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冷冻干燥机使用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6969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冷冻干燥机使用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整理冷冻干燥机使用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整理冷冻干燥机使用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整理冷冻干燥机使用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整理冷冻干燥机使用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整理冷冻干燥机使用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整理冷冻干燥机使用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整理冷冻干燥机使用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整理冷冻干燥机使用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整理冷冻干燥机使用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整理冷冻干燥机使用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整理冷冻干燥机使用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整理冷冻干燥机使用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冷冻干燥机使用文档格式.docx

《整理冷冻干燥机使用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冷冻干燥机使用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理冷冻干燥机使用文档格式.docx

4每次冷冻干燥结束后,冷肼盘管上的冰化成水后,用毛巾清除干净。

 

∙2 1.某高层建筑要求底部几层为大空间,此时应采用那种结构体系:

【D】

  A.框架结构

  B.板柱结构

  C.剪力墙结构

  D.框支剪力墙

  2.高层建筑各结构单元之间或主楼与裙房之间设置防震缝时,下列所述哪条是正确的?

【A】

  A.无可靠措施不应采用牛腿托梁的做法

  B.不宜采用牛腿托梁的作法

  C.可采用牛腿托梁的作法,但连接构造应可靠

  D.可采用牛腿托梁的作法,但应按铰接支座构造

  3.在下列地点建造相同高度的高层建筑,什么地点所受的风力最大?

  A.建在海岸

  B.建在大城市郊区

  C.建在小城镇

  D.建在有密集建筑群的大城市市区

  4.建筑高度、设防烈度、建筑重要性类别及场地类别等均相同的两个建筑,一个是框架结构,另一个是框架-剪力墙结构,这两种结构体系中的框架抗震等级下述哪种是正确的?

【C】

  A.必定相等

  B.后者的抗震等级高

  C.前者的抗震等级高、也可能相等

  D.不能确定

  5.高层建筑结构防震缝的设置,下列所述哪种正确?

【B】

  A.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包括基础也应断开

  B.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

  C.应沿房屋全高设置,有地下室时仅|考试大|地面以上设置

  D.沿房屋全高设置,基础为独立柱基时地下部分可设防震缝,也可根据不同情况不设防震缝

  6.“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是建筑抗震设计三水准的设防要求。

所谓小震,下列何种叙述为正确?

  A.6度或7度的地震

  B.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大于10%的地震

  C.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约为63%的地震

  D.6度以下的地震

  7.多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性变形验算的主要目的是下列所哪种?

  A.防止结构倒塌

  B.防止结构发生破坏

  C.防止非结构部分发生过重的破坏

  D.防止使人们惊慌

  8.。

建筑根据其抗震重要性分为四类。

当为乙类建筑II类场地时,下列何种叙述是正确的?

  A.可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作用

  B.可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计算地震作用,按提高1度采取抗震措施

  C.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作用和采取抗震措施

  D.不必采取提|考试大|高设防烈度的抗震措施

  9.年颁布的建筑抗震规范(GBH11-89)提出的抗震设防目标为:

  A.三水准两阶段

  B.三水准三阶段

  C.两水准三阶段

  D.单水准单阶段

  10.。

在抗震设防中,小震对应的是:

  A.小型地震

  B.多遇地震

  C.偶遇地震

  D.罕遇地震

∙11.在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地区内的乙类、丙类高层建筑,应进行抗震设计,其地震作用计算按下列哪种做法才符合《高规》JGJ3-2002的规定?

  A.各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均应计算地震作用

  B.6度设防时,I~III类场地上的建筑不必计算,IV类场地上的较高建筑及7度至9度设防的建筑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

  C.6度不必计算,7度至0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

  D.6度设防时I、II类场地上的建筑不必计算,III类和IV类场地上建筑及7度至9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虺度计算

  12.建筑根据其抗震重要性为四类,当为乙类建筑II类场地时,下列何种叙述是正确的?

  A.可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作用

  B.可按本地区的设防虺度计算地震作用,按提高1度采取抗震措施

  C.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和采取抗震措施

  D.不必采取提高设防烈度的抗震措施

  13.建筑设防烈度为8.度时,相应的地震波加速度峰值当时取下列何值?

