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仔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2552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述仔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浅述仔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浅述仔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浅述仔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浅述仔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浅述仔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浅述仔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浅述仔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浅述仔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浅述仔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浅述仔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浅述仔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浅述仔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浅述仔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述仔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Word下载.docx

《浅述仔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述仔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述仔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Word下载.docx

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进行分析,了解3种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并通过对患病仔猪进行实验室检验,包括分离培养、生化试验、药敏试验、鉴别诊断等,论述对仔猪大肠杆菌病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重点研究问题

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的流行特点

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的临床症状

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的病理变化

患病仔猪的实验室检验、诊断与治疗

主要技术指标

革兰氏染色、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药敏试验、鉴别试验、剖检

其它要说明的问题

指导老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指导教师意见

对论文的简短评价:

1.指出论文存在的问题及错误

2.对创造性工作评价

3.建议成绩

优良及格不及格

指导教师签字

评阅教师意见

评阅教师签字

答辩小组评议意见

学号201103050111 姓名李若玉

题目浅述仔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答辩小组意见:

1、对论文的评价

2.建议成绩等级

3.需要说明的问题

答辩小组长签字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11畜牧兽医1班句容212400)

摘要: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的肠道传染病,可引起仔猪腹泻和肠毒血症等。

由于猪的生长期和病菌血清型的差异,由猪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也不同,临床上多见为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3种。

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高度重视。

现在就其发病因素、诊断、治疗方法等进行讨论。

关键词:

大肠杆菌;

黄痢;

白痢;

水肿病;

诊断;

防治

DiagnosisandcontrolofColibacillosisinpiglets

Abstract:

PigletcolibacillosisentericinfectiousdiseasescausedbypathogenicEscherichiacoliinpiglets,cancausediarrheaandintestinaltoxemia.Becauseofthedifferenceofpiggrowthperiodandpathogenicserotypes,causedbyswineEscherichiacolidiseaseisalsodifferent,clinicalgouptoseemoreofyellowscourofnewbornpiglets,whitescourofpigletsandpigletsedemadisease3.Thediseaseincidenceandmortalityratesarerelativelyhigh,resultinginhugeeconomiclossestothepigindustry,therefore,mustattachgreatimportanceto.Nowthepathogenesis,diagnosis,methodsoftreatmentwasdiscussed.

Keywords:

Escherichiacoli;

yellowdiarrhea;

diarrhea;

edemadisease;

diagnosis;

treatment

综述

仔猪大肠杆菌病[1]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类仔猪肠道传染性疾病,是仔猪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无季节性,但冬春季节发病率更高,主要表现为肠炎、腹泻、排出白色或黄色稀粪等多种临床症状。

由于猪的生长期和病菌血清型的差异,临床上多见为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3种。

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是集约化养殖中需要重点预防的疾病之一,因此必须高度重视。

1.流行特点

本病均一年四季可发生,但冬春季节发病率更高。

由于仔猪的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发育尚不完善,不能抑制肠道中致病性大肠肝菌的增长繁殖。

因此,在温差变化较大或较潮湿的季节下,特别容易诱发此病。

1.1仔猪黄痢

又叫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由某些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1周龄以内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

以1-3日龄多发,病程短且致死率高,以剧烈腹泻,排出黄色或黄白色水样粪便以及迅速脱水死亡为特征。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寒冷的冬季和早春发病较多。

本病传播迅速,若有1头仔猪发病,很快感染全窝。

多是由于圈舍污染、消毒不彻底、气候剧变、受寒和吃初乳不足所致。

1.2仔猪白痢

又叫迟发性大肠杆菌病,是由某些致病大肠杆菌引起的2-3周龄仔猪多发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

多发生于10-30日龄哺乳仔猪,以6-12日龄最多,7日龄以内及30日龄以上的很少发病。

以排出乳白色、淡黄白色或灰白色带有特殊腥臭味的粘稠粪便为特征,全年都可发生,同窝仔猪间传播快,常一窝一窝地发生。

饲养卫生不良,母猪乳汁太浓或不足,气候剧变是本病的诱因。

1.3仔猪水肿病

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所产生的毒素引起,多见于断奶后仔猪,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为特征。

本病4-5月份和9-10月份发生较多,常发于6-15周龄营养良好的肥胖仔猪。

呈地方性流行,常限于某个猪群,生长发育健壮的猪多发,春秋常见,与饲料及饲养方式突然改变、或饲料单一、或蛋白质过多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有关。

2.临床症状与变病理化

2.1仔猪黄痢

临床症状:

