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现代物流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0989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现代物流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州现代物流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州现代物流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州现代物流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州现代物流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广州现代物流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广州现代物流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广州现代物流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广州现代物流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广州现代物流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州现代物流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广州现代物流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现代物流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州现代物流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空港方面。

2004年8月5日,作为国内三大枢纽机场和国际知名的航空港之一,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的正式启用,标志着广州航空运输能力和现代化水平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不但极大地缓解和改善了广州航空运输运量与运力及场地设施条件的矛盾,也大幅提高了广州在航空物流市场上的竞争力。

(2)港口方面。

广州港地处珠江三角洲的中心,是华南地区综合性主枢纽港,国际海运通达世界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三百多个港口,腹地辐射范围包括广东、江西、湖南、湖北、广西、贵州等省份。

近年来,广州港一方面加快技术改造以及功能结构调整,货物吞吐量持续增长,一年发展一大步。

2003年全港货物吞吐量为1.72亿吨,2004年吞吐量达到2.1亿吨。

另一方面,加快提升广州港的功能和通过能力。

重点推进南沙港区的建设,一期工程已于2004年9月正式投入试运行,标志着广州港实现了从河口港向海港发展的新跨越。

南沙港按规划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全面提升集装箱、矿石、煤炭、石油及产品、粮食、杂货等的通过能力和水路运输水平,满足广州港未来30~50年的港口物流发展需要。

(3)铁路方面。

广州市境内共有铁路车站25个,其中:

大型货运站5个,客运站3个,客货站14个。

2003年广州枢纽货物到发量达到7167.28万吨,比2002年增加2060.98万吨。

2004年8月,广州铁路枢纽新广州客运站及相关工程,获国务院正式批准立项建设。

这标志着广州铁路枢纽将实现总体布局的大调整,铁路货运功能将从中心区向外围转移,货运能力将大大提高。

(4)公路方面。

近年,公路物流平台建设的突出成绩主要表现在道路网线的建设方面。

重点是推进以内环快速路为核心、三环路为基础的方格网状加环形放射为主骨架的高快速公路道路路网体系的建设。

这一路网体系包括以外环高速路为主,通过新机场高速路、广花路、广从路、广深路、广佛路与市外交通相连的高速路体系;

以内环路、华南路和广园路等城市快速路组成的快速路系统;

以东风路、解放路等45条区域性主干道路组成的城市主干道路系统。

三个城市道路环状系统之间通过七条放射线状快速路相互连通,有力促进了广州公路物流的快速发展。

2.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广州市物流信息化建设包括物流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全市统一的物流信息公用平台建设、各类物流信息专业应用系统的建设和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等。

(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广州已构建了覆盖全市的基础信息网络体系,是我国国际长途电信业务三大出口之一,又是全国互联网三个核心节点和国际出口之一,更是国家互联网三大交换中心之一,基本构建成为国际、国内的信息交换枢纽,为以信息化带动广州现代物流发展和建立广州物流信息平台打好了基础。

(2)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

也是物流信息化发展相对较快的领域。

物流企业,特别是大中型物流企业对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本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高度重视,并有实际性的推进。

据有关机构估计,目前广州市约有50%左右的大中型物流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改造、提升方面有实质性的动作。

改造、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主要为本企业服务的信息平台和网站等。

(3)物流信息公共平台建设方面。

发展步伐相对较小。

建成投入使用较有影响的仅有“广州电子口岸”系统、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多种媒体交通信息发布体系、方便出行的电子信息系统等。

而全市综合物流公用平台和主要交通方式的物流信息专用平台建设基本上处于规划或准备阶段。

3.物流园区建设

广州市物流园区建设分为两大类:

一是国际性枢纽型物流园区建设,二是区域性综合型物流园区建设。

(1)国际枢纽型物流园区建设方面。

广州市国际物流园区建设包括广州国际空港枢纽物流园区、南沙国际枢纽物流园区和黄埔国际枢纽物流园区。

尽管目前南沙港区和广州国际机场的主要物流设施正在抓紧建设当中,如南沙港口码头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新国际机场的货运相关设施等,一些大型的物流项目的招商洽谈工作也正在进行,但总体上看,国际性枢纽型物流园区建设基本处于规划和建设初期。

