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研究生专业课《园林工程》教学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4765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研究生专业课《园林工程》教学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园林研究生专业课《园林工程》教学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园林研究生专业课《园林工程》教学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园林研究生专业课《园林工程》教学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园林研究生专业课《园林工程》教学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园林研究生专业课《园林工程》教学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园林研究生专业课《园林工程》教学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园林研究生专业课《园林工程》教学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园林研究生专业课《园林工程》教学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园林研究生专业课《园林工程》教学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园林研究生专业课《园林工程》教学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园林研究生专业课《园林工程》教学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园林研究生专业课《园林工程》教学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园林研究生专业课《园林工程》教学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园林研究生专业课《园林工程》教学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园林研究生专业课《园林工程》教学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园林研究生专业课《园林工程》教学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园林研究生专业课《园林工程》教学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园林研究生专业课《园林工程》教学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园林研究生专业课《园林工程》教学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园林研究生专业课《园林工程》教学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园林研究生专业课《园林工程》教学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研究生专业课《园林工程》教学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园林研究生专业课《园林工程》教学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方格网法的工作程序

1、绘方格网(一般用20~40m)。

2、根据原有地形图确定方格交点的地形标高,并填在方格交点的右下角(原角点)(用插入法)。

3、求平整标高。

4、计算H0及其所在的位置。

5、计算设计标高并填于方格交点的右上角。

6、求施工标高。

7.计算零点及零点线(填挖界线)。

8.根据公式算土方,填入土方平衡表,绘出土方分配图。

实例:

某公园为了满足游人活动的需要,拟将一块地面平整为三坡向两面坡的“T”字形广场,要求广场有1.5%的纵坡和2%的横坡,土方就地平衡,试求设计标高,并计算其土方量。

根据以上的步骤,具体计算如下:

(一)如上两图所示,设Hx为欲求角点的原地形地面标高(高程),过此点作相邻两等高线间最小距离L(求角点值)。

则Hx=Ha±

h/L

Ha:

位于低边等高线高程;

X:

角点至低边等高线的距离;

h:

等高差。

出现入上图的三种情况:

1)Hx在两等高线之间;

Hx=Ha+x·

2)Hx在低边Ha的下方;

Hx=Ha-x·

3)Hx在高边Hb的上方;

(二)求平整标高(计划标高)。

平整在土方工程量的含义即是把一块高低不平的地面在保证土方平衡的前提下,挖高垫低,使地面成为水平的。

这个水平地面的高程就是平整标高〔一般以原地形的高程平均值(算术平均值或加权平均)作为平整标高〕。

H0=(∑h1+2∑h2+3∑h3+4∑h4)/(4N)

H0=20.06m

(三)确定H0的位置。

∑h1=6x-6.4

2∑h2=12x-7.4

3∑h3=6x-4.2

4∑h4=8x-3.6

H0’=x-0.675

H0’=H0

x=20.74m

(四)求施工标高。

施工标高=原地形标高-设计地形标高

“+”为挖方,“-”为填方。

(五)求零点线。

(六)土方计算。

(七)绘制土方平衡表及土方调配图

第三节土方施工

一、土方施工的基本知识

1、土方工程的种类分永久性和临时性两种。

2、土壤的工程性质

(1)土壤的容重:

单位体积内天然状况下的土壤重量,单位为㎏/m3,根据容重的大小,在土方施工中把土壤分为松土、半坚土、坚土等类型。

(2)土壤的自然倾斜角(安息角):

土壤自然堆积,经沉落稳定后的表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夹角,以α表示。

(3)土壤含水量:

是土壤孔隙中的水重和土壤颗粒重的比值。

干土:

≤5%,潮土:

≤30%,湿土:

>30%。

(4)土壤的相对密度:

用来表示土壤在填筑后的密实程度。

(5)土壤的可松性:

土壤经挖掘后,其原有的紧密结构遭到破坏,土体松散而使土壤体积增加的性质。

二、土方施工

(一)准备工作

1.清理场地

(1)伐除树木;

