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宏观调控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7794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宏观调控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美国宏观调控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美国宏观调控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美国宏观调控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美国宏观调控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国宏观调控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Word文档格式.docx

《美国宏观调控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宏观调控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Word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美国宏观调控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Word文档格式.docx

但是美国政府通常不用税收优惠来招商引资。

  2、严格依法管理财政预算。

美国的联邦财政预算由总统府的管理与预算办公室负责编制,报经国会批准。

财政预算经国会批准后,财政部可根据经济情况进行微调,但是财政预算支出结构的任何调整都由国会决定,无权变更。

  3、政府对发行国债持审慎态度。

美国政府对发债很审慎,主要根据财政收支预期进行,每年三月份公布政府的发债情况。

美国决定发债是自动形成的,经济好时政府就少发债;

经济不好时政府就多发债。

不管政策制定者的意图如何,当政府财政紧张时,总统必然要求发债,国会只要求财政部为满足一定支出而融资,而不管采用什么手段。

  1、货币政策目标明确。

虽然从理论上讲,美国货币政策目标有充分就业、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保持金融市场稳定等五个方面。

但在实际宏观调控中,美国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就是预防通货膨胀,保持价格稳定。

  2、主要使用利率杠杆进行调节。

美国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就是调息。

经济过热就加息,经济疲软就减息。

比如,1994年当美国经济出现过热苗头时,美联储在一年内连续7次提高利率,把联邦利率从3%提高到6%,迫使当时的美国经济降温。

1998年为防止世界金融动荡造成对美国经济的冲击,美联储分别在 

1998年9月、10月、11月连续三次降低利率。

2001年至2004年6月,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尽快恢复增长,连续10次调低联邦基金利率,将其调至美国46年来的历史最低点(1%)。

正如美国经济学家、斯坦福大学约翰•泰勒教授所说的: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是近年来美国情况特别好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带来的价格稳定本身大概就使生产率得到提高……”。

  3、建立灵敏高效完善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美国的利率调节之所以有效,首先是因为美国市场经济高度发达、市场机制健全有效,利率的升降直接影响到企业和个人的利益;

其次是美国信贷市场健全有效,金融机构向居民家庭发放了大量的消费信贷和住房抵押贷款。

降低利率居民和公司直接受益,还可以通过“借新还旧”维持高消费;

提高利率居民和公司直接受损,消费需求马上下降。

  4、实行信贷资产证券化。

1968年美国推出了最早的抵押贷款债券。

1983年又设计发行了抵押保证债券。

1990年美国3万多亿美元末偿还的住宅抵押贷款中,50%以上实现了证券化。

信贷资产特别是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不仅沟通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疏通了货币政策传导途径,还有效解决了银行“短存长贷”的矛盾,分散了房地产市场和银行信贷风险,维护了金融稳定。

  三、美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协调配合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需要协调配合。

财政政策实施作用大、速度快和预测性强,但决策时间比较长,必须经过立法和国会审批等程序,有时候其决策的时滞会使政策实施赶不上经济形势的变化;

而货币政策决策快、独立性强,受政治干扰小。

财政政策作用的主要对象是消费支出,特别是税收政策主要影响消费;

而货币政策作用的主要对象则是资本支出,影响主要体现在投资方面。

所以,只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互相搭配、协调配合,才能取长补短,实现预期的宏观调控目标。

美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比较好,二者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财政政策主要解决经济长期增长问题,货币政策主要调节短期经济波动。

解决经济萧条问题,通常以财政减税政策为主;

解决通货膨胀问题,通常以紧缩的货币政策为主。

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和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之间建立有协调机制,财政部长和美联储主席经常会面共商经济大计,财长提出货币政策建议很慎重,以使中央银行保持独立性;

美联储尽管独立性很强,在决策时也要考虑对财政政策的影响。

  2、美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同向搭配,包括“双松”搭配和“双紧”搭配。

另一种是逆向搭配,包括“松紧”搭配(即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配合)和“紧松”搭配(即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搭配)。

在美国宏观经济调控中,“松紧”搭配的政策是经常被采用的。

  四、美国宏观调控对我国的启示

  1、根据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制定宏观调控目标。

美国在不同时期实施不同的财政货币政策组合的核心依据是经济运行中主要矛盾的转移。

如在1945年至1968年,针对国内失业率居高不下,美国政府把充分就业定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1969年至1980年,针对当时主要由于石油危机引发的物价攀升,美国政府把抑制通货膨胀定为当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采取了紧缩银根等金融货币政策和法律措施;

