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汽机房桥式起重机大修技术规范.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496546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0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厂汽机房桥式起重机大修技术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电厂汽机房桥式起重机大修技术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电厂汽机房桥式起重机大修技术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电厂汽机房桥式起重机大修技术规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电厂汽机房桥式起重机大修技术规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电厂汽机房桥式起重机大修技术规范.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电厂汽机房桥式起重机大修技术规范.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电厂汽机房桥式起重机大修技术规范.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电厂汽机房桥式起重机大修技术规范.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电厂汽机房桥式起重机大修技术规范.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电厂汽机房桥式起重机大修技术规范.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电厂汽机房桥式起重机大修技术规范.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电厂汽机房桥式起重机大修技术规范.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电厂汽机房桥式起重机大修技术规范.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电厂汽机房桥式起重机大修技术规范.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厂汽机房桥式起重机大修技术规范.doc

《电厂汽机房桥式起重机大修技术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厂汽机房桥式起重机大修技术规范.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厂汽机房桥式起重机大修技术规范.doc

汽机房桥式起重机大修

技术规范书

批准:

审核:

编制:

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汽机房双梁桥式起重机大修技术规范书

1编制目的:

为规范桥式起重机检修工作,明确作业内容,对检修前准备工作、作业工序、工艺、验收标准、注意事项等提出具体要求,保证检修质量优良,实现起重机安全稳定使用,特编制本技术规范。

2编制依据: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1985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桥式起重机》TSGQ0002-2008

《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 DLT838-2003

《起重机械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规则》TSGQ7016-2008

《通用桥式起重机》GBT14405-1993

《起重机设计规范》GB3811-83

《通用桥式起重机技术条件》JB1036-8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6-1996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焊接篇DL/T869—2012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GB26164.1-2010

厂家说明书和图纸

3检修范围

3.1概述

发电公司,主厂房两台双梁桥式起重机为:

河南新乡市起重设备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QD75/25型起重机。

起重机于2008年11月份制造,于2010年6月份投用。

3.2桥式起重机的基本参数

序号

技术参数

单位

要求值

一、产品主要技术性能

1

桥机型号

QD

2

起重量

t

75/20

3

桥机跨度

m

23

4

主钩额定起重量

t

75

5

副钩额定起重量

t

20

6

主钩起升高度

m

28

7

副钩起升高度

m

30

8

工作级别

A3

9

起重机运行速度

m/mim

3.0-30

10

小车运行速度

m/mim

1.0-10

11

主钩升降速度

m/mim

0.15-1.5

12

副钩升降速度

m/mim

0.6-6.0

13

操纵形式

空操

14

电源

交流三相380V50Hz

二、设备代码

1

1#桥式起重机设备代码

41101046920080039

2

2#桥式起重机设备代码

41101046920080038

三、出厂编号

1

1#桥式起重机出厂编号

080124

2

2#桥式起重机出厂编号

080123

3.1施工范围:

汽机房两台QD75/20T双梁桥式起重机大修包括:

起重机金属结构、机械结构、安全装置和电气部分等四大部分的大修。

3.2工作内容: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工程量

 

主钩与副钩

 

1

吊钩危险断面的磨损检查

4

2

吊钩裂纹或冷变形检查

4

3

吊钩推力轴承转动检查

4

4

拉板检查塑性变形及裂纹

8

5

轴承加注3号锂基润滑脂

 

主副起升卷筒

 

6

卷筒绳槽磨损超标及裂纹的检查

2

7

卷筒轴及轴承磨损超标及轴裂纹、损伤的检查

2

8

加注适量3号锂基润滑脂

车轮

9

车轮车轮踏面、轮缘磨损超标和车轮折断,变形及裂检查

4

10

大、小车轮的轴承检查,打开所有轴承端盖,去除老的润滑脂,检查轴承无轴承损坏及磨损超标。

4

主副钩钢丝绳

11

钢丝绳断丝、变形检查

4

12

测量钢丝绳直径

4

13

钢丝绳压板紧固

4

14

完成钢丝绳润滑

4

主钩滑轮组

15

滑轮裂纹及轮槽磨损的检查

4

16

轴孔裂纹及损伤的检查

4

17

润滑油路检查,加注适量3号锂基润滑脂

主副起升卷筒

18

卷筒轴及轴承轴承磨损超标及轴裂纹、损伤的检查

4

19

加注3号锂基润滑脂

4

主起升、副起升及小车运行减速箱检查

20

油封更换

2

21

减速箱油更换

型号

CKC220

22

轴承检查

12

主起升、副起升制动器

23

制动摩擦片检查

4

24

制动表面检查

4

25

小轴、轴孔、心轴检查

4

26

2号车副钩制动器更换

1

 