(2)建筑物和地下构筑物的拆除;

(3)如果施工场地内的地面地下或水下发现有管线通过或其它异常物体时,应事先请有关部门协调查清。

2.排水

3.定点放线

(二)土方施工

土方工程施工包括挖、运、填、压四个内容。

施工方法有:

人力施工、机械化施工、半机械化施工。

第二章园林给排水工程

第一节园林给水工程

一、概述

公园中用水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1.生活用水

2.养护用水

3.造景用水

4.消防用水

二、园林给水的特点

(1)园林中用水点较分散;

(2)由于用水点分布于起伏的地形上,高程变化大;

(3)水质可据用途不同分别处理;

(4)用水高峰时间可以错开;

(5)饮用水(沏茶用水)的水质要求较高,以水质好的山泉最佳。

三、水源与水质

水源可以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四、公园给水管网的布置与计算

(一)给水管网的基本布置形式和布线要点

1.给水管网基本布置形式

(1)树枝式管网:

这种布置方式较简单,省管材。

适合于用水点较分散的情况,对分期发展的公园有利。

但供水的标准率较差。

(2)环状管网:

这种布置形式较费管材,投资大。

管网供水能互相调剂,提高供水的可靠性。

2.管网的布置要点

(1)干管应靠近重要供水点;

(2)干管应靠近调节设施(如高位水池或水塔);

(3)在保证不受冻的情况下,干管宜随地形起伏敷设;

(4)干管应尽量埋设于绿地下,避免穿越或设于园路下;

(5)和其它管道按规定保持一定的距离。

(二)管网布置的一般规定

1.管道埋深

■冰冻地区,应埋设于冰冻线以下40cm处。

■不冻或轻冻地区,覆土深度也不小于70cm。

2.阀门和消防栓

■给水管网的交点叫做节点,在节点上设有阀门等附件,为了检修方便,节点处应设阀门井。

■另外,为了便于检修养护,要求每500m直线距离设一个阀门井。

■配水管上安装着消防栓,按规定期间距通常为120m,且其位置距建筑不得少于5m,为了便于消防车补给水,离车行道不大于2m。

3.管道材料的选择:

大型排水渠道有砖砌、石砌及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等。

(三)与给水管网布置计算有关的几个名词及水力学概念

1.用水量标准

用水量标准是国家根据各地区城镇的性质、生活水平和习惯、气候、房屋设备及生产性质等不同情况而制定的。

2.日变化系数和时变化系数

■把一年中用水最多的一天的用水量称为最高日用水量。

■最高日用水量对平均日用水量的比值,叫日变化系数。

日变化系数Kd=最高日用水量/平均日用水量

■把最高日那天中用水最多的一小时,叫做最高时用水量。

■最高时用水量对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称为时变化系数。

时变化系数Kh=最高时用水量/平均时用水量

3.经济流速

■管道流量:

指单位时间内水流流过某管道的量。

单位一般用l/s或m3/h表示。

计算公式如下:

■Q=ω×

v

Q——流量(l/s或m3/h);

ω——管道断面积(cm2或m2);

V——流速(m/s)。

■小管径Dg100~400mm,v取0.6~1.0m/s

■大管径Dg>400mm,v取1.0~1.4m/s

4.水压力和水头损失

管道内的水压力通常以㎏/cm2表示。

也常以“水柱的高度”表示。

㎏/cm2与“水柱的高度”的单位换算关系是1㎏/cm2水压力等于10mH2O,水力学上又将水柱高度称为“水头”。

水头损失:

水在管中流动,水和管壁发生摩擦,克服这些摩擦力而消耗的势能。

(四)树枝状管网的计算步骤

1.求某一用水点的最高日用水量Qd。

Qd=N·

q(N指设计接待的能力xx人次/日;

q指用水量标准。

查表:

书69-70页)

2.求该用水点最高时用水量Qh。

Qh=Qd×

Kh/24

3.求设计秒流量q0。

q0=Qh/3600

4.确定管径Dg。

根据q0,查表书74-90页,得到Dg;

