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学一二年生花卉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4304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卉学一二年生花卉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花卉学一二年生花卉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花卉学一二年生花卉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花卉学一二年生花卉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花卉学一二年生花卉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花卉学一二年生花卉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花卉学一二年生花卉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花卉学一二年生花卉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花卉学一二年生花卉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花卉学一二年生花卉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花卉学一二年生花卉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花卉学一二年生花卉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花卉学一二年生花卉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花卉学一二年生花卉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花卉学一二年生花卉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花卉学一二年生花卉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花卉学一二年生花卉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花卉学一二年生花卉文档格式.docx

《花卉学一二年生花卉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卉学一二年生花卉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花卉学一二年生花卉文档格式.docx

适量供水根系生长不良

及时间苗

合理移栽

(2)生长期管理

施肥灌溉摘心(一串红、金鱼草、万寿菊)抹芽

(3)花期管理

花前停肥

支柱绑扎(蜀葵万寿菊孔雀草波斯菊牵牛)

花后去残(一串红金鱼草石竹万寿菊金盏菊桂竹香)

加强肥水

(4)结实期管理

光照充足通风凉爽隔离采种(矮牵牛鸡冠花三色堇百日草矢车菊雏菊半枝莲)干燥储藏

四、观赏和应用特点

1、观赏特点

种类繁多、季相丰富

大多数种类以观花为主

花色艳丽、色彩多样

花期较短

2、应用特点

园林中以群体效果取胜

花坛花台的主体花材

部分用于花境、花群、岩石园等

部分盆栽或作切花供室内外装饰

鸡冠花

•学名:

Celosiacristata

•别名:

鸡冠英名CommonCockscomb

•科属:

苋科(Amaranthaceae)青葙属

•产地与分布:

原产非洲、美洲热带和印度,现各地广泛栽培。

一年生草本肉质穗状花序多种颜色花被膜质花期6-10月

常见的栽培类型和品种:

凤尾鸡冠(var.pyramidalis):

60-150cm,多分枝而开展,花序火焰状,颜色丰富

圆绒鸡冠(var.plumosa):

40-60cm,具分枝,不开展,花序卵圆形,紫红玫红等颜色

矮鸡冠

产地与习性

原产于印度,喜炎热、干燥、较干旱、不耐寒,喜阳光充足,宜疏松、肥沃沙壤土

栽培与养护:

1、种植在地势高燥,向阳,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

2、生长期浇水不能过多,开花后控制浇水,天气干旱时适当浇水,阴雨天及时排水

3、从苗期开始全部摘除腋芽

4、等到鸡冠形成后,每隔10天施一次稀薄的复合液肥(2-3次)

病害防治:

叶斑病

本病多发生在植株下部叶片上,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镰孢霉属的真菌,菌丝和孢子在植株残体和土壤中越冬,以风雨、灌溉、浇水等方式传播

1、病斑初为褐色小斑,扩展后病变呈现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暗褐色至紫褐色,内为灰褐色至灰白色

2、在潮湿的天气条件下,病斑上出现粉红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

3、发病后期病叶萎蔫干枯或者病斑干枯脱落,造成穿孔

防治方法:

1、及时摘除病叶

2、发病初期(植株下部叶片出现病斑叶时,)用0.2%-0.5%高锰酸钾液或者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叶,或者50%代森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3、发病地区避免连作,最好与其他花木或作物间隔2-3年轮作

应用:

矮型和中型品种用于花坛或者盆栽观赏,高型品种适作花境或者切花

万寿菊

Tageteserecya

臭芙蓉、臭菊

菊科万寿菊属

一年生草本,叶子有异味,头状花序单生,花梗中空,舌状花边皱,花期6-10月,瘦果黑色

同属常见栽培种:

孔雀草(T.patula):

20-40cm,花径2-6cm,舌状花黄色,基部具有紫斑

细叶万寿菊(T.tenuifolia):

30-60cm,叶裂片线形,花黄色茎约

2.5cm

产地与习性:

原产于墨西哥,喜温暖,稍耐寒,喜阳光充足,耐半阴,不择土壤,抗性强,耐干旱

繁殖于栽培:

播种繁殖为主,3-4月进行,5月下旬定植露地,也可嫩枝扦插,生长期5-6月进行

高型品种生长后期应该设置支柱,及时去除残花败叶,F1种子退化严重,留种植株应该隔离

用于夏季花坛,花境,花丛或作切花,矮生品种可以盆栽观赏

百日草

Zinniaelegans

步步登高、百日菊

菊科百日草属

•产地与习性:

原产于墨西哥,喜温暖,不耐寒,喜阳光,怕酷暑,耐干旱,耐贫瘠,忌连作,根深茎硬不易倒伏,适宜在肥沃深土层土壤中生长,生长期适宜温度15-30摄氏度

繁殖与栽培

百日草以种子繁殖为主,也能扦插繁殖,种子繁殖宜春播,一般在4月中下旬进行,发芽适宜温度为18-22摄氏度,播种后应该覆土,浇水,保湿,约一周以后发芽出苗,发芽率一般在60%左右,在小满到夏至期间。

结合摘心,修建,选择健壮枝条,剪去10-15cm长的一段嫩枝作插穗,去掉下部叶片,留上部的两枚叶片,细河沙中,经常喷水,适当遮荫,约2周以后即可生根,定植成功之后,在养苗期施肥不必太勤,一般一个月施一次液肥,接近开花期可以多施追肥,每隔5-7天施一次液肥,直到花盛开

当苗高达10cm时,留2片叶片,栏头摘心,促进其萌发侧枝,当侧枝长到2-3对叶片时,留2对叶片,第二次摘心,这样做,能使株行膨大,开花繁多

白星病

白星病危害叶片。

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针尖大小的白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形成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病斑中央组织为白色或灰色,边缘红褐色至紫红色,发病后期,感病叶片正面的病斑上密生着许多黑色霉层

①减少侵染来源:

秋季彻底清除有病的枯枝落叶,并加以深埋等处理

②从健康的植株上采种,播种前用1 

500倍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冲洗晾干后播种。

③药剂防治:

生长季节发病,喷施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或50%代森铵液600-1000倍液。

7-10天喷1次,喷2-3次

黑斑病

被侵染植株的叶子变褐干枯,花瓣皱缩,影响观赏叶、茎、花均可遭受此学病危害。

叶片上最初出现黑褐色小斑点,不久扩大为现规则形状的大班,直径为2毫米~10毫米,红褐色。

秋后,清除病叶、病茎等病残体,集中销毁。

②加强栽培管理:

选择排水良好的地段种植。

栽培密度要适当。

避免连作。

③种子消毒:

种子播前要进行消毒处理,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10min.

④从无病的健康母株上窗种。

⑤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嗅施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喷2-3次。

喷药时,要特别注意叶表面噴匀。

百日草花大色艳,开花早,花期学院长,株型美观,可按高矮分别用于花坛、花境、花带。

也常用于盆栽。

二年生植物

羽衣甘蓝

Brassicaoleracea

叶牡丹、牡丹菜、花菜

十字花科甘蓝属

叶缘呈现细波状皱褶,外叶粉蓝绿色,内叶颜色丰富,总状花序,花期4月,长角果

原产欧,喜阳光充足,凉爽,较耐寒,极喜肥,宜肥沃,排水良好土壤,幼苗经过春化才能开花。

秋季(8月份)播种繁殖,覆土应该薄,播后保持土壤湿润,15-20摄氏度,1周即可出苗,4-5片真叶时移植1-2次,11月中下旬定植露地,生长期多施氮肥,花期及时剪除花可以延长观叶期

叶色艳丽,江南地区早春和冬季花坛、花境的重要材料,也可以盆栽观赏。

多年生作一年生花卉植物

一串红

Salviasplendensker-Gawl.

