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单反相机使用常识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8229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7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码单反相机使用常识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数码单反相机使用常识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数码单反相机使用常识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数码单反相机使用常识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数码单反相机使用常识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数码单反相机使用常识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数码单反相机使用常识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数码单反相机使用常识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数码单反相机使用常识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数码单反相机使用常识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数码单反相机使用常识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数码单反相机使用常识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数码单反相机使用常识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数码单反相机使用常识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数码单反相机使用常识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数码单反相机使用常识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数码单反相机使用常识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数码单反相机使用常识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数码单反相机使用常识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数码单反相机使用常识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码单反相机使用常识Word格式.docx

《数码单反相机使用常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码单反相机使用常识Word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码单反相机使用常识Word格式.docx

小型数码相机通过观察背面液晶监视器来进行拍摄,画面无法跟被摄体的运动同步,因此无法获得希望的构图效果。

而在采用数码单反相机拍摄的上图中通过光学取景器甚至能够及时对人物的表情进行观察确认。

二、摄影前的基本设置

(一)调节取景器屈光度

观察取景器

相机购入时未进行屈光度调节,可能因使用者的视力情况差异而导致取景器显示模糊。

应根据自己的视力进行调节。

用屈光度调节旋钮进行调整

在观察取景器的同时,旋转屈光度调节旋钮,寻找显示最清晰的位置。

可以看清楚了

可将取景器下部的信息显示是否清晰可见作为标准来进行调整。

当眼睛疲劳时视力可能出现变化,所以应牢记调整的操作方法,随时进行调节。

(二)设置照片存储格式

名词解释:

何谓记录画质?

所谓的画质,是指影像处理器所生成图像数据的大小和质量。

格式,对图像感应器传送来的数据,按照指定形式进行加工,获得符合使用需求的质量。

影像处理器对图像感应器所得到的数据不进行加工,而直接进行保存的存储记录形式。

需要之后使用电脑对画质进行调整。

格式,将图像数据压缩为一定的大小进行保存的存储记录形式。

由影像处理器进行处理,不需要使用电脑进行加工。

图像存储的几种基本数据:

记录画质模式 

记录像素数 

用途

JPEG大/优 

4272×

2848像素 

A3+打印

JPEG大/普通 

3088×

2056像素 

A4打印

2256×

1504像素 

L尺寸打印

RAW 

4272×

后期处理

RAW+JPEG大/优 

※(图像画质记录模式的种类以及记录像素数因机型不同而异)

三、相机的持机方法

采用正确的姿势持机不仅能够让我们顺利完成拍摄,而且会极大地影响所拍照片的质量。

为了防止出现手抖动,应该掌握正确的相机持机方法。

持机的基本方法

横向持机

在横向持机时,左手应从镜头下方托住相机以保持稳定。

轻轻收紧双臂以防止相机出现抖动。

小提示 

错误的持机方法

双臂像翅膀那样张开,上半身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不要只用手臂去支撑相机,应使用整个身体去保持稳定。

纵向持机

在纵向持机时,握持相机手柄的手既可位于上方也可位于下方。

但当握持手柄的手位于上方时手臂更容易张开,所以要特别加以注意。

小提示 

错误的持机方法

位于上方的手臂张开了,这样持机非常不稳定。

可以说与采用单手持机没有什么区别。

从低位拍摄

在降低重心进行拍摄时,应将左膝支撑于地面,用右膝支持手臂,这样可防止出现纵向手抖动。

实时显示模式拍摄

采用实时显示模式进行拍摄时,更容易出现手抖动。

应夹紧双臂、从下方支撑相机,以保持稳定。

四、几种常用的拍摄方式

(一)构图方式

决定照片构图的是画面的方向以及画面的宽阔感

拍摄者完全可以将相机的取景器想象成画布,而如何在一张照片上均衡地安放被摄体就成了关键。

就像绘画时我们有时将画布竖起来,有时将它横过来一样,拍照时我们也可以选择横拍或竖拍。

还有,将被摄体安放在照片中的哪个位置也完全取决于拍摄者自身,应该根据被摄体的大小和周围的状况来安排画面。

另外,画面的宽阔感也是构图时的重要要素,是将整体拍入画面还是只将一部分被摄体放大,不同选择会使照片的整体气氛发生很大不同。

构图不是能用某些数值具体衡量的东西,而是拍摄者按照自身“意图”进行的一种创作。

1、横向的照片能够展现出宽阔感

这张照片是按照风光摄影的基本手法——横向构图法拍摄的。

横向拍摄的照片和人类的自然视野相似,能给人以一种安定感。

在这张照片中,近处的船和背景对比鲜明,产生了一种令人愉悦的紧张感。

2、竖拍可表现出画面的纵深感

用竖拍截取风景,画面往往给人以失去均衡的感觉,但是有时也会产生独特的效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外,近景与远景的距离感被更加夸张地表现出来,在画面中形成了纵深感。

