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规划题库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85106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规划题库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免疫规划题库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免疫规划题库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免疫规划题库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免疫规划题库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免疫规划题库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免疫规划题库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免疫规划题库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免疫规划题库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免疫规划题库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免疫规划题库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免疫规划题库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免疫规划题库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免疫规划题库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免疫规划题库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免疫规划题库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免疫规划题库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规划题库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免疫规划题库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000肾上腺素 ml (A)

A 0.0625ml(1/16支)B 0.125ml(1/8支)C 0.25ml(1/4支)

D 0.5ml(1/2支)

E 以上都不是

11、疫苗在保存、运输和使用的各个环节需要持续保冷,这一保冷系统称为

(D)

A计划免疫

B冷链工程

C扩大免疫规划

D冷链系统

E疫苗供应系统

12、哪种疫苗用于暴露后免疫(B)A 卡介苗

B狂犬疫苗C乙肝疫苗D流脑疫苗E甲肝疫苗

13、百白破疫苗包括(A)

A百日咳灭活菌苗、白喉类毒素和破伤风类毒素

B百日咳类毒素、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C百日咳活菌苗、白喉活菌苗、破伤风类毒素D百日咳灭活菌、白喉类毒素、破伤风活菌苗E百日咳灭活菌、白喉活菌苗、破伤风活菌苗

14、下列哪种接种方式有误(A)

A 第二针百白破疫苗接种与第一针百白破疫苗接种时间20天;

B 乙脑减毒活疫苗与甲肝减毒活疫苗在同一天接种;

C对母亲为HbsAg阳性的新生儿乙肝同时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D百白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同一天接种

E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后28天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15、我国最后一例天花病例在(C)

A 1977年

B 1980年

C 1960年

D 1958年

E 1978年

16、我国发现最后一例脊灰野病毒病例时间在(B)A 2000年

B 1994年

C 1998年

D 2000年

E 1988年

17、在我国实现普及儿童免疫的目标普及计划免疫目标为(A)

A在1988年以省为单位、1990年以县为单位,卡介苗、脊灰疫苗、白百破疫苗、麻疹疫苗12月龄内接种率达到85%。

B 在1989年以省为单位、1991年以县为单位,卡介苗、脊灰疫苗、白百破疫苗、麻疹疫苗12月龄内接种率达到85%。

C2000年实现无脊灰证实标准

D2012年实现麻疹消除标准

E 在1989年以省为单位、1992年以县为单位,卡介苗、脊灰疫苗、白百破疫苗、麻疹疫苗12月龄内接种率达到85%。

18、常见的活疫苗有(A)A 卡介苗

B 乙肝疫苗C 流脑疫苗D 百白破疫苗

E 白破二联疫苗

19、下列接种方法错误的是(A)A 乙肝疫苗臀部注射

B口服脊灰糖丸

C皮下注射0.5ml麻疹疫苗

D乙肝疫苗接种后第二天接种卡介苗

E6岁时接种白破二联疫苗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活疫苗开启超过半小时后不能使用

B灭活疫苗可以在开启两个小时内使用

C由于精三联是精制苗,不需要在使用前摇匀

D皮内注射应与注射面呈30°

角E 用碘酒消毒接种麻疹疫苗

21、乙肝疫苗主要阻断母婴传播中的哪一个环节:

(B)A 宫内传播

B产程传播

C分娩后与母亲的生活接触传播

D宫内传播和产程传播

E以上三个环节均可

22、关于预防接种正确的是:

(B)

A接种部位皮肤用2%碘酊消毒。

B安瓿开启后,活疫苗超过半小时应废弃。

C卡介苗皮下注射0.1ML。

D脊髓灰质炎疫苗应用温开水送服。

E儿童接种完毕即可回家。

23、安瓿开启后,活疫苗多长时间就必须废弃?

(A)A 半小时

B1小时

C6小时

D12小时

E24小时

24、有冷链条件的乡镇卫生院疫苗贮存量为(B)A 按有效期长短贮存,不超过有效期;

B 一般不超过一个月使用量;

C 一般不超过三个月使用量;

D 一般不超过四个月使用量E 以上都不是

25、安全注射三要素:

(A)

A接种者安全、受种者安全、环境安全;

B质量安全、一人一针、受种者安全;

C环境安全、受种者安全、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D接种者安全、安全注射、一人一针。

26、下列论述中哪项不符合接种程序(D)

A新生儿接种卡介苗

B2月龄开始口服脊灰糖丸C 3月龄开始接种百白破D 7月龄开始接种麻疹疫苗E 以上都不符合

27、基础免疫应在什么时间内完成(C)A 6个月

B8个月

C12个月

D24个月

28、卡介苗的接种方法和剂量是(C)