V(要取在经济流速之内);

i(沿程水头损失系数)

5.求该管段的水头损失H4。

H4=hy+hj

hy=i×

L(mH2O)(L指用水点与供水点的距离)

hj=25%×

hy

∴H4=hy+25%×

=1.25×

L

6.求该用水点所需的总水头H。

H=H1+H2+H3+H4

H1=引水点与用水点之间的地面高程差

H2+H3的值平房:

10mH2O;

二层楼房:

12mH2O;

三层楼房:

16mH2O;

H4=1.25×

7.验证供水设计的合理性。

例题:

某公园大众餐厅(2层),设计接待能力N为1500人次/日,引水点的高程是45.60m,自由水压力是37.30mH2O。

用水点的高程是50.50m。

用水点供水点之间的距离是148m。

求:

①该用水点的最高日用水量Qd

②该用水点最高时用水量Qh

③该用水点设计秒流量q0

④管径Dg

⑤该用水点与供水点之间管段的水头损失H4

⑥该用水点所需的总水头H

⑦验证供水设计的合理性

五、喷灌系统的设计

喷灌系统可分为移动式、半固定式和固定式。

第二节园林排水工程

一、园林排水的特点

(1)主要是排除雨水和少量的生活污水;

(2)园林中地形起伏多变,有利于地面水的排除;

(3)雨水可就近排入水体;

(4)园林可采用多种方式排水;

(5)排水设施应尽量结合造景;

(6)还要考虑土壤能吸收到足够的水分。

二、园林排水的主要方式——地面排水

三、防止地表径流冲刷地面的措施

(一)竖向设计

1.注意控制地面坡度,使之不致过陡。

2.同一坡度(即使坡度不太大)的坡面不宜延续过长,应该有起有伏。

3.利用盘山道、谷线等拦截和组织排水。

4.利用植被护坡,减少或防止对表土的冲蚀。

(二)工程措施

1.“谷方”

2.挡水石

3.护土筋

4.出水口

(三)利用地被植物

(四)埋管排水

四、管渠排水

五、排水管网附属构筑物

(一)检查井

检查井的功能是便于管道维护人员检查和清洁管道。

同时它是管段的连接点。

通常设置在管道方向坡度和管径改变的地方。

井与井之间的最大间距在管径小于500mm时为50m。

为了便于检查和清理方便,相邻检查井之间的管段应在一直线上。

(二)跌水井

跌水井是设有消能设施的检查井。

在地形较陡处,为了保证管道有足够的覆土深度,管道有时需要跌落若干高度。

在这种跌落处设置的检查井便是跌水井。

(三)雨水井

雨水口是在雨水管渠或合流管渠上收集雨水的构筑物。

雨水口设置的间距:

控制在30~80m,常用200mm的连接管连接它与干管,其长度不得超过25m。

六、暗沟排水

暗沟又称盲沟,是一种地下排水渠道,用以排除地下水,降低地下水位。

第三章水景工程

第一节概述

一、水景的分类

园林中的水体可分为静态的水体和动态水体。

1.静态水景

按形状分有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等类型;

按大小分可有小面积的水池、宽阔的水面、婉蜒的水池等。

静态的水景给人感觉宁静、舒适、幽雅的效果。

2.动态水景

动态水景形式丰富。

水本无“形”,但通过水的流动可以形成各种各样、千姿百态的水姿。

园林中的动态水景有泉、流、瀑布、水帘、水涛、漩涡及跌水等。

动态水景能使环境生动、活泼。

1)喷泉;

2)壁泉;

3)涌泉;

4)间歇泉;

5)音乐喷泉;

6)旱喷泉;

7)玻光喷泉;

8)溢流及泻流;

9)管流;

10)溪流;

11)瀑布;

12)水帘;

13)水涛及漩涡;

14)跌水;

二、水体的作用

1.构景的作用:

产生生动活泼的景观,形成开朗的空间及透视线;

2.开展水上活动;