主起升、副起升联轴器

 

 

27

联轴器调整同轴度0.10

4

小车及大车检查

28

轨道标高检查

2

29

小车运行联轴器检查

2

30

小车及大车车梁变形检查

2

31

水平导向轮检查

2

32

小车架检查

2

33

司机室和主梁的连接检查

2

电气柜检查

34

电气设备清扫

2

35

端子排接线清扫

2

36

开关接触器动作检查

2

37

滑线吊卡、接头、个别损坏滑线更换

2

38

交流接触器更换,型号为:

CJX2-1201-36V

16

安全回路

39

主副起升高度限制器检查

2

40

缓冲器检查

2

41

荷载限制器更换

2

42

1号车制动电阻更换

1

43

2号车联动台更换

1

44

电机加油脂

8

变频器检查

45

参数优化

4

46

变频器内部电路板清扫

4

47

照明灯具及回路检修

2

48

行车顶部检修搭设脚手架

49

行车荷重试验

2

4.检修内容

4.1机械结构检修部分:

4.1.1桥架检修

4.1.1.1对主梁进行挠度测量(小车在不同位置),以验证主梁是否超出规定的变形。

4.1.1.2检查主梁与端梁的联接紧固螺栓,如发现有松动或断裂,应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4.1.1.3当发现主梁有残余变形时(或腹板失稳),应停止使用,经研究后,制定修复办法。

4.1.1.4桥架如有问题,经修复或加固后,均应进行试车,合格后方能使用。

4.1.1.5防止金属结构锈蚀,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油漆。

4.1.2轨道检修

4.1.2.1检查轨道是否平直,压板是否牢固,有无松动现象,是否有因啃轨引起的轨道磨损

4.1.2.2如:

(1)轨道侧面一条明亮的痕迹,严重时,痕迹上带有毛刺;

(2)钢轨顶面有亮斑或划道;(3)严重啃轨使轨道磨成台阶状,如发现上述现象应设法矫正轨道或调整车轮,磨损严重的轨道,必须立即更换。

4.1.3大车行走机构检修

4.1.3.1分别拆除大车行走机构电动机与齿轮箱传动轴、大车行走机构传动轴连接螺栓,并做好法兰装配标记线。

4.1.3.2在检修场地地面分别铺设彩条布及塑料布,打开大车行走机构齿轮箱排油阀,用小油桶将齿轮油接至废油桶。

4.1.3.3在大车行走齿轮箱箱盖把合面做好装配标记线,拆除齿轮箱润滑油管及油泵。

拆除齿轮箱箱盖定位销钉及把合螺栓,销钉与销孔应做好编号。

在齿轮箱顶部桥架主梁孔上方悬挂一只3t导链,提起齿轮箱箱盖,清扫齿轮组及传动轴,手动盘车检查齿轮齿面及传动轴有无裂纹,必要时更换或做其他处理。

在各级齿轮齿面涂抹红丹粉,手动盘车检查齿面啮合情况。

4.1.3.4检查齿轮箱盖有无裂纹,必要时处理。

拆除箱盖观察孔,清扫组合面。

4.1.3.5全面清扫齿轮箱、箱盖、润滑油管路、齿轮组及传动轴,清除齿轮箱盖及齿轮箱本体组合面高点及毛刺,组合面涂抹平面密封胶后,按装配标记线回装箱盖,按编号安装定位销钉及螺栓并把紧。

