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1937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型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A型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A型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A型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A型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A型题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A型题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A型题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A型题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A型题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A型题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A型题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A型题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A型题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A型题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A型题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A型题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A型题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A型题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A型题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A型题Word格式.docx

《A型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型题Word格式.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A型题Word格式.docx

C.次生环境比原生环境差

D.人类活动时不重视物质、能量平衡,就会使次生环境的质量变劣

E.大量砍伐森林等人类活动将使次生环境质量日趋恶化

10.生物圈中各种生物体之间关系为

A.相互依存B.相互依存、相互制约C.相互制约D.相互对抗E.相互独立

11.绿色植物从空气、水、土壤中吸取各种必需的营养物质组成自身成分,必须要进行

A.日光作用B.光合作用C.浓缩作用D.中和作用E.以上都不是

12.生物体之间通过食物链可传递

A.能量B.物质C.物质和能量D.有机物E.无机物

13.对食物链描述不正确的是

A.形成食物链的关键是一种生物为另一种生物的食物B.可传递物质和能量

C.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可由无机界向有机界转移

D.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可由有机界向无机界转移

E.食物链只传递物质和能量,不传递疾病

14.人类与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方式是

A.新陈代谢B.生物转化C.生物富集D.化学反应E.以上都不是

15.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何物质增加引起

A.SO2B.COC.CO2D.NO2E.NO

16.下列哪项是属于原生环境问题

A.自然灾害B.环境污染C.生态破坏D.社会生活问题E.以上都不是

17.下列哪项是属于原生环境问题

A.地方病B.环境污染C.生态破坏D.社会生活问题E.以上都不是

18.下列哪项是属于次生环境问题

A.地方病B.自然灾害C.生态破坏D.社会生活问题E.以上都不是

19.原生环境问题主要由何原因引起

A.自然力作用的各种自然灾害和地方病等

B.由于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等人为因素导致的环境污染

C.由于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等人为因素导致的生态破坏

D.由于经济因素而引起的各种社会生活问题

E.由于社会发展水平或结构的因素而引起的各种社会生活问题

20.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的区域性疾病被称为

A.公害病B.职业病C.地方病D.疫源性疾病E.以上都不是

21.对生态系统描述错误的是

A.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的环境所构成的一个有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的功能系统

B.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一个相互依存的完整体系

C.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生物圈,小至一个局部范围,甚至一座山一个池塘

D.是生物与生物之间一个相互依存的完整体系,非生物环境的变化对整个系统影响不大

E.一般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界四大要素所组成

22.生态系统中包括

A.生产者、消费者、有机界和无机界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界

C.生产者、消费者、合成者和无机界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有机界

E.生产者、合成者、分解者和无机界

23.对生态平衡描述错误的是

A.是生物生存、活动、繁衍得以正常进行的基础B.人类的健康有赖于生态平衡

C.自然和人为因素均可影响生态平衡D.生态平衡一旦形成,就不易破坏

E.人类必须与整个生态系统的其他部分和环节保持动态平衡

24.哪种人为活动不会造成生态平衡破坏

A.过度砍伐森林、破坏植被B.过度开发水利资源C.对野生动物的滥捕、滥杀

D.适当海水淡化,解决缺水问题E.大量农药、化肥的使用

25.水体富营养化与下述何种物质增加有关

A.氟、磷B.氮、磷C.碘、磷D.氟、氮E.碘、氮

26.某些物质在生物体之间沿着食物链传递,并浓度逐级增高,超过原环境中的浓度,这种现象叫做

A.富营养化B.生物转化C.生物富集D.环境自净E.生物迁移

27.下述哪项不是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富集作用的必备条件

A.环境化学物质易为各种生物吸收B.进入生物体内的环境化学物质较难分解和排泄

C.生物浓集过程多通过食物链进行

D.污染物在生物体内浓集和逐渐积累时,尚不会对该生物体造成致命性伤害

E.污染物在环境中必须达到一定的浓度

28.英国地球化学家Hanmil分析了220名英国人血液与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发现人体血液约多少种元素与地壳中的含量呈明显的相关性

