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型深基坑支护结构位移控制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55192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大型深基坑支护结构位移控制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超大型深基坑支护结构位移控制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超大型深基坑支护结构位移控制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超大型深基坑支护结构位移控制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超大型深基坑支护结构位移控制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超大型深基坑支护结构位移控制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超大型深基坑支护结构位移控制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超大型深基坑支护结构位移控制Word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超大型深基坑支护结构位移控制Word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超大型深基坑支护结构位移控制Word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超大型深基坑支护结构位移控制Word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超大型深基坑支护结构位移控制Word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超大型深基坑支护结构位移控制Word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超大型深基坑支护结构位移控制Word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超大型深基坑支护结构位移控制Word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超大型深基坑支护结构位移控制Word下载.doc

《超大型深基坑支护结构位移控制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大型深基坑支护结构位移控制Word下载.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超大型深基坑支护结构位移控制Word下载.doc

大专

项目经理

助工

组长

2

杨锋杰

35

本科

技术负责人

工程师

副组长

3

吴广宇

40

安全负责人

高工

质量安全

4

黄泽志

44

施工员

组织实施

5

陈传接

42

6

李文杰

54

质安员

7

林正栋

28

技术员

资料整理

8

曾文娟

资料员

二、工程概况:

广晟国际大厦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B1-6地块,占地面积790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16万平方米,建筑楼高312米,建筑楼宇总高度达360米,其中地下6层、地上59层,建成后高度仅次于珠江新城双子塔、天河北中信广场成为广州第三高楼。

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25.00米,从基坑面至-3.5m采用土钉墙支护;

-3.5m至基坑底采用人工挖孔桩加预应力锚杆支护。

沿支护桩设置内外搅拌桩(局部采用内外旋喷桩)止水,支护桩桩顶设压顶梁;

沿竖向设四道锚杆,均为一桩一锚,锚杆位置均设置腰梁。

三、选题理由:

确保广东省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优良样板工地

1、基坑开挖深度达25米,

2、采用多种支护结构形式,位移控制要点多

3、相邻地块同样进行地下室施工,基坑支护结构安全性要求高

公司要求

技术难点

选定课题

警戒值32mm或每天连续发展5mm,控制值40mm

基坑位移

四、现状调查:

根据2008年11月21日的第三方基坑监测简报,测斜P6测孔有5.1mm位移增量,累计位移量11.2mm,P7测孔有2.8位移增量,累计位移量6.7mm;

CX10~CX14测孔有2~4mm位移增量,累计位移增量为2.4~10.6mm;

水平位移F10、F11分别有3.1mm,4.0mm位移增量,累计位移增量为7.0mm,6.7mm;

JX21~JX29有2~4mm位移增量,累计位移量为0.9~9.4mm

针对现场的情况,小组成员通过对31个围护桩水平及竖向位移测点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造成水平位移监测点每日允许变化量超出警戒值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如下图表

表三:

问题

频数(次)

频率(%)

累计频率(%)

A

预应力锚杆

27.8

B

止水帷幕

22.3

50.1

C

人工挖孔桩

5.5

55.6

D

土钉墙

61.1

E

顶部堆载

66.6

F

土方超挖

33.4

100

合计

18

预应力锚杆、止水帷幕及土方超挖导致基坑位移每日位移值超出警戒值为

83.5%

调查人:

杨锋杰、林正栋调查日期:

2008.11.28

制表人:

林正栋日期:

2008年11月30日

4.5

9

13.5

25

50

75

N=18

累计百分比(%)

27.8%

50.1%

55.6%

61.1%

66.6%

图一:

影响基坑位移排列图

绘图:

林正栋时间:

2008年12月10日

五、目标确定:

主要问题找出以后,小组成员一致通过确定了目标和目标值,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目标:

确保基坑位移最大值小于控制值,广东省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优良样板工地

目标值:

支护结构水平及竖向位移、土体侧向变形少于40mm

目标可行性分析:

首先项目部从2001年到2009年创建了多项广东省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优良样板工程,其基坑位移值合格率平均达到了100%,小组成员大部分均参与过创优工作,有比较丰富的现场管理经验。

其次从施工现场分析,只要全面解决边坡防护施工过程中预应力锚杆,止水帷幕及土方超挖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就能保证基坑位移值小于控制值。