20世纪90年代,针对财政赤字严重,物价上涨较快的现实,美国把消灭财政赤字、抑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确定为宏观调控目标。

2001年以来,针对经济增长缓慢,美国小布什政府制定了以减税为主要手段,以促进经济尽快恢复增长为主的宏观调控目标。

借鉴美国宏观调控经验,首先应该根据我国各个时期经济运行中主要矛盾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要求,相机制定宏观调控目标。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制定宏观调控目标,既要考虑当前经济调控的需要,更要考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要求。

  2、适当把握国债发行政策。

不仅是美国,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都表明,财政政策是政府克服经济衰退,启动经济增长的长期有效手段之一。

但是,发行长期国债并不是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税收才是克服经济衰退,扩大内需,启动经济增长的最有效、最长期的财政政策手段。

每当经济增长缺乏动力,经济增长速度减慢时,美国历届政府首先采用的财政政策手段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减税。

反观我国自1998年开始,已经实施了6年的积极财政政策,主要以发行长期建设国债,拉动政府投资为主要政策工具。

在当时扩大内需、启动经济增长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当前我国投资需求特别是民间投资已经启动,还出现了钢铁、汽车、电解铝、房地产等行业投资过热现象;

而且连续6年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已使我国财政风险有所聚集。

在这种情况下,可考虑减少发行长期建设国债。

  3、宏观调控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税收的作用。

搞好宏观调控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税收的宏观调控作用。

当务之急是要深入研究税收理论与国外实践,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和搞好宏观调控的要求,深化我国税收体制改革。

一是要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稳步推进税收改革。

二是要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特别是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税收制度。

三是要改革增值税。

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将设备投资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

四是要改进个人所得税,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

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简化税率级次。

五是要在统一税政前提下,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政管理权。

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城乡税制统一。

  4、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有利于增加技术开发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财政支出机制。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注重研究与开发、技术转化和教育的投资,增加对新生产能力的投资,并运用竞争机制改善国家创新机制,取得了全球竞争优势。

日本由于忽视进入世界技术领先国家行列后的体制和结构调整,丧失了利用新技术创新成果推动经济增长的机遇,使经济陷入了长期衰退和停滞不前。

因此,借鉴美国、日本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我国宏观调控要特别重视发挥财政支出政策对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作用。

当前,一要加强财政对高技术产业、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投入。

二要增加农村地区的公共支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修路、治理环境等。

三要增加有利于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支出,缓解目前的就业压力。

四要增加扩大城乡居民消费,促进经济良性循环。

  5、进一步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我国应该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同时,着重完善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为此,一要加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权威性。

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后,我国分设了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中央银行不再直接监督管理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经营。

由于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都是国务院直属的正部级单位,中央银行协调难度较大。

因此要明确中央银行对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业务领导地位,金融监管机构也要考虑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二是要深化金融改革。

加快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改革,使其真正成为现代金融企业。

加快银行业务创新改革,减少业务收入中的利差收入比例,提高利率调控的敏感度。

改善清算支付体系,提高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水平。

加快发展可交易金融工具品种,从总体上增强债券市场对信贷市场的传递性。

发展货币市场基金账户,减轻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压力。

三是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重点是存款利率市场化,发展利率套期业务,以减轻利率市场化后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压力。

四是按照市场原则,相机抉择,扎扎实实推进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政策。

五是深入研究我国当前条件下,利率、汇率和准备金手段的优点缺点,取长补短,搞好三者的协调配合,共同搞好宏观调控。

  6、实施信贷资产证券化。

首先,要充分认识我国实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重要意义。

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增强资产的流动性,提高银行总体盈利水平;

改善信贷结构,优化商业银行的资源配置;

开拓银行业与证券业合作的新领域。

其次,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抓紧出台《证券法》、《公司法》的实施细则,对资产证券化做出明确规定;

同时制定相应的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

第三,科学确定资产证券化目标,正确选择能够进行证券化的资产。

可考虑国有商业银行住房贷款,大型公用基础设施项目贷款及其他期限长、流动性差但具有远期效益的贷款,银行不良资产等。

第四,在法律没有修改前,金融监管部门要准许进行资产证券化试点。

第五,支持发展为资产证券化服务的中介机构,如特设载体(SPV)等。

第六,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有关部门要在强化监管的条件下逐步允许保险基金、养老基金等进入资产证券化市场,使机构投资者成为该市场的主体。

  作者:

王兰军 

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

  

《宏观经济研究》2005年第1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