3.调节气温及湿度,并具有吸尘的作用;

4.蓄洪排涝;

5.灌溉及消防用水;

6.养鱼及植水生植物。

三、水体的设计

1.水的形态设计

2.水的音响设计

3.水的意境设计

第二节城市水系规划有关知识

一、城市水体的功能

1、排洪蓄水;

2、组织航运以便于水上交通与游览;

3、结合发展水产事业

要综合发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园林水体结合水产要服从水景和游览的要求,因地制宜,统筹安排;

4、调节城市的小气候条件;

5、美化市容和作为开展水上活动和游览场所。

二、水系规划的内容

三、水系规划常用数据

1、水位:

水体表面的高程称为水位。

2、流速:

即水体流动的速度。

按单位时间内流动的距离来表示,单位为m/s。

3、流量:

在一定水流断面间单位时间内流过的数量称为流量。

流量=过水断面积×

流速

第三节小型水闸

一、水闸的作用及分类

1、进水闸:

设于水体入口,起联系上游和控制进水量的作用。

2、节制闸:

设于水体出口,起联系下游和控制出水量的作用。

3、分水闸:

用于控制水体支流出水。

二、闸址选定

(1)闸孔轴心线与水流方向相顺应,使水流需通过时畅通无阻。

(2)避免在水流急弯处建闸。

(3)选择地质条件均匀、承载力大致相同的地段,避免发生不均匀沉陷。

三、水闸结构

(一)地基

(二)闸底

(三)水闸的上层建筑

1.闸墙:

也称边墙,位于闸门之两侧,构成水流范围,形成水槽并支撑岸土使之不坍。

2.翼墙:

与闸墙相接、转折如翼的部分。

3.闸墩:

分隔闸孔和安装闸门的支墩。

第四节驳岸、护坡和水池工程

一、驳岸工程

园林水体要求有稳定、美观的水岸以维持陆地和水面一定的面积比例,防止陆地被淹或水岸坍塌而扩大水面,在水体边缘必须建造驳岸与护坡。

(一)破坏驳岸的主要因素

1.驳岸的组成:

1)湖底以下地基部分;

2)常水位至湖底部分;

3)常水位和最高水位之间的部分;

4)不受淹没的部分。

2.破坏的因素:

a.自然因素;

b.设计不合理。

(二)驳岸平面位置与驳岸顶高程的确定

(三)驳岸的分类

1.按造景分类

1)自然式驳岸:

假山石驳岸、石矶式驳岸、干砌大块石驳岸。

2)人工式驳岸:

冰裂式块石砌体驳岸、规则块石砌体驳岸、竹驳岸、木驳岸。

2.按结构形式分类

1)浆砌块石和干砌块石驳岸

2)混凝土护壁式驳岸

3)木桩沉排(褥)驳岸

4)条石驳岸

5)混凝土竹木驳岸

(四)驳岸基础的处理

1.毛石基础

2.混凝土基础

3.桩基础

二、护坡工程

河岸湖边,有时为了顺其自然不做驳岸,而改用斜坡伸向水中,利用各种材料和方式进行护坡。

护坡主要是防止滑坡、减少地面水和风浪的冲刷,确保岸坡的稳定。

分为:

1、块石护坡

2、编柳抛石护坡(也可用竹蔑框)

3、板桩式护坡(岸)

4、园林绿地护坡

三、水池工程

第五节喷泉

一、喷泉的类型与设计要求

(一)喷泉的类型

1、自然仿生基本型2、雕塑装饰型3、音乐喷泉型4、水雕塑型5、自控喷泉型

(二)喷泉的设计要求

1、要遵守总体规划的原则要求

2、要突出景观的主题

3、充分利用地形地物和自然景色

4、水流密度要适当

5、要留意水景工程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

6、避免形式雷同

7、要注意发挥水景工程的多功能作用

8、要注意发挥多工种的协调作用

二、喷泉的工艺流程

水源(河滨、自来水)→泵房(若压力符合要求,则可省去,也可用潜水泵直接放于池内而不用泵房)→进水管→将水引入分水槽(以便喷头等在等压下同时工作)→分水器、控制阀门(如变速电机、电磁阀等)→喷嘴→喷出各种水花图案(可辅以音乐和水下彩灯)。

