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交底会制度.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498509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计交底会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设计交底会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设计交底会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设计交底会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设计交底会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设计交底会制度.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设计交底会制度.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设计交底会制度.doc

《设计交底会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交底会制度.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设计交底会制度.doc

设计交底制度

(1)为了让全体施工人员熟悉设计图纸,理解设计示意图,便于管理和施工,特指定设计交底会制度。

(2)在工程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的主持下,定期召集工程项目部“技术、质量、施工、材料、安全”等专业人员,学习设计图纸,熟悉设计图纸,真正弄懂设计意图和设计要求。

(3)工程开工前,成立以工程项目部技术负责人为组长的工程项目部,设计图纸交底小组,组织“五大员”集中学习设计图纸、编制施工计划,找出设计图纸中疑问,以便在图纸会审时向设计人员提出并解决疑问。

(4)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由工程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和施工技术人员根据设计图纸,向各施工班组进行设计交底,以便指导施工。

(5)未经工程项目部负责人和施工技术人员的设计交底不允许施工,设计交底不清、不详、不准施工。

(6)明确设计交底责任,因工程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和施工技术人员未进行设计交底或设计交底不清楚,而造成的责任由工程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和施工技术员承担责任;施工人员未按设计交底施工,造成施工错误,由施工人员承担责任。

(7)设计交底从“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贯穿整个施工过程。

技术交底制度

(1)为了确保该工程的施工技术和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特制定技术交底制度。

(2)技术交底由工程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实施,各工种施工班组负责人具体落实。

(3)技术交底的内容:

工程概况、设计图纸、质量标准和安全技术、施工方法、结构特点,特殊部位的处理方案和注意事项,施工质量标准、施工质量规范,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的技术要求,施工顺序、工种配合、工序搭接、安全技术操作规范、轴线、标高等。

(4)技术交底的方式:

会议交底、书面交底、口头交底、样板交底、岗位交底。

(5)技术交底以“网络形式和随机形式”相结合,力求技术交底“清楚明白、准确、简捷、易懂”;

(6)技术交底在施工前提前进行,并细化到各工种施工班组。

工程质量检验制度

(1)为了严格控制使用合格的建筑材料,把好材料够进、检测、试验关、特指定本制度。

(2)工程使用的材料,必须严格执行“先检验,后使用”的原则,未经检测试验或检测试验不合格的材料,严禁进入工地现场。

(3)材料进场使用前,必须按规定取样送检或复检,送检或复检合格后,方可进场使用,并严格按规定的批量使用。

(4)材料“取样、送检”时,必须有监理单位的“见证人员”现场见证取样、送检。

(5)按规定必须复检的材料,进场时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明”后,按规定取样复检,复检合格后方准使用。

(6)分批进场的材料,每一批进场前均必须取样送检,严禁一次送检、分批进场使用,严禁一次送样、代表多批送检。

(7)本工程的工程质量检验由“材料员、取样员、质量员”共同组织实施。

(8)工程质量检验按分部、分项工程划分若干个验收批进行检查、验收。

三检及交接检制度

(1)为了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杜绝质量、安全事故,特制定“三嫁及交检”制度。

(2)质量、安全检查建立网络,从公司质检处、项目部、专职质安员、施工班组、兼职质安员到操作工人层层检查,逐级把关。

(3)分项工程施工分成若干个验收批进行检查验收,每一个验收批由操作人员、各施工班组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各班组“互检”,互检合格后,交项目部专职质量员“专检”,并填好质量报检单,由公司质检处复检后,该分项工程所有验收批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组织分项工程验收。

(4)上道工序施工完毕交下道工序施工前,下道工序必须对上道工序施工的质量进行检查,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允许进行施工。

(5)每一个分项工程的若干个验收批的质量验收后,办理质量档案资料,结算时以质量档案资料作为结算的依据。

(6)违反“三检及交检”制度,按相应的奖惩制度进行处理。

计量管理制度

(1)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严格控制材料用量,确保施工配合比的准确度,特制定计量管理制度。

(2)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建立“混凝土搅拌站的砂浆搅拌站”,并建立相应的“计量控制台”。

(3)搅拌站按照相关规定搭设专用搅拌棚,配备专用水、电、管线路和专用控制柜,悬挂“施工配合比和出料登记牌。

(4)材料计量严格执行施工配合比,并按配合比中各材料的数量计量搅拌,确保所用材料“车车过磅”,并有计量登记表。

(5)搅拌站定专人管理由专业搅拌机工操作,并随时清洗干净,定期保养维修。

建筑材料现场管理实施方法

(1)进入工地现场的施工材料,按施工组织设计“计划指定的位置、区段、”分类堆放、编号、管理;并悬挂材料名称牌。

(2)建立材料台帐和材料“进场、出场单”领用制度。

(3)进入施工场地的钢材,按照钢材的“级别、规格、型号”分类堆放,并悬挂标牌,注明产地、数量、进场日期。

(4)水泥应存放在水泥专用仓库内,仓库必须防水防潮;进入仓库内的水泥均按照“品种、强度等级、批次”分类编码存放,并悬挂标牌,注明进场日期、数量;

(5)砂、石料应堆放在指定的砂、石料场、石子按粒径的大小分开堆放,便于级配;砂子按粗细类别,分开对方,并悬标牌,详细注明“粒径、含泥量、数量”。

(6)铁丝、钉子、扎丝等材料,存放在保管室内,专人收发管理,并建立台帐和入库、出库单制定。

(7)砌砖、砌块“材料,按指定的场地,分别存放,并悬挂牌。

质量例会制度

(1)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合格,争创“瓯江杯”,特制定质量例会制度。

(2)质量管理由项目经理亲自抓,技术负责人,质量员具体抓;成立从“项目经理、质量员、施工班组、操作工人”一条龙质量网络控制体系。

(3)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结合该工程的热点,编制“系统的、严格于质量标准、规范”的项目部内控标准和内控措施。

(4)每周一上午7∶30~8∶00,在工程项目部综合科召开质量例会,发布工程施工质信息,制定本周“质量目标和质量措施。

(5)每天上午施工前20分钟,由工程项目部质量员召集各工种施工班组负责人分别下达各自的质量目标,并由各工种施工班组负责人将质量目标落实到操作工作。

(6)每周六下午6∶00,由工程项目部组织各工种施工班组兼职质量员进行系统质量检查评比并进行质量评比例会。

(7)每周日下午6∶00,由工程项目部质量员采取轮换形式组织各专业班组学习<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例会.

(8)对无故不参加质量例会的人员,按每人每次50元处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