别名:

西洋红、墙下红、爆竹红、象牙红、炮仗红、撒尔维亚等。

唇形科鼠尾草属。

•产地和分布:

原产巴西,现在我国广为栽培。

一、形态特征

茎:

直立光滑,四棱,多分枝,基部多木质化,高可达1m以上,矮生种仅高20~30cm。

•叶:

对生,卵形或三角状卵形,先端渐尖,叶缘有锯齿,有长柄。

茎四棱

•花:

总状花序具花2~6朵,轮生。

苞片卵形,深红色,早落。

花萼钟状,宿存,与花冠同色,2唇,鲜红色,花瓣衰落后仍宿存。

花冠唇形筒状伸出萼外。

颜色:

有红、白、粉、紫等颜色。

•果:

坚果卵形,内有黑色种子,容易脱落。

•种子千粒重2.8g左右。

二、生态习性

•1、温度:

•不耐寒,多作一年生栽培。

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15℃以下叶黄至脱落,30℃

度以上则花叶变小,温室培养一般保持在20℃左右。

•2、光照:

喜阳光充足,稍耐半阴。

短日照有利于花芽分化,早播种的日照短有利于生殖生长。

•3、水分:

苗期不能过分控水,尤其是籽苗期,否则容易形成小老苗。

水分也不宜过多,否则叶片易脱落。

•4、土壤和肥料:

喜疏松肥沃土壤。

盆土用砂土、腐叶土与粪土混合,土肥比例以7:

3为宜。

用马掌、羊蹄甲等作基肥。

三、繁殖

(一)播种繁殖

•1、播种

•我国北方冬季播种,应用电热温床。

•每平方米播种床播种量20~25克,播种后覆细土1cm,盖上地膜或扣小拱棚,地温控制在25度左右。

子叶拱土露白后立即揭膜,出苗后将地温降至20~22度。

2、移栽

•籽苗吐心后即可移植。

•若播种密度较稀,或出苗率较低时,可在1~2对真叶时移植。

•有条件的只移植一次,育成苗最好。

如果前期育苗面积不足,可移植两次,先按3~

4cm×

3~4cm移植一次,当有3~4对真叶时再扩大营养面积。

(二)扦插繁殖

•1、扦插生根所需时间:

扦插10天就能生根,20天后就可移入容器培育成苗。

•2、特点:

扦插苗开花比实生苗早,植株高矮也易于控制。

•3、扦插基质:

河砂。

•4、方法:

秋天将一串红植株移入温室越冬,早春开始剪取新枝扦插,地温控制在20度;

冬天播种或早春播种的秧苗有4~5对真叶时掐尖扦插一次,余下的培育成苗。

•5、扦插时间:

一般于6-7月扦插。

(三)秧苗矮化处理技术

•用扦插苗

•摘心:

春季播种育苗时,在5~6对叶时,留2对叶摘心,再长出5~6对叶时再摘心,共摘心4~5次。

•激素处理:

播种培育出4~5对叶时摘心1次,上盆后用B9(3000mg/L)溶液喷叶。

四、栽培管理

小苗于3~4对真叶时应摘心,使其生4~6个侧枝。

•定植:

以枝端已显花色时移至花坛。

•追肥:

花前追磷肥,可使花大、色艳。

•清除残花:

花萼日久褪色而不落,要及时清除,以免影响观赏价值。

五、每月管理日历

•一月:

温室盆栽株过冬应注意保温保湿。

•二月:

温室盆栽株摘心。

•三月:

露地栽培可行播种繁殖,为露地布置“五·

一”花坛用。

也可及早在温室内进行播种。

播种适宜温度20-25度。

幼苗具有2片真叶时摘心,并进行移植。

•四月:

可继续播种。

定植距离30cm左右。

中耕除草,每半月追肥一次。

•五月:

温室盆栽株开花。

又可取健壮枝条进行扦插繁殖,15天左右生根,一个月后开花。

注意中耕除草、浇水施肥等管理。

•六月:

继续扦插繁殖,直至9月皆可进行

•七月:

经常摘心整形,控制植株高度及分枝数,注意中耕除草、浇水施肥和病虫防治。

•八月:

及时剪去开过的花序。

下旬摘心可使国庆开花。

•九月:

浇水施肥等管理。

•十月:

种子成熟变黑后会自行脱落,应在花冠开始褪色时把整串花枝剪下,经过晾晒,坚果经过后熟可由白变黑。

•十一月:

盆栽植株行重剪后移入温室过冬。

•十二月:

注意过冬株水肥管理。

六、用途

花坛花台花丛花带盆栽观赏边缘种植

一串红全草入药,味甘性平,有凉血消肿之功效。

同属常见栽培种及其变种:

红花鼠尾草(S.coccinea)<

朱唇>

一串紫

一串蓝

矮牵牛

••学名:

Petuniahybrida

草牡丹、碧冬茄

茄科、矮牵牛属。

原产南美洲

•茎:

直立,被腺毛,株高20-25cm,株型紧凑,分枝能力强。

互生,嫩叶略对生,卵形,全缘,几无柄。

单生于叶腋或顶生,花萼五裂,花冠漏斗状,有的花瓣边有皱波,花色丰富繁多,有红、紫、粉、橙红、紫、蓝、白及复色等。

花期4~10月,室温栽培则,则全年开花。

尖卵形,二瓣裂,千粒重0.16g。

喜温暖,不耐寒。

最适宜生长温度15℃~25℃,除盛夏高温(34℃以上)的中午需适当遮荫外,其余季节都要多见阳光,霜降前后移入室内要保持室温2℃以上。

喜阳光充足。

属于长日照花卉,短日照会抑制花芽,矮牵牛花期长,在温度保持15-20℃条件下可四季开花,如在自然条件下炎热夏季会有短暂的休眠,等到气候凉爽时会再次开花。

(一)播种法:

一般用播种法繁殖。

春播者夏秋始花,秋播者冬春始花。

播种适温20-25℃。

播种期要保持土壤湿润同时要避免土壤积水。

因种粒细小,播种时可用细沙拌种。

播种后约经一周可发芽,真叶发至4-5枚、苗高2cm时移栽一次。

真叶长至10枚以上、苗高8cm左右时可定值,并摘心促其发分枝。

以后再摘心两三次,使植株低矮,分枝多、花也多。

(二)扦插:

摘下的枝头可作插穗。

方法:

用筷子在土中打个洞,将插穗插入压

实,置半荫处,常喷水保湿。

春秋季10~15天可生根,再过10~15天可上

盆定植。

四、管理

浇水适度防旱涝,肥多磷钾少用氮。

1、水:

矮牵牛喜湿润,怕旱亦怕涝。

见盆土干即浇,但不可渍水,过湿易烂根,过干叶易

黄北方浇水时宜常在水中加点硫酸亚铁,以防长期用碱性水浇施,盆土碱化,叶黄生

长不良。

2、施肥:

•矮牵牛喜肥,亦耐贫瘠,如施肥过多过勤,易徒长而花少。

•定植或翻盆换土时,可在培养土中加点骨粉或氮磷钾复合肥作基肥。

幼苗期10天左右施一次淡薄的氮肥,蕾期花期不可再施氮肥,否则易徒长倒伏。

叶多花少,宜施氮磷钾复合肥15天左右1次,每月向叶面喷一次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促其多孕蕾,花多而艳丽。

冬季入室不施肥。

五、产后处理

•在市场调节和运输过程中,要防止风吹,以免造成茎叶脱水、花朵吹裂,影响盆花

质量。

集装箱运输时,装箱前除盆内浇足水外,在上市前15天喷洒0.2~0.5毫摩尔/升硫代硫酸银,可抑制乙烯产生,减少花朵脱落。

六、园林应用

“花坛植物之王”,适用于春夏秋季花坛及自然式布置,大花、重瓣品种可以盆栽观赏花坛

多年生草本作二年生栽培

三色堇

ViolatricolorL.

