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考点柳州专版中考语文 第6讲 古诗词曲鉴赏复习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0207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点考点柳州专版中考语文 第6讲 古诗词曲鉴赏复习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重点考点柳州专版中考语文 第6讲 古诗词曲鉴赏复习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重点考点柳州专版中考语文 第6讲 古诗词曲鉴赏复习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重点考点柳州专版中考语文 第6讲 古诗词曲鉴赏复习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重点考点柳州专版中考语文 第6讲 古诗词曲鉴赏复习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重点考点柳州专版中考语文 第6讲 古诗词曲鉴赏复习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重点考点柳州专版中考语文 第6讲 古诗词曲鉴赏复习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重点考点柳州专版中考语文 第6讲 古诗词曲鉴赏复习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重点考点柳州专版中考语文 第6讲 古诗词曲鉴赏复习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重点考点柳州专版中考语文 第6讲 古诗词曲鉴赏复习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重点考点柳州专版中考语文 第6讲 古诗词曲鉴赏复习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重点考点柳州专版中考语文 第6讲 古诗词曲鉴赏复习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重点考点柳州专版中考语文 第6讲 古诗词曲鉴赏复习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重点考点柳州专版中考语文 第6讲 古诗词曲鉴赏复习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重点考点柳州专版中考语文 第6讲 古诗词曲鉴赏复习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重点考点柳州专版中考语文 第6讲 古诗词曲鉴赏复习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重点考点柳州专版中考语文 第6讲 古诗词曲鉴赏复习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重点考点柳州专版中考语文 第6讲 古诗词曲鉴赏复习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重点考点柳州专版中考语文 第6讲 古诗词曲鉴赏复习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重点考点柳州专版中考语文 第6讲 古诗词曲鉴赏复习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点考点柳州专版中考语文 第6讲 古诗词曲鉴赏复习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重点考点柳州专版中考语文 第6讲 古诗词曲鉴赏复习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考点柳州专版中考语文 第6讲 古诗词曲鉴赏复习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点考点柳州专版中考语文 第6讲 古诗词曲鉴赏复习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

“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

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的情景。

3.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4.(2018·

淄博)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这是一首望月怀人之作,全词情理交融,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

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B.“我欲”“又恐”“何似”几个词语,写出了词人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

盾纠结心理,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的逃避。

C.“何事长向别时圆”,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无理的语气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

手足情深。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达了美好祝愿,表现

了作者的旷达和智慧。

(四)十五从军征

乐府民歌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

/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十五”“八十”是夸张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暴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的极端不合理。

2.全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全诗通过对一个久别家乡重归故里的老兵回家时所见情景的描述,表现了他的孤独和凄

凉,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无情和封建兵役制度的严苛,也体现了人民对战争的厌恶和憎恨

之情。

3.此诗抒发了老翁怎样的心情?

通过哪句诗体现出来的?

抒发了老翁孤独凄凉的心情。

通过“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

衣”体现。

(五)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首句写景,既点明了季节是暮春,又寓情于景,将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等感情融入

其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2.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景物?

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写了“杨花”和“子规”;

点明特定时令,渲染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

3.(2014·

柳州)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

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示例一:

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

 示例二:

奇特的想

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象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

郎西。

 示例三:

情景交融(或以景传情、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

(六)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2016·

柳州T14)“次北固山下”中“次”的意思是旅途中停宿,“乡书何处达”中

的“书”是书信、信件的意思。

2.(2016·

柳州T1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颈联通过景物描写暗示着

时光的流逝(时序交替、季节变迁、新旧更迭等),蕴含自然理趣。

3.(2018·

咸宁)请赏析颔联第二句“风正一帆悬”。

“正”是指风顺而不猛,“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

“风正一帆悬”,只有既

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写出了小船在江面上顺风前行的样子。

4.(2

018·

孝感)明代胡应麟在《诗薮·

内编》里说,本诗颈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你能从炼字上说说它妙在哪里吗?