锚杆材料存在质量问题

张拉过程出现断锚

水泥砂浆保水性、和易性较差

张拉设备质量差

张拉设备老化

工艺方案交底不够

工人不熟悉操作

基坑位移值超出控制值

注浆体质量差

倾角偏差值大于标准值

锚杆灌入长度不够

土体侧压力过大

止水帷幕被刺穿

地下水渗漏

六、原因分析:

七、要因确定:

要因确认计划表

末端因素

确认方法

标准

负责人

完成日期

复查交底记录,并进行理论考核

所有现场施工作业人员清楚知道工艺流程,方案要求

2008.11.30

现场调查

入岩长度≥5m

有效止水,无渗漏

2008.12.2

锚杆存在质量问题

现场验证

有出厂合格证,并无毛刺,断股

2008.11.29

对水泥砂浆特性进行分析

浆体28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用于锚索时不应低于30MPa

2008.12.1

开挖深度不大于1m

使用性能良好

2008年12月13日

要因确定

(一):

确认方法:

复查交底记录并进行理论考核

标准:

现场施工作业人员清楚知道工艺流程,方案要求

实测:

2008年12月1日预应力锚杆施工方案的技术要求及规定,由李文杰向班组作业人员共计22人进行理论考核,均能达到合格以上的人数为20人,达到91%,由此可见工艺方案交底基本到位。

考核成绩统计表

分值

85—100

75—85

60—75

60以下

设备操作

林正栋日期:

2008年12月2日

结论:

施工人员已对工人100%进行工艺方案交底,通过理论考核,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已清楚知道工艺流程,方案要求,非主要原因。

要因确定

(二):

现场发现有3处预应力锚杆入岩深度为3.8~4.5m,小于设计值

由于现场施工操作中,锚杆钻孔机就位时倾角大于设定值30°

±

,造成锚杆长度足够,但入岩深度不足,因此预应力锚杆抗拔力值低于设计标准值,是主要原因。

要因确定(三):

有效截水,无渗漏

基坑-8m东侧侧壁(第二道腰梁位置)出现多处渗水

在基坑-8m处即第二道腰梁位置,由于预应力锚杆施工,刺穿止水帷幕,引致地下水向基坑内渗漏,且该层面土体恰好为流砂层,侧壁土体失水下沉,局部土压力过大,造成基坑支护位移值增大,是主要原因。

要因确定(四):

现场所有预应力锚杆均有出厂合格证,锚杆本身并无出现毛刺,断股等现象,出现断锚为拉锚机具所用钢夹板角度倾斜,张拉过程中割断锚杆。

现场所有预应力锚杆均无质量问题,符合使用要求,非主要原因。

要因确定(五):

水泥砂浆具有保水性、和易性较差

浆体28天的元侧限抗压强度用于锚索时不应低于30MPa

第一次注浆使用M30水泥砂浆,第二次注浆使用纯水泥浆,水灰比0.5,部分浆体28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用于锚索时仅为22MPa

由于水泥砂浆具有保水性、和易性较差的特性,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注浆体在凝固过程中容易造成容易造成浆体的沙粒下沉而影响注浆体的质量同时再二次注浆时会较困难,浆体28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用于锚索时仅为22MPa,低于设计标准值,是主要原因。

要因确定(六):

土方竖向每层开挖深度不大于1m,开挖深度为锚杆位置+0.5m

现场土方竖向分层实际开挖深度为2m

由于现场出土速度过快,且返堆土不够,基坑外侧土体卸荷快,造成土体侧压力大,支护结构位移增大,导致水平位移监测点每日允许变化量超出警戒值,是主要原因。

要因确定(七):

预应力锚杆张拉设备质量合格率100%

对现场2套预应力锚杆张拉设备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均为优良

现场检测套数

合格套数

合格率

2套

100%

林正栋日期:

对现场2套预应力锚杆张拉设备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全为优良,合格率是100%,达到标准,非主要原因。

八、制定对策:

要因

对策

目标

措施

地点

完成时间

责任人

锚杆转孔机倾角控制

30°

控制钻孔机操作平台高度及钻机倾角

现场

2008.