  A.0.125g

  B.0.25g

  C.0.30g

  D.0.20g

  14.框架梁、柱中心线宜重合,当梁、柱中心线间有偏心时,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大于该方向柱截面宽度的1/4

  B.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该方向柱截面宽度的1/4

  C.抗震设计时不宜大于该方向柱截面宽度的1/4

  D.如偏心距大于该方向柱宽的1/4时,可采用增设梁水平加腋的措施。

  15.抗震设计时,高层框架结构的抗侧力结构布置,应符合下列哪种要求【B】

  A.应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不应采用铰接

  B.应设计成双向梁|考试大|柱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可采用部分铰接

  C.纵、横向均宜设计成刚接抗侧力体系

  D.横向应设计成刚接抗侧力体系,纵向可以采用铰接

  16.进行抗震设防的高层框架角柱,下列哪项要求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的规定?

  A.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一、二级框架角柱的弯矩、剪力设计值宜乘以增大系数1.30

  B.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一级框架角柱的弯矩、剪力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1.30

  C.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一、二、***框架角柱的弯矩、剪力设计值宜乘以增大系数1.30

  D.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载面承载力计算,一、二、***框架角柱经调整后的弯矩设计值、剪力设计值应乘以不小于1.1的增大系数。

  17.关于框架柱的反弯点,哪个结论是正确的?

  A.上层梁的线刚度增加将导致本层柱的反弯点下移

  B.下层层高增大将导致本层柱的反弯点上移

  C.柱的反弯点高度与该柱的楼层位置有关,与结构的总层数无关

  D.柱的反弯点高度与荷载分布形式无关

  18.以下关于框架的观点,哪个是正确的?

  A.按照D值法,线刚度大的柱上的剪力必大于线刚度小的柱上的剪力

  B.反弯点法在计算柱的抗侧移刚度时考虑了节点的转动

  C.按照D值法框架柱的反弯点位置与框架层数有关

  D.D值法比反弯点法|考试大|求得的柱抗侧移刚度大

  19.为体现“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二级框架柱端弯矩应大于等于同一节点左、右梁端弯矩设计值之和的【D】

  A.1.05倍

  B.1.10倍

  C.1.15倍

  D.1.20倍

  20.抗震设计时,一级框架梁支座的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为【D】

  A.0.25%

  B.0.3%

  C.0.35%

  D.0.4%

∙ 21.板柱体系是指钢筋混凝土【无梁楼板】和【柱】组成的结构。

  22.由框架和支撑框架共同承担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结构,称为【框架-支撑结构】。

  23.单独采用框筒作为抗侧力体系的高层建筑结构较少,框筒主要与内筒组成【筒中筒】结构或多个框筒组成【束筒】结构。

  24.框架-核心筒结构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或混合结构。

  25.巨型框架结构也称为主次框架结构,主框架为【巨型】框架,次框架为【普通】框架。

  26.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结构有【两】种形式。

  27.高层建筑的外形可以分为【板式】和【塔式】两大类。

  28.结构沿高度布置应【连续】、【均匀】,使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上下相同,或下大上小,自下而上连续,逐渐减小,避免有刚度或承载力突然变小的楼层。

  29.平面不规则的类型包括【扭转】不规则、【楼板凹凸】不规则和【楼板局部】不连续。

  30.钢结构房屋建筑一般不设置【防震缝】。

  31.高层建筑的外荷载有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

竖向荷载包括自重等【恒载】及使用荷载等【活载】。

水平荷载主要考虑【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32.结构的地震反应包括【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反应。

  33.抗震设计的两阶段设计分别为:

第一阶段为【结构设计】阶段,第二阶段为【验算】阶段。

  34.计算地震作用的方法可分为【静力法】、【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三大类。

  35.影响α值大小的因素除自振署期和阻尼比外,还有【场地特征周期】。

  36.场地土愈【软】,软土覆盖层的厚度愈【大】,场地类别就愈【高】,特征周期愈【大】,对长周期结构愈不利。

  37.框架-核心筒结构设置水平楼伸臂的楼层,称为【加强层】。

  38.巨型框架也称为主次框架结构,主框为【巨型框架】,次框架为【普通框架】。

  39.水平何载|考试大|作用下,出现侧移后,重力荷载会产生【附加弯矩】。

附加弯矩又增大侧移,这是一种【二阶效应】,也称为“P-Δ“效应。

  40.一般用延性比表示延性,即【塑性变形】能力的大小。

  41.要设计延性结构,与下列因素有关:

选择【延性材料】、进行结构【概念设计】、设计【延性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及【抗震等级】。

  42.在内力组合时,根据荷载性质不同,荷载效应要乘以各自的【分项系数】和【组合系数】。

  43.现浇框架支座负弯矩调幅系数为【0.8】~【0.9】。

装配整体式框架支座负弯矩调幅系数为【0.7】~【0.8】。

  44.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可采用【分层法】来计算。

  45.对于柱,除底层外,上层各层柱的线刚度均应乘以【0.9】修正。

  46.水平荷载下的内力计算采用【D值法】和【反弯点法】进行。

剪力墙根据洞口大小和分布不同,可分为【整体墙】、【联肢墙】和不规则开洞剪力墙三类。

  47.当剪力墙的高宽比小于或等于

  48.时,要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

  49.为了实现抗震设防目标,钢筋混凝土框架除了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

  50.钢筋混凝土框架具有梁铰机制优于【柱铰机制】、弯曲破坏优于【剪切破坏】、大偏压破坏优于【小偏压破坏】。

  51.影响梁的延性和|考试大|耗能的主要因素有:

【破坏形态】、截面混凝土【相对压区高度】、塑性铰区混凝土【约束程度】等。

  52.框架梁的破坏有两种形态:

【弯曲破坏】和【剪切破坏】。

  53.梁的破坏可归纳为三种形态:

【少筋破坏】、【超筋破坏】和【适筋破坏】。

  54.为了使塑性铰区具有良好的塑性转动能力,同时为了防止混凝土压溃前受压钢筋过早压屈,在梁的两端设置【箍筋加密区】。

∙55.对于一级框架结构和

  56.度抗震设防的框架梁,除符合简化要求外,还应按实际抗震受弯承载力对应的剪力确定【剪力设计值】。

  57.框架梁的截面尺寸应满足三方面的要求:

【承载力】要求、【构造】要求、【剪压比】限值。

  58.框架柱的破坏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压弯破坏或弯曲破坏、剪切受压破坏,【剪切受拉】破坏,【剪切斜拉】破坏和粘结开裂破坏。

  59.混凝土强度等|考试大|级、纵向钢筋配筋率等是影响框架柱延性和耗能的因素。

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剪跨比】、【轴压比】和箍筋配置。

  60.框架柱的箍筋有三个作用:

抵抗【剪力】、对混凝土提供【约束】、防止纵筋【压屈】。

  61.框架柱纵向配筋量,除满足【承载力】要求外,还要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

  62.剪跨比大于2的柱,箍筋加密区的范围为:

(1)柱的两端取矩开截面高度、柱净高的

  1/6和500mm三者的最【大】者;

(2)底层柱的柱根以上取不小于柱净高的【1/3】;

(3)当为刚性地面时,除柱端外尚应取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

  63.柱箍筋加密区的最小配箍特征值与框架的【抗震等级】、柱的【轴压比】以及箍筋【形式】有关。

  64.在竖向荷载和地震作用下,梁柱核心区受力比较复杂,但主要是【压力】和【剪力】。

  65.保证核芯区不过早发生剪切破坏的主要措施是配置足够的【箍筋】。

  66.柱剪跨比不大于2的梁柱节点核芯区配箍特征值不宜【小于】核芯上、下柱端的较大的配箍特征值。

  67.框架纵向钢筋的连|考试大|接应能保证两根钢筋之间力的传递。

有三种常用连接方法:

【机械】连接、【绑扎】连接和【焊接】。

  68.受力钢筋宜在构件受力较小的部位连接,抗震设计时,尽量不要在【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等部位连接。

