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7743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23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新闻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新闻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新闻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新闻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新闻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新闻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新闻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新闻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新闻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新闻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新闻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新闻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新闻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新闻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新闻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新闻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新闻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新闻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新闻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闻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新闻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闻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7.一种看不见的不真实——有意不报道公认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公开发生的事实

Q7传媒对科学的误读

1.记者对科学事实的选择偏重于事实的轰动性和影响力

2.科学的结论往往是不确实的和有许多附加条件的,但是新闻报道的接受者通常希望得到肯定的(精确)事实,而且是就是,非就非。

3.以叙述性和形象性为特征的新闻语言表达科学术语,注定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扭曲。

4.小心以下情形:

当问题属于科学暂时无能为力的领域的时候、当问题处于科学探索的困惑时期的时候、当问题面对随机性和复杂的因果关系的时候、当人们渴望健康和幸福而现实尚不能完全实现的时候

Q8客观性理念产生的背景

1.从19世纪中叶开始,政党报刊向商业报刊的转变

2.19世纪以来哲学认识论关于事物可知的信念得到确认

3.传播技术的发展(如照相术、电影、电视的出现)支持着客观性理念

4.开放的文化环境,也会迫使作者减少主观性,不得不多少接受“新闻客观性”这种意识

5.通讯社的诞生,尤其是美联社对新闻客观性的推动

6.电报的出现导致“倒金字塔”的写作风格,也促成了新闻客观性

7.文学艺术等领域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转变

Q9怎样理解客观性作为一种新闻理念

1.坚持以国家利益为准的舆论方向,用事实说话,避免单向宣传灌输

2.忠于事实(事实与评论分离、重要事实要运用“同期声”、不含报道者的感情色彩、平衡而公正、监督性报道必须采访到被监督当事人、给予报道所涉及的双方回应的机会)

3.保证消息来源可靠

4.平衡处理信息,避免呈现一面之词

5.反对偏见,恪守客观公正的原则

6.抵制政治、经济集团对新闻传播的干扰,凸显媒介作为社会公器的形象

Q10应怎样才能做到客观性

1.在选择个人为报道提供消息和评论时,寻求适当的新闻源:

这些人有资格,是相关机构公认的代表,并且/或者是新闻事件的直接参与者。

2.避免煽情,遵循通行的正当的、良好的品味标准,记录式报道:

记者只提供自己亲眼看到的,或者是有证据证明的信息,以及被可靠消息来源确认的事实。

3.将观察的到的事实与记者的观点和评论相分离,观点和评价只限于那些特定的题材,如专栏、特写和纪录片

4.如果是观点的对话,应尽可能采用相关人员或权威和知情者的看法,经常采用该观点/对立性观点的模式

5.记者低调处理自己作为新闻故事叙述者这一角色的作用,这正是写新闻的标准方法。

Q11拉斯韦尔关于传媒的三大职能

1.监测环境(及时、准确的向社会报告刚发生的涉及公众利益和国家利益的重大事项)

2.协调社会(帮助人们及时了解情况,获得新的信息以后,调整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3.传承文化(使社会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Q11.5赖特关于传媒四大职能的观点

2.解释和规定(大众传播不是单纯的告知信息,还对事件作出解释和评论,引导受众的思想和行为,具有社会协调的功能)

3.社会化(大众传媒具有传播文化知识、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从而促进人的社会化的功能)

4.提供娱乐

Q12拉扎斯菲尔德和莫顿的三种功能

1.赋予地位功能

2.社会规范功能

3.麻醉功能

Q12.5瓦耶纳的三种职能

1.主要的报道职能

2.随意的辩论职能

3.附带的娱乐智能

Q13新闻交换的三种途径

1.发生在新闻稿件的写作(制作)者与传媒之间,传媒得意稿费(外来稿件)或工资(媒介记者编辑的稿件)的形式支付新闻稿的生产费用

2.传媒运转的第二次新闻交换,发生在传媒与受众之间

3.第三种新闻交换,发生在传媒与广告商之间。

传媒将一部分版面或时间出售给广告商,用来支付第一次交换的费用,还要补偿第二次交换的差额(出售时低于生产成本的那部分),还应当有所剩余,剩余的广告费,便是传媒运营产生的利润。

Q14新闻出版自由应受到哪四方面的法律限制

1.诽谤2.侵犯隐私权3.侵犯知识产权4.泄露国家机密

Q15新闻传播法的渊源(依据)

1.国际条约和公约(如世界人权宣言等)