12.5

水泥砂浆

提高注浆体强度

浆体28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用于锚索时不低于30MPa

第一次注浆M30水泥砂浆改为纯水泥浆,水灰比0.5

12.8

控制土方竖向分层开挖高度

支护结构每日水平位移值低于警戒值

水平分段、竖向分层,开挖深度不大于1m,土方每层开挖深度为锚杆位置+0.5m

11.30

修复止水帷幕

在出现地下水渗漏的相应位置补打旋喷桩

九、对策实施:

1.控制锚杆钻孔机角度

每层先进行周边土方的开挖,为锚杆施工提供一个操作平台,平台宽度约为5.0m。

操作平台高度控制在1.2m,钻孔机中心点离钻孔点水平距离3m。

钻机就位后,应保持平稳,导杆或钻机立轴与锚杆倾角一致,并在同一轴线上。

同时现场配备倾角测量器,保证倾角符合设定值。

2.提高注浆体强度

经研究分析,注浆体全部采用纯水泥浆,水泥采用R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0.5。

第一次注浆压力为0.5~1.0MPa,第二次注浆压力为2.0~3.0MPa。

第二次注浆在第一次注浆浆体初凝时(约4小时左右)进行,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注浆压力,确保注浆体能充分注满。

注浆量不小于计算量,充盈系数为1.1~1.3。

3.控制土方竖向分层开挖高度

2008年12月3日,经QC小组成员现场讨论分析,严格按土石方开挖工程施工方案施工。

土方开挖遵循“水平分段、竖向分层”的原则进行。

由于土方各分层中每层的厚度较大,按照开挖深度不大于1m将各层土方细分为若干个小层进行开挖,各个小层开挖时,水平分段控制在12m内。

而为了尽早插入锚杆施工,每层先进行周边土方的开挖,为锚杆施工提供一个操作平台,平台宽度约为5.0m。

下层土方的开挖需在上一层锚杆施工完成后方可插入,每层锚杆为一个开挖层,严禁超挖及大锅底式开挖,开挖后及时支护。

4.修复止水帷幕

2008年12月10日,旋喷桩施工作业队伍重新进场,在出现渗漏现象的基坑外侧,竖向打设旋喷桩以修复止水帷幕。

旋喷桩的施工工艺按照原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十、效果检查:

1.通过控制锚杆钻孔机角度,倾角角度在30°

之间,锚杆入岩深度已100﹪达到≥5M,符合设计要求。

2.注浆体28天的元侧限抗压强度用于锚索时全部不低于30MPa

3.已按土石方开挖工程施工方案施工。

4.通过修复止水帷幕,基坑原渗水位置已无渗水。

地下室施工安全完成,基坑支护结构最大位移值为24mm,低于控制值40mm,达到了预期效果。

5.无形效果

⑴为地下室施工创造一个安全环境,并为本工程的后续施工打下基础。

⑵小组成员认真对超大型深基坑支护结构位移的有效控制进行总结,对活动中采取的对策措施及方案纳入深基坑支护技术交底,为类似工程积累了经验。

⑶超大型深基坑支护结构位移的有效控制,得到业主及监理的认可,提高了本公司的声誉,为评优提供了前提条件,为公司带来了无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十一、巩固措施

(1)、本工程在施工中,虽完成了控制性阶段目标,但深基坑支护结构施工工作不得有任何松懈,我司将把上述有效措施永久的保持下去,并继续检查其实施效果,进一步探索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施工工艺水平。

(2)、将本次QC小组活动中对控制超大型深基坑支护结构位移的措施报公司技术部,作为公司基坑支护施工经验在公司内部推广。

(3)、由吴广宇补充完善《预应力锚杆施工分项技术交底》,编号为GZYJ4B-2009-1,指导同类项目开工前对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十二、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1、通过这次QC小组活动,深基坑支护结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深基坑支护结构质量经质检站、业主、设计院及监理组组织验收,评定为优良等级,为工程的评优奠定了基础。

2、小组成员认为成立分项工程QC小组,有计划的开展QC活动,是提高工程质量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通过QC活动,增强了小组成员勇于技术攻关的信心,使其成为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增强了小组成员的团队精神。

3、本次QC活动小组成员遵循QC小组活动程序,恰当使用工具方法,圆满达成了活动目标,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自我评价表

评价内容

活动前(分)

活动后(分)

团队精神

质量意识

进取精神

QC工具运用技巧

工作热情干劲

改进意识

制表:

林正栋时间:

2009年1月8日

活动前:

活动后:

自我评价雷达图

制图:

林正栋时间:

从《自我评价雷达图》可以看出:

1、工作热情干劲、质量意识保持不错,一直保持状态;

QC工具运用方面比活动前提高快。

2、在进取精神、改进意识、团队精神上比活动前有所提高,但仍有不足,需进一步加强活动及改进。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