拍摄范围也会改变照片整体印象

拍摄范围不同,照片给人的印象也会有很大不同,这被称作“画面视角”。

拍摄距离和所使用镜头的种类都会让它发生很大变化。

例图中靠近被摄体竖向拍摄的照片与在稍远一些距离上横向拍摄的照片效果完全不同。

我们用竖向和横向的构图分别拍摄了左图中红框内部分。

虽然拍摄地点、模特完全一致,但是因为画面视角不同,给人的印象就完全不一样。

■横向拍摄,画面宽广

■竖向拍摄的特写

(二)各种拍摄方式

1、自动模式进行拍摄

将拍摄模式设置为“全自动”

旋转模式转盘,将标记对准全自动模式。

所谓的全自动模式,是指所有功能都将由相机自动设置的非常方便易用的拍摄模式。

将镜头对焦模式设置为“AF”

检查镜头上的对焦模式开关,将标记对准“AF”。

这样自动对焦功能就能起作用了。

取下镜头盖

取下镜头前盖,完成拍摄准备。

镜头盖为弹簧式,按下两端的锁定部分就可以取下镜头盖。

将相机对准被摄体

用右眼观察取景器,对准希望拍摄的对象。

观察取景器时,不应远离取景器,应使眼眶贴紧取景器进行观察。

半按快门按钮,进行对焦

当希望拍摄的对象基本进入取景器内之后,轻轻半按下快门按钮,启动自动对焦功能进行对焦。

合焦于被摄体

在能够看清希望拍摄被摄体的同时,相机发出“噼噼”提示音。

完全按下快门按钮,进行拍摄!

在半按快门的状态下调整构图,然后完全按下快门按钮。

至此拍摄就完成了!

在完成拍摄之后,在液晶监视器上将显示刚拍摄到的图像。

预览图像在显示一段时间后将消失,此时图像数据已被记录至存储卡内。

昏暗场景下,闪光灯将自动闪光

当被摄体较暗时,内置闪光灯将自动弹出并闪光。

即使是在室外条件下,如果亮度不足或处于逆光,有时候也会自动闪光,这属于正常现象。

只要掌握了基础知识,就会发现使用数码单反相机拍摄其实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难。

只要正确对焦并按下快门按钮,一个崭新的世界就将展现在你的面前。

2、拍好人物照人像模式

采用人像模式可以轻松拍摄出漂亮的人物照片。

相机不仅会自动选择对焦点,而且画质也被设置为更加适于拍摄人物的模式。

相机的设置和图像处理风格

使人物更加美丽

与常规的全自动模式相比,人像模式的相机设置具有两大特征。

一个特征是利用光圈效果虚化背景。

人像模式的光圈值自动设置为接近所使用镜头的最小光圈值(光圈叶片完全打开,通过光量最多的状态)。

通过光圈效果提高背景虚化程度,以凸显人物,使人物更加醒目。

另一个特征是利用照片风格对照片色调进行调整,使肌肤质地更加柔和。

另外,曝光也相对偏亮,使皮肤显得更加白皙。

虽然色调并未发生大变化,但人物肌肤会略带粉色,使人物显得更加健康、更具活力。

人像模式/EF70-200mmf/4LISUSM

(F4/1/400秒/ISO100/白平衡:

自动/照片风格:

人像)

采用大胆的构图

在进行人像摄影的构图时,最重要的是将人物布置在画面内的哪个位置。

另外,如何截取人物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如果采用普通的拍摄方式,就很容易落入类似证件照的刻板模式。