仔猪潜伏期短的出生后12h内发病,主要症状为突然腹泻,排出黄色或黄白色稀粪,内含凝乳小片,有腥臭味,里急后重,肛门呈红色松驰,在仔猪的尾、会阴、后肢、毛上沾有粪污。

病猪衰弱,四肢无力,脱水、消瘦,体重迅速下降30%-40%,反应迟钝,皮肤呈蓝灰色,眼球下陷,昏迷死亡。

剖检:

尸体严重脱水,身体干瘦,缺乏弹性,肠道膨胀,颈腹部皮下常有水肿,肠道内有多量黄色粘液和气体,肠粘膜卡他,肠系膜淋巴结变性、色淡、弥漫性出血,肾、肝有小的凝固性坏死灶[2]。

2.2仔猪白痢

临床症状:

仔猪突然呕吐腹泻,粪便呈乳白色、灰白色、淡黄色或黄绿色,浆糊样,有特殊腥臭味,体温不高。

随着病情加重,腹泻次数增加,粪呈水样,病猪精神萎顿,食欲废绝,消瘦,脱水,发育迟缓,病程长短不一,短的2-3d,长者1星期左右。

大多数病例经治疗后逐渐康复,如不及时治疗,下痢症状加剧,个别病猪可能死亡[3]。

尸体表面消瘦苍白,胃内乳液凝固不全。

结肠内容物呈灰白或乳白色,呈浆糊状或油膏状,部分粘附在粘膜上,不易完全擦掉,肠粘膜上有卡他性炎症变化,肠系膜淋巴结轻微肿胀。

2.3仔猪水肿病

以水肿为主要特征。

急性病例可无明显病状而突然死亡。

发病前可见腹泻,粪便呈灰白色粥样,部分未见腹泻即发病。

四肢无力、步态摇摆、倒地抽搐、耳尖冰凉;

眼睑、头颈部水肿,呼吸困难(腹式呼吸),有的四肢呈游泳状神经症状、盲目转圈或行走,有的两前肢跪地、后肢站立。

触摸时,患猪发出嘶哑叫声。

多数病猪体温不高,有的体温可上升至40.0-40.5℃,多突然发病后于数小时或1-2d死亡。

主要病变是胃和肠的水肿。

胃大弯和贲门部的粘膜层和基层之间有胶冻样水肿,严重的厚2-3cm,可波及胃底部和食道部。

大肠系膜水肿,有时直肠周围也发生水肿。

胃底和小肠粘膜弥漫性出血。

淋巴结出血水肿,肺水肿也不少见。

心包腔、胸膜腔和腹腔有较多淡黄色积液,漏置于空气中凝成胶冻状。

3.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进行细菌学检查。

注意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等的鉴别诊断。

血清型鉴定是用已知大肠杆菌的单因子血清进行鉴定。

大肠杆菌病的血清学诊断要在病原分离的基础上进行,大肠埃希氏菌的血清型很多,所以,在一般的诊断中不进行血清学鉴定。

只有在流行病学调查中

血清学鉴定才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肠毒素检查可用于仔猪黄痢,分离病原并作血清型鉴定。

若分离株具有粘着素K抗原和肠毒素,即可确诊。

肠毒素的测定方法很多,主要用10日龄仔猪进行肠段结扎试验。

4.全面预防

4.1减少感染的机会

提倡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4];

建立产房和怀孕母猪产前产后的兽医卫生消毒制度,认真解决猪排舍污问题,搞好猪舍内外环境卫生。

圈舍不存污水,要勤扫,定期消毒。

母猪体表、乳头要勤洗刷、消毒、防止污染和仔猪吮乳时受到感染。

母猪产前5d将产圈清扫干净,进行消毒。

产后要保持圈舍干燥清洁卫生,10—15d再带猪消毒1次。

4.2加强饲养管理

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仔猪的健康状况;

避免近亲繁殖;

合理调制饲料,母猪产前和产后2d要适当限食,供给营养全面,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全价饲料,饲料品种不要突然改变,以保证母猪泌乳量的平衡,防止乳汁过浓或过稀。

出生仔猪要吃到足够的初乳,要尽早开食补料,促进其消化器官的早期发育,同时要在日粮中适当添加酸化剂,有效调整胃肠道PH值,使整个胃肠道保持一个理想的酸化环境,从而全面提高仔猪的消化机能和抗应激能力。