2.中国的宪法(第三十五条)

3.国家的基本法、法律(全国人大/人大常委会通过)

4.法规(国务院通过——如信息公开条例等)

5.行政规章(国务院的部门颁发——如广电总局等)

Q16新闻法的“四权”理念

1.公众对权力组织的“知晓权”

2.维护公民的“隐私权”

3.为新闻来源保密的“隐匿权”

4.更正和答辩权

Q17新闻专业主义的内涵

1.专业意识是检测社会环境的责任意识

2.职业规范意识和评价标准

3.新闻从业人员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和传媒的专业培训机制

4.严格、客观的专业资格的认可程度

5.专业内部的自律

6.专业精神的范例

Q18造成新闻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1.体制转型

2.商业利益

3.行业内混岗

4.记者岗位聘任违规和人员流动率过高

Q19目前存在的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16种现象

1.编辑部与经营部混淆

2.广告版与新闻版混淆

3.新闻栏目拉企业赞助

4.受贿无闻

5.假新闻

6.制造“传媒假事件”

7.免费接受被采访方的各种好处

8.侵犯隐私权

9.侵犯著作权

10.“媒介审判”

11.介入式隐性采访和偷拍偷录

12.拒绝更正与答辩

13.恶炒明星绯闻与犯罪新闻

14.无人性的冷漠新闻

15.直接展现暴力、血腥、灾难、痛苦的照片或画面

16.虚假广告与庸俗广告

Q20西方宣传学的技巧/手法

1.加以恶名(标签法)

2.美化(光晕效应)

3.假借(以某种受人尊敬的权威,公认的信誉加之于另一事物之上)

4.现身说法(佐证法)(请某个受尊敬或被憎恨的人来评价)

5.以平民百姓自居

6.洗牌作弊(一面倒的美化或丑化)

7.号召随大流(巡游花车法)

Q21宣传的特点

1.宣传的本质是劝服

2.宣传形式上总是一个人或一群人向特定的多数人传播观点,以单向传播为主,双向交流是辅助性的,因此宣传者始终处于主动者地位

3.宣传的对象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同道者,一类是未被卷入宣传的人群

4.宣传者的素养直接影响宣传效果

5.宣传不是万能的,是有条件的,纯粹的技巧必须与环境背景契合

Q22舆论八要素

1.舆论的主体:

公众

2.舆论的客体:

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社会现象、问题

3.舆论自身:

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

4.舆论的数量,即一致性程度(三分之一,三分之二)

5.舆论的强烈程度(趋向两级/趋向中间)

6.舆论的持续性(存在时间)

7.舆论的功能表现:

影响舆论客体

8.舆论的质量:

理智与非理智

新闻史复习提纲:

名词解释4*5=20(现象,观念,人物)

简答:

15*3=45

材料分析35*1=35

第一讲:

中国古代新闻传播活动

>

报或报纸、新闻、传播等词汇出现

1、先秦至唐代新闻传播活动概述

名词解释:

报人:

新闻工作者,从业者(近代)/送喜讯,传播消息的人(古代)

黄色新闻:

煽情新闻(手法上故意煽动民众情绪)

近代新闻三大报纸:

《大公报》、《申报》、《新闻报》(全部为民营报纸)

国内第一本新闻著作:

徐宝璜《新闻学》

世界报纸起源:

古罗马《每日纪闻》(官报)

报纸:

定期出版,至少一周出版一次,机械手段生产,有钱就能买到,对一般公众有吸引力。

邸报(邸抄):

中国古代报纸的统称,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

新闻信札:

传递、交流信息的公私信件(手写!

)。

《京报》:

明末出现,清朝盛行,唯一有固定报名的古代报纸,一直延续到中华民国成立(400年),与近代传媒并行100年,是近代报纸的信息来源之一。

定本:

我国最早的新闻检查,进奏院将所要传播的内容编好,由枢密院审查,加强了当时统治者对邸报的控制。

近代报纸的几个条件:

①周期性②机械手段生产③商品性④有别于行业报刊,一般公众感兴趣⑤受众群体为普通购买力大众⑥时效性⑦稳定性

古代报纸起源的说法:

①先秦说:

三代说、周朝说、春秋说、战国说其中春秋说最为著名,《春秋》为鲁国史书,记载了历史新闻事件,具有新闻要素,但没有传播的目的。

②汉代说:

汉代开始出现府报、邸报、邸抄。

更近似于手写的“新闻信札”,没有留下文字/实物证明。

③唐代说:

有实物证明【流落海外的敦煌文物:

敦煌进奏院报(新闻信)】+有文献证明【孙樵《开元录》——提及“开元杂报”】

④宋代说:

宋代小报:

《论禁小报》(屡禁不止,伪装成官报/传奇)+探子(分工明确,内探,省探,衙探等)+“定本”是我国最早的新闻检查。

唐代两级传播(原始官报):

宋朝传播方式(现代官报):

将进奏官归入中央编制——规模化,专业化。

功能:

信息发布功能(监测环境),传播文化(传承功能),将社会整合为整体,教化功能

最早的新闻检查制度,官报工作环节(规避,分担政治风险)

原因:

宋代思想文化较开放(清代被禁绝)+有利可图(小报的根本目的是盈利)

古代新闻转播特征:

1.京报占据垄断地位

2.民报与京报的同质化

3.无言论板块【大言论:

社论社评,中言论:

专家发言,小言论:

读者来信】

何以中国本土没能产生近代媒体:

从复制方式入手(写本、雕版、活字)——也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分析

1.北宋及之前,多为写本,偶有雕版。

价格昂贵,仅在官员、士大夫、富商间流传,无法成为真正深入社会的大众媒介

2.之后多为雕版,但雕版适用于标准文本【相较于手抄而言更为准确】的小批量【无法追求时效性,因为雕版制作费时长,大批量制作划不来】——基本满足古代民众需求量,故而停滞不前。

3.明末(1638)活字出现【发明于1041-1048左右,但使用比西方还晚30年】,因为汉字过于繁琐,前期投入大——不追求标准本,但可满足大需求量。

4.活字为主:

铅活字(1949-至近代)——新中国成立后才广泛使用

第二讲:

近代新闻媒体的输入与近代新闻报业的确立

涉及的时空关系:

开阜珠三角与长三角、南中国海马六甲海时空关系:

开阜珠三角与长三角、南中国海马六甲海峡

外国人在华办报的总体情况:

人员构成、职业、国籍、合流、报刊构成

《察世俗每月统纪传》:

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米怜创办,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版式仿中国《京报》,但添加有编者姓名和卷首语(名人名言),有了部分新式标点符号,不重视新闻(没有专门新闻栏目),唯一一条新闻:

第二期《月食》

《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

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床伴,更接近现代报刊,有新闻栏目(创新!

),以知识性文章为重点,更能避免中国人对外国传教的反感,以及外国教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

第一次向中国人宣传近代纸媒并试命名为“新闻纸”(有广州本&

新加坡本)

《万国公报》:

1868-1874《教会新报》(最初名为《中国教会新报》),周刊——1874-1883《万国公报》,月刊——1889-1907《万国公报》,因经费不足被广学会收购,月刊【影响力最大】

《蜜蜂华报》:

葡萄牙政客所办,中国近代第一份外文报刊。

马礼逊:

英国传教士,第一个将《圣经》译成中文,1807至中国,创办《察世俗每月统纪传》

米怜:

英国传教士,1813至中国,任《察世俗》主编

郭士立:

普鲁士传教士,1833创办《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

林乐知:

美国传教士,1868创办《万国公报》,后因资金不足被广学会收购

《北华捷报》:

创刊于1850,英国商人奚安门创办,又名《华北先驱报》,上海第一份近代化报纸(英文),直接由英国报纸移植,为英国资本主义服务。

【与传教士的嫁接不同:

传教士办报内容包含中国元素,版式仿《京报》】,在奚安门死后被拍卖给字林洋行,出现一系列中英文子报,如《字林西报》(英文)、《上海新报》(中文)等。

《字林西报》:

前身为《北华捷报》,英文报刊,1951年停刊,一度是中国存在最久的报纸。

《上海新报》:

前身为《北华捷报》,1961年成立,上海的第一家商业中文报纸。

《申报》:

1972,上海,由英国商人美查与人合资创办,原称为《申江新报》,1809被席子佩收购,民国成立后由史量才接办(顶峰时期)。

是中国近代三大报纸之一。

《瀛寰琐记》&

《点石斋画报》:

中国近代最早的文艺期刊&

时事画报,《申报》馆出版。

《循环日报》:

中华印务局总办,王韬为创建人之一及总编辑,国人办报最成功范例。

办报动机:

赚钱+知识分子得到认可。

办报特色:

重视政论的商业报纸。

奚安门:

英国商人,创办《北华捷报》,在其死后被拍卖给字林洋行。

美查:

英国商人,为了赚钱,在1972在上海与人合资创办《申报》

席子佩:

1897从美查手中收购《申报》,后1912将《申报》转让给史量才。

史量才:

近代中国最大的报业资本家,民国成立后接手《申报》,后因言论问题被暗杀。

王韬:

1845考取秀才,1848应英国传教士邀请至上海墨海书馆工作,1862因上书太平天国被发现,逃亡香港,兼任《华字日报》主笔,1874在香港集资创办《循环日报》,提倡维新变法。

1884回到上海,次年任上海格致书院院长,1987去世。

林语堂称其为“中国新闻报纸之父”。

秉笔华士:

清末外国报馆用中国编辑。

传教士物色了一些中国文人,协助洋人、传教士译书、编书,培养了一批杰出的人才。

挂洋旗:

中国近代报纸请外国人做名誉主编,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为了规避来自中国政府的政治风险。

兴起:

香港

开阜:

珠三角——长三角——长江沿岸内陆城市(武汉三镇)&

京津地区(沿河北上)

时间:

1860前后(1890前后内陆基本覆盖)

时间:

1815-1951(主要是前一百年,后期由于中国报刊成为主体,外国人办报影响力下降)

1815:

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纪传》问世于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

1951:

最后一份英文报纸在上海结束

人员构成:

1.传教士:

天主教(唐宋)/新教(19世纪)

2.政客(外交官):

尤其是殖民地&

租借地——为本方政府牟利

3.商人:

以谋利为主要目的

纸媒构成:

报纸、杂志、书籍、小册子等

影响较大的报纸:

传教士办报(宣传西化时,往往自身先中国化)

1815《察世俗每月统纪传》——马礼逊、米怜【英】

1833《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郭士立【普鲁士】

1868《万国公报》——林乐知【美】

其他:

政治家(外交官)办报:

1822,澳门,《蜜蜂华报》【葡萄牙】

(第一份外文报刊)

商人:

1827《广州记录报》

以上三种人合流:

很多外国人是基督徒,投资捐款、政客操纵

报纸类型:

1.同人报【私人办报】2.机关报(上位)——党报(下位)

为什么《察世俗》在马六甲办报:

1.中国严禁传教,因此转移至中国周边地区。

2.地理优势、安全优势、气候优势

上海成为近代商业性报纸出版基地:

1.比较上海、广州、香港

上海&

广州:

1.上海行政级别低,属边缘地区,更容易转型。

越靠近权力中心,转型越困难。

2.当时的外国人认为,以广州为首的珠三角地区较为排外。

3.长三角是当时中国最发达的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中国粮仓)

4.上海在地理位置上离京师更近,形成移民社会。

香港:

1.中英文报刊最早出现时间,香港都比上海更早

2.中英文报刊早期数量关系,在19世纪60年代前,香港远超上海。

2、《申报》【1872.4.30-1949.5.27】

1)申报简史:

1872-1889为了赚钱,由英国商人美查与人合资创办,原称为《申江新报》

1889-19091889组成“美查有限公司”,总资产由1600两白银变为30万两

1909-19121909被席子佩收购

1912-1934民国成立后,由史量才接办(达到顶峰)

1934-1941史量才被暗杀,由其家族维系。

(1937-1941期间为孤岛时期,日本人尚不敢进入租界)

1941-1945日本人控制《申报》,成为日伪出版的报纸

1945-1949抗战胜利后被国民政府接收,1949被共产党当作反动关闭

2)版面构成:

1.言论版块:

近代报刊重要构成部分(新闻是报纸的生命,言论是报纸的灵魂),选题为人民感兴趣的话题,且与近日新闻联系【例:

首论《拟议大桥为公桥议》】

2.新闻版块:

采访能力有限,有闻必录,难以确定真实性,贴近民生,主要为本地新闻【例:

杨月楼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

3.“副刊”版块:

副刊性版块,但真正的副刊20年后才出现【例:

概不取值】

4.发行与管理:

有极少的广告版块,因此暂不列入【例:

定价、零售、重用华士】

3)《申报》与《上海新报》的竞争

1.言论:

申报将重要言论新闻放在头版发表(申报开创此模式后延续至今),国内报纸多将广告放在头版。

上海新报言论新闻所占版次偏低,切内容多为政论文章,孤选版面,与近日新闻无联系。

2.新闻:

申报资金丰富,做外阜新闻(1874-1877连续报道“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后聘请杨为编辑)