妙在诗中用“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入”两字使之拟

人化,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当中的哲理。

(七)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是一首咏史诗。

诗人借“折戟”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

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情。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

诗句的意

思是:

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诗句借

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

3.人们对这首诗的后两句颇为喜爱,请从表现手法上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

诗人借“东风”,对赤壁之战加以评述,又虚拟出一个带有传奇性的结局,以小见大,

别出心裁。

诗人这样写,除了表现出非凡的见识外,还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之情。

七年级(下)

(八)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诗的颔联、颈联写出了环境宁静、幽美的特点,“空人心”的意思是指禅院的景色

使人内心杂念顿消(纯净安然)。

2.尾联中动静关系处理得很巧妙,请结合诗句分析。

“静”是指“万籁俱寂”,“动”是指“钟磬音”,用“钟磬音”的悠扬不绝衬托环境

的幽静,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

3.下面对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

A.首联写诗人在清晨入破山寺(兴福寺)时,旭日初升,光照树林。

B.三、四两句描绘了禅院美妙的环境,“曲”“幽”“深”等字眼很有表现力。

C.五、六两句书写诗人主观感受,一个“悦”字表现诗人从中感受到的欢悦,“潭影

空人心”一句表现诗人在精神上完全消除俗念,获得愉悦的内心感受。

D.这首诗题为“题破山寺后禅院”,可见“破山寺”是全诗重点所在,所以在第一、

二句刻画景致后,立即转入对“破山寺”的描述。

(九)蝉

虞世南

垂纟委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诗中的“居高”指什么?

一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二指蝉“饮清露”的品格高。

2.本诗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刻画蝉?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对像蝉一样的人的高尚品格的赞美之情。

(十)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

从“采莲”看出勤劳,从“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看出美丽,从“乱入池

中”“闻歌”看出活泼。

2.从修辞角度,赏析“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的妙处。

用衬托的手法,明写荷花,实则为了衬出人之美,描绘出一群采莲女拨开满池荷花划船

前行的情景。

(十一)莲叶

郑谷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

多谢浣纱人不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1.请揣摩诗人使用叠词“差差”“柄柄”的好处。

形象地写出莲叶挨挨挤挤,高低不齐的情景,增添诗歌的音韵美。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莲叶的喜爱,闲适的情怀。

(十二)赠荷花

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1.这首诗前四句主要运用了哪两种手法,请结合诗句做简要赏析。

对比,前两句写花与叶的两种不同的命运,花移栽金盆,备受殷勤,叶受到遗弃,化作

泥土。

拿荷花和其他的花对比。

拟人,三、四两句写荷叶伸张卷曲,荷花开合闭放,率

性而为。

2.古人常以荷花喻君子美德,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赞美其高洁脱俗、不媚于世的

品格,本诗描写了荷叶与荷花哪些独特品质?

请简要分析。

①诗人描写荷叶、荷花天真的品质,借以歌颂真诚而不矫揉造作的美德。

②描写红花绿

叶互衬互映,红衰翠减不离不弃,赞美了荣辱与共、坚贞不渝的品质。

(十三)白莲

陆龟蒙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

月晓风清欲堕时。

1.一、二两句诗写出了莲花的什么特点。

素雅、冰清玉洁。

2.托物言志是本诗的一大特色,请就此做赏析。

这首诗描写白莲花的冰清玉洁及含着怨恨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谢落。

暗喻洁身自好的人,

在黑暗的社会里总是受到冷落、被埋没。

表现了诗人的孤芳自赏、怀才不遇的心理。

(十四)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身上衣和口中食。

2.“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有什么表达作用?

