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切削液使用管理规范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8256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切削液使用管理规范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完整版切削液使用管理规范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完整版切削液使用管理规范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完整版切削液使用管理规范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完整版切削液使用管理规范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完整版切削液使用管理规范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完整版切削液使用管理规范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完整版切削液使用管理规范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完整版切削液使用管理规范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完整版切削液使用管理规范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完整版切削液使用管理规范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完整版切削液使用管理规范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完整版切削液使用管理规范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完整版切削液使用管理规范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完整版切削液使用管理规范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完整版切削液使用管理规范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完整版切削液使用管理规范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完整版切削液使用管理规范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切削液使用管理规范Word下载.docx

《完整版切削液使用管理规范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切削液使用管理规范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版切削液使用管理规范Word下载.docx

4.2切削液的应用

4.2.1正确清槽,消毒和配制新液

4.2.1.1排空原液:

尽可能完全排空原工作液。

4.2.1.2清渣:

彻底清除工作液系统和存有工作液的液槽、机床表面、泵和循环管道系统及过滤系统,清除对象包括切屑、污渣、杂油、污泥等杂质,不留死角。

4.2.1.3清洗杀菌:

用1~2%的切削液和0.1~0.3%的杀菌剂配制清洗液,循环清洗系统至少不低于1小时,可延长至4小时。

4.2.1.4排空,检查清洗效果。

4.2.1.5配制新液:

首先测量槽体体积(长×

宽×

高),按要求确定配比浓度;

液槽注入新水,开启循环系统,按比例缓慢加入切削液(定量的)原液使其完全混匀(不可先加切削液后注入水稀释);

使用折光仪进行浓度监测,并用折光系数校正读书,使其达到规定的使用浓度。

4.2.1.6切削液浓度=折光仪读数*折光系数

切削液浓度:

工作液中含有原液的质量分数。

例如,100kg工作液中含有原液5kg,则工作液的浓度为5%

4.2.1.7进入加工

4.2.2切削液的日常维护

4.2.2.1补给切削液时应该在其他容器内预先配制成规定浓度,然后注入切削液箱。

为图省事只补充给水是引起浓度变化的重要原因,必须避免。

4.2.2.2切削液的稀释关系到乳化液的稳定。

切削液在使用前,要先确定稀释的比例和所需乳化液的体积。

然后算出所用切削液(原液)量和水量。

选取洁净的容器,将所需的全部水倒入容器内,然后在低速搅拌下加入切削液原液。

配制乳化液时,原液的加入速度以不出现未乳化原液为准。

切削液原液和水的加入程序不能颠倒。

4.2.2.3现场有专职人员对切削液进行管理维护,每日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

浓度(折光)、PH值(8.5~9.2)、外观(变色、破乳)、气味、浮油、泡沫等情况。

4.2.2.4保持切削液的洁净,严禁向系统抛杂物、洗涤物品及流入脏水(洗衣、洗手等)。

4.2.2.5根据日检情况,认真填写《切削液日常检测维护记录》。

4.2.2.6水溶性切削液监测内容

外观

稳定、均匀

每周不少于二次

PH值

大于8.2

浓度

按规定

浮油

小于2%

泡沫

小于2毫升/10分钟

防锈性铸铁

单片24小时合格

叠片8小时合格

每月一次(季节性强)

细菌含量

小于105/毫升

氯离子含量

小于70PPM

4.2.2.7切削液日常使用过程中,即使进行了新液补给和良好的管理,也会逐渐劣化,一旦其主要性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就必须更换新液。

切削液的劣化程度统一由现场油料专职管理人员进行确认,油料专职管理人员确认切削液劣化严重时,放可进行更换新液工作。

4.2.3关于切削液的腐败劣化现象(导致更换工作液的主要原因)

4.2.3.1腐败劣化的原因

水溶性切削液腐败劣化是微生物在适宜条件下迅速繁殖,使切削液发生生物化学变化的结果。

引起腐败的微生物有真菌、放射菌、细菌和酵母菌。

菌属繁多,分布广泛,在大气、土壤、江河、自然物体都能找到。

在腐败的切削液中经常有以下几种代表性污损菌:

A

铜绿色极毛杆菌

鱼肉腐败的代表性菌株,也是切削液腐败的主要菌属之一。

B

硫酸还原菌

切削液发臭的另一主要菌株,在无氧条件下繁殖,存在铁屑瘤、水垢下。

它能还原硫酸根,生成硫化氢,放出臭味;

硫化氢腐蚀铁生成硫化铁,使切削液变成灰褐、黑色。

这就是切削液要经常循环、透气、补氧、除去浮油、清洗液箱时要除去锈片和水垢的主要原因。

C

酵母菌、枯草菌、新月孢子菌

菌体内产生强酵素,使切削液发粘、PH值下降、腐败。

D

青霉菌

食品、工业材料变质的代表性菌。

E

大肠菌

能腐蚀铝箔和多种工业材料。

4.2.3.2微生物快速繁殖的条件

营养源充分

水溶性切削液为微生物繁殖提供了充分的有机物(碳水化合物、矿油、脂肪酸、脂肪醇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氮化合物(有机胺硝酸盐)以及含硫、磷、氯的物质(极压剂EP)。

氧气

嗜痒菌(硫氧菌、铁细菌)——轻臭厌痒菌(硫酸还原菌)——恶臭兼性厌氧菌(硫酸盐还原菌)——轻臭

温度

气温较高。

细菌在30~37℃宜繁殖;

霉菌在20~30℃宜繁殖。

碱性不足。

细菌在PH6.0~8.5适宜繁殖;

霉菌在PH4.5~6.5适宜繁殖。

PH大于9时,细菌、霉菌繁殖概率最低。

4.2.3.3水溶性切削液腐败劣化后现象

A)产生轻微的腐臭味,“星期一现象”;

B)工作液变成灰褐色或红色;

C)PH值、防锈性突然急剧下降;

D)产生胶质物质(菌皮)堵塞滤网、管道,乳化液分层;

E)加工性能下降;

F)产生恶臭、污染环境。

4.3水溶性切削液的管理

4.3.1原液管理

A)避免酷冷,暴晒和长期存放。

B)冬季5度以上存放。

C)夏季防止阳光直射,最好在三个月内使用。

D)乳化液低温破乳后不可恢复。

4.3.2工作液配制浓度管理

工作液的浓度是充分发挥切削液功能的基础。

浓度过低,会影响切削功能;

浓度过高,也会影响功能

的正常发挥,如果从防腐败角度看,浓度适当增加一些为好。

一般的微乳液,实验室腐败实验,浓度为5%时,6~7个月后开始变质;

浓度为10%时,10~12个月后开始变质。

4.3.3防腐管理

4.3.3.1选用清洁的水源——自来水、地下水,必要时对配液用水进行杀菌处理和水质调整处理,配液用水硬度80~120PPM为最佳。

4.3.3.2更换新液时,对液箱、管道、机床加工区进行彻底清洗,如果不清洗或清洗不彻底,尤其是换液前的切削液已腐败,换液后有可能几天之内就会腐败。

4.3.3.3正在使用切削液的管理

A)保持规定浓度,切削液消耗后,及时补充新液。

B)保持清洁,防止异物和灰尘进入。

C)及时清除浮油和切屑。

D)每日开车循环切削液至少1~2小时,尤其节假日更要注意。

E)当PH值低于8.5时及时补充新液并加以调整。

当PH值大于9时细菌,霉菌繁殖速度慢,所以国际上标准稀释液PH=9、原液PH=10为上限标准。

当PH值低于8时,要根据现场情况分别加入原液、杀菌剂、PH值调整剂进行调整;

