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培训计划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4266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粉尘培训计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粉尘培训计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粉尘培训计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粉尘培训计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粉尘培训计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粉尘培训计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粉尘培训计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粉尘培训计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粉尘培训计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粉尘培训计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粉尘培训计划Word文档格式.docx

《粉尘培训计划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粉尘培训计划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粉尘培训计划Word文档格式.docx

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本工段安全生产状况及单位内规章制度;

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有关事故案例;

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第十条班组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与职业卫生事项;

第十一条从业人员在本公司内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当重新接受班组级的安全培训。

公司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者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当对有关从业人员重新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

第十二条公司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和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另行规定。

年度和平时安全教育培训

第十三条公司在年度生产淡季,由生产单位或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进行全员相关的岗位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参照员工入厂时的厂级和车间级培训内容,参见第十一条、十二条。

第十四条公司在消防方面的安全教育培训、消防演习在消防管理制度中另行规定。

第十五条公司各单位在班前会或班后会或部门、车间集合会议时,在布置生产任务、检讨质量等问题的同时,要讲安全预防工作。

第十六条在发生事故调查处理时,要公布调查处理的事故原因、预防措施、责任人处分等情况,以教育全体人员。

第十七条可以采取各种教育培训方式,比如张贴标语、漫画,放映相关影视等。

安全培训的组织实施

第十八条公司除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以外的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由公司组织实施。

第十九条公司应当以自主培训为主;

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第二十条公司应当将安全培训工作纳入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

保证本单位安全培训工作所需资金。

第二一条公司应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详细、准确记录培训考核情况。

第二十二条公司安排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期间,应当支付工资和必要的费用。

第六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三条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对各单位安全培训及其持证上岗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安全培训制度、计划的制定及其实施的情况;

公司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的情况;

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持证上岗的情况;

建立安全培训档案的情况;

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

XX市XX街道XX粉尘企业2016年安全生产工作公司安全教

育培训计划及安排表

一、安全培训计划

为贯彻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就必须不断提高全体职工的质量、健康安全意识和专业技术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

企业职工培训工作重点是:

对在作业过程中与质量、职业安全健康有影响的职工进行的培训,新规程及规范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特种作业培训、特殊工程培训等,

二、培训任务

1、相关职工培训

企业计划对新进入人员进行职业安全健康培训;

对原有部分职工进行整合型管理体系的补充培训。

时间定为今年三月。

2、新规程、规范培训

为进一步贯彻执行安全作业规程、规范及各项管理规定,拟定对在岗的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以安全作业规程、规范为内容的培训。

时间定为今年四月。

3、继续教育培训

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培训。

时间定为今年五月。

4、新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

对于新进职工,为了使他们对企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能够尽快达到上岗要求,拟定对新职工进行以企业规章制度、安全知识为

内容的教育培训。

时间定为今年六月。

5、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根据相关部门下发文件中“在特殊岗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定期进行复检”的要求。

组织在特种作业岗位工作已到复检期的职工进行复检培训。

三、安全教育内容

1、安全技能教育

(1)本岗位使用的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的构造、性能、作用、实际操作技能。

(2)处理意外事故能力和紧急自救、互救技能。

(3)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技能。

2、安全知识教育

(1)本企业一般生产技术知识.

(2)一般安全技术知识.

(3)专业安全技术知识。

3、安全法规教育

(1)国家安全生产法律.

(2)行业安全生产法规.

(3)企业安全生产规章.

4、安全思想教育

(1)思想教育

(2)纪律教育

四、安全教育的方法

1、新职工三级安全教育

新职工都必须进行企业、车间和班组的三级安全生产教育。

经考试合格后,才准许进入生产岗位。

2、特殊工种教育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规定:

电工作业等特种作业。

这些工种必须进行专门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3、经常性安全教育

经常性安全教育采用多种多样形式进行。

如:

安全日、安全周、安全月、百日无事故活动、安全生产学习班、看录像、图片展等形式,力求生动活泼。

4、转岗及复工安全教育

5、职业健康教育

、工人应知应会考核

五、教育培训时间

a、三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24学时。

b、特殊工种教育时间,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采用脱产或半脱产的方式进行。

c、经常性安全教育时间,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形式进行。

黑板报、安全技术交底、安全会议、安全月、节假日特殊时期。

d、转岗及复工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4学时。

e、专业性安全教育:

分公司级领导的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8学

时。

f、职业健康教育时间不少于8学时。

六、考核措施

1、充分发挥各科室作用,对职工培训工作进行综合管理,可以使职工培训工作更紧密与企业生产实际需要相结合。

2、建立培训、考核与使用、待遇相结合的制度:

凡上级行政机关要求持证上岗的岗位,未经培训、取证不准上岗;

对企业提供培训机会未按要求接受培训的职工按公司有关培训管理规定进行处罚。

逐步形成人才考核、培养、使用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3、不断完善和修订职工培训管理规定,加强对职工培训工作进行监控。

七、几点要求

1、各职能部门、科室的主管领导要重视职工培训工作,要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的日常管理。

并根据企业的职工培训计划制定出实施计划,对所在单位的职工培训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控。

2、外送职工参加培训,应填写《职工外送培训审批表》,经所在单位主管领导签属意见(注明本人实际工作岗位,符合何各种培训规定,培训时间如何安排,学习费用是公费、自费)后,报企业办公室审批后组织实施。

对已经参加培训或培训结束后再办理审批手续的职工按不符合培训管理规定对待。

培训结束后,由所属单位办公室持毕结业证书、评价材料等到办公室备案。

附:

全年培训教育计划安排表

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确保广大职工的身体健康及合法权益,促进我厂各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现将职业病防治工作作如下安排:

一、工作措施

充分利用广播、标语、黑板报等各种宣传舆论工具,大力宣传《职业病防治法》,制定和落实各车间各项职业病防治工作制度和管理措施。

结合各车间实际情况,有关人员每月要不定期下车间、班组对生产现场职工的劳动保护用品穿戴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年内组织有关部门深入车间开展一至两次《职业病防治法》知识的宣传和预防职业病培训活动,不断增强广大职工的职业病防治意识。

按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确定今年体检时间和人数,建立和完善各车间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

实行分类管理、综合管理。

最大限度的将职业病危害控制在源头。

厂安保科做好岗位常规尘毒监测,年内聘请上级有关部门对生产工作现场作一次监测。

不断完善产尘、产毒点的抽尘排毒设施和加强职业病隐患的整改工作,确保抽尘排毒设施的良好运行。

二、工作具体安排

第一季度

1、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2、完善生产现场抽风防尘设施

3、开展宣传教育培训活动

4、现场烟粉尘监测

5、生产现场劳保用品穿戴监检

、整理职业卫生档案和职工健康档案第二季度

1、开展宣传教育培训活动

2、召开一次劳保用品意见征求会议

3、现场劳保用品穿戴情况检查

4、生产现场粉尘监测

5、整理职业卫生档案和职工健康档案第三季度

2、生产现场粉尘监测

3、生产现场劳保用品穿戴情况检查

4、职工健康体检

第四季度

1、生产现场劳保用品穿戴情况检查

3、职工健康体检

4、年度工作总结

XX市XX街道XX粉尘企业2016年安全生产工作培训教育计划

XX市XX街道XX粉尘企业2016年安全生产工作法律法规标

准培训记录表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

关于粉尘专项整治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推动权属企业落实职业危害防治主体责任,有效控制企业生产过程的粉尘危害,改善作业场所环境条件,保证职工身体健康,特制订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健康发展的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建立粉尘监测治理防控体系,预防尘肺病的发生,有效维护和保障企业员工的健康权益。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粉尘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规范企业粉尘检测和尘肺病防治工作,实现:

制定和实施涉尘工作场所粉尘检测计划,作业场所粉尘检测点合格率85%以上。

建立综合防尘体系,采用工程技术、个体防护和健康管理等综合治理措施,预防控制尘肺病危害,实现新增尘肺病人为零。

接触职业危害职工健康体检率100%。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专项整治活动的领导,集团公司成立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宋鑫

副组长:

杜海青、魏山峰、王晋定、孙连忠

成员:

安委会各委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慕守宝任办公室主任,张继安任办公室副主任。

四、粉尘专项整治活动安排

活动从2014年2月1日开始,到10月31日结束,分方案制定与宣传阶段、实施整改阶段、总结验收三个阶段,共9个月的时间,在集团公司矿山生产企业和冶炼企业展开。

其他企业可参照本方案,依据企业实际开展相关整治活动。

各企业要以粉尘专项整治活动为契机,重点对井下工作面粉尘、露天矿扬尘、选矿厂粉尘、尾矿库扬尘和冶炼厂生产粉尘进行检测,制定检测制度、检测结果考核细则等,开展粉尘超标整治,构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长效机制。

方案制定与宣传阶段。

企业要充分认识本次专项整治活动的重要性,按照国家职业卫生相关法律和集团公司要求,分析企业生产流程中产尘环节,从源头抓起,查找工程技术、个体防护和职业健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以粉尘检测为切入点,制定针对性和操作性强

的粉尘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企业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落实责任,制定的活动方案目标要明确、工作措施要具体,工作任务和责任要落实到人。

企业要利用安全会议、广播、板报和橱窗等传播载体,广泛开展粉尘整治专项行动的宣传和动员,从思想上、行动上统一认识,明确各职能部门和全体成员的职责和任务,保证活动的有序进行。

实施整改阶段。

企业主要负责人统筹部署,企业分管安全副总负责活动实施,相关部门按照活动方案明确职责和任务,从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抓起,加强职业卫生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病防范意识,规范涉尘岗位操作人员职业健康行为,建立和实施粉尘检测工作,加强降尘设施的运行管理和维护,通过应用先进技术,淘汰落实设备、规范劳动防护用品使用等做好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总结验收阶段

企业对活动开展的各项情况进行总结,总结成绩和教训,查找不足,形成总结报告。

企业要巩固粉尘专项整治活动成果,思考改进工作的措施和方法,同时迎接集团公司验收。

五、活动内容

粉尘检测

1.建设和完善粉尘检测机构。

粉尘检测工作由企业安全环保分管领导负责,企业安环部门负责粉尘检测计划的制定、检测

结果统计分析和报送等日常工作,企业通风管理部门负责井下工作面粉尘检测以及治理工作,地表涉尘工作场所粉尘检测和治理工作由产尘设施所在部门负责。

2.企业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结果建立产尘点台账,根据产尘点的分布和粉尘特性制定粉尘检测计划,绘制粉尘检测点分布图,按检测计划开展粉尘检测。

3.配备专职粉尘检测人员,配备粉尘检测仪器;

企业要组织专门的粉尘检测培训班,提高检测人员业务技能水平。

4.粉尘检测种类。

根据粉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的特点,粉尘检测项目包括:

总粉尘浓度、呼吸性粉尘、作业地点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5.粉尘检测周期。

总粉尘浓度:

井下或地表涉尘工作场所应每月测定一次,逐月进行统计分析、上报和向职工公布;

呼吸性粉尘:

井下采、掘(剥)工作面每三个月测定两次;

定点呼吸性粉尘监测每月测定一次;

采样时,每个采样工种分两个班次连续采样,一个班次内至少采集两个有效样品,先后采集的有效样品不应少于四个;

作业地点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每年至少测定一次,每次测定的有效样品数应不少于三个。

其他粉尘检测项目由企业结合实际确定。

.粉尘检测点的布点。

粉尘检测点的布点要符合《工作场

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及《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的要求。

具体意见见附件1。

7.粉尘检测数据告知、后程治理。

企业应制定粉尘检测管理制度,对粉尘检测数据的统计、报送和告知做出明确规定。

企业安环部门应将检测、分析结果报送企业主管领导、涉尘工作场所归口管理部门,告知相关岗位操作人员。

企业应对超出《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粉尘容许浓度规定的工作场所、区域采取治理措施,使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粉尘防护。

1.企业应保证粉尘防护设施、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的资金投入,积极采用除尘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对产尘作业点均需采用综合防尘措施。

2.企业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及时向安监部门申请职业卫生“三同时”的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

企业应按规定每年至少一次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严重用人单位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3.工程技术防尘。

企业应加强防尘降尘设施管理和维护、定期检测防尘护设施,保证防尘降尘设施运行有效;

利用安全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