蝴蝶花、猫儿脸、鬼脸花、蝴蝶梅、游蝶花等。

•堇菜科堇菜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花通常具三色而得名。

•植株:

(矮细,高10-30cm)

光滑,多分枝,稍匍匐。

互生,基部羽状深裂。

腋生,花瓣5,覆瓦状排列,形似猫儿的两颊、两耳和一个嘴巴。

侧向开放,花瓣1枚有距,2枚具附属体,

•原色有黄、白、紫三色,现在花色丰富

•花期4-6月。

蒴果,三裂5-7月成熟。

原产南欧,全国广泛栽培。

1、温度

性较耐寒,好凉爽环境,炎热多雨的夏天常发育不良,且不能形成种子。

2、光照

喜光,略耐半阴。

3、土壤

要求肥沃湿润的沙壤土,在贫瘠地,品种显著退化。

三、栽培管理

(一)播种繁殖

1、播种与定植

一般秋播。

在北方寒地,春季育苗。

从育苗到定植需70-80天。

定植:

三色堇性耐寒,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5度时可以定植

2、播种方法:

穴盘播种。

覆土0.6-1cm,控制地温18℃。

晚上如气温较低,应在电热温床上扣小拱棚,播干籽7天左右出苗,出苗后揭去薄膜

3.苗期管理:

(1)分苗及管理:

吐心至1叶1心时分苗、上盆。

用直径8cm的容器育苗,单株成苗。

上盆缓苗后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气温控制在15~22℃。

(2)炼苗:

定植前降温放风炼苗。

有条件的地方在3月中旬将苗从温室移至小拱棚炼苗,定植

前5~7天,如天气晴好时,中午应揭去覆盖物,晚上逐渐也不覆盖直至定植。

(二)扦插育苗

•扦插时间:

夏初。

•插穗:

用植株中心根茎处萌发的短枝。

•扦插基质:

砂土。

•扦插床要遮荫和防雨。

•扦插后2~3个星期生根。

四、育种

品种隔离:

三色堇为异化授粉及自花授粉植物,留种植株应进行品种隔离,以防种质退化。

•采种:

选种以首批成熟者为好,果实成熟前后不一,种子且易散失,故当果实开始向上翘起,蒴果外皮发白时即行采收。

五、每月管理日历

一月:

播种。

二月:

中耕除草,浇水施肥,并注意排水。

三月:

同上月。

四月:

植株繁盛开花。

五月:

扦插繁殖,选植株中心根茎处萌发短枝作为插穗。

六月:

采种。

果实成熟时向上昂起,果皮略发白,可见种子透出淡棕色时,即可采收。

七月:

继续采收种子。

八月:

保存种子,并作好整地等准备工作。

九月:

播种于露地,发芽适温15-20℃,播后约2周可以出苗。

十月:

具3-6片叶时移植一次。

月初定植于露地,株行距25-30cm。

定植时尽可能带土,少伤根。

十二月:

中耕除草并增施磷钾肥一次。

六、园林用途

花色瑰丽,株型低矮,适用于春季花坛、花境、野趣园、岩石园等,可以作盆栽观赏七、茎叶的药用价值

三色堇黄苷;

芸香甘;

挥发油;

皂苷;

生育酚等。

可使支气管腺体分泌增加,粘液稀释而便于排出,还能促进尿中氯离子的排出。

叶还可用于止咳、散结。

其他常见一二年生花卉

金鱼草

•学名:

AntirrhinummajusL.别名:

龙头花、龙口花、狮子花等。

玄参科金鱼草属。

原产地中海沿岸及北非,现各地广泛栽培。

直立,微有茸毛,基部木质化。

对生,上部螺旋状互生,披针形或短圆状披针形,全缘。

小花具短梗,花冠筒状唇形,外被茸毛,基部膨大成囊状,上唇二浅裂,下唇平展至浅裂。

有紫、红、粉、黄、橙等色及复色。

蒴果,孔裂,种子千粒重0.16g。

较耐寒,在凉爽环境生长健壮。

生长适温白天15℃-18℃;