PH值大于8.2时,加入原液调整。

4.3.3.4切削液腐败后对设备、工作环境、人身健康都有影响,还有可能影响新液寿命,故现场切削液管理人员应对切削液劣化程度做出及时判定。

4.4油基切削液的管理

4.4.1油基切削液的工作液劣化缓慢,通常情况只需要补给消耗的部分。

若切削液箱中液量减少,会引起切削液温度上升,不仅造成加工精度不良,也会促进工作液劣化,故要定期补充新液。

4.4.2供液系统的清洁与维护

每次更换新液前,必须将供液系统洗净,除去切屑、油泥、淤渣。

因为已劣化变质的切削液、油泥、淤渣等一旦混入新液就会促进新液的劣化变质。

在使用期内换用异种切削液时,必须预先进行两种切削液的相容性试验检查。

平时也应定期清除切屑、油泥和淤渣。

4.4.3油基切削液的氧化变质与预防

4.4.3.1氧化变质的主要危害

A)使其酸性增加,导致金属零件和机床生锈

B)产生沉淀、油泥,易沉着于机床运动部件表面增加阻力,或使过滤器堵塞。

C)发泡,引起泡沫所致的危害。

D)使其粘度不适当地增高。

4.4.3.2主要因素及解决措施

A)与空气接触机会越多越易氧化,故应尽量减少与空气的接触。

B)光线照射能诱发氧化,所以要尽量避光保存和使用。

C)某些金属(特别是Fe、Cu、Pb等)对氧化有促进作用,油品中的金属盐类对氧化的促进作用更大,故应及时清除切屑、沉渣等。

D)温度越高,氧化越剧烈。

所以在运输储存时应保持阴凉。

E)减缓油基切削液氧化变质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抗氧化添加剂。

4.4.4影响油基切削液性能的常见因素

4.4.4.1水分的混入主要影响切削液的加工效能及防锈性能。

特别是在应用氯系极压添加剂的场合,水与游离氯化氢会结合成盐酸,容易引起腐蚀。

水分的混入不仅使油基切削液防锈性能降低、工件和机床生锈,而且会促进刀具的磨损,导致刀具寿命缩短。

4.4.4.2漏油的混入搓丝机、滚齿机类机床从结构上难于避免润滑油、液压油和切削油相互混溶。

一般润滑油、液压油所含添置加剂的浓度比切削油低。

因此漏油的混入会降低切削油添加剂的浓度,使用切削液性能下降。

4.4.5当使用含活性极压添加剂的切削油时,要注意机床轴承部件和供液泵中使用的铜合金的腐蚀问题。

4.5切削液废液处理

4.5.1水基切削液废液处理:

水基切削液中含用各种表面活性剂和/或矿物油,油分难于分离,废液中还混入了大量的漏油、切屑、磨粒粉末等,处理起来比较难,因此水基切削液废液统一送往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

4.5.2油基切削液废液处理:

油基切削液的废液属可再生利用资源,产生的废液应进行集中收集管理,再依《废弃物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5.附录

附录一:

切削液加工性能方面常见的问题、原因与可能的解决措施

附录二:

切削液理化性能方面常见的问题、原因与可能的解决措施

附录三:

切削液环卫性能方面常见的问题、原因与可能的解决措施

附录四:

各类油基切削液的性能比较

附录五:

各类水基切削液的性能比较

附录六:

目前国际著名的金属加工液企业

6.文件履历

版本

描述

编制

批准

日期

问题与现象

可能的原因

可能采取的解决措施

后刀面磨损大,刀具寿命低

1.刀尖和切削刃部分润滑性不良,产生磨粒磨损2.切削液含有活性物质,产生化学磨损3.供液量不足,切削温度过高

1.增大供液量和供液压力,采用多个喷嘴供液,保证后刀面供液充足2.水基切削液的场合,选用润滑性优异的乳化切削液并提高使用浓度;

油基切削液的场合,选用脂肪油分含量多的;

避免使用含活性添加剂的3.若切削液劣化变质,应及时更换新液

过度发热引起刀具寿命降低

对刀具的冷却不充分

1.油基切削液的场合换用低粘度油基切削液或水基切削液2.增大供液压力和流量3.保持切削液温度恒定

使用过程中刀具寿命逐渐变短

1.油基切削液的场合,由于漏油混入引起添加剂含量降低;