所以应大胆进行裁剪,或者仔细寻找合适的拍摄角度,尝试用艺术风格来拍摄人物。

■拍摄特写时可将头顶截掉

拍摄特写时,如将头的上部剪裁掉可以更加突出人物的表情。

同时应在左边或右边留出一定余白,这样可以使构图更加协调。

留余白的方式没有固定要求,但最好是在人物面部侧向的一边留出余白,以获得更加自然的效果。

■采用低角度仰拍变化构图

采用低角度仰拍人物,这也是一个不错的创意。

可以获得充满艺术性的效果。

如果配合使用广角镜头会更加有效。

3、使风景显得更加鲜明风光模式

采用风光模式时,相机设置保证了能够对由近及远的大范围景物进行锐利的成像。

同时还具有使绿色、红色更加鲜艳的特征。

照片整体印象更加清晰、锐利。

光圈效果使画面整体锐利 

鲜艳地再现风景

风光模式下的相机设置,光圈值略大(光圈叶片横向关闭),可使近景到远景全部合焦。

光圈与合焦范围的关系将在后面的内容中详细介绍,首先只要知道这是光圈所具有的特性就可以了,可以得到与人像模式下的光圈效果完全相反的效果。

在画质方面,不仅提高了锐利度,还能够对细节部分进行细致表现,并且加强了绿色、红色、蓝色等色彩的色调,使天空和树木等显得更加鲜艳。

基于以上原因,即使是在略有阴云的条件下也能够拍出比实际视觉所见更清晰的照片。

虽然采用的是比较大的光圈值(光量较少),但由于ISO感光度被设置为自动,相机会自动对感光度进行调整,所以通常能够以合适的快门速度进行拍摄。

但是在黄昏等场景下,由于光线不足,可能会产生手抖动,此时应使用三脚架,才能充分发挥出风光模式的效果。

另外,在此模式下,不管环境有多暗,内置闪光灯都不会自动闪光。

一切拍摄设置都是针对风光摄影需要的。

风光模式/EF17-40mmf/4LUSM

(F8/1/160秒/ISO100/白平衡:

风光)

风光摄影的构图 

基本要求是保持水平

在进行风光摄影时,需要特别注意画面是否倾斜。

但通过取景器来判断画面是否倾斜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如果再加上如广角镜头可能导致的变形,甚至连水平的图像都无法得到。

这种时候应该使用三脚架内置的水平仪等来保证画面的水平。

在谈论构图之前应首先保证画面的水平,这一点非常重要。

4、放大拍摄微小物体微距模式

微距模式的设置便于拍摄各种微小被摄体。

可应用于拍摄花草、昆虫以及身边的各种微小物体等,是一种可以广泛应用的便捷拍摄模式。

凸显主题 

放大拍摄微小物体

微距模式是用于拍摄微小物体的拍摄模式。

在色调方面未加特殊处理,但相机设置根据被摄体做出了变更。

光圈值不会调得过大,如果使用较暗的镜头相机会全开光圈。

如果是较明亮的镜头,光圈值则基本在最小值到中间区域范围内自动设置。

采用这样的设置可以强调前后的虚化效果,使合焦部分更加醒目,可以凸显主题。

另外,考虑到手持进行拍摄的情况,微距模式下ISO感光度设置为自动(ISO感光度设置偏高)以防止手抖动现象的出现。

由于内置闪光灯被设置为可自动闪光,即便被摄体被拍摄者的影子笼罩也可以获得适当的亮度。

微距摄影广泛应用于花草、昆虫等自然摄影以及拍摄身边周围的小物体。

即使是抓拍,微小物体也可以采用微距模式,完全不成问题。

微距模式/EF-S17-55mmf/2.8ISUSM

(F4/1/500秒/ISO160/白平衡:

标准)

配合使用微距摄影专用镜头会进一步增强效果

要想放大拍摄微小物体,仅凭标准变焦镜头还是存在一定的限制。

如果想拍摄得更大一些的话,最好还是使用近距离拍摄专用的微距镜头。

微距镜头的拍摄距离因焦距不同而异,但它们大多数有着1:

1(等倍)的最大放大倍率,且可进行近距离拍摄。

■EF-S60mmf/2.8USM微距

最大可进行等倍近距离拍摄的小型微距镜头。

可用于从微距摄影到一般摄影的多种用途。

■硬币特写照片

直径仅28mm左右的硬币通过微距镜头拍摄后可放大到如此大小。

同时图像也非常清晰锐利。

5、拍摄高速运动物体运动模式

运动模式组合了适于拍摄高速运动物体的各种功能,是可以让任何人都能享受到运动摄影乐趣的高级拍摄模式。

可用于所有运动物体,所以也适于拍摄儿童或宠物。

擅长于捕捉不规则运动的物体 

运动摄影的最佳拍档

拍摄高速运动的人或物,在过去是需要高超的摄影技巧和丰富经验的。

这包括对运动物体持续对焦的技术以及保证不出现抖动以获得锐利成像的能力。

而相机的运动模式在这两方面都为我们提供了帮助。

自动对焦功能将追踪正在运动的被摄体,进行连续对焦。

对焦点选择也自动完成。

同时,为了能够凝固被摄体的运动瞬间,相机自动采用较高的ISO感光度以保证较高的快门速度。

而且运动模式还采用了连拍功能,提高了捕捉瞬间机会的能力。

当被摄体进入画面后,半按快门按钮,开始自动对焦。

只要被摄体在画面内,保持半按快门按钮的状态就可追踪被摄体持续自动对焦。

当确定机会来临时完全按下快门按钮并保持按下状态,这样将连续拍摄动态瞬间,可提高捕捉最佳瞬间的机率。

为了充分发挥这些性能,应采用具备防抖功能的远摄镜头,以获得最佳效果。

运动模式/EF70-200mmf/4LISUSM(F8/1/2500秒/ISO400/白平衡:

自动/照片风格:

保证被摄体处于取景器中央位置

为了保证对运动物体进行稳定连续对焦,需要让被摄体始终处于画面的中央位置。

可将被摄体略微拉近放大以提高多个对焦点的反应能力,从而提高自动对焦系统的捕捉能力。

所有机型的自动对焦传感器都是中央的精度最高,所以使用取景器中央部分追踪被摄体将会更容易合焦。

6、同时拍摄夜景与人物夜景人像模式

夜景人像模式是融合了夜景摄影与人像摄影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摄影技术的一种拍摄模式。

可同时对人物和背景进行明亮的成像,可避免通常的闪光拍摄时出现的背景完全变黑的弊端。

夜景人像模式的相机设置由闪光灯闪光+低速快门组成。

进行闪光摄影时背景变暗是由于快门速度过高引起的现象,而夜景人像模式为了获得更多的背景光量,采用了低速快门,所以可避免这种现象产生。

另外,为了避免快门速度过低,ISO感光度被设置为自动,相机可根据周围的条件自动选择ISO感光度。

为了保证在更加昏暗的场景下也能够轻松完成对焦,在拍摄前闪光灯进行自动对焦辅助光闪光,比手动对焦模式更能够保证正确的合焦。

夜景人像模式/EF50mmf/1.8II

(F2.8/1/8秒/ISO400/白平衡:

随着背景颜色不同,人像的色调也会有所变化

夜景人像模式将根据周围的光源自动进行白平衡设置。

不过,由于光源种类存在差异,其中也有数码相机不擅长处理的某些特定波长的光源,所以偶尔照片整体色调略失真。

如果在拍摄后感觉色调不够自然,可选择能够自由设置白平衡的快门速度优先自动曝光模式再次拍摄。

■夜景人像模式拍摄

由于相机试图对背景光源进行正确补偿,导致被闪光灯照亮的人物面部略带蓝白色。

■自己选择白平衡拍摄

在预设的白平衡选项中选择“闪光灯”模式。

这样就保证了人物的色调正常。

虽然背景的色调略带红色,但人物色调非常自然。

7、不使用闪光灯进行拍摄闪光灯关闭模式

虽然闪光摄影可对昏暗场景下的被摄体进行明亮的成像,是非常方便的功能,但根据拍摄条件和环境场所的不同,拍摄的时候可能并不希望闪光灯闪光。

这时候可以使用闪光灯关闭模式。

当不想让闪光灯闪光时 

让人放心使用的拍摄模式

闪光灯关闭模式以全自动模式的功能为基础,也是组合了各种功能设置的拍摄模式,与全自动模式最大的区别是闪光灯是否闪光。

与根据情况进行自动闪光的全自动模式不同,不管被摄体的周围环境如何昏暗,闪光灯都不会闪光。

因为不会突然闪光,所以不会破坏现场气氛,可应用于演奏会、美术馆等场合。

而且由于只采用现场光源进行拍摄,所以当希望拍摄更具有现场氛围的照片时也可以使用。

在闪光灯关闭模式下,闪光灯也不会进行自动对焦辅助光的闪光。

当被摄体过暗时,有时候会出现难以精确对焦的情形,应在掌握这一特点的前提下加以灵活运用。

不过在类似演奏会等被摄体被灯光照亮、且具有足够亮度的场景时,自动对焦功能将毫无问题地发挥作用。

闪光灯关闭模式/EF-S10-22mmf/3.5-4.5USM

(F5.6/1/200秒/ISO800/白平衡:

单纯拍摄夜景时也很有效

由于闪光灯不会进行任何闪光,所以也能用于夜景摄影。

整体对比度不像风光模式那样强烈,所以即便是明暗差较大的夜景,也可以获得自然的成像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