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实验报告.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497771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控制实验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电气控制实验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电气控制实验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电气控制实验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电气控制实验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气控制实验报告.doc

《电气控制实验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控制实验报告.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气控制实验报告.doc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自动化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PLC实验报告本

班别电气11-3

姓名张三

学号56

指导老师

日期

实验一电机正反转控制

下图为最简单的三相电机正反转的电气控制原理图,其中SB2为正转按纽,SB3为反转按纽,SB1为停止按纽;右侧KM1为正转接触器线圈,KM2为反转接触器线圈;左侧KM1为正转接触器的主触点,KM2为反转接触器的主触点。

对应的PLC控制应为:

1.实验原理

将面板上的直流电机(代替交流电机)接入主回路,主回路中的通断用继电器(代替接触器KM)的常开触点控制。

将继电器的线圈接入控制回路,通过PLC输入口的开关量输入,再通过PLC内部程序的运行,驱动输出口开关的动作,控制继电器线圈的通断。

从而实现对主回路中继电器触点的控制。

2.控制要求

(1)按下正转按钮(K4),继电器J1动作,电机正转。

(2)按下反转按钮(K5),继电器J2动作,电机反转。

(3)按下停止按钮(K6),电机停止。

五、思考题:

(1)实际控制过程中PLC是放在主回路中还是放在控制回路中?

(2)PLC控制电机的起停的具体过程是什么?

(3)试想如果换成真正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有什么区别?

程序有变化吗?

(4)试想如果在生产过程中不加入象上述程序中的互锁触点(Y001、Y002闭触点),会发生什么问题?

(5)程序中,类似如下的程序称为自保(或自锁)电路,那加不加自保触点Y1有什么区别?

思考题答案:

(1)答:

实际控制过程中PLC是放在控制回路中。

(2)答:

PLC控制电机的起停的具体过程是:

按下正转按钮(K4),继电器J1动作,电机正转。

按下反转按钮(K5),继电器J2动作,电机反转。

按下停止按钮(K6),电机停止。

(3)答:

没有什么区别。

(4)答:

如果在生产过程中不加入象上述程序中的互锁触点(Y001、Y002闭触点),可能会导致线圈KM1和KM2同时得电的情况,从而使电机正反转混乱。

(5)答:

区别是:

当常开触点x1关闭时,y1线圈得电,从而常开触点y1关闭,这样即使常开触点x1恢复打开的状态也可以保证y1线圈一直得电。

实验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的实验,我了解到:

本次试验使用按钮SB1、SB2和SB3,常开触点KM1和KM2从而实现电机的正反转控制。

梯形图编程所指的是:

梯形图程序是采用顺控信号及软元件号,在图形画面上作出顺序控制电路图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用触点符号与线圈符号表示顺控回路,因而容易理解程序的内容。

在实验中,我们控制电机的正反转中,应该保证在任意一个时刻,电机只能正转或反转。

实验二喷泉的模拟控制

一、实验目的

用PLC构成喷泉控制系统

二、实验内容

1.控制要求

隔灯闪烁:

L1亮0.5秒后灭,接着L2亮0.5秒后灭,接着L3亮0.5秒后灭,接着L4亮0.5秒后灭,接着L5、L9亮0.5秒后灭,接着L6、L10亮0.5秒后灭,接着L7、L11亮0.5秒后灭,接着L8、L12亮0.5秒后灭,L1亮0.5秒后灭,如此循环下去。

2.I/O分配

输入输出图1-1喷泉控制示意图

起动按钮:

X0L1:

Y0L5、L9:

Y4

停止按钮:

X1L2:

Y1L6、L10:

Y5

L3:

Y2L7、L11:

Y6

L4:

Y3L8、L12:

Y7

3.按图所示的梯形图输入程序。

4.调试并运行程序。

三、喷泉控制语句表

0

LD

X000

14

AND

X001

28

K1

42

OUT

Y004

1

OR

M10

15

OUT

M1

29

43

LD

M106

2

ANI

T0

16

LD

M1

30

44

OUT

Y005

3

AND

X001

17

ANI

M0

31

45

LD

M107

4

OUT

M10

18

OUT

T1

32

46

OUT

Y006

5

LD

M10

19

SP

K5

33

LD

M101

47

LD

M108

6

OUT

T0

20

34

OUT

Y000

48

OUT

Y007

7

SP

K5

21

LD

T1

35

LD

M102

49

LDI

X001

8

22

OUT

M0

36

OUT

Y001

50

FNC

40

9

LD

T0

23

LD

M0

37

LD

M103

51

M101

10

OR

M108

24

FNC

35

38

OUT

Y002

52

M108

11

OUT

M100

25

M100

39

LD

M104

53

12

LD

X000

26

M101

40

OUT

Y003

54

13

OR

M1

27

K8

41

LD

M105

55

END

四、喷泉控制梯形图

图1-2喷泉控制梯形图

实验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的喷泉的模拟控制实验,我了解到,我们输入指令的时候必须细心,根据喷泉控制语句表可以比较清晰地了解到指令的构成。

而且我们输入完指令后,必须多次检查,检查是否与喷泉控制梯形图相一致,检查无误后,投入运行(RUN),按下有关开关,从而观察运行的结果。

喷泉控制语句表应与喷泉控制梯形图相对应。

并且在本次的试验中,让我对plc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我的实践动手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