可者混入了水分2.水基切削液的场合,由于只补给水造成浓度降低

1.采取防止漏油、漏水的措施2.检查工作液浓度并补充添加剂或原液3.更换新液

切削刃发生熔着,产生崩刃缺口

抗粘着能国差,积屑瘤异常发生并周期性脱落,造成切削刃熔着和损伤

1.油基切削液的场合改用化学活性高的切削油2.水基切削液的场合改用润滑性能优异的极压乳化切削液,并在高浓度下使用

从油基切削液换成水基切削液后刀具寿命急剧下降

1.由于切削液种类固有的性能差别引起润滑性不足2.切削用量不适合

1.选用含极压添加剂的乳化切削液,且在高浓度下使用2.设定适合水基切削液的切削用量3.直接向切削区喷雾供给切削液原液

切屑变色严重,刀尖软化、熔融,刀具寿命缩短

1.切削热导致切削温度过高2.对切削区冷却不充分

1.增大供液量和供液压力2.油基切削液的场合换用水基切削液3.增加切削液箱容积,减少工作液温度升高

切削刃崩刃,剥落导致破损失效

1.积屑瘤破碎引起崩刃2.断续冷却的热冲击引起破损

1.改善供液法,扩大供液范围,增大供液量和供液压力2.换用热导率较低的切削油,减小热冲击3.使用干式切削或准干式切削

钻孔、铰孔时发生刀具粘结与破损

切削刃部产生断油现象,润滑不足,边缘部分润滑不足

1.增大供液量和供液压力2.水基切削液的场合,提高使用浓度;

或局部供给原液3.换用润滑性和抗粘结性好的油基切削液

攻螺纹或套螺纹时易发生刀具破损

切削刃部断油或切削液润滑性能不足

1.改善供液法避免出现“断油”现象2.换用润滑性和抗粘结性好的切削油3.换用附着能力强的糊状切削液

切削刃处粘结严重,引起工件尺寸变化

1.抗粘结性不佳2.积屑瘤增长与脱落交替发生

1.水基切削液的场合换用油基切削液2.油基切削液的场合,检查活性添加剂有效成分,如果降低了,应及时补充;

或换用活性更大的油基切削液

加工精度差

1.冷却不均或不充分,导致工件变形2.积屑瘤的消长导致背吃刀量变化

1.充分、确实地供液2.尽量保持切削温度恒定3.油基切削液的场合及时补充极压添加剂,或者换用抗粘性更好的切削油

已加工表面粗糙、撕裂、拉伤

1.由于润滑不充分引起切削刃附着产生积屑瘤2.孔加工时切屑粘结引起拉伤

1.换用抗粘结性好的切削液(如含活性添加剂的油基切削液)2.改善过滤方法以除去微细切屑3.改善供液法避免出现(断油)现象

附件二:

 