检查齿轮组润滑油管是否畅通,回装油管。

4.1.3.6从箱盖注油孔注入新齿轮油。

清扫观察孔组合面,更换耐油橡胶板,组合面涂抹密封胶后回装观察孔盖板,并把紧螺栓。

4.1.3.7将大车行走机构电机解体,清扫轴承、更换润滑脂,清扫电动机线圈内灰尘,检查线圈绝缘电阻,回装电动机各零部件。

4.1.3.8分解大车行走机构传动轴各联轴节,清扫联轴节齿轮组,检查各齿轮组齿面有无损伤、裂纹,确定是否更换。

全面清扫各传动轴齿轮组,加装润滑脂后回装传动轴及护罩。

4.1.3.9按装配标记线回装大车行走机构传动轴,并把紧螺栓。

调整大车行走机构电动机轴与齿轮轴轴线同轴度及联结法兰倾斜度符合要求后把紧联轴螺栓。

4.1.3.10检查大车行走机构刹车装置制动闸瓦及制动轮,调好刹车装置闸瓦间隙符合要求。

通电试车检查大车行走机构齿轮箱有无渗漏油,齿轮啮合有无异常噪声等。

检查电动机运转是否正常,传动轴、联轴器螺栓是否松动。

4.1.4小车行走机构检修

4.1.4.1将小车开至下游端梁处,在下游侧桥机轨道行走通道搭设脚手架,铺设捆绑好木板,施工周围捆绑好安全网。

4.1.4.2拆除小车行走机构电动机与齿轮箱传动轴、小车行走机构传动轴联轴器法兰螺栓,并做好法兰装配标记线。

4.1.4.3打开齿轮箱排油阀,排出箱内齿轮油,并收集在废油桶内。

4.1.4.4在小车行走机构齿轮箱上部搭设脚手架,挂好2t导链,拆除齿轮箱箱盖把合螺栓及定位销钉,销钉及销孔做好编号。

4.1.4.5用导链提起箱盖,手动盘车检查齿轮组齿面有无缺损、断齿等。

检查传动轴是否有裂纹,在各级齿面涂抹红丹粉,手动盘车检查齿面啮合情况。

4.1.4.6全面清扫齿轮箱、箱盖润滑油管路、齿轮组及传动轴,清除齿轮箱箱盖及齿轮箱本体把合面高点及毛刺,组合面涂抹平面密封胶后,按装配标记线回装箱盖,按编号安装定位销钉及螺栓并把紧,检查齿轮组润滑油管是否畅通,回装油管。