  69.钢筋混凝土房屋建筑结构中,除框架结构外,其它结构体系都有【剪力墙】。

  70.剪力墙是钢筋混凝土房屋的主要【抗侧力】结构单元。

  71.剪力墙的抗震设计原则应符合【强墙弱梁】、【强剪弱弯】、限制墙肢的【轴压比】和墙肢设置边缘构件、加强重点部位、连梁特殊措施等原则。

  72.在轴压力和|考试大|水平力作用下,墙肢的破坏形态与实体墙的破坏形态相同,可以归纳为【弯曲破坏】、【弯剪破坏】、【剪切破坏】和滑移破坏等。

  73.为加强抗震等级为一级的剪力墙的抗震能力,保证在墙底部出现【塑性铰】,其弯矩值取法有一系列规定。

  74.墙肢斜载面的破坏形态可以归纳为三种破坏形态:

【剪拉破坏】、【斜压破坏】和剪压破坏。

75.剪力墙截面两端设置【边缘构件】是提高墙肢端部混凝土极限压应变、改善剪力墙延性的重要措施。

∙2012年结构工程师考试热点问题总结

o来源:

环球网校(edu24oL)

o【大中小】

o频道:

结构工程师

  一、荷载和计算部分

  1.计算单向地震作用时,未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

JGJ3-20023.3.3整改

  2.对于特别重要或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其基本风压未按100年重现期的风压值采用。

JGJ3-20023.2.2整改

  3.高层建筑消防疏散楼梯,荷载取值小于3.5kn/㎡。

GB50009-20014.1.1整改

  4.上人屋面活载仍用老规范值1.5kn/㎡,对非上人屋面应建筑专业确认,有时结构按非上人屋面设计,建筑为上人屋面。

GB50009-20014.3.1整改

  5.对宾馆、医院等厕所隔墙局部布置较密,未折算成等效荷载按实输入,如按每米墙重1/3折算成活荷载数值偏小,且≥1.0kn/㎡。

GB50009-20014.1.1注5整改

  6.对平面不规则结构,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压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A级高度大于0.9,B级高度大于0.85.JGJ3-20024.3.5整改

  7.对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仍按单向水平地震作用进行计算。

JGJ3-20023.3.2整改

  8.对V形、Y形、弧形、井字形平面建筑,风荷载体型系数仍取1.3.JGJ3-20023.2.5审核意见

  9.现浇楼面中梁的刚度增大系数取1.0,引起梁支座配筋偏小。

JGJ3-20025.2.2审核意见

  10.7-9度时,框架结构未进行弱层检验和验算GB50011-20015.5.2审核意见11地下建筑抗浮计算时浮力项未

  二、地基基础

  1.柱下独立承台基础未设二个方向基础梁。

GB50007-20028.5.20审核意见

  2.桩箍筋在液化土层范围内未加密。

GB50011-20014.4.5整改

  3.高层建筑桩未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

GB50011-20014.4.24.4.3视情况定(整改或审校意见)

  4.持力层下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未考虑下卧层对持力层地基承载力DGJ08-11-19994.2.5视情况定(整改或审校意见)

  5.基础埋置深度未进入持力层,造成承载力不够GB50007-20025.1.15.1.3整改

  结构专业常见问题一览表

  6.基础或桩基承载力验算时,未考虑底层墙或地下室墙重,及基础梁和基础自重的影响,如考虑地下水影响应取最低地下水位,设计时经常漏算上述荷载造成地基或桩基承载力不足。

GB50007-20025.2.18.5.4整改

  7.对双柱或多柱联合基础或承台未使荷载重心与基础形成心或桩心重合,未考虑偏心影响,造成承载力不足。

  8.按试验确定桩承载力时未扣除试柱加长部分的摩阻力,造成桩承载力不安全。

GB50007-20028.5.4整改

  9.工业厂房中未考虑地面堆载对基础影响,造成基础设计时承载力不足。

GB50007-20025.2.1整改

  10.基础底板配筋计算时未考虑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分项子数未取1.35。

GB500009-20013.2.5整改

  11.采用沉降控制复合桩基时,遇暗浜局部持力层缺时未作地基处理DGJ08-11-199911.6.6整改

  12.采用标准图中的受压桩作试桩用的锚桩时,未核算桩身抗拉承载力和桩段连接强度。

GB50010-20027.4.1整改

  13.力学模型和计算程序选择不妥,如楼面中间开大洞,仅周边有少许楼板连接的结构也按楼面无限刚模型计算,未按弹性板程序复核也未采取措施。

GB50010-20025.1.3视情况定(整改或审核意见)