4.3加强新生仔猪护理

仔猪出生以后,要及时让其吮吸足够的初乳。

在仔猪体弱或数量多的情况下,可在接产人员协助下让所有的仔猪吃好初乳,以获得免疫力。

仔猪出生后第3d和第10d补铁和硒,第7d开始进行诱食,15-20日龄时正式补饲,及早适应从乳汁向饲料的过渡。

另外,加强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注意其环境的保暖、防潮和营养的供应。

断奶前后仔猪要逐渐改变饲料和饲养方法,饲料过渡不能太快,以免造成应激,饲料中适当加入土霉素、新霉素、磺胺类药物进行预防。

4.4免疫接种

防治大肠杆菌病的首要问题是搞好免疫工作,免疫的对象是母猪。

目前,预防大肠杆菌病常用的疫苗有K88K99987P疫苗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苗。

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苗使用较广泛,按其说明书要求在母猪临产前20~30d注射1次即可,在实际防疫工作中,发现免疫2次比免疫1次效果要好。

即在母猪临产前35~40d免疫1次,临产前15~20d再加强免疫1次。

另外,当用1种疫苗效果不好时,更换疫苗的种类,发病现象明显减少,免疫接种有效的提高了母乳的抗体水平。

5.治疗措施

5.1消毒灭源

猪体用0.5%的过氧乙酸溶液消毒,产床及产房、保育舍、周围环境用2%的火碱消毒。

5.2母仔同治提高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

母猪产前1~2d,给母猪投服或注射抗菌药物,对预防仔猪发生黄痢和白痢也很重要;

仔猪发病早期给母猪使用抗菌药物,可起到辅助治疗作用,采取母仔同时用药的方法比单纯仔猪用药效果更好。

所用的药物最好用长效抗菌药,如特效米先、得米先、磺胺嘧啶钠等注射液;

口服药物可选氟哌酸、诺氟沙星、恩诺沙星,也可使用庆大霉素等,可根据病情选择2~3种药物联合使用,加强药效[5]。

5.3对于已发病的仔猪尽早治疗

可采用传统的药物治疗,如上所述的几种,以及磺胺类,卡那霉素,硫酸新霉素,鉴于耐药株的出现,可使用较新的药物,如环丙沙星、恩诺沙星、乳酸诺氟沙星、庆增安,以及痢菌净等制剂。

5.4及时补液防止脱水

可给初发病的仔猪根据质量大小口服适量的体积分数为5%的葡萄糖盐水。

对下痢严重者,要采取腹腔注射补液盐补液[6]。

5.5微生态制剂疗法

有3种制剂,即促菌生、乳康生和调痢生,三者均有调整肠道内菌平衡、预防和治疗仔猪黄、白痢的作用。

5.6中药疗法

可用“白龙散”疗法、中药散剂、大蒜疗法等方法进行治疗。

正文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茵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多型性、肠道传染病,可严重影响仔猪的成活率。

本人在实习期间遇到一典型病例,疑似为大肠杆菌病,经临床检查,解剖,实验室诊断确诊该猪场病猪为大肠杆菌感染。

1病例介绍

2013年冬,某猪场产房仔猪产后出现病情,主要症状为拉稀,粪便呈黄色,并有腥臭味,曾用地塞米松和庆大霉素、氟哌酸进行治疗,效果不明显。

2诊断方法和结果

2.1材料、仪器与试剂

仪器:

手术刀片、显微镜、培养皿、接种环、灭菌玻片、试管、酒精灯、打火机、香柏油、擦镜纸、吸水纸

试剂:

革兰氏染色液、MR指示剂、VP指示剂、吲哚试剂

培养基:

普通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三糖铁琼脂斜面、葡萄糖蛋白胨水、乳糖发酵管、麦芽糖发酵管、甘露醇发酵管、蔗糖发酵管

菌种:

大肠杆菌幼龄培养物,成分牛肉膏3.0g 

蛋白10.0g 

氯化钠5.0g 

水1000ml 

pH7.4-7.6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基础上再加入1.5%-2.0%的琼脂

材料:

患病动物内脏,血液等

2.2临床诊断方法和结果

2.2.1临床症状

仔猪出生后2d左右出现症状,一窝仔猪中突然有1头仔猪发病,仔猪精神沉郁,全身衰弱,迅速死亡,紧接着其它仔猪相继发病。

主要症状排黄色稀粪或水样粪便,呈黄色或黄白色,混有凝乳状小片和小气泡,带腥臭味,肛门失禁,病猪精神沉郁,停止吃奶,脱水,迅速消瘦,由于脱水和电解质的丧失,病猪双眼下陷,腹下皮肤呈现紫红色,昏迷死亡。