4.1.4.7从注油孔注入新齿轮油,清扫观察孔组合面,更换耐油橡胶板,组合面涂抹密封胶后回装观察孔盖板,并把紧螺栓。

4.1.4.8分解小车行走机构传动轴各联轴节,清扫联轴节齿轮组,检查各齿轮组齿面有无损伤、裂纹,确定是否更换。

全面清扫各传动轴齿轮组,加装润滑脂后回装传动轴及护罩。

4.1.4.9按装配标记线回装小车行走机构传动轴,并把紧螺栓。

调整小车行走机构电动机轴与齿轮轴轴线同轴度及联结法兰倾斜度符合要求后把紧联轴螺栓。

4.1.4.10检查小车行走机构刹车装置制动闸瓦及制动轮,调好刹车装置闸瓦间隙符合要求。

通电试车检查小车行走机构齿轮箱有无渗漏油,齿轮啮合有无异常噪声等。

检查电动机运转是否正常,传动轴、联轴器螺栓是否松动。

4.1.4.11检查小车架,小车结构件不能有,裂纹、变形、腐蚀,表面无起泡、剥落等,连接螺栓不应有松动、脱落;焊接处不应有开焊。

4.1.5起升机构检修

4.1.5.1主副钩起升机构齿轮箱检查、齿轮油更换

4.1.5.2在起升机构齿轮箱周围搭设脚手架,四周捆绑好安全网,顶部挂好3t手拉葫芦。

4.1.5.3在主副钩起升机构齿轮箱箱盖组合面上做好装配标记线,拆除箱盖联结螺栓及定位销钉,销钉与销孔做好编号。

4.1.5.4用手摇齿轮泵抽出齿轮油,将齿轮油排至废油桶。

4.1.5.5用手拉葫芦提起齿轮箱盖,检查齿轮齿面、齿轮轴有无缺陷,并在各级齿轮齿面涂抹红丹粉,手动盘车检查齿面啮合情况。

4.1.5.6全面清扫齿轮箱、齿轮齿面、齿轮轴、箱盖组合面、润滑油管及轴承等,在组合面涂抹密封胶后按装配标记线回装箱盖并把紧螺栓。

4.1.5.7打开箱盖上端润滑油管盖板,注入新齿轮油至设计油位,更换盖板密封橡胶,紧螺栓,恢复润滑油管路。

4.1.5.8将起升机构电机解体,清扫轴承、更换润滑脂,清扫电动机线圈内灰尘,检查线圈绝缘电阻,回装电动机各零部件。

4.1.5.9分解起升机构传动轴各联轴节,清扫联轴节齿轮组,检查各齿轮组齿面有无损伤、裂纹,确定是否更换。

全面清扫各传动轴齿轮组,加装润滑油脂后回装传动轴及保护罩。

4.1.5.10检查起升机构刹车装置制动闸瓦及制动轮,调好刹车装置闸瓦检修符合要求。

通电试车检查起升机构齿轮箱有无渗油,齿轮啮合有无异常噪声等,电动机运转是否正常、传动轴、联轴器螺栓是否松动。

4.1.6起升机构卷筒、钢丝绳、滑轮组检修

4.1.6.1检查两起升机构卷筒、滑轮组等是否有裂纹或磨损严重的情况,钢丝绳是否有断丝、断股现象,必要时更换或处理。

4.1.6.2检查起升机构卷筒两端钢丝绳末端压板螺栓紧固情况,卷筒与两端轮毂联结螺栓紧固情况,并逐一打紧。

4.1.6.3检查起升机构平衡臂水平,并做必要调整,更换轴承润滑脂。

4.1.6.4清扫起升机构卷筒、滑轮组、钢丝绳等,涂抹润滑油。

4.1.7螺栓紧固情况检查

用锤击法检查桥架主梁与端梁、轨道与主梁高强度联结螺栓紧固情况,并对松动的螺栓进行力矩拧紧。

4.1.8其他检修项目

4.1.8.1对桥机大、小车行走机构车轮轴承及起升机构齿轮箱传动轴承集中润滑油系统管路进行疏通、清洗、更换新润滑脂并处理漏点,清理干油泵,检查干油泵工作情况。

4.1.8.2全面清理桥机、栏杆、楼梯等表面脱漆及锈蚀部位,补刷相同颜色的油漆。

4.1.8.3对司机室和主梁连接处焊缝进行检查,不得有裂纹、开焊,检查连接螺栓是否可靠。

4.2电气设备检修部分

4.2.1电动机检修

4.2.1.1拆开电动机,清洗轴承并更换新润滑油,测量定子、转子绝缘电阻。

4.2.1.2电动机轴的检修。

4.2.1.3绕组的检修。

4.2.1.4端盖止口配合间隙的检验。

4.2.2滑环与电刷的检修

4.2.2.1对于新安装的电动机定子绝缘电阻应大于2MΩ,转子绝缘电阻应大于0.8MΩ;对使用中的电动机,定子绝缘电阻应大于0.5MΩ,转子绝缘电阻大于0.5MΩ;如达不到一标准,应拆下来干燥;在烘干情况下(50~70)定子绝缘电阻达1MΩ,转子绝缘电阻应大于0.5MΩ。

4.2.2.2大修理后电动机轴不得有裂纹,弯曲度不得超过0.2mm,轴颈应达到图纸要求。

4.2.2.3绕组不允许有损伤,保证涂漆完好,在修理时,不准用汽油、机油、煤油等液体擦洗绕组。

4.2.2.4端盖止口配合间隙如表(mm)

  端盖轴承孔的间隙,不应大于0.05mm

端盖止口外径

300

500

800

1000

最大间隙

0.05

0.10

0.15

0.20

   

4.2.2.5刷架弹簧压力不应低于0.05~2.00NCM2,1台电动机上所有电刷压力应一致,电刷与刷握的间隙不应大于0.2mm,滑环表面不允许有灼痕和深沟;电刷与滑环必须接触良好,滑环椭圆度不应超过0.02~0.05m。

4.2.3控制器与接触器检修

4.2.3.1拆卸清洗。

4.2.3.2调整压力、检修触头。

4.2.3.3手柄应转动灵活,无卡住现象。

4.2.3.4触头正常压力为10~17N,触头磨损大于3mm,触片不应大于1.5mm。

4.2.4电阻器检修

4.2.4.1拆开清理。

4.2.4.2电阻片

4.2.4.2.1锉掉氧化层,拧紧螺钉,用石棉纸校正各电阻片的间距。

4.2.4.2.2发现裂纹可以补焊,整片断裂应更换新件。

4.2.5限位开关检修

4.2.5.1清理检修磨损件。

4.2.5.2调整

4.2.5.2.1更换磨损件,拧紧螺钉,要求限位器动作灵敏可靠。

4.2.5.2.2当吊钩滑轮组上升至起重机主梁下盖板300mm时,其上升限位开关应动作,起重机运行至距轨道端200mm或两台起重机相近约300mm,行程开关动作。

