证、发票。

(3)当场协商不成的可直接向工商12315投诉。

(4)造成危害后果的,可以要求经济赔偿,甚至追究其法律责任。

工商部门的投诉举报电话:

12315

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及行政执法部门负有监管责任,广大消费者负有社会监督责任。

“消费与责任”是食品安全的主题,只有广大消费者及社会各有关方面共同努力,才能确保健康消费、科学消费、安全消费、和谐消费。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食品安全需要你我的参与;

食品安全需要你我共同的努力。

为了少年儿童的茁壮成长,为了千家万户的幸福,为了更加阳光灿烂的明天,同学们,让我们牢牢记住:

食品安全,从我做起。

让我们为履行起共同的责任而共同努力吧!

2016年3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