2.2.2解剖病变

剖检可见胃膨胀,胃内充满酸臭凝乳块,胃黏膜红肿;

肠内有多量黄色液状内容物和气体,肠黏膜呈急性卡他性炎症,以十二脂肠最严重,空肠和回肠次之,结肠较轻。

心、肝、肾有变性,有时有出血点。

2.2.3临床诊断结果

由临床表现和解剖病变初步诊断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

2.3实验室诊断方法

2.3.1分离培养鉴定

实验步骤,①用接种环无菌采取病死仔猪的肝、脾、肾分别接种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

②在37℃恒温箱培养18~24h。

③观察在普通营养琼脂上和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的菌落。

④取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

实验结果,在普通营养琼脂上表现为菌落边缘整齐,表面有光泽、湿润、呈灰色。

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显示1~3mm,红色露珠状菌落。

所以根据分离培养鉴定,初步得出为细菌感染性腹泻。

2.3.2生化实验

实验步骤,①勾取麦康凯琼脂平板上的可疑菌落接种三糖铁琼脂斜面进行初步生化鉴定和纯培养。

②糖发酵试验取纯培养物分别接种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发酵管,37℃培养2~3d,观察结果。

③吲哚试验取纯培养物接种蛋白胨水,37℃培养2~3d,加入吲哚指示剂,观察结果。

④MR试验和VP试验取纯培养物接种葡萄糖蛋白胨水,37℃培养2~3d,分别加入MR和VP指示剂,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

表1细菌生化试验结果

菌株三糖铁葡萄糖乳糖麦芽糖树胶醛糖木糖甘露醇山梨醇

1⊕⊕⊕⊕⊕⊕⊕⊕

2⊕⊕⊕⊕⊕⊕⊕⊕

3⊕⊕⊕⊕⊕⊕⊕⊕

表2MR,吲哚和VP实验结果

菌株MR试验吲哚试验V-P试验

1++-

2++-

3++-

根据表1,可见分离菌株发酵三糖铁、葡萄糖、乳糖、麦芽糖、木糖、树胶醛糖、山梨醇、甘露醇,产酸;

根据表2,MR(甲基红)、吲哚试验为阳性;

V-P(乙酰甲基甲醇试验)、为阴性。

2.4综合诊断结果

根据病猪的病、临床诊断方法和实验室诊断方法,最后诊断为大肠杆菌导致的流行性、传染性腹泻。

3治疗方法和结果

3.1治疗方案

(1)对患病的哺乳仔猪和断乳仔猪进行隔离治疗,对全群保育仔猪按照20mg/kg体重腹腔注射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第2天仅对发病猪注射,1天1次,连用3d。

(2)在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用量为100mg/kg,让仔猪自由采食。

(3)在饮水中添加维生素C150g/t、电解多维500g/t,增强猪群抗病能力。

(4)在饲料中添加5‰酸化剂和1‰微生态制剂,连续使用3~4周,改善猪群肠道内环境,提高抗病力和降低饲料转化率。

3.2治疗方法

3.2.1药物治疗

(1)仔猪全部注射特效绝妙(主要成分为环丙杀星等),按每公斤体重0.2ml;

(2)口服特效肠炎久安(主要成分为诺氟杀星),每头仔猪口服1~2ml,每天2次,连用3d。

(3)重病猪配合了一些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燥湿止痢的中药治疗效果更好。

方剂:

白头翁2g、黄连1g、黄柏2g、秦皮1g、丹皮1g,水煎分2次口服,连用3d。

(4)同时给母猪口服中药,方剂:

白头翁20g、黄连10g、黄柏20g、黄芩20g、金银花20g、诃子20g、乌梅20g、神曲10g、山楂10g、甘草5g,研磨分2次喂母猪,早晚各1次,连用3d。

3.2.2饥饿治疗

实行1~2d的饥饿疗法,但是要自由饮水,代替轻泻。

排出病毒和代谢产物,控空肚子,减轻并恢复胃肠功能,能减轻病症,缩短病程,促进康复,减少粮食和药物的浪费。

3.2.3补充体液

静脉或腹腔注射5%~10%葡萄糖盐水和5%碳酸氢钠溶液,在患病期间大量补充葡萄糖氯化钠溶液,每25 

千克水加亚广五疫康(主要成分:

磺胺间甲氧等)25 

克,葡萄糖1.25 

千克,食盐225 

克,让猪自由饮水3~5 

3.3治疗结果

通过药物疗法、饥饿疗法和补充体液等一系列治疗方案,仔猪死亡率明显降低,身体基本康复。

4仔猪流行性腹泻的预防

4.1提倡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

提倡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

建立产房和怀孕母猪产前产后的兽医卫生消毒制度,认真解决猪合排污问题,搞好猪舍内外环境卫生。

母猪产前5d将产圈清扫干净,进行消毒。

产后要保持圈舍干燥清洁卫生,10—15d再带猪消毒1次。

合理调制饲料,母猪产前和产后两天要适当限食,供给营养全面,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全价饲料,饲料品种不要突然改变,以保证母猪泌乳量的平衡,防止乳汁过浓或过稀。

仔猪出生后第3d和第10d补铁和硒,第7d开始进行诱食,15—20日龄时正式补饲,及早适应从乳汁向饲料的过渡。

另外,加强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注意其环境的保暖和营养的供应。

断奶前后仔猪要逐渐改变饲料和饲养方法,饲料过渡不能太快,以免造成应激,饲料中适当加入土霉素、金霉素、新霉素、磺胺类药物进行预防。

防治大肠杆菌病的首要问题是搞好免疫工作,免疫的对象是母猪。

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苗使用较广泛,按其说明书要求在母猪临产前20~30d注射1次即可,在实际防疫工作中,发现免疫2次比免疫1次效果要好。

即在母猪临产前35~40d免疫1次,临产前15~20d再加强免疫1次。

另外,当用1种疫苗效果不好时,更换疫苗的种类,发病明显减少,这样做可有效提高母乳的抗体水平。

5讨论

(1)根据病猪的以往病史和排黄色稀粪或水样粪便,粪便呈黄色或黄白色,混有凝乳状小片和小气泡,带腥臭味,肛门失禁等一系列的临床表现,怀疑其患有大肠杆菌病。

通过对仔猪进行实验室检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等的数据表明,综合诊断为大肠杆菌感染。

(2)治疗本病,除使用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外,还应对症辅助治疗配合,另外及时补液,在饮水中添加维生素C、电解多维,并使用微生态制剂疗法,4d后,猪群死亡停止,病猪基本康复。

(3)本病主要感染仔猪,预防是关键,要特别加强对7月龄以下的仔猪管理,做好免疫预防工作及新生仔猪的保温工作,在饲养过程中特别要加强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的精细化管理,提高仔猪的抗病能力[7]。

(4)发病仔猪如果早期进行治疗,治愈率较高;

如果治疗太晚,仔猪就会死于脱水和并发感染,抗生素的选择最好以药敏试验为依据,另外在治疗时要注意防止二重感染或其他疾病引起的死亡[8]。

(5)大肠杆菌易产生抗药菌株,宜交替用药;

治疗时应全圈给药,最好先做细菌分离和药敏试验,选用敏感药物,要早用药、药量足、疗程短,防止产生耐药性。

在发现有病猪后,立即对与病猪接触过的未发病仔猪进行药物预防。

(6)采用疫苗免疫接种是防制本病最好的措施[9]。

目前一般使用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苗。

(7)集约化猪场疫病防治要科学规划,健全管理制度和疫病防治程序,猪场对疾病防治工作要有全局性的计划和安排,制定统一的针对所有饲养管理环节和疾病防治环节的规章制度,加强饲养安全体系的建设。

一方面要防止外来疫病的传入,另一方面要加强卫生消毒,以减少生产区内病原微生物的产生[10]。

参考文献

[1]刘淑荣,春季仔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治[J].现代农村科技,2010,(13):

38

[2]张永第,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1-08-19(007)

[3]孙治东,沈玉柱,董柏华,董茂浩,断奶仔猪大肠杆菌感染的病例报告[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1,27(3)

[4]王红,王桂娟,如何预防仔猪大肠杆菌病[J].中国畜禽种植业,2012,(7):

97

[5]张天顺,郭丽娜,仔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治[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9,(9):

53

[6]秦宗禄,仔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治体会[J].畜禽业,2012,(11):

61-63

[7]孙衍立,杨晓玲,解玉琴,郝媜燕,李俊霞,规模化猪场仔猪大肠杆菌病的治疗体会[J].中国畜禽种植业,2011,(3):

105

[8]昊同平,林兆京,王明茂,浅析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的病因与防治措施[J].畜禽业,2009,(5):

75-76

[9]冷冬,一例猪大肠杆菌病的试验报告[J].现代畜牧兽医,2011,(5)

[10]孟春萍,陈燕杰,仔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探讨[J].兽医导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