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6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练习含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8653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6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练习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部编版6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练习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部编版6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练习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部编版6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练习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部编版6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练习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部编版6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练习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部编版6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练习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部编版6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练习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部编版6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练习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部编版6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练习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部编版6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练习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部编版6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练习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部编版6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练习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部编版6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练习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部编版6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练习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部编版6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练习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部编版6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练习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部编版6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练习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部编版6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练习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6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练习含答案Word下载.docx

《部编版6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练习含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6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练习含答案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6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练习含答案Word下载.docx

2、答案要点:

白诗所写雨:

细密。

苏诗所写雨:

急骤。

“风荷一向翻”生动准确地写出了风吹雨荷,荷叶朝同一方向翻去的情景,“翻”字写出了荷叶在风雨中的特别的动态和美感。

(与“一一风荷举”有异曲同工之妙。

“白雨跳珠”运用比喻的手法,把飞溅的雨点比作“跳珠”,“跳”和“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的

大和急。

“白雨”与前面的“黑云”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写出了湖光山色的衬托下雨显得白而透明,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

(注:

赏析要点面结合)

03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默写这首词。

2.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

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3.用自己的话赏析“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调动的是那些感官?

为什么这样写?

这句词在文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4.该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略

2.答:

蝉鸣、鹊啼、蛙叫、人声。

第二问:

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反过来又表现了夏夜的寂静

3.答:

采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指明月、清风惊动了喜鹊和蝉儿,使它们鸣叫起来了。

“惊鹊”和“鸣蝉”两句以动写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4.答:

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反衬出夜色之静,给人印象鲜明而深刻。

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喜悦心情。

5.答:

表大了作者欢快的心情,虽被贬官,但作者仍能体会到乡村之乐,也体现了作者的豁达、乐观的心胸。

04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两句写出了什么内容?

2、说说颔联中“合”“斜”两字的表达效果。

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两句写出了什么内容?

4、尾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志趣和愿望?

5.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

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

请任选一问回答。

6.“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

1、“绿树”两句写出了农村的优美风光。

2、“合”形象的写出了村边绿树环绕,幽静雅致的环境;

“斜”生动的写出了城外青翠的山峦连绵起伏,显得跌宕淡远。

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两句写出了农家的劳动生活。

4、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对自然风光的留恋,对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5、答:

开轩面场圃(多写“把酒话桑麻”不算错);

6、答:

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

从景物描写的视角,修辞手法运用、词语的精练形象等方面赏析均可。

示例一:

这两句诗是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

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

”(以上主观题答案不唯一,意对即可)

05七律·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逶迤()()磅礴()岷山()云崖()

2.律诗中总有两联诗句运用了对偶的手法,使得句式整齐对称,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这两联诗句是()

A.首联和颔联B.颔联和颈联C.首联和尾联D.颈联和尾联

3.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既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

请你以对联的形式结合《七律长征》写出如下对联的下联。

上联:

腾越五岭跨乌蒙,千山踏破下联:

4.夸张的巧用,是这首诗显著特点之一。

“细浪”“泥丸”把巍峨绵延的大山写得微不足道,而“逶迤”“磅礴”又把山写得高大无比。

这种艺术化的缩小或夸大,不仅仅是技巧,更是诗人巨人般的眼光、伟大的胸怀、英雄的气魄及奇特想象的自然流露。

请你选出下面以“山”为描写对象,夸张正确的一句()

A.这山好像有几十万年的生命B.这山好像比那山高C.这山要把天刺破了D.这山像个大葫芦

5.“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中“云崖”,原作是“悬崖”,后改为“云崖”。

你觉得这个修改好吗?

为什么?

二.阅读理解及分析

6.在《七律长征》上用“/”划分出朗读节奏,并注意朗读重音。

7.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逶迤——

磅礴——开颜——

8.这首诗的中心句是

9.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

(动宾短语概括),你最欣赏哪一幅图画,说说理由。

10.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诗;

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诗。

1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写得极有气势。

在结构上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在内容充分显示了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同时也为全篇定下轻快豪迈的感情基调。

B.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紧承首联的“千山”一词,先具体描写山,形象地概括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无数座崇山峻岭。

C.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

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D.诗的尾联,是全诗的高潮,“喜”包含了越过岷山,就最后脱离了长征途中最艰苦的雪山草地,开始了新局面的欣喜,也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思。

三、阅读探究、写作12.将你了解的有关知识填写在提示语后的横线上。

关于毛泽东:

关于长征:

13.