A皮下,0.2mlB肌内,0.1mlC皮内,0.1mlD皮下,0.1mlE以上都不是

29、乙肝疫苗全程及时接种率的计算中,全程及时接种的时间要求是:

(D)A 第1针出生后1周内完成,第2针在第1针接种后1~2个月完成,第

3针在第1针接种后5~8个月完成。

B 第1针出生后1周内完成,第2针在第1针接种后2~3个月完成,第3针在第1针接种后5~8个月完成。

C 第1针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第2针在第1针接种后2~3个月完成,第3针在第1针接种后5~8个月完成。

D 第1针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第2针在第1针接种后1~2个月完成,第3针在第1针接种后5~8个月完成。

30、卡介苗和乙肝疫苗的贮藏温度分别是:

(D)A -20℃,2-8℃

B 2-8℃,-20℃C 2-8℃,6-12℃

D 均为2-8℃E 以上都不是

31、在调查某一地区人群对某疾病的免疫水平时,WHO推荐的总样本数和每一年龄组人数是(D)

A 100-300,20

B 300-600,25

C 300-600,40

D 600-800,25

E 600-800,40

32、能长期或永久保存血清的温度条件是(E)A 4℃

B -10℃

C -20℃

D -40℃

E -70℃

33、预防乙肝的根本途径是(B)A 免疫球蛋白

B乙肝疫苗

C加强HBSAg携带者的管理

D切断传播途径

E阻断母婴传播

34、乙肝疫苗接种方法为(A)A 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B 臀部肌肉注射

C 上臂三角肌皮下注射

D臀部皮下注射

35、卡介苗注射途径与部位规定为(C)

A 左手臂三角肌外侧皮下注射B 右手臂三角肌外侧皮下注射C 左手臂三角肌外侧皮内注射D 右手臂三角肌外侧皮内注射E 以上都不是

二、选择题(多选15题)

1、免疫规划常用指标为(ABCDE)A 建卡率

B接种率

C抗体阳转率

D保护率

E以上都对

2、关于AFP下列有哪些说法正确(ABCD)

A是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的英文缩写的简称

B全身重症肌无力应作为AFP病例报告

CAFP病例应采集双份合格便

D麻痹超过三个月的AFP病例可以不采便

EAFP病例随访可能通过电话进行随访

3、高危AFP病例的条件包括有(BCD)

A 小于3岁B 小于5岁

C 服脊灰疫苗少于3次或不祥D 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便

E 小于14岁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E)A 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

B接种百白破疫苗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C12月1日是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接种宣传日”

D 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

E 疫苗分为两类,接种第一类疫苗由政府承担费用,接种第二类疫苗由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承担费用

5、关于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下列正确的有(BCDE)A 任何年龄,任何原因造成的有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B 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

CAFP病例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种类,而是身体任何部位出现的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肉萎缩的一组征候群

DAFP病例包括14种疾病

E发现AFP病例,必须迅速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便及时开展调查、采样工作

6、根据麻疹诊断标准,下列符合麻疹诊断依据的有(ABCDE)A 发热,38℃或更高

B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皮肤红色斑丘疹由耳后向全身扩展,持续

3天以上呈典型经过

C伴有咳嗽、或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或结合膜炎

D1个月内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而血清中查到麻疹IgM抗体

E从鼻咽部分泌物或血液中分离到麻疹病毒,或检测到麻疹病毒核酸

7、发生麻疹暴发疫情时,下列处理正确的有(ACDE)

A开展暴发调查,收集分析病人的年龄、免疫史状况等,采集样本以确诊暴发

B病人在家隔离治疗,病人应隔离至出疹后21天

C接触者医学观察21天,接受被动免疫的延长至28天D 对室内环境进行消毒,室内湿式扫除,开窗通风

E 麻疹疫苗应急接种

8、关于乙肝疫苗的说法,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BDE)

A乙肝血源疫苗现已仃止生产和使用

B乙肝疫苗可与其它计划免疫使用的疫苗同时接种

C 新生儿出生后如注射了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则不必再为其接种乙肝疫苗

D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方法

E曾对乙肝疫苗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儿童不应再接种乙肝疫苗

9、关于疫苗冷链以下正确的有(ACDE)

A每台冷链设备必须配有测量内部温度的温度计

B冷链设备在使用时,应每天1次对其运转情况及温度进行监测和记录C 脊灰疫苗、麻疹疫苗应在-20℃条件下贮存

D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应在2~8℃条件下贮存

E流感疫苗、水痘疫苗、麻腮风疫苗在2~8℃条件下贮存10、关于预防接种禁忌症正确的有(ABCD)