三、喷泉的设计步骤

1、水姿造型设计

2、喷头的选择

3、确定喷头个数

4、水力计算

1)喷嘴流量

2)喷泉总流量的计算(Q)

3)计算管径

4)求总扬程H

5、选泵

6、配管

7、绘制喷泉管线布置图

四、喷泉池构筑物设计

水池(平面尺寸、水池的深度、溢水口、泄水口、水池的结构)

第四章园路工程

一、园路的作用

1.引导游览、组织空间

2.组织交通

3.构成景观

4.其它功能

二、园路的分类

1.按构造分

A.路堑型(也称街道式),道牙凸出路面。

B.路堤型(也称公路式),道牙不露出路面、明沟。

C.特殊型(也称变态式),如步石、汀步、蹬道、攀梯等。

2.按园路铺装材料的不同分

A.整体路面

B.块料路面

C.碎石路面

D.简易路面

3.按园路宽窄分

A.主要园路(主干道):

4~6米宽;

B.次要园路(次干道、支路):

2~4米宽;

C.游览小路(小径、步石):

1.2~2米宽,也可小到0.8米。

第二节园路的线形设计

一、平面线形设计

1、平面线型设计要求:

平顺、直捷、经济以及艺术景观要求下的必要的曲折。

2、平曲线半径的选择

当道路由一段直线转到另一段直线时,其转角的连接部分均采用圆弧形曲线,这种圆弧的半径称为平曲线半径。

3、曲线加宽

汽车在弯道上行驶,由于前后轮的轮迹不同,前轮的转弯半径大,后轮的转弯半径小。

因此,弯道内侧的路面要适当加宽

二、园路的纵断面设计

(一)纵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

1、确定路线合适的标高。

2、设计各路段的纵坡及坡长。

3、保证视距要求,选择竖曲线半径,配置曲线计算施工高度等。

(二)设计要求

1、园路一般根据造景的需要,随地形的变化而起伏变化。

2、尽量利用原地形,保证路基的稳定,并减少土方量。

3、园路与相连的城市道路在高程上应有合理的衔接。

4、应配合排水,并与各地下管线密切配合,达到经济合理的要求。

(三)园路的纵横坡度

1、纵坡:

0.3%~8%的纵坡;

2、横坡:

1%~4%的横坡(一般在1.5%~3%)。

(四)竖曲线

一条道路总是上下起伏的,在起伏转折的地方,由一条圆弧连接。

这种圆弧是竖向的,工程上把这样的弧线叫竖曲线。

(五)不同路面材料的坡度要求

园路横坡一般坡度i=1.5%~3%

混凝土路面:

i=1%~3%;

土壤土:

i=3%~4%;

块料:

i=2%~3%;

卵石i=2.5%~3.5%。

如果混凝土路纵坡<0.1%,则横坡应取最大值3%。

第三节园路的结构及设计

一、园路的结构

园路一般由面层、结合层(找平层)、结构层、垫层、路基和附属工程等部分组成,每层不大于300mm,夯实至200mm厚即可。

(一)路面层的结构

1、典型的路面图式

2、园路各层的设计要求

1)面层:

是路面最上面一层。

要求:

坚固、平稳、耐磨耗、具有一定的粗糙度、少尘、不反光、不滲水、易清扫、有色彩要求和足够的强度。

2)结合层(找平层)

在面层和基层之间,为了结合和找平而设置的一层。

在设计采用块料铺筑面层时需设此层。

3)结构层(基层)