机床床面、导轨面等出现污斑

由于金属表面与切削液中的成分起化学反应引起

1.检查切削液中是否混入了水分2.检查极压添加剂的腐蚀性3.检查劣化变质情况,若有问题及时更换4.操作完结时做好机床的清洁、维护工作

铜合金零件变色或腐蚀

由于切削液的成分与铜合金起化学反应引起

1.检查切削液对铜合金的适应性,若不适合,应适量加入铜合金防腐蚀剂,或更换切削液化2.工作液劣化严重时及时更换新液

机床以及检测装置运动不灵活

切削液氧化变质、发粘,在机床滑动面上滞留所致

1.添加抗氧化剂或先用氧化安定性好的切削油菜.2.切削油劣化显著时及时更换新液3.定期、定时清洁机床、仪表,加强设备维护

过滤器早期堵塞、管道堵塞

切削油氧化变质引起粘度增高,容易与细小切屑等污物形成淤渣,造成堵塞

1.加强切削液净化管理,及时除去切屑等污物2.选用氧化安定性好的切削油3.换用新的切削油

飞溅出来的切屑在液箱内冒烟,有起火危险

1.切削油闪点太低2.切削温度过高

1.采用防止切屑飞溅的供液法,或设置切屑挡板2.添加抗烟雾添加剂或换用闪点高的切削油3.增大供液流量和压力,降低切削温度4.换用水基切削液

机床或工件生锈

1.工作液浓度不够2.PH值降低3.防锈剂被过多消耗4.切削液劣化、腐败5.异种金属长时间接触

1.测定切削液浓度并使之保持基本恒定2.补充碱类物质以维持PH在9左右3.补充防锈剂4.严重劣化时换用新液5.在有切削液的情况下避免异种材料长时间接触

工序间停留时零件生锈

1.工序间停留时间过长2.受周围酸性气体腐蚀3.在台风、梅雨等异常气象条件下存放

1.缩短工序间停留时间2.采取工序间防锈措施3.避免将零件重叠放置或放在易吸潮的物体上4.在环境气氛恶化情况下,预先涂上防锈油脂

乳化液分离、生成不溶性漂浮物

1.水太硬或稀释方法不当2.漏油混入过多3.劣化严重,腐败4.切屑与切削液中的物质起反应

1.采用符合要求的水和正确的配制方法2.安装浮油回收装置,及时除去浮油3.添加防腐剂、PH提升剂或补充原液4.及时清除易发生反应的切屑5.换用新液

有腐败臭气

1.切削液的防腐性能不良2.漏油、切屑混入过多3.切削液长期不流动4.防腐管理不到位

1.加强PH值和浓度管理,保持其正常使用值2.保持切削液清洁,不使其接触食物、烟草等污物3.及时除去浮油和切屑4.定期添加防腐杀菌剂5.长期停机前适当提高工作液的浓度和PH值,并加入防腐杀菌剂.

工作液发红

切削液中的物质与切屑发生反应,生成了过量的氧化铁

1.及时除去切削液中的切屑2.添置加防锈剂、PH提升剂

泡沫过多

1.表面活性剂量太多2.工作液浓度太高3.流速和管路阻力过在

1.添加抗泡剂2.工作液浓度太高时适当加水稀释3.降低流速和管路阻力4.换用抗泡性能好的切削液

1.切削液腐败,分离油、脂、皂等物质与切屑造成淤渣2.霉菌大量繁殖

1.加入防霉剂2.换用新液

涂料剥落

切削液中的碱和表面活性剂引起

使用前对切削液进行涂料适应性试验,先用合格者

附件三:

操作者皮肤干燥、开裂、发疹、红肿、严重时溃烂(油基、水基都可能发生)

1.溶剂或低粘度石油制品引起皮肤脱脂2.油基切削液引起油过敏3.水基切削液中的碱和表面活性剂引起脱脂与刺激

1.选用对皮肤刺激性小的切削液2.设置防止切削液飞溅的装置,提高工序自动化程序,以减少接触切削液的机会3.教育操作者经常保持手、腕及工作服清洁,作业终了时必须清洗干净并涂保护脂;

使用油基切削液的涂水溶性保护脂;

使用水基切削液的涂油溶性保护脂.4.加强工作液管理,防止劣化和腐败5.对过敏体质的操作者调换工作岗位

机床周围发臭(水基切削液)

1.工作液腐败2.油盘、地面等处漏出的切削液长期聚集而腐败

1.添加防腐杀菌剂2.及时清扫油盘和地面,保持环境卫生3.必要时更换新液

机床周围被油污染,有异味(油基切削液)

切削油冒烟、气化,分解生成物气化,放出异味

1.设置排气装置2.增大供液量,以降低切削温度3.换用抗油雾性能好的切削油,或改用水基切削液

冒烟激烈(油基)

1.切削油闪点偏低2.切削温度过高

液雾大(油基、水基)

喷雾供液引起

控制喷雾供液量,要防止不切削时也喷出

附件四:

项目切削液

纯矿物油

减摩切削油

非活性型极压切削油

活性极压切削油

加工性能

加工质量(加工精度、表面完整性)

加工效率(可适应的切削加工强度)

×

刀具寿命

理化性能

润滑性

冷却性

清洗性

抗泡性(起泡倾向与消泡能力)

防锈性

腐蚀性

稳定性(分层、漂浮物、沉淀情况)

与其化油品的相容性

对机床涂料的适应性

切屑去除和分离

工作液管理难易程度

使用寿命(腐败、变质难易程度)

废液可处理性

环卫性能

皮肤及呼吸道刺激

烟雾及起火危险性

对做作业环境的污染

经济性

切削液购入费

切削液管理费

废液处理费

注:

1.四类油基切削液相互比较:

◎很好○好△中×

差;

若相互之间差别不大,则以水基切削液为参照给以同一评价:

○好×

2.经济性项目仅从切削液的角度考虑了购入、维护管理、废液处理等处用,未考虑切削液性能好坏对产品质量、加工效率等的影响对综合成本的贡献。

附件五:

项目切削液

乳化切削液

微乳化切削液

合成切削液

切削区的可视性(稀释液透明性)

对水质的适应性

1.三类水基切削液相互比较:

○好△中×

若相互之间差别不大,则以油基切削液为参照给以同一评价:

附件六:

目前国际著名的金属加工液企业主要有:

巴索、嘉实多、好富顿、福斯、德润宝、马斯特、奎克、俄美达、辛辛那提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