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土地利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4608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包头市土地利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包头市土地利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包头市土地利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包头市土地利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包头市土地利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包头市土地利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包头市土地利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包头市土地利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包头市土地利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包头市土地利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包头市土地利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包头市土地利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包头市土地利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包头市土地利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包头市土地利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包头市土地利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Keywords:

CityofBaotouLandusestatusExistingproblemsCountermeasure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有限的土地资源能否合理利用的问题,将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所有这些严峻的事实都要求我国必须转变土地利用的方式,走内涵挖潜、集约用地的道路。

实现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缓解人地矛盾的进一步加剧,必须要求限制城市外延式扩张,严格控制城市规模,防治由于城市占地不断增加而造成的耕地锐减。

因此,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及对策分析,对促进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综合整治、保护土地、充分挖掘土地利用潜力以及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包头市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并且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阶段,不可避免要占用大量的土地。

目前包头市的发展主流仍然以粗放的外延扩张为主,在这种形势下,必须切实加强对包头市土地利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的分析研究,实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发展方式。

同时,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中浪费现象十分突出。

长期以来,地产无偿划拨与无偿使用,多征少用,甚至征而不用的现象经常发生,并且基础设施不配套,建设布局不合理,优质土地的劣质使用现象十分突出,土地长期处于粗放化经营状态。

在现行的土地利用机制下,虽然包头市土地利用效率和结构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合理化,但是在实践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包头市土地利用中所存在的问题,探索合理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为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城市化的战略目标提供科学依据。

1包头市概况

自然概况

包头市土地总面积为万公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处内蒙古高原南端,阴山山脉横贯该市中部,形成北部高原、中部山地、南部平原三个地形区域。

包头地理坐标东经109度50分至111度25分、北纬41度20分至42度40分。

黄河流经该市南缘,属大陆性中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6.4℃,年降水量310毫米,无霜期110~142天。

包头市处于典型草原区,中部山峦地带为天然次生林和灌木草原,山北高原主要是荒漠草原,山南平原以农田为主。

总的来说,区内植被稀疏,种类少,食物链简单,以荒漠草原为主,自我调节能力差,极易遭受破坏。

包头市的水资源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本地区的地表水、地下水和过境黄河水。

其中,黄河流经市区全长24Okm,是包头市目前及未来的主要供水水源。

社会经济概况

包头市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和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地基。

改革开放以来,包头市的经济建设进入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时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基本产业得到加强,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86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亿元,年均增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近14000美元。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亿元增加到亿元,年均增长%。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载体,五年实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682个,带动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亿元,是“十五”时期的倍,建成了一批三次产业、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民生以及社会事业的重大项目。

全市工业园区五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15亿元,收储可利用土地8万亩,入园企业达到1122户,完成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60%。

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将达到265万,城镇人口146万,城镇化率为55%。

包头市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矿产资源种类多样、储量非常丰富,现已成为我国主要的能源、原材料的生产基地,也是以冶金、电力、稀土、化工、机械为主,种类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包头市也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京包、包兰铁路在此交汇,铁路、公路、民航四通八达。

包头市市区呈多中心串连式结构,各类设施布局合理、疏密有致,中间有绿地相间。

全市科技力量雄厚,文教卫生发达,金融商贸繁荣,农副产品充足,人民生活方便,社会安定团结。

2包头市土地利用现状

据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末包头市土地总面积为2769101.20公顷,其中农用地2629383.70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

建设用地74280.40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

未用地65437.10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

(详见表1—2)。

表1包头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2010年)

地类

面积(公顷)

占一级地类比例

(%)

占全市土地的比例

总计

100%

一、农用地

%

1、耕地

2、园地

3、林地

4、牧草地

5、其他农用地

二、建设用地

1、城乡建设用地

其中:

城镇工矿用地

(1)城市

(2)建制镇

(3)农村居民点

(4)采矿用地

及独立建设用地

2、交通水利用地

3、其他建设用地

(1)风景名胜设施及特殊用地

三、未利用地

1、水域

2、滩涂沼泽

3、自然保留地

表2包头市旗县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2010年)

单位:

公顷

旗县区

农用地

面积

耕地面积

建设用地面积

城乡建设用地

基本农田面积

包头市

中心城区

土右旗

石拐区

固阳县

白云矿区

达茂旗

包头市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大类用地类型中,农用地占的比例最大,为%,其中牧草地面积最大,占全市总面积的%;

耕地其次,占全市总面积的%。

耕地面积虽较大,但优质耕地比例不高,这种土地利用结构直接导致包头市基本农田保护的压力很大。

包头市建设用地中比例最大的是城乡建设用地,其构成为城市、建制镇、农村居民点和采矿用地及独立建设用地,共占建设用地的%。

交通水利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占城乡建设用地的比例分别为%和%。

包头市三大土地利用类型中,未利用地占全市总面积的比例最小,为%。

分为水域、滩涂沼泽和自然保留地,占未利用地的比例分别为%、%和%。

其中大部分是难以利用或不能利用的土地,它的分布大致是:

达茂旗大部分的荒草地,土右旗的盐碱地、沼泽地和沙地。

从空间分布看,未利用地大部分分布在生态脆弱和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的山区,从而包头市未利用地可供开发利用的潜力有限。

农用地利用现状

2010年包头市农用地面积为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是全市土地利用地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农用地在全市各旗县分布情况见表3。

表3包头市2010年农用地面积

农用地面积(公顷)

农用地面积占全市农用地面积

比例(%)

从表3可以看出包头市农用地主要分布在达茂旗、固阳县、土右旗和中心城区,共占全市农用地面积的%。

其中,达茂旗农用地面积占全市农用地面积的%,是全市农用地的主要分布区。

建设用地现状

2010年包头市建设用地面积为74280.40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建设用地在全市各旗县的分布情况见表4。

表4包头市2010年建设用地面积

建设用地面积(公顷)

建设用地面积占全市建设用地面积比例(%)

从表4可以看出,包头市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土右旗和固阳县,共占全市建设用地面积的%。

其中中心城区的建设用地面积最大,为32873.90公顷,占全市建设用地面积的%。

未利用土地现状

2010年包头市未利用土地面积为65437.10公顷,约占全市面积的%。

未利用地在全市各旗县的分布情况见表5。

表5包头市2010年未利用地面积

未利用地面积(公顷)

未利用地面积占全市未利用地面积比例(%)

从表5可以看出,包头市未利用地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市、土右旗、固阳县和达茂旗。

3土地利用中存在问题

随着包头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管理方面的矛盾也将更加显现。

新增建设用地与建设用地总规模不足的矛盾、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加大与后备资源匮乏的矛盾、规范用地管理制度与保障建设发展的矛盾都将更加突出。

包头市城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承载力较低

由于包头市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的限制和人为经济活动的影响,自然植被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滥伐和过度放牧造成了土壤沙化、水土流失和草场退化等问题。

加上近年来一些重工业的迅速发展,城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土地污染现象比较严重。

直接导致了包头市土地生态环境变得更加脆弱,生态承载力较低,区域可持续发展压力较大。

以重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增大了节约集约用地的难度

包头市是以钢铁、铝业、装备制造、电力、煤化工和稀土六大产业为主导的重要工业城市。

与第三产业相比,重工业用地较为粗放。

近年来,随着包头市产业结构升级与工业园区的建立,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已有较大提高,但在重工业仍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要促进土地利用由外延式向内涵挖潜的转变,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困难仍然较大。

土地资源总体质量不高

由于光、水、温度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全市耕地复种指数较低,多年来,包头市的农业一直处于低投入、低产出的水平,全市的农业用地平均产值只有元/公顷,全市公顷耕地中低产田的面积比例较大,占50%以上。

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用地浪费

包头市农牧民由于长期形成的生产和生活习惯,居住分散,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包头市的农村居民点用地不减反增,农村居民点中空心村、闲散地大量存在。

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用地浪费是包头市建设用地整合和再开发的重点。

4加强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加强土地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土地生态承载力

包头市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沙化、水土流失、草场退化、土地污染等现象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生态承载力较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较大。

在保护和改善生态功能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对天然林、天然草场、湿地等基础性生态用地的开发利用,支持天然林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退化土地防治,加强草原草场沙化、荒漠化防治,集中连片改良盐碱化土地,构建生态良好的土地利用格局。

4.1.1加强基础性生态用地保护

严格保护基础性生态用地。

严格控制对天然林、天然草场和湿地等基础性生态用地的开发利用,对沼泽、滩涂等土地的开发,必须在保护和改善生态功能的前提下,严格依据规划统筹安排。

4.1.2因地制宜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要大力推进国土综合整治,严格控制非农建设活动,积极防治地质灾害。

因地制宜加强植被建设,稳步推进陡坡耕地的退耕还林还草,发挥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功能。

规划期内,努力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同时大力加强沙化土壤和污染土地的治理以及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保护措施,提高土地的生态承载力。

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适时的土地集约利用政策,有助于提高包头市整体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对包头市长期土地利用会产生影响。

研究包头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程度,对比分析先进城市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确定包头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潜力水平,统筹安排增量和存量建设用地,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合理需求。

要尽量避免工业用地布局散乱、用地浪费明显的现象。

建立新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估机制,定期组织开展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等方面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进行综合评价。

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高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坚持土地增量供给和存量挖潜相结合,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

加强土地综合整治,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居民点减少相挂钩。

立足经济社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用地保障。

及时公告经批准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结果,与下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分配挂钩,促进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保障新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4.2.1低效土地二次改革

进行存量土地置换,对原有土地进行第二次开发或内涵型再开发。

根据级差地租规律导向重新配置土地资源,优化城市用地结构,推动集约高效利用,促进旧城改造和城市社会经济功能的合理重组和战略性结构调整。

特别是市区内的第二产业用地,应该逐步置换为第三产业用地,实现市区土地的“退二进三”。

另外,通过对城区集体土地的置换,还可以有效地解决“城中村”的问题。

包头市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加速阶段,这个阶段也是包头市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矛盾冲突最为激烈的阶段,同时也是包头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阶段。