A.20B.30C.40D.50E.60

29.对环境污染描述错误的是

A.可由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引起B.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

C.不会造成环境理化结构的改变D.对人类健康可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

E.严重的环境污染叫做公害

30.关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部分污染物,在环境中可分解成无害的简单化合物

B.大部分污染物,在环境中可分解成危害较小的简单化合物

C.污染物在环境中不会转化成为毒性更大的新物质

D.污染物在环境中可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E.环境对污染物的自净是有限的

31.环境的物理自净作用不包括

A.稀释B.逸散C.中和D.凝聚E.挥发

32.环境的物理自净作用不包括

A.混合B.扩散C.凝聚D.沉降E.还原

33.环境的化学自净作用不包括

A.氧化B.水解C.凝聚D.吸附E.还原

34.对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自净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A.可通过生物作用净化B.净化能力的大小受环境物理条件的影响

C.环境的自净作用是有限的

D.重金属及类金属元素污染物较易通过环境自净作用达到完全自净

E.一些性质稳定的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等,很难通过环境自身自净作用达到完全自净

35.环境污染物经各种途径通过机体生物膜进入血液的过程被称为

A.吸收B.分布C.转移D.蓄积E.代谢

36.气体、蒸气和气溶胶形态的环境污染物最易通过何途径进入体内

A.皮肤B.呼吸道C.消化道D.汗腺E.眼睛

37.呼吸道是环境污染物主要吸收途径的原因,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肺泡的总表观面积很大B.肺泡壁很薄C.肺泡间毛细血管丰富

D.吸收的污染物,可不经过肝的转化

E.气体及蒸气状态污染物多以主动转运的方式进入血流

38.污染物在消化道中主要吸收部位是

A.口腔B.食道C.胃D.小肠E.大肠

39.下列物质中可经皮肤吸收最快的环境污染物是

A.苯B.苯胺C.甲苯D.二甲苯E.甲醛

40.环境污染物在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最主要受哪项因素影响

A.污染物与器官亲和力B.特定部位的屏障作用C.脂肪组织分布的量

D.器官和组织所在的部位E.以上都不是

41.下述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物质蓄积可能是引起慢性中毒的物质基础B.物质蓄积可能引起慢性中毒的急性发作

C.化学物的蓄积作用,是慢性中毒的基础

D.有效排除体内的毒物,防止或减少毒物的蓄积作用,是预防和减少慢性中毒的重要措施

E.在体内检出环境污染物时,机体才可能出现相应的机能改变并表现出中毒的病理征象

42.下述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经过体内的转化,多数情况下环境化学物的毒性降低

B.解毒作用是机体防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C.动物种属、年龄、性别、营养状态及遗传特性,对生物转化的性质与强度均有重大影响

D.多数化学物进入体内经过生物转化可毒性增强

E.前致癌物可通过生物转化后变成终致癌物

43.下述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未解离的和脂溶性的化学物可重新吸收入血液而不易排除