A急性疾病,有发热或全身不适等症状的,应暂缓接种

B免疫缺陷者,恶性肿瘤患者、使用免疫抑抑者不宜接种活疫苗

C既往接种后有严重不良反应者,不能再接种此疫苗

D 凡有神经系统疾患,如癫痫、脑病、癔症、脑炎后遗症、抽搐、惊厥等疾患,不要再接种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百日咳疫苗

E对疫苗成份过敏者,应脱敏后再接种

11、关于预防接种后反应诊治原则正确的有(ABDE)

A一般局部反应不需处理,较重的可做热敷(卡介苗局部反应除外)

B全身严重反应可作对症处理

C无菌性脓肿有波动感时应切开排脓

D卡介苗误种皮下或肌内,可立即用异作局部环形封闭治疗

E出现过敏性休克,应采取使病人平卧、头部放低、保持安静、注意保暖、立即注射1:

1000肾上腺素,送医院观察

12、不安全注射可传播(ABCD)A HBV

BHCV

C艾滋病

D疟疾

13、下面哪种行为属于不安全注射(BCD)

A用煮沸法消毒使用后的玻璃注射器、针头和镊子

B为不同的接种对象接种时只更换针头,不更换注射器

C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完后扔到垃圾箱内、卖废品或给孩子当玩具

D将卡介苗注入皮下或肌肉

14、下面哪几型肝炎可以通过被污染的注射器传播(BCD)A 甲型肝炎

B乙型肝炎

C丙型肝炎

D丁型肝炎

15、接种疫苗时应注意(AC)

A接种前要核对疫苗、批号、剂量、接种方法

B百白破三联、乙肝疫苗等吸附制剂打开后即可接种

C接种前要告知儿童家长疫苗接种的目的和一般反应及接种后注意事项

D接种完毕后即可叫家长回去

E以上都不是三、填空题(30题)

1、 A群流脑疫苗注射4剂,第1、2剂为基础免疫,2剂次间隔时间不少于

3 个月;

第3、4剂次为加强免疫,3岁时接种第3剂,与第2剂接种间

隔时间不得少于1年;

6岁时接种第4剂,与第3剂接种间隔时间不得少于

3 年。

2、 乙肝疫苗第1剂在新生儿出生后_24 小时内尽早接种,第2剂在第1

剂接种后1个月接种,第3剂在第1剂接种后6个月(5~8月龄)接种。

第1

剂和第2剂间隔应≥_28 天。

第2剂和第3剂的间隔应≥60 天。

3、 疫苗通常是用 杀死的 或 减毒的 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后,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 抗体 ,从而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4、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_淋巴细胞_,_淋巴细胞 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 抗体 。

引起人体产生该种物质的上述病原体,叫做 抗原 。

5、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2005年6月1日开始实施。

6、 每年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

7、 预防接种的途径与方法有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口服。

8、预防接种人员必须是经卫生局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中的

执业医师 、执业助理医师 、 护士 、或者 乡村医师 。

9、免疫成功率中的免疫成功是指免疫前抗体阴性或有低水平抗体,免疫后抗体阳转或_有4倍及以上增长_。

10、.免疫成功率监测监测对象为:

OPV、DPT、MV分别完成基础免疫后_1个月 儿童,BCG为完成初免后 _12周 的儿童。

11、原则上各级疫苗储存量为:

省级6个月,市级3个月,县级2个月,具备冷藏条件的乡级不得超过1个月。

12、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程序为0、1、6月,其中第一针应在24小时内接种。

13、疾病预防机构、接种单位在接收疫苗时,应对疫苗品种、剂型、批准文号、数量、规格、批号、有效期、温度记录、供货单位、生产厂商、质量状况等内容进行核对,做好记录。

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14、已接种过1剂A群流脑疫苗者,接种A+C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疫苗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3个月。

已接种2剂或2剂以上A群流脑疫苗者,接种A+C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疫苗最后1剂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年。

15、未完成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3月龄~6岁儿童使用百白破疫苗。

7~11岁儿童使用白破联合疫苗;

12岁以上儿童使用成人及青少年用白破联合疫苗。

16、2种减毒活疫苗如未同时接种,应至少间隔4周再接种。

17、基础免疫要求在12月龄内完成。

18、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各剂次的间隔时间应≥28天。

19、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在接收第一类疫苗或者购进第二类疫苗时,应当进行查验,索取每批检验合格或者审核批准证明复印件(要有企业印章);

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20、群体性预防接种是指在特定范围和时间内,针对可能受某种传染病感染的特定人群,有组织地集中实施预防接种的活动。

21、预防接种服务形式有三种:

定点接种、入户接种、临时接种。

22、使用含有吸附剂的疫苗前,应当充分摇匀。

23、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操作前再次查验核对受种者姓名、预防接种证、接种凭证和本次接种的疫苗品种,无误后予以接种。