今后城市工业布局应以主导工业规模经济为特征,企业之间协调分工,集中布置工业园区。

同时,大力发展公用型的仓储设施,建立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减少企业附属的仓储用地。

实施“三个集中”的城乡一体化战略。

“三个集中”是指工业向集中发展区或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户集中,农村居民向城镇或集镇集中。

4.2.2“三旧”改造

三旧改造是指“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

包头市因地制宜,采用多种运作方式进行“三旧”改造:

旧城镇改造范围内,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三旧”改造规划的前提下,鼓励原土地使用权人自行进行改造;

属于“三旧”改造和“节能减排”项目的旧厂房在符合规划前提下改为经营性用途的,原用地单位可向区“三旧”办提出自行改造的申请,改造的相关规定和办理程序参照上述原土地使用权人自行改造规定办理;

“三旧”改造涉及收回或者收购土地的,原则上以货币方式补偿,确实需要以置换方式置换土地使用权的,由区国土资源部门审核同意并报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旧村庄改造涉及拆旧建新腾挪的合法用地,确能实现拆旧复耕的,可根据国土资源部的相关规定,纳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涉及新增建设用地和占用农用地的,由市国土管理部门安排专用周转指标。

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

注重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和管理;

全面推进土地整理,积极开垦工矿废弃地复垦,适度进行宜农未利用地开发,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保证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途不改变;

积极推进土地综合整治,不断提高土地生态服务功能。

4.3.1依靠科技进步提升耕地保护管理水平

加强耕地保护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重点开发保护性耕地、中低产田改良、退化耕地修复等技术。

建立耕地保护的预报、评估技术体系,使国家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成为可动态检测、及时预警和科学评估体系,提高耕地保护中长期规划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

4.3.2严格执行建设占用耕地补偿制度

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法定义务。

“十一五”时期建设占用耕地,只能在省级政区内实现占补平衡。

加强对补充耕地的质量审核,在确保建设占用耕地数量平衡的前提下,对补充耕地的质量实行按等级折算,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

4.3.3推进重点地区土地整理,提高耕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在继续做好后备土地资源开发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大土地整理和复垦力度,特别是加大重点地区基本农田整理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提高土地质量,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提高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保障科学发展建设用地

对于农村居民点中空心村、闲散地大量存在等问题,应优化城乡用地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规划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明确分区土地利用主导方向,制定差别化的土地利用政策,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加强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制,规划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科学指导城乡建设用地有些良性发展;

合理安排各旗县区主要规划指标,强化对旗县区级规划的目标调控和空间引导;

保障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逐步缩小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规模,促进城乡用地结构与布局明显优化。

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制度是对以往管理上“重城轻乡”现象的有效纠正,土地利用管理普遍存在着“重城轻乡”的现象,大量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处于失管的状态,在城镇用地得到控制的同时,农村建设用地总量不减反增,农村建设用地效率的提高停滞不前。

集镇在城市旁“贴边”发展、工矿零星发展、农村散乱发展等现象普遍,使得城乡土地利用效率和环境受到严重影响。

建立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后,将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和独立工矿用地等所有非线性用地都纳入管制范围,将大大提升对农村建设用地的管理力度,从而有利于统筹城乡土地利用,促进城乡用地结构优化,为建设生产方便、生活便利、生态良好的新农村做出贡献。

加强中低产田的整治和建设,提高土地质量

由于光、水、温度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包头市农业用地产值较低,耕地中的中低产田比重占50%以上,土地的总体质量有待提高。

规划期内,大力加强中低产田的整治和建设,力争使中低产田的比重降低到40%以下。

5结束语

土地是一切发展的基础,是城市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活动的载体,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兴衰及区域的发展。

通过分析包头市土地利用现状发现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承载力较低、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用地浪费等问题,并提出加强土地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土地生态承载力、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保障科学发展建设用地等一系列对策,为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城市化的战略目标提供科学依据。

展望未来,包头市土地利用和管理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必须立足于科学发展,妥善处理保障发展与保护耕地的关系,统筹土地资源发展、利用与保护,积极探索土地利用与管理的模式、新机制,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家庭.张换兆编著.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M].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2]《内蒙古经济资源》包头市篇[M],2005

[3]包头市城市国土资源利用调查报告.包头:

包头市国土资源局,2011

[4]赵捷.包头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D].包头:

包头师范学院,2008

[5]祁英.包头市九原区土地利用的结构变化_影响因素及评价研究[D].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6]朱晋.现代空间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包头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D].呼和浩特:

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

[7]赵贺编著.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机制研究[M].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8]王峥嵘.我国城市土地利用问题研究[D].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

[9]但成龙编著.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理论与方法[M].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10]朱振华.顾寰中.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快包头市生态环境建设[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

[11]霍擎.包头市达茂旗土地退化及其治理对策研究[D].呼和浩特:

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

致谢

历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

首先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周瑞平老师,他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管是论文题目还是到正文的指导,他都不厌其烦的帮助进行修改和改进。

在此向帮助和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