“辗”字既写出了卖炭翁天寒地冻卖炭的辛苦,又写出了牛车的重量,表现了卖炭翁的

勤劳。

3.“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

“翩翩”本意是形容轻快洒脱的情状。

这里表现了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样子,与

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凄惨的人物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

遵义)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

这一句运用了心理描写,细致刻画了卖炭翁在寒冷的天气中穿着单薄的衣服却忧心炭贱

而希望天气更寒冷的矛盾心理。

5.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诗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宫市罪恶的揭露和抨击。

(十五)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1.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收复失

地、统一国家的大事。

2.作者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

中挑灯看剑、梦回连营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回答。

表达了作者建功立业的豪情与壮志难酬的悲愤。

4.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请分析这里的“壮”表现在哪些方面。

从题材上看,有军营生活、战斗场面的激越雄壮;

从情感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

心壮志;

从语言风格上看,又有壮丽豪放的特点。

所以是“赋壮词”。

5.“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表达效果?

比喻,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

(十六)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颔联用“征蓬”“归雁”比喻诗人自己,表达了孤独、思乡的感情。

2.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遭受朝廷排挤,不得志的愤懑之情。

3.苏轼评价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

请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

4.“都护在燕然”一句援引了什么典故?

引用后汉大将军窦宪燕然山勒石记功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将士杀敌立功及爱国精

神的热情赞扬。

(十七)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1.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思,抒发了诗人漂泊异地的伤感与思念故乡的

情怀。

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现的景象。

明丽的阳光下,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绿树掩映,看上去清晰在目;

鹦鹉洲上芳草

葱茏茂盛,生机盎然。

3.诗中最能概括诗人感情的是哪一个字?

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

情的。

“愁”字。

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

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

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天门)李白登临黄鹤楼曾言: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细读全

诗,简析此诗在写景方面的精妙之处。

【示例】①全诗情景交融(融情于景)。

如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

相交融。

由景生情,更增添了浓浓的乡愁。

②本诗写景意境深远壮阔。

诗中所用的“白

云”“晴川”“芳草”“烟波”“江”等意象,给人以愁而不怨之感。

③本诗写景抓住

景物特征。

如颈联描写草木茂盛,突出其生机勃勃的特点。

④本诗写景层次分明,远近

结合,俯仰结合,虚实结合。

八年级(上)

(十八)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歌首联写诗人春之所见,其中“破”字写出了触目惊心之景,“深”字写出了满

目凄凉之景。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对于全诗有什么作用?

诗歌开头两句描写了春望所见:

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残破不堪,乱草丛

生。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为全诗营造了一种荒凉凄惨的气氛。

3.结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说说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作者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移情于物,写“花”“鸟”的落泪惊心,

表达了作者感时伤事(忧伤国事)的深沉感情。

4.请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一名句的妙处。

【示例】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在战火连绵不断的日子里,诗人和家人消息隔绝,难通

音信的情形。

“抵万金”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家书的珍贵,诗人对家人强烈的思念

5.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该诗结尾两句。

【示例】这两句诗通过外貌和动作描写,写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用“白头”“搔”“不

胜簪”等词语,表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情感。

(十九)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这首诗首句描写了烟、月、水、沙四种景物,展现了一幅凄冷、迷蒙的画面。

2.请简析“烟笼寒水月笼沙”中两个“笼”字的妙处。

“笼”是笼罩的意思,两个“笼”字将烟、月、水、沙四种景物和谐地融为一体,贴切

传神地勾勒出秦淮河两岸朦胧淡雅的景象,创造出一种冷清愁寂的氛围。

3.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统治阶级荒淫无度生活的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深重忧虑。

4.诗中的弦外之音是什么?

请结合具体诗句,做简要分析。

诗人写“商女”唱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的行为,表面是讽刺商女,实际是讽刺那些

不顾国家危难,只顾自己享乐,醉生梦死的统治者,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二十)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1.简要赏析“千古兴亡多少事?