24、流动儿童是指户籍在外县、在暂居地居住满3个月的≤7周岁儿童。

25、预防接种后发热:

分为轻度(37.1~37.5℃)、中度(37.6~38.5℃)和重度(≥38.6℃)。

26、预防接种后注射局部红肿浸润,根据纵横平均直径分为弱反应(≤2.5cm)、中反应(2.6~5.0cm)和强反应(>5.0cm)。

凡发生局部淋巴管/淋巴结炎者均为局部重反应。

27、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28、预防接种一般反应,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

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

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

29、接种A+C群流脑疫苗,3年内避免重复接种。

30、A+C群流脑疫苗的接种对象为2岁以上的人群。

四、判断题(10题)

1、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导致人死亡。

(√ )

2、人体内的淋巴细胞在天花病毒的刺激下,会产生抵抗天花病毒的抗体。

( √

3、两种减毒活疫苗,如未同时接种时,应当至少间隔4周再接种。

(√)

4、对接种第一针百白破疫苗发生强烈反应(高热、抽搐、惊厥)的儿童,待儿童康复后间隔28天后可接种第二针。

(×

5、使用百白破、乙肝疫苗等含吸附剂的疫苗,使用前应充分摇匀。

6、吸取BCG和含有吸附剂的疫苗须先充分摇匀。

(√)

7、疫苗是药品。

8、经过县级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培训合格的村医可以从事计划免疫工作。

9、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不是AFP。

(×

10、短暂性肢体麻痹不用作为AFP进行报告。

)五、问答题(10题)

1、我省的免疫规划有哪几种疫苗,能防止哪些疾病?

答:

有8种,麻疹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脊灰疫苗、卡介苗、乙肝疫苗、

A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

预防:

麻疹、白喉、百日咳、破伤风、小儿麻痹症、结核病、

乙型肝炎、A群流脑、乙脑

2、按我省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某3岁儿童应接种哪些疫苗,各多少针次,该儿童从3岁至6岁时应增加哪些针次?

3岁前应接种麻疹2针、脊灰疫苗3剂、百白破疫苗4针、卡介苗1针、乙肝疫苗3针、A群流脑疫苗2针、乙脑疫苗2针。

从3岁至6岁时应增加A群流

脑疫苗2针、脊灰疫苗1剂、白破疫苗1针、乙脑疫苗1针。

3、某地每两个月进行一次接种,现有一名7月龄儿童,他在2月龄时曾接种过卡介苗、乙肝疫苗1和脊髓灰质炎疫苗1,以后再没有接种了。

(1)请问本次应给予何种疫苗接种?

(2)下次接种应何时,接种何种疫苗?

本次应接种乙肝疫苗2脊髓灰质炎疫苗2百白破疫苗1。

下次接种时应与上次接种至少间隔28天,接种百白破疫苗2、脊髓灰质炎疫苗3和麻疹疫苗。

4、合格接种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同时符合以下五项标准者,判为合格接种:

(1)免疫起始月龄正确;

(2)针次间隔时间正确;

(3) 在规定的月龄内完成规定疫苗的免疫接种;

(4)有准确的出生和接种日期(年月日)、接种单位、接种者的记录;

(5)家长承认或卡(册)、证相符。

5、AFP合格粪便标本的采集要求是什么?

(1)在麻痹发生14天内采集;

(2)2份粪便标本至少间隔24小时;

(3)每份标本量在5克以上;

(4)粪便标本送到实验室时带冰且状态良好。

6、接种某种疫苗后仍可患该疫苗预防的传染病吗?

为什么?

仍可患该疫苗预防的传染病,原因是

(1)潜伏期内接种;

(2)该苗的保护率达不到100%;

(3)有些个体差异使免疫不成功

7、新生儿破伤风疑似病例定义?

任何经过培训的卫生人员报告的新生儿破伤风的病例(未调查)或任何出生后吸吮及哭闹正常,第2-28天发生的病因不明的死亡病例和出现吸吮困难的病例。

8、安全注射的三要素?

(1)、对接受接种者无害;

(2)、对实施接种者无危险;

(3)、注射后物品(废物)不会给公众带来无害。

9、领取或分发疫苗时要遵循什么原则?

要遵循“先短效期、后长效期”,以及先产先出、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的原则,有计划地分发。

10、AFP病例、高危AFP病例、聚集性临床符合病例的定义?

AFP病例定义:

所有15岁以下儿童任何原因造成的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

高危AFP病例定义:

任何年龄小于5岁、接种脊灰疫苗次数少于3次或服苗史不详、未采或未采到合格粪便标本、临床怀疑为脊髓灰质炎的AFP病例。

聚集性临床符合病例定义:

同一县(区)或相邻县(区)发现2例或2例以上的临床符合病例,发病时间间隔不满2个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