上海新报避开外阜竞争,专注做本阜新闻

3.“副刊”

申报免除版面费(10年后才出现稿费),为精英阶级参与认可,部分实现在中国合法化。

创办中国近代最早文艺期刊《瀛寰琐记》以及最早时事画报《点石斋画报》

上海新报投副刊稿时要交版面费(新闻稿除外)

4.发行

申报定价8文:

降低成本——用国产毛边纸,但无法双面印刷,民国成立后才解决。

以零售为主(伦敦售报方式),报童出现。

上海新报定价30文,用进口白报纸,订户常年包订,很少零售

5.其他:

申报最早使用电报技术传递新闻,使用有线电报传输《京报》选录+电传上谕+科举榜单

字林沪报(1882)恶性竞争,抄袭申报

新闻报(1893-1949)争抢广告,向外辐射(与申报同时被停办)

4)总结

秉笔华士时代,约10年出一张名报:

1851《北华捷报》—1861《上海新报》—1872《申报》

中国化过程,形成产业:

《北华捷报》—《上海新报》(中文化)—《申报》(中国化)

3.国人早期的办报尝试

由注意到利用:

译报(澳门新闻纸)——外文报刊关于华人内容的翻译

由协办到自办:

沈毓桂、陈言(陈霭亭)——先给人打工再自己办报

1870年代初最早一批:

《昭文新报》(汉口)——第一份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纸

《汇报》(上海)——第一份“挂洋旗”报纸,多次改名,申报得罪的广东商人创办

《羊城采新实录》(广州)——创办不久就停刊

《新报》——上海道台冯俊光世纪主办,为了解决铁路问题,上海准官报

王韬与《循环日报》:

生计之考虑+立官之考虑(三不朽:

立德、立功、立言)——知识分子得到认可

第三讲:

政治家办报

政治家:

政客、政治活动家、政治领袖(不是新闻纸而是观点纸)

政治家办报(第一期为“康梁”办报)与政治新闻学(陈力丹)

主要报刊关系图

论战

不同办报模式:

政治家办报:

先知先觉,培育、教育读者

传教士办报:

不求盈利,宣传教义

商人办报:

贩卖信息,赚钱为主

文人办报:

王韬为代表的早期文人,义利并重,尊王攘夷(上谕放在头版)

乙未三报:

乙未年出版的三份报纸《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强学报》

1895,北京,盗用传教士报名,同人报

《中外纪闻》:

1895,北京,北京强学会机关报

《强学报》:

1896,上海,上海强学会机关报

《时务报》:

戊戌变法时期的核心媒体,创刊于1896,上海。

三巨头为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

后衍生出湘报系列&

知新报、国闻报、时务日报等。

《大公报》:

中国近代三大报纸之一,1902由英敛之创刊。

1916-1925为王郅隆主持时期,成了亲日卖国的安福系的言论机关,销量惨跌。

1926-1949为新记公司时期(最辉煌。

三巨头:

张季鸾、吴鼎昌、胡政之)

《新民丛报》:

20世纪初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重要刊物。

于1902年2月由梁启超创办于日本横滨。

是梁启超主持的报刊中历时最久、影响最大的刊物。

但最终在与《民报》的论战中落于下风,失去民心,被迫找借口停刊。

《苏报》:

1896年创刊于上海。

主办人胡璋,以其日籍妻子名义注册。

报刊内容多载市井琐事,黄色新闻,低级趣味。

1900年由陈范接办,倾向改良。

逐渐由温和小报演变为激进报。

1903年聘请章士钊为主笔,章太炎、蔡元培为撰稿人,报道各地学生的爱国运动,成为爱国学社的言论机关。

1903年7月苏报被查封,章太炎、邹容等被捕。

苏报案:

清政府为镇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而罗织的文字狱,是辛亥革命前的著名反清政治案件。

1903年,邹容、章太炎高呼革命,要求建立资产阶级国家,报道各地学生的爱国运动。

清政府逮捕章太炎等。

邹容激于义愤,自动投案。

《民报》:

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

1905年11月26日创刊于东京,同盟会成立后,将其改为《民报》作为会刊。

章太炎任总编辑。

《时报》:

康梁国外出资创办,实际创办人是狄楚青。

最有影响的是对报刊业务的改革,重视新闻、言论,紧密配合时事要闻,专辟《时评》栏(《时报》的评论&

时事评论)。

“竖三民”:

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于右任于上海创办,是同盟会重要的言论机关之一。

影响很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