相对之下,空港物流园区建设的步伐较快,一期工程基本完成,首期设计年吞吐量为110万吨的货站已投入使用。

(2)区域性综合园区的建设方面。

广州市区域性综合型物流园区建设主要包括芳村综合物流园区、白云综合物流园区、增城综合物流园区、番禺综合物流园区、花都综合物流园区。

总体上,区域性园区的建设也大都处于规划和建设准备初期。

主要的推进工作是规划、准备规划、意向性招商洽谈。

(三)物流企业发展情况

近年,广州物流企业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1.物流企业总数增长快

截至2004年底,全市物流注册企业累计达2494个,比去年净增522个,增长26.5%。

其中正式挂牌“物流”的企业为895个,占总数的35.9%;

挂牌“运输”的企业1466个,占总数的58.8%;

挂牌“仓储”的企业133个,只占总数的5.3%。

2.大中型国有企业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

例如,广州商业储运公司、广州二运集团公司、广州港集团等正进行经营机制转轨、资源整合和技术、流程改造,提高现代物流服务能力和水平。

3.民营物流企业崭露头角

在广州2494家物流企业中,70%以上是民营物流企业,近两年增长速度达66%,而且一些民营物流企业已经成为行业的龙头骨干。

例如,广州宝供物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已成为全国知名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全国43个中心城市建立了6个分公司、43个办事机构,形成一个覆盖全国,并向美国、澳大利亚、泰国、香港等地延伸的物流运作网络。

4.国际物流巨头纷纷抢滩广州市场

2004年,国际物流巨头、快递巨头DHL(敦豪)在广州的办事处已取得其在大陆的第16个A级牌照;

第一家中国政府批准成立独资子公司的全球性物流服务供应商、美国三大物流公司之一的伯灵顿公司在中国的物流运作中心落户广州——该公司高层预期,2004年伯灵顿在华南地区的物流业务将比去年增长近10倍;

联邦快递亚太转运中心落户白云机场也已最后敲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广州物流业发展迅猛,但相对于现代物流发展和广州的地位、广州现代物流发展总体目标要求,仍存在较多的问题。

1.观念意识落后,与广州现代物流发展不相适应

(1)传统物流观念没有改变,认为物流就是运输、仓库和保管;

(2)把“现代物流是第三利润源泉”简单等同于物流业是一个容易获取丰厚利润的产业,忽略了现代物流是一个高投资、高技术、高智力,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行业;

(3)发展注重“硬件”,轻“软件”。

2.广州物流自我服务格局基本没有改变,有效需求不足

(1)商业企业、连锁经营企业的物流配送仍然以自我配送和依靠厂商配送为主;

(2)厂商的物流配送,特别是大中型生产厂家和商家的物流业务基本上由自办物流机构承担,真正向外委托的物流业务不多。

由于工商企业物流大多以自我服务为主,造成物流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难为现代物流企业发展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

3.条块管理体制没有彻底打破,严重制约资源整合

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情况依然存在,严重制约了物流资源的流动和整合、物流业务流程的再造和集成,阻碍了现代物流的供应链管理。

4.国际物流规模和水平不高,与广州的地位不相称

广州国际物流规模不但在本身的物流结构中比重较小,在全省中的比重也不高,其比重和规模均小于深圳,与香港比较差距更大。

5.现代物流节点缺乏,影响现代物流业的迅猛发展

3+5物流园区建设基本处于规划编制、审批阶段,离实质发挥作用还有较远的距离;

也缺少规模较大、功能齐全、集约化和现代化水平较高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

6.城市商业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严重滞后,瓶颈制约日益严重

近年来,广州市现代商贸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连锁经营、大卖场、专卖店、便利店、电子商务以及专业批发市场都取得迅速发展,对现代商业物流配送需求极为迫切,但现代商业物流配送的发展却显得相对滞后。

主要表现是:

①传统的“厂商各自送货”的格局没有改变。

②“各自为政”、“自我服务”的物流配送仍然为主。

③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性质的现代商业物流配送中心没有出现。

④商业物流配送企业规模小、经营管理手段落后、技术设备陈旧、现代化水平低。

7.信息公用和专用平台建设滞后,拖物流信息化的后腿

目前,全市综合物流信息公用平台的建设还处于规划中,各专用物流信息平台如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物流专用信息平台建设也基本处于规划或开发建设初期阶段,使物流信息的强大功能无法在现代物流发展中真正发挥作用。

8.物流企业规模小、技术设施和管理水平落后

近年来,广州市物流企业数量增长迅速,也涌现出少量像宝供集团那样的大规模、现代化物流企业,但从总体上看,广州物流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技术装备落后,管理手段传统、服务功能单一、现代化程度低、竞争力不强。