夜间10℃左右。

但在开始生蕾的时候,若遇0℃左右的低温,则表现有“盲花”。

喜光,稍耐半荫。

冬季开花的品种,若保持适宜温度,则不受日照影响,花芽分化后,12月至翌年1月开花。

夏季开花的品种,仅在长日照条件下,才分化花芽和开花。

(一)播种繁殖:

播种时需混沙撒播。

在13℃-15℃播种,1-2周出苗。

通常为了在12月上旬开花,通过摘心而培养3-4本的,7月下旬播种为宜。

不摘心而培养独本的,8月中下旬播种为宜。

(二)扦插繁殖:

对于不易结实的优良品种或重瓣品种,常用扦插繁殖。

•扦插一般在6-7月份进行。

四、栽培

•1、移植:

移植1:

开始长出小叶真叶时,以3cm×

3cm的间距进行第1次移植;

移植2:

在苗高5-6cm时,再以10cm×

10cm的间距进行第2次移植;

2、定植:

•苗高10-12cm时为定植适期。

•7月中下旬播种的,9月中旬定植。

•8月中旬播种的,10月中旬定植。

3、摘心:

•在栽培室用宽1米的地床,不摘心培养独本的,9厘米见方定植;

摘心培养4-5本

的,15-18cm见方定植。

培养4-5本的,在定植2周后摘心,留下从基部长出的4-5枝粗壮侧枝。

4、去侧枝:

•无论是培养独本还是多本,株高25cm时,都要及早摘除从基部发出的侧枝。

•苗高长到25-30cm时,可张网一层或两层。

5、花期调节

•露地栽培,8月下旬或9月播种,翌年4-5月开花。

•早春冷床育苗或春夏播种,可在6-7月或9-10月开花,但不及秋播生长良好,而且花期较短。

•秋天播种,则翌年开花,短剪后,可至晚秋开花不绝。

•冬季作切花用者,常于夏末播种,露地培育,秋凉移入温室,秋冬两季白天保持

22℃,夜间10℃以上,12月份可陆续开花。

五、园林用途

切花花坛花境盆栽

第四节其他常见一、二年生花卉

翠菊

Callistephuschinensis

蓝菊、五月菊、七月菊

菊科翠菊属

原产我国,现各地广泛栽培。

四季报春

Primulaobconica

四季樱草、仙鹤莲、鄂报春

报春花科报春花属

半支莲

Portulatagrandiflora

龙须牡丹、太阳花、松叶牡丹

马齿苋科马齿苋属

原产南美、巴西、阿根廷等地,现各地广泛栽培。

瓜叶菊

Seneciohybridus

千日莲

菊科瓜叶菊属

原产北非,现各地广泛栽培。

凤仙花

Impatiensbalsamina

指甲花、急性子

凤仙花科凤仙花属

原产中国、印度、马来西亚,现各地广泛栽培。

石竹

Dianthuschinensis

中华石竹、洛阳花

石竹科石竹属

原产我国及东亚,现各地广泛栽培。

波斯菊

Cosmosbipinnatus

秋英、秋樱、大波斯菊、扫帚梅

菊科秋英属

原产墨西哥,现各地广泛栽

培。

雏菊

Bellisperennis

延命菊、春菊、马兰头花

菊科雏菊属

原产欧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和印度、北非和西亚,现各地广泛栽培。

金盏菊

Calendulaofficinalis

长生菊、金盏花

菊科金盏菊属

原产中欧、地中海、加那利群岛至伊朗,现各地广泛栽培。

美女樱

Verbenahybrida

麻绣球、铺地锦等

马鞭草科马鞭草属

原产巴西、秘鲁、乌拉圭等南美热带,现各地广泛栽培。

茑萝

Quamoclitpennata

羽叶茑萝、绕龙草等

旋花科茑萝属

原产美州热带,现各地广泛栽培。

虞美人

Papaverrhoeas

丽春花

罂粟科罂粟属

原产欧洲中部及亚洲东北部,现各地广泛栽培。

蒲包花

Calceolariaherbeohybrida

荷包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