一般在垫层之上,起承重作用,能增加面层的抵抗力,承上启下,扩散传递荷重于路基。

4)垫层

为了排水、隔温、防冻、垫平稳定而设此层。

(二)路基

(三)附属工程

1.道牙分平道牙和立道牙

2.明沟和雨水井

3.台阶、礓嚓、蹬道

■当路面坡度超过12°

时,为了便于行走,在不通行车辆的地段可设台阶。

■一般在纵坡超过15%的较大坡度的地段上,为了能通行车辆,将斜面做成锯齿形坡道,称为礓嚓。

■蹬道在地形陡峭的地形,可结合地形或利用露岩设置蹬道。

当其纵坡对于60%时,应做防滑处理,并设扶手栏杆。

4.种植池

二、园路的常见“病害”

1、裂缝与凹陷

2、啃边

3、翻浆

4、脱壳

三、园路的结构设计

四、园路路面的铺装设计

五、园路结构图例图

第四节园路施工

一、放线

二、准备路槽

三、铺砌各层

四、道牙

五、接缝

第五章园桥工程

第一节园桥的分类

一、按材料分类:

汀步;

竹桥与木桥;

垮工石桥;

钢筋混凝土桥;

预应力混凝土桥;

钢桥和钢索桥。

二、按力学分类:

1.简支桥2.悬伸臂桥3.行架桥4.拱桥5.钢构(架)桥6.斜拉桥7.吊桥8.栈桥9.浮桥10.连续梁桥

三、按功能分类:

人行桥、车行桥、天桥、旱桥、立交桥、风景园桥等。

第二节园桥美学与其建筑艺术造型

一、桥梁美学的基本要素

1.形式美

2.功能美

3.环境的协调

二、风景园桥美学十则

1.与环境的协调美

2.对称中分主从层次美

3.连续、渐变、起伏交错韵律美

4.匀称与稳定美

5.和谐统一美

6.尺度比例美

7.虚实变化的光影美

8.力线明快动感美

9.色彩质感和谐美

10.时代特征个性美

三、园桥设计及其步骤

1.基础资料收集与规划设计依据。

水文、地形与地貌、总体规划要求及提供设计原则依据、桥位平面图及其轴线地面纵剖面图、技术设计要求。

2.桥的外型具体技术指标:

跨径、跨数、失跨比、梁高、桥台、桥墩、桥塔基础支承形式的确定和桥跨关系。

3.桥的方案草图比较、分析和组合。

4.桥的附属建筑。

5.总体环境规划设计:

绿化、色彩、空间构成。

四、园桥的艺术加工与美化

1.桥上建筑

2.桥头建筑

3.桥栏的造型

4.装饰美化

第三节风景园桥平桥

一、石板桥的主要尺度要求

二、石梁桥设计

1.石料与强度

2.石梁桥的设计与计算原理

三、钢筋混凝土板梁桥介绍

1.预制空心板梁桥

2.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梁桥

3.组合式板梁桥

4.重檐亭桥

5.亭廊桥

6.水榭式廊桥

7.板拱桥

第四节风景园桥拱桥

一、基本特点与适用范围

二、拱桥的主要类型

三、拱桥压力线其合理拱轴线

1.压力线

2.合理拱轴线

四、园弧拱轴线不是拱桥的合理轴线

五、拱的内力计算

六、拱桥构造及各部分尺寸拟定

七、拱桥的设计

1.总体布置

2.实体板拱拱圈厚度的拟定

3.拱圈宽度的拟定

4.拱轴线线形选择

5.失跨比(f/L)选择

第五节园林常见拱桥

一、古石拱桥

二、现代园林石拱桥

三、“杜鹃园”石拱桥设计实例介绍

第六节其它园桥

一、木桥

二、索桥

三、浮桥

四、环月拱桥

五、栈桥

第七节桥台

一、桥台构造

二、桥台设计基本参数

第六章假山工程

假山通常是我们所说的假山和置石两部分。

假山是以造景游览为主要目的的,充分地结合其它多方面的功能作用,以土石等为材料,以自然山水为蓝本,并加以艺术的提炼和夸张,用人工再造的山水景物的通称。

置石是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美或局部的组合而不具备完整的山形。

第一节假山的功能作用

一、作为自然山水园的主景和地形骨架

二、作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