9.现代物流人才奇缺,严重制约现代物流业发展

尤其是物流企业经理人员、物流策划人员和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管理人员严重缺乏,严重制约了广州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步伐。

三加快发展的思路和重点

为促进广州现代物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首先要科学地确定发展思路和明确重点。

(一)加快发展的思路

根据《广州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纲要》制定的总体战略目标、思路和发展重点为指导,以构建一个现代、高效、集散能力强、辐射影响范围广的现代物流共享平台和追求最佳流量经济效应为方针,结合广州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基础条件,并充分考虑广州物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认为,近期(2006~2010年)加快广州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思路应是:

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和泛珠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的机遇,充分发挥广州作为珠江三角洲交通枢纽中心、华南商贸流通中心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各方面优势,以做大国际物流、做强区域物流和做优城市配送物流为推进目标,以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为手段,以加快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做大做强枢纽型物流中心、积极推进商业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打造大宗原材料交易物流配送平台、积极引导批发市场物流配送现代化改造、加快现代物流信息公用平台建设和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企业为重点,构建与广州地位相称的现代物流共享平台。

同时打破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加速物流资源整合,加强国际物流、区域物流和城市配送物流的有机结合和一体化发展,以整体提升广州现代物流的集散能力、现代化水平和总量规模,从而早日实现将广州构筑成中国南方国际现代物流中心的战略目标。

(二)近期发展重点

1.加快物流园区规划建设

一是要尽快完善各园区的规划编制报批工作。

二是实施重点突破的推进策略。

重点突破的推进策略包含两个层次内容,即重点园区推进和重点项目推荐策略,即选择对广州现代物流发展全局性影响较大的、目前推进较快和基础较好的物流园区为重点,集中力量加快推进;

而在园区建设中,要选择广州物流发展急迫需要,对该物流园区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促进作用的枢纽中心、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作为园区建设发展的突破口,重点加快推进。

三是制定促进物流园区建设发展的鼓励政策,引入市场机制,拓宽投资渠道,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源向物流园区集聚。

2.做大做强枢纽型物流中心

根据广州枢纽型物流中心的发展基础和条件,以及广州现代物流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认为近期应重点做大做强四大枢纽中心,即白云公路货运枢纽中心、花都铁路货运枢纽中心、白云空港货运枢纽中心、广州港货运枢纽中心。

(1)白云公路货物枢纽中心发展依托京珠高速公路、机场高速、二环高速路、新广从路,以白云公路货运站场为基础(该位置也是规划中白云区域综合物流园区的中点),发展成为南中国现代化程度最高、货物流量最大、转换配送能力最强、辐射影响范围最广的区域公路物流共享平台,也就是打造南中国公路物流第一共享平台,承担南北公路货物、泛珠江三角洲和南中国公路货物的运输、集散、存储、转换、配送以及配套服务。

(2)花都铁路物流枢纽中心发展依托京广铁路、京九铁路运输大动脉,以广州铁路花都货运站和集装箱货运枢纽站为基础,发展成为南中国现代化程度最高、货物和集装箱流量最大、中转联运能力最强、辐射影响范围最广的铁路物流共享平台,也就是打造以铁路物流、陆路集装箱物流为主要特色的南中国铁路物流第一共享平台。

(3)白云航空货物枢纽中心发展依托新白云国际机场,发展成为华南地区规模最大、货物处理能力最强、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际、国内航空货物枢纽中心。

主要功能是提供货站、仓库、地勤、航空快递中心、增值服务等物流功能,以及信息平台、多式联运协调、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等辅助功能。

(4)广州港是华南地区综合性主枢纽港,主要从事石油、煤炭、粮食、化肥、钢材、矿石、集装箱、汽车等货物的装卸、仓储、货物保税业务和国内外货物代理、船舶代理、代办中转、水路货运及相关物流服务。

针对广州码头通过能力严重不足、结构性矛盾极为突出的问题,有必要做大做强广州港枢纽中心,特别加强对码头通过能力提升的建设,促进广州港货运枢纽中心中转、集散能力的全面提高。

3.推进现代商业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推进现代商业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近期主要从以下四方面着力。

一是打造建设大型商业物流配送基地,为商业物流配送中心、配套企业和相关服务企业提供设施现代、功能齐全和分工协作、集成业务的活动场所。

近期重点打造建设四大商业物流配送基地,即黄金围商业物流配送基地、芳村区商业物流配送基地、石榴岗商业物流配送基地和江高农副产品物流配送基地。

二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多形式发展商业物流配送中心,培育现代商业物流配送主体。

