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优质PPT.ppt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84831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PPT 页数:135 大小:1.8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与教学论优质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5页
课程与教学论优质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5页
课程与教学论优质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5页
课程与教学论优质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5页
课程与教学论优质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5页
课程与教学论优质PPT.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35页
课程与教学论优质PPT.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35页
课程与教学论优质PPT.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35页
课程与教学论优质PPT.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35页
课程与教学论优质PPT.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5页
课程与教学论优质PPT.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5页
课程与教学论优质PPT.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5页
课程与教学论优质PPT.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5页
课程与教学论优质PPT.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5页
课程与教学论优质PPT.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5页
课程与教学论优质PPT.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5页
课程与教学论优质PPT.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5页
课程与教学论优质PPT.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5页
课程与教学论优质PPT.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5页
课程与教学论优质PPT.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5页
亲,该文档总共1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程与教学论优质PPT.ppt

《课程与教学论优质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与教学论优质PPT.ppt(1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程与教学论优质PPT.ppt

养成现代教师专业素养。

三、课程教学要求,1仔细阅读教材指定内容,深入思考并提出问题;

2积极关注中外课程与教学实践现状,发现问题并思考;

3努力提升课程与教学理论思维水平;

4学会运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观察、思考和分析、解决现实课程与教学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安排,同前。

五、教学进程与方法,

(一)教学进程6次课

(二)教学方法1古今联系法、中外比较法、理论实践法、历史现实法2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结合法;

3问题启发式;

课堂讨论式;

“四主式”(主体、主导、主动、自主教学自主与学习自主)。

4课堂讨论式的具体操作过程模式阅读教材提出问题课堂讨论纵深拓展概括提升,六、教学测评,课堂出勤,占30%;

开卷考试,占70%。

七、阅读书目,1张传燧主编,课程与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

2钟启泉等编著,课程与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3黄甫全主编,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

4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5王策三著,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出版。

6相关论文。

第二讲课程与教学及其理论,一、课程与教学,

(一)课程与教学的内涵

(二)课程与教学的要素(三)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四)课程与教学的地位及其价值,

(一)课程与教学的内涵,1.课程的内涵2.教学的内涵从教学的特性说起“三人性”:

属人性、人为性、为人性“双边性”:

师生、交互、互动“综合性”:

教学与智育、德育、体育、美育,

(二)课程与教学的要素,1课程的要素知识、策略、时间进程2教学的要素主体要素、客体要素、向量要素、中介要素、环境要素,主体要素(教师学生)向量要素中介要素(方法手段)环境要素(空间、物间时间、心间)客体要素,教师双向交往与互动学生围绕软(心理)相相实中介要素互现(方法手段)硬(物质)制约目的作传现教用学统代已知制保未知约证,主体性客体,客体性客体,学校课程教学的要素以及活动整体结构极其展开剖面图,(三)课程与教学的关系,1.课程与教学关系的历史发展2.课程与教学关系的现实状况3.课程与教学关系的当代整合,(四)课程与教学的地位及其价值,1.课程的地位及其价值2.教学的地位及其价值,1.课程的地位及其价值,

(1)地位基本核心

(2)价值教学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保障,2.教学的地位及其价值,

(1)地位基本工作中心位置

(2)价值基本途径和形式传承文化实现目的:

社会化和个性化,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与学校教学对应关系图,学校教学,劳育,体育,智育,美育,德育,体质,体能,身,认知,情意,个性,心,综合素质全面提高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二、课程论与教学论,

(一)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研究对象及其价值

(二)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方法(三)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发展,

(一)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研究对象及其价值,1.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2.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3.课程与教学论的价值研究问题、揭示规律、指导实践、提升专业素养,

(二)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1.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范式2.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方法论3.课程与教学论的具体研究方法,(三)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发展,1.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发展2.课程与教学论的当代发展,第三讲教学目的论,问题,

(一)教学目的的属性(属于什么性质的问题)

(二)教学目的的内容(包含哪些内容)(三)教学目的的发展(是怎样发展演变的)(四)教学目的的价值和功能、意义何在?

(教学目的与教学改革),

(一)教学目的的属性(属于什么性质的问题),教学目的属于教学哲学的范畴,但教学目的并不空泛抽象,而是非常具体实在的,关涉每一个与教育发生联系的人。

比如“3个一切”: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讲的就是教育目的与教学目的;

再比如,学生为何而上学接受教育?

家长为何送子女上学读书,希望学校能给孩子们些什么?

教师为何而从事教学活动?

学校为何而办学?

国家为何而办学,希望学校教学做些什么,达到什么结果?