B.尿中某些化学物的浓度与血液中的浓度密切相关

C.测定尿中某些物质或其代谢产物能间接衡量一定时间内接触和吸收该物质的情况

D.化学物的解离度与尿的pH无关

E.解离的和水溶性的化学物一般可通过被动扩散排入尿中

44.呈气体状态或易挥发的环境化学物,对其排泄描述正确的是

A.通过主动转运的方式经肺泡壁排出气体B.排出的速度与吸收速度成正比

C.血液中溶解度低可减缓其排除速度D.肺泡中毒气压力大可加速其排除速度

E.肺通气量加大可加速其排除速度

45.可经毛发排出的化学物是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硫C.硫化氢D.苯E.砷

46.二次污染物是指

A.直接从污染源排入环境中的污染物B.比一次污染物毒性变小的污染物

C.空气中长期存在的难于降解的污染物

D.一次污染物受某些因素作用后,转变成理化性状完全不同的新污染物

E.一次污染物沉降后,再次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

47.形成煤烟型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

A.烟尘和NOxB.汽车废气和SoxC.烟尘和PANsD.烟尘和O3

E.烟尘和SO2

48.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

A.SO2和颗粒物B.SO2和NOxC.CO和NOxD.颗粒物和烃类

E.烃类和NOx

49.光化学烟雾是

A.强还原物B.强氧化物C.还原物D.非氧化物E.催化物

50.光化学烟雾对机体的主要危害是

A.对眼睛和上呼吸道的刺激作用B.神经系统损害

C.对胃肠道的腐蚀作用D.肝肾损害E.皮肤损害

51.引起光化学烟雾事件的初始污染物主要来自

A.燃烧排放的烟尘B.工厂排放的废气C.汽车尾气

D.生产事故排出的毒气E.火灾事故排出的烟气

52.COPD是下列三种疾病的统称

A.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水肿B.慢性肺结核、支气管哮喘、肺气肿

C.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水肿D.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

E.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扩张

53.环境污染公害事件中,主要由于污染物急性毒作用引起的是

A.伦敦烟雾事件B.痛痛病事件C.水俣病事件D.米糠油事件

E.以上都不是

54.环境污染公害事件中,主要由于污染物慢性毒作用引起的是

A.马斯河谷烟雾事件B.四日市哮喘病C.痛痛病事

D.博帕尔异氰酸甲酯事件E.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55.痛痛病由哪种环境污染物引起

A.铅B.铬C.镉D.锰E.锌

56.水俣病由哪种环境污染物引起

A.砷B.汞C.碘D.氟E.氯

57.米糠油事件由哪种环境污染物引起

A.甲醛B.甲苯C.多氯联苯D.异氰酸甲酯E.以上都不是

58.第1类人类致癌物不包括:

A.黄曲霉毒素B.联苯胺C.砷化合物D.2-萘胺E.甲醛

59.在众多的环境致癌因素中,化学性致癌因素约占

A.50%B.60%C.70%D.80%E.90%

60.在众多的环境致癌因素中,物理性致癌因素约占

A.5%B.10%C.15%D.20%E.25%

61.60年代初期,震惊世界的反应停(thalidomide)事件,首次让人们认识到

A.药物的副作用B.化学物的致畸性C.化学物的致癌性

D.化学物的致突变性E.药物的致癌性

62.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结局不包括

A.畸形B.早产C.肿瘤D.死胎E.遗传性疾病

63.突变发生在体细胞,结局主要是

A.发生肿瘤B.抵抗力下降C.常见病增多D.发生畸形E.以上都不是

64.环境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非特异性损害不包括

A.常见病的发病率增加B.人体抵抗力下降C.肿瘤的发生率增加

D.多发病的发病率增加E.劳动能力降低

65.水俣病是由于食入被下列哪种物质污染的水体中生长的鱼贝类所致

A.砷B.甲基汞C.有机铅D.酚E.有机氯

66.饮用水卫生要求在流行病学上安全,主要是为了确保不发生

A.消化道疾病B.介水传染病C.食物中毒D.急慢性中毒E.水型地方病

67.水质是否达到流行病学上安全的重要指标是

A.细菌总数和痢疾杆菌B.痢疾杆菌和总大肠菌群C.伤寒、副伤寒杆菌总数

D.总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E.总大肠菌群和伤寒杆菌

68.剂量-效应关系,它表示化学物

A.摄入量(剂量)与生物个体或群体中发生某种量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B.毒性与生物个体或群体中发生某种量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C.摄入量(剂量)与生物群体中发生某种量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D.摄入量(剂量)与生物群体中出现某种强度生物效应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69.毒物在体内的蓄积量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A.毒性、摄入量、生物半减期B.摄入量、生物半减期和作用时间