三是引导鼓励厂商自办物流业务的剥离,扩大有效需求。

4.打造建设大宗原材料交易物流配送平台

根据广州地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以及广州的发展基础、条件,我们认为近期广州打造建设大宗原材料交易物流配送平台,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力,重点建设八大大宗原材料交易物流配送平台。

一是结合广州正在加紧建设的五大生产资料交易中心,通过强化物流配送功能的建设,打造构建金属材料、粮食、石油产品、煤炭和塑料交易物流配送平台。

二是结合广州批发市场改造、升级,选择有条件的大型批发市场构造物流配送功能,打造生产资料交易物流配送平台。

近期可重点考虑:

依托广州国际轻纺城和中大纺织服装市场群,打造纺织服装原材料交易物流配送平台;

依托狮岭皮具皮革批发市场,打造皮具皮料交易物流配送平台;

依托广东天健国际家居装饰材料城,打造装饰材料交易物流配送平台。

三是积极引导大型生产资料生产企业,发展物流配送中心,打造生产资料交易物流配送平台。

5.促进批发市场物流配送现代化改造

加快批发市场物流配送现代化改造,促使批发市场的物流配送功能从商户和个体运输户手中分离出来,由专业物流配送企业或物流配送中心承担,提高批发市场物流配送的组织化、集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

这对培育城市物流配送市场、加快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和提升广州物流配送社会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做优广州城市物流配送,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推进策略,一是对市中心区(内圈层)的批发市场,结合四大商业物流配送基地的打造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和促进物流配送与商流异地分离。

根据就近原则和专业原则,分别向四大商业物流配送基地分离。

二是对中圈层和外圈层的批发市场,特别是大中型批发市场,积极引导物流配送与商流就地分离。

6.加快推进物流信息公用平台的建设

由广州的区域物流中心地位所决定,广州物流信息平台不但为市域物流提供服务,还将为区域物流和国际物流提供服务。

而且这些物流子系统和功能、部门、地区的物流信息应是有机地联系起来,不能处于一种割裂状态,否则物流信息平台将难于发挥真正的“神经枢纽”的作用。

因此,加快广州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战略选择,应是集中精力、集中资源全力规划构建全市统一的、包括上述子系统和功能的综合物流信息平台。

通过全市统一的综合物流信息平台的规划构建,整合各方面的物流信息资源,统领、指导、促进各个企业、专业和相关部门物流信息子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实现物流信息无缝集成、全面共享、一站式管理服务。

7.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企业

近期广州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企业,应主要从以下四方面着力:

(1)加快国有物流企业转制,促进国有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

要通过加快股份制改造,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现代物流服务理念、经营手段,对物流企业进行再造,以提高现代物流服务的竞争力。

(2)积极引进外资和港澳台现代物流企业。

要抓住“后WTO”和CEPA实施提供的机遇,充分发挥广州综合环境优越、吸引力大的优势,大力引进国外、港澳台的现代物流企业,从而提升广州现代物流企业体系的档次和水平。

(3)培育龙头和重点现代物流企业群体。

通过建立龙头、重点现代物流企业的“评定、确认、退出”机制,并制定倾斜度较大的扶持、优惠政策,促成龙头、重点现代物流企业竞争发展格局,从而培育一批现代物流龙头、重点企业群体,以示范和带动广州现代物流企业的全面发展。

(4)结合现代物流节点的打造建设,发展现代物流企业。

这些物流节点具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齐全的物流功能结构、良好的分工协作体系、强大的物流信息系统、优越的物流业务集成条件等。

应充分利用“枢纽中心”、“配送基地”和配送中心的这些有利条件,制定鼓励政策措施,积极引进、培育现代物流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促进现代物流企业集群的发展。

五加快发展对策措施

(一)加强宏观引导和调控

一是进一步健全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宏观管理体制,明确发展管理的职能部门,避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缺乏统一协调,为宏观引导、调控、加快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二是尽快编制贯彻落实《广州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纲要》的配套性发展规划和有关实施方案,为宏观引导、调控提供更加明确、具体的指引。

三是尽快研究明确鼓励重点物流投资领域、项目和制订加快广州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有关鼓励促进政策、措施,引导社会资源向重点发展领域和项目集聚。