4.2.6集电器检修

4.2.6.1磨损、变形的检修。

4.2.6.2检查瓷瓶

(1)钢铝磨损不应大于原直径的25%,如有变形应校正。

4.2.6.3拧紧螺钉;瓷瓶绝缘电阻不得少于1MΩ。

4.2.7导线检修

4.2.7.1更换老化、绝缘不良的导线、套管。

4.2.7.2检查绝缘

4.2.7.2.1按需要更换导线和套管。

4.2.7.2.2导线与大地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MΩ。

4.2.8避雷与接地测量绝缘电阻检修

检查接地与避雷装置接地电阻应小于4Ω,接地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150mm2的镀锌扁铁,10mm2双色线,30mm2的镀锌圆钢;司机室和起重机本体的接地连接采用4×10mm镀锌扁铁,连接线装置不应少于两处(采用电线连接应使用绝缘双色线,采用扁钢连接应用黄绿漆做号标记)。

4.2.9照明检修

更换导线检查灯具和低压变压器更换损坏件,保证安全。

4.2.10电缆卷筒检修

调节电缆卷筒卷绕力矩,使电缆和起升机构或大车运行机构保持平衡调整卷绕力矩。

4.2.11检修中发现的其他消缺项目处理。

4.3试运转

4.3.1所有检修项目完成后,进行试运转。

4.3.2检查齿轮箱、电机、行走车轮等运行情况良好后,做负荷试验。

4.4负荷试验

4.4.1负荷试验前的准备

4.4.1.1关闭电源检查所有连接部位的坚固情况。

4.4.1.2检查钢丝绳在卷筒、滑轮组中的缠绕状况是否正常。

4.4.1.3用兆欧表检查电路系统和所有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4.4.1.4对各润滑点注油脂,检查各减速器、制动器、液压罐等按规定加油。

4.4.1.5清除大车运行轨道上,起重机上及试验区域内妨碍负荷试验的一切物品。

4.4.1.6准备好负荷试验用的重物,最好能组合成额定负荷50%、75%、100%的重物。

4.4.1.7指定人员:

如司机上检验人员、地面指挥人员、栓挂钩起重人员、与试验无关人员必须离开起重机试验现场。

4.4.2空负荷试验

  分别开动各机构,先以低速挡试运行,再以额定速度运行。

同时观察各个机构的驱动装置、传动装置、支撑装置、工作装置应能平稳地工作,不得振动与冲击现象。

4.4.3静负荷试验

  小车在桥架中间位置,事先准备好的重物按额定起重量的50%、75%、100%加载,将重物起升至地面约100mm,悬停10分钟,并用水平仪测量法,测量桥架变形量,然后放下重物,按此法重复试验三次,桥架应无永久变形。

4.4.4动负荷试验

以额定负荷的1.0倍,进行试验。

各机构每次连续运转时不可太长,但累计时间不应小于1h。

在试验中检查各机构运行是否平稳,各制动器安全装置限位装置的工作是否平稳,各制动器安全装置限位装置的工作是否灵活,准确可靠。

各轴承处及电动、液动等元件是否正常,动负荷试验后,应检查金属结构的焊接质量和机械连接的质量,并检查各部位连接螺栓的坚固情况。

5.技术要求:

5.1主钩与副钩

5.1.1吊钩危险断面的磨损未超原尺寸的10%,吊钩开口度比原尺寸未增加15%,吊钩纽转变形未超过10 °吊钩危险断面或吊钩径部产生塑性变形。

5.1.2吊钩无裂纹或冷变形(严禁补焊使用)。

5.1.3吊钩推力轴承检查转动灵活且无异常。

5.1.4拉板检查无塑性变形及裂纹。

5.1.5加注适量3号锂基润滑脂。

5.2主副钩钢丝绳

5.2.1钢丝绳无断丝、变形。

5.2.2测量钢丝绳直径无磨损。

5.2.3钢丝绳压板紧固牢固。

5.2.4对钢丝绳进行润滑。

5.3主钩滑轮组

5.3.1滑轮用手能灵活盘动,侧向摆动不的超过D/1000。

无裂纹及轮槽磨损未超过钢丝绳直径25%或不均匀磨损。

5.3.2轴孔的检查无裂纹及损伤。

5.3.3润滑油路无堵塞

5.3.4加注适量3号锂基润滑脂。

5.4主副起升卷筒

5.4.1卷筒的检查绳槽磨损未超20%及裂纹。

5.4.2卷筒轴及轴承的检查无轴承磨损超标及轴裂纹、损伤。

5.4.3加注适量3号锂基润滑脂。

5.5车轮

5.5.1车轮检查无车轮踏面、轮缘磨损未超原厚度50%和无车轮折断,变形及裂纹。

5.5.2大、小车轮的轴承检查,打开所有轴承端盖,清除旧的润滑脂,检查轴承无轴承损坏及磨损超标。

5.6齿轮与减速器消除漏油现象,轴承无异响。

5.7紧急开关紧急开关及时切断所有机构的零位联锁及控制电源接触器KM1、各机构回路接触器,乃至脱扣总断路器QF1,使系统全部断电。

5.8按SB1、SB2、SB3、SB4按纽能及时控制电源接触器KM1的分合。

低压断路器QF1能对整机实现过载及短路保护,保护动作切断控制电源KM1。

5.9超载保护、零位保护正确动作。

5.10电机检修按大修标准(详见检修工艺卡)

5.11电气预防性试验标准(详见检修工艺卡)

5.12各限位开关检查无异常,保护正确动作。

5.13空负荷试验

5.13.1小车行走:

空载小车沿轨道来回行走三次,此时,车轮不应有明显打滑。

起动和制动应正常可靠,限位开关的动作准确,小车上的缓冲器与桥架上的阻进器相碰的位置正确。

5.13.2空钩升降:

开动起升机构,使空钩上升、下降三次,此时起升机构限位开关的动作应准确可靠。

5.13.3把小车开到跨中,起重机以慢速沿厂房全长行走两次,以验证屋架和轨道,然后以额定速度往返行走三次,检验行走机构的工作质量,此时启动或制动时,车轮不应打滑;行走平稳;限位开关的动作准确;缓冲器起作用。

5.14静负荷试验

5.14.1为了减少吊车梁弹性变形对试车的影响,静载试车时,应把行车开到厂房的柱子部位。

5.14.2将小车开到桥架中部,以缓慢提升额定负荷的重物,离地100mm,悬吊10分钟,然后测量桥架大梁的下挠度(不包括轨道的下沉值),此时桥架大梁的下挠度不得超过42mm(L=29.4m),如此试验三次,且在第三次试验卸载后不得有残余变形和异常现象。

5.14.3在额定负荷下试验无异常现象即可进行额定负荷1.0倍的静负荷试验。

试验方法同前,当悬空10分钟卸去负荷后,桥架下挠度应恢复原状,无残余变形和异常现象。

5.14.4静负荷试验后大钩张口应无残余变形,焊缝无异常现象,构件无裂纹产生。

5.14.5负荷试验过程中如听到异常声响或看到异常现象。

应立即处理,找出原因,研究处理。

5.15动负荷试验

5.15.1先让行车小车提升额定重量作反复起升及下降制动试车,然后开动满载小车沿其轨道来回行走3—5次,最后把满载小车开到桥架中部,让行车以额定速度在厂房全行程内来回行走2—3次,并作反复起动和制动。

卸载后机构和桥架无残余变形。

5.15.2上述试车结果良好,可在1.0倍额定负荷的情况下,作与上述方法和要求相同内容的试车。

5.16负荷试验中应对下列各项进行检查并应符合要求:

5.16.1起重机行走平稳,无特殊振动、卡涩和冲击;

5.16.2车轮无卡轨现象和声响;

5.16.3各轴承(包括电动机)温度正常;

5.16.4各变速部分、转动部分音响正常,机构传动灵活可靠;

5.16.5大小钩制动器灵活可靠,各制动器、制动带温度不应过高,一般为50~60℃;

5.16.6电动机及其控制设备运行情况正常,限位开关和联锁保护装置动作准确可靠。

6相关工作要求

6.1人员(身体条件、技术资质、能力、经验等要求施):

6.1.1作业人员熟悉有关措施和要求,对施工作业内容及场地条件有足够的了解;

6.1.2作业人员身体健康,并接受安全教育考试合格;

6.1.3精神状态不佳和有高血压、癫痫病、恐高症等病史的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