这些都涉及到教育教学目的问题。

由此,第一,教育目的并不抽象空泛,而是非常具体实在的;

第二,学校教育目的体现了个体、家庭、社会发展需要的矛盾统一,即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第三,人类的根本特征即有意识性决定了人类社会的教育都是有目的的,无目的的教育活动是不存在的;

第四,教育教学目的与每个与教育发生联系的人有关。

归结起来,教育目的问题就是要回答教育的“为人性”问题。

(二)教学目的的内容(包含哪些内容),从“三维目标”说起: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

知识:

接受还是发现?

继承还是创造、更新?

2。

技能(能力)(含不含“过程与方法”):

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学生应当具备哪些能力?

教育应当培养学生那些能力?

“6会”:

会想【思考】、会说【表达】、会做【操作】、会发现、会交往、会组织;

发现、探究、创造能力?

创业能力3。

精神:

(含不含“情感态度价值观”)即意识。

知识是懂得该不该做和该做什么的问题,能力是解决能不能做的问题,精神是解决“想不想做”“愿不愿做”的问题。

4。

个性、素质含不含“情感态度价值观”5。

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什么?

“才”还是“人”全部教育问题或曰教育的全部问题都指向“人”,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教育的三人性)“为人性”,(三)教学目的的发展(是怎样发展演变的),教学目的观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有多少种教学目的观?

教学目的观受什么支配和影响?

(四)教学目的的价值和功能、意义何在?

(教学目的与教学改革),教学目的观的价值和功能、意义何在?

一、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教学目的,教育目的与教育的价值及人们的教育价值观密切相关。

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就会产生不同的教育目的观。

因此,讨论教学目的必须从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谈起。

一、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

(一)价值与价值观1.价值,按词义学的解释,就是指一事物或活动对他事物或活动所具有或起到的积极作用或影响。

2.价值观,就是人们对事物或活动价值即积极作用的看法或观点。

(二)教育价值与教育价值观1.教育价值,就是教育活动对其他事物或活动所具有或起到或产生的积极作用或影响。

具体表现为对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所具有或可能产生的积极作用。

教育的社会价值表现为对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发展的积极作用;

教育的个体作用表现为实现个体社会化和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积极作用。

2.教育价值观,就是人们对教育的价值即积极作用的看法或观点。

(三)教育价值观与教育目的观1.由于人们对事物的根本看法不同,教育价值观也呈现出明显区别,因而对教育价值及其目的选择及其看法也就不同。

譬如,把教育侧重于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以社会发展为前提,就可以视教育以实现社会价值为自己的目的;

把教育侧重于适应和满足个体发展的需要,以个体发展为前提,就可以视教育以实现个体价值为自己的目的;

把教育侧重于适应和满足科学文化发展的需要,以科学文化发展为前提,就可以视教育以实现文化价值为自己的目的。

2.由于教育具有多重价值,而人们对教育价值的看法又各不相同,因而对教育价值的选择具有主观倾向性,因此教育目的观也呈现出多样性。

如果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就会有“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

如果从个体身心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就会有“个体本位”的教育目的观;

如果从科学文化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就会有“文化本位”的教育目的观;

如果把几方面的发展需要兼顾起来加以整体考虑,就会有科学、完整、全面的教育目的观。

(四)教育目的与教学目的,1.联系: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其内容包括德、智、体、美、劳各育,其途径包括教学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党团队活动、学校管理活动以及后勤服务活动,其中,教学是实施各育、实现育人目的的基本途径。

所以从总体上说,教育的目的就是教学的目的。

2.区别:

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整个学校教育系统规定的,对整个教育和各种教学活动都具有指导和制约作用。

教学目的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比方说,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总规定和总要求;

“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则是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具体规定和具体要求,进一步说,教学目的应是指通常所说的“教学的一般任务”。

(五)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指导下,人们对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价值追求。

课程与教学的价值取向也可以看成人们确立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具体指导思想。

它表明人们为什么确定这样的目标以及这些目标的具体内容。

教育价值观不一样,人们对教育的结果就会有不同的追求,就形成了不同的课程与教学目标价值取向。

如果从课程与教学的服务方向及其价值选择不同来看,依次就有社会本位的课程与教学目标价值取向、个体本位的课程与教学目标价值取向、文化本位的课程与教学目标价值取向。

(这在前面已经说明)如果从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所采用的形式和实现方式来说,就主要有“普通性目标”、“行为性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四种课程与教学目标价值取向。

“普通性目标”:

失之宽泛,过于笼统,不易操作“行为性目标”:

过于追求具体化、精确化、操作化,与教育目标的实施不完全吻合(即教学目标中有些东西难以具体、精确和可操作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生成性目标”:

随意性、主观性、无关性、失的性(偏离、远离目的)。

“表现性目标”:

个性化、差异化、多样性及无目的性,二、教学目的的特征与功能,

(一)特征1.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2.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3.整体性和层次性的统一4.预设性与生成性的统一5.显性与隐性的统一6.质量和数量的统一

(二)功能目的21导向功能2激励功能目的13调控功能4评价功能起点,目标运行路线图能,三、教学目的的历史发展演变,一、古代教学目的观二、近现代教学目的观三、当代教学目的观,

(一)古代教学目的的观(以孔子和中庸的儒家教学目的观为代表),1.孔子的教学目的观2.中庸的教学目的观,孔子的教学目的观,君子、成人、仕1。

君子“文质彬彬,是为君子也。

”(论语雍也)“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

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宪问)2。

成人“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知艺,纹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论语宪问)3。

仕“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4。

附:

荀子论“成人”(全人)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

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

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

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

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

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

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

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荀子劝学,君子:

“三德”:

仁、智、勇儒士教育学优仕(学而优则仕)成人:

“六材”:

仁、智、勇、艺、礼、乐知识分子文质彬彬成人和成材的结合(以社会目的为主、社会目的与文明人然后君子个体目的相统一的教学目的观)野人教育文人野人:

未受过文教训练的质朴的人(论语。

先进:

“先进于礼乐,野人也。

”)文人:

受到过文教训练的灵巧的人(论语。

雍也:

“文胜质则史。

”)孔子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使受教育者在“仁”(德)、“智”(智)、“勇”(体)、“艺”(技能)、“礼”(礼仪、文雅)、“乐”(美)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家。

中庸的教学目的观,1.智、仁、勇(同孔子)2.尊德性而道问学:

知识、能力、品德、个性3.“成己”“成物”:

个体目的与社会目的,1.“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2.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

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3.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

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

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4.君子诚之为贵。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成己”“成物”:

个体目的与社会目的尽人之性成己“尽”“成”尽物之性成物,中庸全面地继承发展孔子的教学目的思想,指出:

“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并进一步提出: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

教学应当引导学生在道德、个性和知识、能力方面都尽可能充分和谐地发展。

中庸把这种教学目的归之于“尽性”,包括“尽人之性”和“尽物之性”。

“尽人之性”叫做“成己”,“尽物之性”叫做“成物”,“成己”为仁,“成物”为知。

主张由“尽人之性”而“尽物之性”,由“成己”而“成物”。

它还提出,“尊德性”要求做到:

“极高明而道中庸”,“敦厚而崇礼”;

“道问学”要求做到“致广大而尽精微”,“温故而知新”。

“尊德性而道问学”包括知识、能力、品德、个性等几方面的内容。

“尊德性而道问学”的教学目的观对后世影响很大,宋代理学教育家朱熹、陆九渊就围绕这一对范畴及其关系展开了教学目的与方法的激烈争辨。

在西方,十八世纪有“形势教育”和“实质教育”的争论,但讲的都是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仍停留于认知主义教育的领域。

中庸的“尊德性与道问学”则超越了这一范畴,而进入到了包括发展品德、个性等非认知品质教育的范畴。

中庸的教学目的比较系统全面正确科学,接近现代教学理论对教学目的的看法。

(二)近现代教学目的观,1.张之洞(体用兼备的“通才”)2.严复(体智德三育)3.王国维(德智体美育)4.蔡元培(五育并举:

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1.派务教育派的教学目的观,张之洞在重订学堂章程折中提出:

“立学宗旨,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一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抑制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

”心术纯正道德品行中学成材瀹其智识知识智力练其艺能技术技能,“中体西用”,西学,2.维新教育派的教学目的观,严复:

真国民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德智体交修体、智、德“三者备,而后可以为真国民。

”他提出“体智德并重”的教育目的观,他说:

教育之事“尚分三宗:

曰体育,曰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

”民力体育真国民民智智育教育教学民德德育严复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德、智、体并重交修教学目的观的教育家。

3.王国维:

完全之人物智、德、美、体,身体训练身体体育完全之人物强健体魄智力真智育精神情感美美育意志善德育见他1906年在教育世界第56卷上发表的论教育之宗旨一文。

王国维第一次从理论上全面系统论述了智、德、美、体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目的,在中国教学论史上具有开创的意义。

教育,4.蔡元培:

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1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2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四育同等重要3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

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蔡元培是第一位将德智体美纳入教育方针的教育家。

传统教学目的是以“成人”为旨归:

教人做人近代教学目的是以“成才”为宗旨:

教人做事,(三)当代教学目的观,1.建国初期国家文教政策中有关教学目的的提法:

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2.毛泽东钦定的教育方针:

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发展的劳动者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4.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5.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0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立体目标,1.建国初期国家文教政策中有关教学目的的提法:

智、德、体、美全面发展,1951年3月,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提出:

“普通中学的宗旨和培养目标是使青年一代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使之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自觉的积极的成员。

”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中小学暂行规程(草案)提出“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

”,2.毛泽东的钦定教育方针:

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发展的劳动者,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题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这个提法与前几种提法的区别在于,一是正式使用了“教育方针”的概念,二是把“德育”放到了首位,三是未提“美育”,四是用“几方面发展”取代了“全面发展”,五是明确提出了培养“劳动者”的目标。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5.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0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立体目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四、教学目的与教学改革,一、树立正确科学的课程教学目的观二、全面落实全面贯彻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三、深入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四、建立有效的教学运行保障机制五、制定科学客观的教学评价体系探讨教学目的的重要意义在于,指导教学实践,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

(一)树立正确科学的课程教学目的观,身心合一与手脑并重“六使”P82“三维”(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个性人格,

(二)全面落实全面贯彻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做到“三全”:

全面落实全面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程资源、教学材料(教科书),(三)深入推进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1.重建基础教育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上,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理科课程和文科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校本课程)。

突破长期以来学科课程、分科课程垄断我国学校课程的局面,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设置综合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

2.改革教学活动方式课堂+讲授=教学、听讲+读书=学习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的自主、互动、交往、对话过程;

强调问题启发式、自由讨论式、参与合作式、实践探究式、生活体验式教学;

开放课程与教学情境,加强课程教学与现实生活、社会的联系。

四、建立有效的教学运行保障机制,提高教师素质教学手段变革教学激励机制,五、制定科学客观、简便易行的教学评价体系,第四讲,课程与教学主体论,一、课程与教学主体的内涵,谁是主体?

谁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即:

谁在从事着进行着教学活动?

谁来实现教学目的?

是教学中的人。

“教学中的人”是谁?

是教师和学生。

他们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一)主体何谓“主体”?

活动的承担者、行为的发出者、交往着的人、价值需求者、与客体相对的人。

(二)课程与教学主体1。

教学主体?

教学活动的承担者和教学行为的发出者;

现实地活动着的发出教和学行为的人;

作用与教学对象(?

学生?

课程)的人通过教学活动及其行为与他人交往着的人;

在教学活动中有着价值需求的人;

课程主体?

综上所述,教学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即所谓“双主体”);

教师和学生不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而且也是教育的客体,同时又是各自活动(“教”或“学”)的主体和对方活动的客体。

这种观点正确科学地揭示了教育活动过程中师生的主体地位、属性及其作用,是开展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应当确立的科学的课程与教学主体观。

各自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同时协助别人把别人的事情做好,教学活动就做好了!

二、课程与教学主体观,1。

单一主体观。

多元主体观。

这种观点也包括两种不同主张。

一种是认为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教学活动的主体的“双主体观”;

另一种是认为学校师生、课程专家、学生家长、社会有关人员都是课程教学的主体的“复杂主体观”。

3。

主导主体观。

动态主客体观。

5。

双主体观。

6。

复合主客体观。

你平时持那种观点?

你认为那种观点更切合课程教学实际?

你认为应该持那种课程教学主体观?

三、教学主体的特征,

(一)同时性

(二)社会性(三)客观性(四)平等性(五)差异性,四、教学主体的关系,

(一)教学主体之间的关系如何?

从应然的角度看人人关系、主主关系地位与人格:

平等尊重;

过程及关系:

互动合作。

(二)教学主体之间的关系怎样?

从实然的角度看1。

三种:

专制服从型、民主平等型、放任自流型2。

表现:

工作、交往、代际、朋友、心理、情感,五、教学主体的作用,

(一)地位与作用作用与地位相关1。

地位2。

作用

(二)教师主体的作用作用与行为相关1。

行为2。

作用(三)学生主体的作用1。

作用(四)教学主体作用的动态转换强弱大小的过程性变化,

(一)地位与作用,1。

地位:

指人或物在一定空间范围里所占有的位置。

作用:

指人(的思想、行为)或事物对他人或它事物产生的或具有的影响或价值。

作用是主体的地位和主体性的外在表现,是主体所具有的活动功能3。

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1)作用的教育生成性,即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并在双方关系和活动中发生变化,呈现出动态性、周期性和强弱大小等特征。

(2)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作用。

(3)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在育人实践中得到发挥,但随学生的主动作用增强而逐渐减弱;

(4)学生的主动作用则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形成并随年龄和文化程度的增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