四是加强现代物流发展宏观引导、调控的基础工作,为政府进行各项管理决策和宏观调控提供充分、及时、客观的科学依据。

(二)加强现代物流理念、知识、技术和服务方式的宣传推广

一是发挥各种媒体作用,通过重要媒体开设专栏、专题等多种形式,就现代物流理念、知识和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以及服务方式、管理手段和成功经验,进行系统性、针对性、长期性的宣传推广。

二是调动协会和中介机构的积极性,通过组织专题讲座、交流会和专题培训等形式,进行宣传推广。

特别注重对物流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咨询,在帮助物流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宣传推广。

三是促进产、学、研结合,通过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与物流企业的联合互动,在促进物流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与技术装备研发和功能、业务流程再造的过程中进行宣传推广。

(三)促进物流资源的整合

一是打破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消除行业垄断,提高物流资源的流动性。

要继续深化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与现代物流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

制定鼓励政策措施,促进全社会物流资源的整合;

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协调、促进重大物流资源整合方案的顺利实施。

二是积极引导和鼓励物流企业,以供应链为纽带,大力发展业务联盟、多式联运和功能整合,以及通过参股、合资、合作等形式,冲破条块分割的体制壁垒,实现物流资源的整合。

三是积极引导和鼓励工商企业自办物流业务和资源的剥离。

以多种方式向工商企业宣传推广现代物流管理观念、知识和技术手段,提高对物流业务外判意义和技能的认识,促进工商企业对自我业务流程进行重整和再造,以业务的外包带动资源的剥离,为全社会物流资源整合提供丰富的资源。

(四)规范物流发展秩序

一是尽快研究制定适合广州物流行业规范运作、管理的有关法规和规章制度,使物流企业行为和行业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是据国际和国家物流标准,推行物流行业标准化建设。

如全面规范物流用语、物流计量标准、物流数据传输标准、物流作业和服务标准、物流质量和管理标准等。

三是强化物流业发展的准入管理。

要制定各有关的准入条件,如物流园区的准入条件,不同服务领域物流企业的准入条件等,并根据准入条件,加强准入管理。

四是加大物流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

重点是规范市场行为,树立培训和咨询等中介组织诚信,打击欺行霸市行为,维护联托运等运输市场公平、有序竞争的良好秩序,建立现代物流培训机构的认证制度等。

五是积极发挥物流协会在行业管理和规范物流市场秩序工作中的作用。

(五)大力引进和培育现代物流人才

现代物流人才缺乏,是广州现代物流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解决的途径一是靠积极引进,二是加紧教育培训。

引进方面,要充分发挥广州宜商宜居的环境和区位优势,一方面通过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物流企业、物流合作项目和技术,实现现代物流人才的群体引进;

另一方面通过制定吸引现代物流人才的有关政策、建立畅通的人才流进渠道,促成国内外各层次的现代物流人才大量流入。

教育培训方面,一是鼓励支持广州地区的高等院校开设物流专业课程,进行基础性和长期性物流人才培养教育,保证现代物流人才的稳定供给;

二是调动大专院校和社会上各种教育培训力量,针对广州现代物流发展的各种实际需要,采取多种形式,举办各种类型的物流培训班,培养各种层次急需的物流人才,以解燃眉之急。

(六)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一是支持协会对广州市物流发展主要领域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一些重大问题开展专项的调查研究;

二是支持协会建设全市物流行业信息平台;

三是结合政府职能转变,赋予行业协会多方面管理职能。

如考核技术资质、制定行业技术标准的职能;

参与行业发展规划、涉及行业利益的政府章程文件的拟定和政府采购、技术人员职称评定的前置评审职能;

推介优质企业、协调市场价格、规范市场秩序、组织信息交流、人才引进和培训职能等。

(七)加紧出台《广州市现代物流业鼓励投资发展项目指南》

加紧研究制定、出台《广州市现代物流业鼓励投资发展项目指南》,引导和吸引各方面资金和资源向重点领域以及重点项目集聚,以加快广州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指南》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一是研究确定鼓励投资发展的领域和项目,包括在物流园区、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现代物流节点的基础设施及重要配套服务功能建设方面、现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方面、促进批发市场物流配送现代化改造方面、现代物流企业体系建设方面、现代物流人才引进和培育等方面确定一批发展或鼓励投资的重点。

二是研究制定鼓励投资发展的政策措施。

结合广州的实际,在广州可为的范围内,研究制定对重点领域和项目的鼓励投资发展政策,包括在征地、用电、用水、用气方面,基础设施投资收益方面,税收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