  14.地下室外墙计算时侧压力数取值过小,未按静止土压力系数取值,对于地下室顶板有大开口处的地下室墙,未另作计算。

DGJ08-11-19999.1.6整改

  15.独立基础,条形基础采用上部荷载不当,应分别进行风荷载作用、地震作用下的最大荷载进行计算和校核。

  16.地下室有关构件是否进行裂缝宽度验算。

  17.2a环境下,砼耐久性基本要求最低砼强度等级C25。

GB50011-20013.4.2

  18.防水砼结构底板的砼垫层,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15,厚度不应小于100mm,在软弱土层中不应小于150mmGB50108-20014.1.5审核意见

  三、砼结构

  1.现浇板配筋率不满足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

GB50010-20029.5.1整改

  2.框架梁支座负钢筋配筋率超过2.5%.GB50010-200211.3.1整改

  3.钢筋名称仍沿用89规范的I级钢、II级钢的标注法。

GB50010-20024.2.1审核意见

  4.吊钩、预埋件锚筋采用冷加工钢筋。

GB50010-200210.9.310.9.8整改结构专业常见问题一览表序号常见问题相关规范审图机构处理意见规范编号条目

  5.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的钢筋混凝土框架中的钢筋未提出材料强度比限值要求。

GB50011-20013.9.2整改

  6.受拉或受力较大,较重要的受弯构件(如抗拔桩、托墙梁转、换梁等大跨度梁)未作裂缝宽度验算。

GB50010-200211.3.6审核意见

  7.框架梁或连梁箍筋等其它构件的配筋未达到电算或计算所要求的配筋量。

GB50011-20016.3.3整改

  8.框架梁配筋只控制支座箍筋,未考虑跨中配箍。

在特殊情况下(如跨中有较大集力)跨中配箍不足。

GB50010-200111.3.9整改

  9.钢筋混凝土梁腹板高度hw≥450,梁侧的纵向构造钢筋设置不满足要求。

GB50010-200210.2.16审核意见

  10.扁梁的截面尺寸不符合要求,梁宽》2bc或bc+hbGB50011-20016.3.2审核意见

  11.梁高不大于300的梁箍筋间距采用200而未验算V≤0.7bhoftGB50010-200210.2.10审核意见

  12.高层一、二级抗震剪力墙(尤其是一字形短肢墙)墙厚不满足要求,而未作墙肢稳定验算。

JGJ3-20027.2.2整改

  13.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箍率》2%箍筋未按要求增大2mm.GB50010-200211.3.6整改14高层一字形,剪力墙单侧搁置楼面梁未作墙体加强处理。

JGJ3-20027.1.7视情况定)整改或审核意见)

  15.形状复杂的短肢剪力墙,两处方向的受弯钢筋未按规定全部配在端部暗柱(或端柱等)内。

GB50011-20016.4.8整改

  16.一、二级抗震设计的剪力墙的约束边缘构件LC范围内的体积含箍率不能满足要求。

JGJ3-20027.2.16审核意见

  17.一级抗震设计的剪力墙,水平施工缝未作抗滑移验算。

JGJ3-20027.2.13审核意见

  18.梁端箍筋加密区不满足≤ho/4的要求,尤其是断面高度较小的连梁等。

  19.高层建筑的楼面主梁搁置在剪力墙的连梁上。

JGJ3-20027.1.10审核意见

  20.悬臂梁有收头边梁、井格梁的梁交汇处设附加横向钢筋。

GB50010-200210.2.13审核意见

  21.楼梯间等结构布置不合理,形成外排柱只有一个方向有框架梁。

JGJ3-20026.1.1审核意见

  22.三级框架柱箍筋加密区箍筋间距采用150,不满足柱脚箍筋间距100的要求。

GB50011-20016.3.8整改

  23.选用HPB235级Φ6规格的钢筋。

GB50010-20024.2.2审核意见

  24.选用已作废的图集台01G101,97G329等。

视情况定(整改或审核意见)

  25.应全长加密箍筋的柱子,箍筋未全长加密①楼梯间半平台处的柱子由于半平台的平面成为短柱②框支柱一、二级框架短柱③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和因设置填充墙等形成柱净高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大于4的柱。

GB50011-20016.3.10整改26高层楼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