不尽长江滚滚流”。

作者运用设问,诉说

千年来在眼前这块土地上经历了无数朝代的兴亡更替,且化用杜甫

的诗句“不尽长江滚滚来”,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无穷愁绪和伤亡之感。

2.本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塑造了一个统率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方,奋发自强,战斗不息的英雄孙权形象。

3.词人借孙权这一人物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词人热情歌颂孙权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反衬出当朝文武的庸碌无能,怯懦苟安,表达

了其对此的愤懑之情。

(二十一)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首句“辛苦遭逢起一经”中的“经”为经书(或儒家经典、读书做官)之意。

首句写

了个人经历中的两件大事,一是经科举入仕,二是起兵抗元。

2.(2018·

龙东)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诗人的忧国情怀。

(诗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

3.(2015·

柳州)诗的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的意思是史

册,该联表达了作者的耿耿忠心、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舍生取义的决心、宁死不屈的

精神等(围绕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气节、决心、态度、精神等回答即可)。

4.(2015·

柳州)诗的颈联构思巧妙,匠心独运。

请结合内容做具体分析。

诗人用“惶恐滩”和“零丁洋”这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抒写自己忧虑、孤独的心

情,地名与感情暗合。

(情景交融或寓情于景。

(二十二)木兰诗

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

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策勋十二转 记功勋于策书之上

(2)朔气传金柝 北方

(3)木兰不用尚书郎 不要做

(4)安能辨我是雄雌 怎么,哪里

2.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运用对偶和互文的手法,概括地表现了战争的频繁和战争的激烈残酷。

3.说说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既是一个妙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

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

沙场,立下汗马功劳;

胜利归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乡。

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

民族的勤劳、善良、勇敢、刚毅、淳朴、孝顺的优秀品质。

(二十三)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诗中的“宦游”指的是出外做官。

“无为”的意思是不要。

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

“辅”字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

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

“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3.为什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会成为千古名句?

因为自古以来写离别的大多十分伤感,而王勃这两句诗运用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既

写出了与朋友的友情之深,又写出了诗人的昂扬乐观,全无悲观之意,表现了诗人豁达

的情怀,所以会成为千古名句。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与友人的

惜别之情;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十四)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诗歌开头一句,以“浩荡”修饰“离愁”,

以“白日斜(天涯)”衬托“离愁”,“离

愁”一词更是直接描写了诗人的心境,这种表现手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

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中的“吟鞭”是指诗人的马鞭。

2.试分析诗的首句写“白日斜”的作用。

运用环境描写(点明时间),写出了夕阳西下,黄昏将至的景象,渲染了日暮穷途的氛围,

烘托了诗人心中的无限离愁。

3.诗的三、四句包含了诗人的哪些情感?

对新生命的赞美,呵护生命的无私奉献精神,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贺州)第三、四句是这首诗的精华,请你做简要赏析。

【示例一】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示

例二】诗歌移情于物,是新生命的赞歌,“落红”和“护花”是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

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二十五)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阴阳割昏晓”这句诗中的“阴”指的是山的北面,“阳”指的是山的南面。

“决

眦入归鸟”中的“眦”的意思是眼角。

恩施)品味颔联中“钟”字或“割”字的妙处。

“钟”字是聚集之意,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大自然对泰山情有独钟,将神奇和秀丽聚集

于泰山。

“割”字,泰山分割天色之意,描绘了泰山将天色分割,山北山南昏晓分明的

画面,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恩施)描述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呈现的画面。

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在胸中荡漾;

定睛凝望,鸟儿飞归,眼眶也似乎要裂开。

恩施)通读全诗,概括诗人表达的情感。

诗人通过描写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攀登顶峰,俯瞰一切的雄心壮志。

(二十六)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西湖早春图,如春水初涨、莺争暖树、燕啄春泥、花迷

人眼、草没马蹄,抒发了作者对西湖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2.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以“行”字为线索

,同时以“春”字为着眼点,

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描写西湖蓬蓬勃勃的春意,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景色的无比赞美和喜爱之情。

4.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中,“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准确地描绘出它们飞向枝头向阳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