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测量教学设计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9603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测量教学设计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测量教学设计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测量教学设计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测量教学设计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测量教学设计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测量教学设计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测量教学设计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测量教学设计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测量教学设计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测量教学设计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测量教学设计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测量教学设计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测量教学设计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测量教学设计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练习课1课时

 

课题

测量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铅笔有多长P34-3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估计与测量等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初步建立长度单位的观念,发展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初步明确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会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自评与互评,发展学生的反思评价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测量铅笔的长度,亲身体验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

教学难点

通过体验活动,形成1分米和1毫米的感性认识。

课程类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流程]

活动一:

目标——通过估计、测量与联想,产生1分米长度单位,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估一估10厘米红色纸条的长度,记下来,再量一量它的长度。

   [教师要善于捕捉“创新资源”,如发现不从尺子0刻度开始量的学生要加以表扬或奖励,如没有发现学生采用这种方法,教师可进行启发引导,体现测量方法的多样性。

]

   2、教师引疑自答“象这样10厘米长还可以用什么单位表示呢?

10厘米也就是1分米”。

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的间隙比一比1分米的长度。

   教师介绍“1分米”也可以写作“1dm”,学生读三遍,书写一遍。

   3、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1分米是几厘米?

   (教师板书:

1分米=10厘米,1dm=10cm。

   4、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1米是多少厘米?

1米是多少分米?

(教师板书:

1m=100cm1m=10dm)

   5、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你见过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估计学生会说:

手掌长大约是1分米,半支铅笔长大约是1分米,尺子的一半长是1分米等。

活动二:

目标——通过测量、观察与联想,产生探究的欲望,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

   1、让每个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长6.3厘米的黄色纸条。

先估一估长度,记下来,再量一量长度,记下来,然后看看估得怎样。

   [估计学生会疑问,纸条长“6厘米多一些”“6厘米多三格”怎么记?

]新课

   2、教师自问自答“是啊,遇到不是整厘米的怎么办,这就要求我们学习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然后介绍,1厘米中的1小格长是1毫米,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的间隙比一比1毫米的长度。

教师介绍“1毫米”写作“1mm”,学生读三遍,书写一遍。

3、引导学生观察,1厘米中有几个小格?

(10个小格),1厘米等于几毫米?

(10毫米),板书:

1cm=10mm。

4、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有哪些东西长度大约是1毫米?

[估计学生会说:

纸皮、硬币、小圆片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等。

板书设计:

铅笔有多长

1分米=10厘米1dm=10cm

1米=10分米1m=10dm

1厘米=10毫米1cm=10mm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1千米有多长P36-37页

通过“走一走”、“估一估”、想一想“等活动,体验1千米有多长,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

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体验1千米有多长。

通过体验活动,形成对一千米有多长的感性认识。

一.活动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你走一步有多长吗?

同学们可能一时想不起来,没关系,请每组选一位同学上来走一走,再请一位同学量一量,不就知道了吗?

二.玩中学

走一走。

通过实际测量,感受走100米用多长时间。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操场上走一走,数一数10米、100米大约有多少步,分别用了多少时间,并做好纪录。

回到教室,先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步测结果,在说一说走完100米后有什么感受。

估一估。

通过刚才学生的亲身感受,猜测思考1千米的长度。

刚才我们测量出100米大约有多少步,思考:

几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估一估走1000米大约有多少步?

(课件显示)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200米。

沿操场走()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想一想:

我们沿操场走一圈大约用了几分钟?

(2分钟)

那么沿操场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约要几分钟?

想一想。

进一步体验感受1千米有多长。

中街你们一定熟悉吧?

请看课件:

从文化大楼道光陆电影院、商业城、新玛特、沃尔玛之间的距离,约1千米。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在脑海里沿中街走一走,感受一下1千米的实际长度。

小结:

1千米=1000米

读一读。

揭示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1千米=1000米,听起来不容易区分,语文课上朗读讲究抑扬顿挫,谁能巧用停顿,把千米和米区分开来,使任意听就明白。

1(停顿)千米=1000(停顿)米

指导读:

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

 讲解:

千米也称公里,可以用字母km表示。

想一想,怎样用字母表示出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呢?

指名板演

填一填。

初步感受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我们知道1千米有多长,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走1千米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呢?

看图选择正确答案。

完成数中42页填一填。

(2)(课件显示)请看老师星期天在学校到中街的路上拍摄的一些镜头,请你仔细观察,哪些地方有“千米”?

公路边的里程碑摩拖车的速度表

限速标志指路标随着学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别出示图片。

   小结:

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

我们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现在请你估计一下,从校门口出发到什么地方大约有1千米?

谁能用比较科学的方法证实?

学生发表个人意见。

师小结:

1千米,我们大约走2000步。

我们可以从校门口出发数出2000步,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与你刚才的估计是否相符呢?

三、学中做:

完成37页的第1题、第2题。

1千米有多长

1km=1000m

整理与复习

第三课时

铅笔有多长P38-39页

通过整理与复习,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并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更好的掌握有关的知识。

通过展示与交流,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更好的掌握有关的知识

谈话引入

一个单元学完了,你一定受益匪浅吧。

但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过: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你们准备好了吗?

让我们一起梳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你将变得更聪明、更有才智。

你学到了什么?

(1)出示图1,看图说一说。

读出每所学校的人数。

说一说那所学校的人数最少,那所学校人数最多,哪两所学校的人数比较接近。

你能把它们的人数按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吗?

看图,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在小组内交流。

小组汇报交流结果。

(2)出示图2,看图说一说。

仔细看图,说一说个动物馆在池塘的什么方向?

说一说狮子馆到猴山的行走路线。

看图,你还能提出其它问题吗?

同桌交流,采取你问我答的形式。

集体汇报。

(3)出示图3。

看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交流:

你能根据图重的条件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看谁提出的问题多,更有价值。

全班交流,学生讨论评价。

我的成长足迹:

与同伴说一说。

(1)组内展示个人的学习资料。

(2)说一说。

请同学们勇敢地展示最满意的数学作业展示给同学看。

请你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展示内容。

评一评。

a.自我评价。

b.小组成员互评或好朋友互相评价。

c.教师评价。

忆一忆。

回忆自己影响最深刻的一节数学课、最喜欢的一节数学活动,或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个问题等。

在老师或同学面前讲一讲。

说说自己取得的进步。

写一写。

教师可以为学生纪录成长纪实。

学生完成纪录卡片。

通过练习,鼓励学生独立测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并进行验证。

(一)复习旧课相关数学知识

(二)练习

1、完成习题1,习题2

用手势表示或用语言表示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有多长。

指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做。

2、完成习题3

教师指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应该怎样做。

3、实践活动

自己先估计

自己测量

同伴测量

完成后,教师在全班进行交流,比比谁估计准。

(三)小结

    学习了本单元的知识后,老师希望同学们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四)作业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85÷

930÷

727÷

864÷

9

2、用脱式计算

46-5×

9(14+11)÷

5

=46-45=25÷

=1=5

81÷

9+1463÷

(6+3)

=9+14=63÷

=23=7

56÷

8+7764÷

(18-10)

=7+77=64÷

8

=84=8

练习课

广东陶粒,广东陶粒厂Hev9005M4xl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