C.理化特性、毒性、摄入量D.摄入量、理化特性、作用时间

E.蓄积部位、摄入量、生物半减期

70.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使用阿托品,这是利用了阿托品对有机磷农药的

A.相加作用B.协同作用C.加强作用D.拮抗作用E.独立作用

71.饮用水净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B.除去水中的有毒物质

C.使水质达到细菌学检验项目的限值D.降低水中的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

E.使水质达到卫生学要求

72.饮用水消毒的主要目的是

A.保持水中有一定量的余氯B.改善水质的感官性状C.除去水中有毒物质

D.杀灭病原菌,预防介水传染病E.预防水型地方病的发生

73.我国集中式给水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是

A.氯化消毒B.紫外线消毒C.臭氧消毒D.碘消毒E.煮沸消毒

74.对饮用水进行氯化消毒时,起杀菌作用的主要是

A.Cl2B.HOClC.Cl—D.Ca(OCl)2E.OCl—

75.评价氯化消毒效果的简便指标是

A.加氯量B.有效氯C.余氯量D.水的浑浊度E.细菌学指标

76.比较理想的饮用水水源是

A.降水B.江、河水C.泉水D.深层地下水E.水库水

77.集中式给水水源选择的几个原则之中不包括

A.水量充足B.靠近居住区C.水质良好D.便于防护E.技术和经济上合理

78.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规定细菌总数应低于

A.3CFU/mlB.100CFU/mlC.1000CFU/mlD.3CFU/LE.100CFU/L

79.对水源水进行混凝沉淀的主要目的是

A.调节水温B.除去有毒物质C.降低水的浑浊度D.杀灭病原菌

E.调节水的pH值

80.属于公害病的疾病是

A.痛痛病B.克山病C.大骨节病D.碘缺乏病E.黑脚病

81.集中式给水河流取水点,规定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其防护带范围包括

A.上游100米至下游50米B.上游1000米至下游100米

C.上游1000米至下游1000米D.上游50米至下游100米

E.上游100米至下游1000米

82.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规定管网末梢水的游离余氯不低于

mg/Lmg/Lmg/Lmg/Lmg/L

83.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规定总大肠菌群不超过

A.100个/mlB.0个/100mlC.3个/100mlD.3个/LE.100个/L

【A2型题】

84.预防医学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生活环境、食物、生产环境及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B.预防保健策略与措施

C.医学统计方法D.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的理论根据和预防措施的原则

E.各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85.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在日本富山神通川下游地区,因某锌冶炼厂排出废水,使水及水稻受到污染,造成居民中出现以骨骼系统病理改变为主的一系列疾病,该病可能是

A.水俣病B.痛痛病C.地甲病D.克山病E.大骨关节病

86.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在日本富山神通川下游地区,因某锌冶炼厂排出废水,使水及水稻受到污染,造成居民中出现以骨骼系统病理改变为主的一系列疾病,该病可能由何污染物引起

87.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熊本县水俣湾被石油化工厂废水污染,并通过水-鱼-人食物链在人体内蓄积,引起居民中大量出现以感觉障碍、共济运动失调、视野缩小、听力障碍、语言障碍、眼球运动异常为主要症状和体征的疾病,该病可能由何污染物引起

A.汞B.镉C.铅D.砷E.铬

88.1984年,在印度博帕尔某化工厂,由于贮气罐泄漏,造成厂周围居民区15万多人中毒,2500人死亡,5万多人失明。

此次泄漏的化学物是

A.异氰酸甲酯B.三氧化二砷C.多氯联苯D.四氯乙烯E.三氯乙烯

89.1968年日本某一食用油厂在炼油时,食用油被污染,造成1万多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皮疹、色素沉着、无力、呕吐等中毒症状,且有16人死亡。

此次公害事件是由于食用油被何种化学物污染

90.20世纪60年代初,震惊世界的反应停(thalidomide)事件造成28个国家地区中出生8000多个短肢畸形儿。

此事件的发生,使医学界首次认识到母体安全的化学药物不一定对胎儿安全,此后人们开始重视药物和其他化学物质的

A.慢性作用B.急性作用C.致畸作用D.致癌作用E.致突变作用

91.由于水体中大量氮、磷元素等营养物质增多,使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这种现象出现在江河湖泊中,被称为

A.赤潮B.水华C.富营养化D.腐殖质化E.氧化塘形成

92.水体受到生物性污染后,不会引起哪种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A.霍乱及副霍乱B.痢疾C.血吸虫病D.病毒性肝炎E.布氏杆菌病