志。

如“山舞

了怎样的情怀

“山”在毛泽东的诗词中显得高峻雄奇,抒写的是勇于克服困难的凌云壮

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说说这首诗中作者是怎样写山的,抒发。

14.毛泽东的这首诗洋溢着强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无不体现这种精神,“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在他们的眼里,弯曲绵延的五岭像小河里的鳞波细浪,在他们的脚下,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像滚动的泥丸。

发挥你的想象,写一个片断描写,表现红军战士趟细浪、走泥丸时的精神风貌。

1.逶迤(wēiyí

)磅礴(bó

)岷山(mí

n)云崖(yá

)2.B

3.下联:

巧取金沙夺泸定,万水等闲

4.C

5.好。

“云”更加形象,写出了山崖高耸入云的特点

6.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7.等闲:

寻常,平常。

逶迤:

弯曲绵延的样子。

磅礴:

气势雄伟的样子。

开颜:

欢悦。

8.红军不怕远征难

9.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勇抢大渡(飞夺泸定)、喜踏岷山只要贴合文意,言之成理就行。

10.抒情七律

11.C

12.毛泽东: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湖南湘潭人。

长征:

中央红军主力于一九三四年十月从江西瑞金、云都等地出发,开始长征,沿着五岭的北坡西进,突破了敌人四道封锁线。

一九三五年五月初,巧渡金沙江,月底,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

一九三五年九月中,越过岷山,攻占腊子口,十月到达陕北根据地,完成了震惊中外的战略大转移。

13.诗的三、四句写山,以山势陡峭峰峦起伏的五岭、乌蒙为代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经过的无数的崇山峻岭。

它们一个绵延不断,一个巍峨高大,但它们在红军眼里不过是小小的“细浪”“泥丸”。

这样有意缩小视觉比例(这也是夸张),正是为了反衬红军的英雄气概,突出红军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

14.略。

06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胜日寻芳泗水滨中的“胜日”指的是()

2.无边光景一时新中的“一时”指的是()

3.等闲识得东风面中的“等闲”()

4.《春日》是诗人漫步在()河畔,享受踏青的乐趣。

诗中的哪两句诗你觉得最富有哲理?

()

1.风和日丽的日子

2.一时间,形容时间短暂

3.平常

4.泗水;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07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模式】内容+情感先概括诗歌所写的主要内容,再概括诗歌的思想感情。

内容,抓住“离家”、“回”、“来”概括内容;

感情,暗寓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自对句中,自伤“老大”之情。

“笑问客从何处来”,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

2、简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

【答题模式】写法+效果先指出用了何种写法,并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或怎样运用了这种写法;

再分析这种写法的作用,即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写法。

如:

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拟人等)、表达方式(抒情、议论、描写等)、表现手法(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动静结合、对比、衬托等)。

1、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既有离乡背井的伤感,也有老大回乡的喜悦。

2、这首诗用了比对的手法,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

09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一、诗歌前两句状写黄河的雄浑气魄,突出了九曲黄河的特点。

二、给下列词语注释浪淘沙:

浪淘风簸:

天涯:

银河:

牵牛:

三、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冲风破浪,一往无前

二、浪淘沙:

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

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天边。

古人以为黄河和银河相通。

即传说中的牛郎。

他和织女因触怒天帝,被分隔在银河两岸,每年只许他们在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三、这首绝句,以生动形象的笔调,高度的艺术想象,极大的热情描绘了黄河的雄伟形象,抒发了作者的豪迈气概和奋发精神,同时表明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0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物?

一、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

二、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产生的?

三、明朝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谈到这首诗,认为“千里”的“千”字应改为“十”字,理由是:

“千里莺啼,谁人听得?

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

”此言遭到不少学者反驳。

你认为要不要将“千里”改为“十里”?

为什么?

请结合诗题和全诗内容作简要说明。

一、选取了莺歌,红花,绿柳,水乡,洒店,小旗,寺庙,春雨。

二、动静结合,视觉听觉多角度描写(或声色结合),点面结合(或局部景致与概括描写结合)等多种方法。

三、不要。

本诗题为“江南春”,用“千里”二字既切合题意,且照应题中的“江南”二字。

全诗泛写江南春色,所写之景并不限于一处,即使改成“十里”,“莺啼绿红”也未必能听得见、看得着;

而用“千里”二字,诗中所写的景象更加开阔,全诗诗味也更加浓郁。

“千里”在这里是虚写而非实数,是艺术创作虚实结合的方法。

11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一、请结合诗歌1、2两句说说湖阴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

二、诗的后两句采用了哪些手法?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一、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勤劳、好静、爱美,生活情趣高雅的人。

二、诗人运用了对偶、拟人、借代的修辞手法,把山水写得有情有趣。

“一水”对“二山”,整齐美观,音律和谐。

山水本是无情之物,运用拟人,诗人说水“护田”,山“送青”,水对田有一种护惜之情,山对人有一种友爱之情,化无情为有情,将山水

赋予人的情思,构思极其巧妙,令人叫绝。

水环绕绿色农作物,用色彩绿色代替植物,突出了植物的翠绿,与景致的优美。

三、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

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

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

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看到了恶人

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

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旁,也应抢着去做。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

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君子就算有卓越才能超群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

而是在必要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自满于已获得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

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如果我有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

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表现吗?

14.言必信,行必果。

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

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讲事实,不凭空猜测;

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

行事要灵活,不死板;

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

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

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

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

遇到挫折失败,绝不从客观上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

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

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

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

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

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

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

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2.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

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

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

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

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

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

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41.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43.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

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

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

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就要再上一层楼。

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尽管你是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49.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

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5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林逋《省心录》

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