93.1955年至1956年,在印度新德里曾由于集中式给水水源受生活污水污染,引起了下列哪种疾病的大流行

A.乙型肝炎B.甲型肝炎C.戊型肝炎D.霍乱E.痢疾

【B型题】

A.地球化学性疾病B.寄生虫病C.大气污染D.酗酒E.传染病

94.主要属于原生环境问题

95.主要属于次生环境问题

96.主要属于社会环境问题

A.粉尘B.氰化合物C.苯等有机溶剂D.病原微生物E.硫化氢

97.火力发电站主要存在的污染物是

98.电镀厂主要存在的污染物是

99.皮革制造厂主要存在的污染物是

100.家具、制鞋等企业主要存在的污染物是

A.生物转化B.生物富集C.食物链D.富营养化E.生态平衡

101.生态系统各个环节的质和量相对稳定和相互适应的状态为

102.生物体之间,一种生物为另一种生物的食物,并为其提供物质和能量的这种链状关系为

103.含有大量氮、磷的污染物流入水体,可使水中的藻类植物大量繁殖,水的感官和化学性状迅速恶化,这种现象为

104.有些污染物,在生物体之间可沿着食物链浓度逐级增高,并超过原环境中的浓度,这种现象叫

A.公害病B.职业病C.传染病D.食物中毒E.地方病

105.痛痛病属于

106.克山病属于

107.矽肺属于

A.急性中毒B.慢性中毒C.致癌作用D.致畸作用E.非特异损害作用

108.1984年发生在印度博泊尔的异氰酸甲脂中毒事件的健康损害属于

109.20世纪60年代初,震惊世界的反应停(thalidomide)事件的健康损害属于

110.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发生在日本的水俣病属于

111.环境污染严重地区居民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增加的现象属于

112.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规定管网末梢水余氯不应低于

113.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规定氟化物含量不得超过

114.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规定细菌总数不得超过

A.氯化钙B.氢氧化钙C.漂白粉D.硫酸铝E.氢氧化铝

115.常用的饮用水消毒剂是

116.常用净化水的混凝沉淀剂是

A.需氯量减去余氯B.需氯量与余氯之和C.余氯量

D.有效氯含量E.需氯量

117.饮用水进行氯化消毒时,适宜的加氯量是

118.评价漂白粉杀菌效果的指标是

119.用于杀灭细菌,氧化有机物以及某些氯化反应等所消耗的氯量是

A.矿物质含量较低,易被污染,水量没有保证

B.水量丰富,水质浑浊度小,但易产生“富营养化”

C.水温恒定,细菌数很少,但盐类含量高,硬度大

D.水量小,易受污染,感官性状差,自净能力差

E.清澈透明,不易被污染,但自净能力差

120.深层地下水的特征是

121.降水的特征是

【X型题】

122.预防医学的目的是

A.预防疾病B.消除各种致病因素C.提高生命质量D.促进健康

E.使人类不患病

123.生物圈含有

A.空气B.水C.日光D.土壤E.岩石

124.环境可分为

A.原生环境B.次生环境C.自然环境D.社会环境E.污染环境

125.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有

A.生物因素B.社会心理因素C.人文因素D.化学因素E.物理因素

126.自然环境中包括

A.大气圈B.社会圈C.岩石圈D.水圈E.生物圈

127.生态系统四要素中的无机界包括

A.空气B.水C.绿色植物D.土壤E.太阳辐射

128.目前我国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A.大气污染B.酸雨C.水污染与淡水资源危机

D.土壤资源破坏与生态恶化E.生物多样性资源的锐减

129.发生在日本的环境污染公害事件有

A.水俣病事件B.痛痛病事件C.米糠油中毒事件

D.四日市工业废气污染引起哮喘病事件E.异氰酸甲酯泄漏事件

130.生态系统由下述哪些要素组成

A.生产者B.消费者C.有机界D.分解者E.无机界

131.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可分为

A.一级消费者B.二级消费者C.三级消费者D.四级消费者

E.五级消费者

132.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界四大要素之间进行着广泛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

A.流动B.传递C.交换D.消耗E.循环

133.工业“三废”是指

A.废气B.废烟C.废水D.废尘E.废渣

134.环境污染物可来源于

A.工业生产“三废”B.日常生活“三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