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专题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5421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专题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专题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专题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专题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专题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专题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专题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专题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专题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专题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专题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专题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专题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专题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

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如四唑并-1-乙酸。

爆炸品具有以下危险特性:

1、爆炸性强;

2、敏锐度高。

是指爆炸品对热、火花、撞击、摩擦、冲击波等敏锐,极易发生爆炸。

 第二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指压缩的、液化的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这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物质泄漏、爆炸等。

它分3项。

  第1项:

易燃气体,如氨气、一氧化碳、甲烷等。

  第2项:

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如氮气、氧气等。

第3项:

有毒气体,如氯(液化的)、氨(液化的)等。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具有以下危险特性:

a、可压缩性;

b、膨胀性;

c、易燃、可燃气体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极易发生易燃爆炸;

d、除具有易燃性、毒性外,还具有刺激性、致敏性、腐蚀性、窒息性等特性。

第三类:

易燃液体,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低闪点液体,即闪点低于-18℃的液体,如乙醛、丙酮等。

中闪点液体,即闪点在-18℃—<23℃的液体,如苯、甲醇等。

第3项,高闪点液体,即闪点在23℃以上的液体,如环辛烷、氯苯、苯甲醚等。

易燃液体具有以下危险特性:

a、易挥发性;

b、易流淌扩散性;

c、受热膨胀性;

d、带电性;

e、毒害性。

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锐,易被外部火源点燃,迅速燃烧,能散发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

如红磷、硫磺等。

第2项:

自燃物品,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

自行燃烧的物品。

如黄磷、三氯化钛等。

遇湿易燃物品,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大量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的不需明火,就能燃烧或爆炸。

如金属钠、氢化钾等

易燃固体具有以下危险特性:

a、易燃性;

b、可分散与氧化性;

c、热分解性;

d、对撞击、摩擦的敏锐性;

自燃物品具有以下危险特性:

a、极易氧化;

b、易分解。

遇湿易燃物品具有以下危险特性:

a、遇水或酸反应性强;

b、腐蚀性或毒性强。

  第五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这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爆炸,按其组成分为2项。

氧化剂,指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对热、震动和摩擦比较敏锐。

如氯酸铵、高锰酸钾等。

有机过氧化物,指分子结构中含有过氧键的有机物,其本身是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锐。

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甲乙酮等。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具有以下危险特性:

a、强氧化性;

突出的性质是遇易燃物品、可燃物品、有机物、还原剂等会发生剧烈化学反应。

b、氧化剂遇高温易分解,引起爆炸;

c、对摩擦、撞击、震动极为敏锐;

d、有些氧化剂遇水分解,有助燃作用;

e、有些氧化剂遇酸反应剧烈;

f、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和腐蚀性;

g、有些氧化剂相遇后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爆炸。

本项物资系指含有致病的微生物,能引起病态,甚至死亡的物质。

有毒品具有以下危险特性:

a、溶解性;

b、挥发性;

c、分散性。

第七类:

放射性物品,它属于危险化学品,但不属于《危险化学品安全治理条例》的治理范畴,国家还另外有专门的“条例”来治理。

第八类:

腐蚀品,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害的固体或液体。

这类物质按化学性质分3项。

酸性腐蚀品,如硫酸、硝酸、盐酸等

碱性腐蚀品,如氢氧化钠、硫氢化钙等。

其它腐蚀品,如二氯乙醛、苯酚钠等。

腐蚀品具有以下危险特性:

a、强烈的腐蚀性;

b、氧化性;

c、稀释的放热性。

`

3、危险化学品的要紧危害

(1)化学品的要紧危害

化学品的要紧危害要紧包括燃烧危害、健康危害和环境危害。

燃爆危害是指化学品能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程度;

健康危害是指接触后能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大小;

环境危害是指化学品对环境阻碍的程度。

(2)化学品的燃爆危害

火灾、爆炸事故有专门大的破坏作用,化工、石油化工企业生产中使用的原料、中间产品及产品多为易燃、易爆物,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会造成严峻后果。

其要紧危害:

人员伤亡和中毒;

机械设备、装置的损坏等财产缺失;

环境污染。

(3)化学品的健康危害

由于化学品的毒性、刺激性、腐蚀性、致癌性、致畸性、窒息性等特性,导致人员中毒的事故频繁发生,据统计讲明,由于化学品的毒性危害导致的人员伤亡占化学事故的49.9%。

对人体的健康危害要紧表现在刺激、过敏、窒息、昏迷和麻醉、中毒、致癌、致畸、尘肺等。

(4)化学品的环境危害

对大气的危害,如对臭氧层的破坏、导致温室效应、引起酸雨和形成光化学烟雾等;

对土壤的危害,要紧导致土壤酸化、碱化以及板结等;

对水体的污染。

(5)化学品危害操纵的一样原则

化学品危害预防和操纵的一样原则包括两个方面:

操作操纵。

操作操纵的目的是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排除或降低工作场所的危害,防止工人在正常作业时受到有害物质的侵害。

采取的措施是替代、变更工艺、隔离、通风、个体防护和卫生。

治理操纵。

治理操纵是通过治理手段按照国家法律和标准建立起来的治理程序和措施,是预防化学品危害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使用和治理

依照GB15603-1995《常用化学危险品储存通则》的规定,储存危险化学品差不多安全要求是:

4.1 

 

贮存化学危险品必须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的规定。

4.2 

化学危险品必须贮存在经公安部门批准设置的专门的化学危险品仓库中,经销部门自管仓库贮存化学危险品及贮存数量必须经公安部门批准。

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设置化学危险品贮存仓库。

4.3 

化学危险品露天堆放,应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爆炸物品、一级易燃物品、遇湿燃烧物品、剧毒物品不得露天堆放。

4.4 

贮存化学危险品的仓库必须配备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其库房及场所应设专人治理,治理人员必须配备可靠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4.5 

化学危险品按GB13690的规定分为八类:

8.2化学危险品出入库前均应按合同进行检查验收、登记、验收内容包括:

a. 

数量;

b. 

包装;

c. 

危险标志。

经核对后方可入库、出库,当物品性质未弄清时不得入库。

8.3 

进入化学危险品贮存区域的人员、机动车辆和作业车辆,必须采取防火措施。

8.4 

装卸、搬运化学危险品时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做到轻装、轻卸。

严禁摔、碰、撞、击、拖拉、倾倒和滚动。

8.5 

装卸对人身有毒害及腐蚀性的物品时,操作人员应依照危险性,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

8.6 

不得用同一车辆运输互为禁忌的物料。

8.7 

修补、换装、清扫、装卸易燃、易爆物料时,应使用不产生火花的铜制、合金制或其他工具。

消防措施

9.1 

依照危险品特性和仓库条件,必须配置相应的消防设备、设施和灭火药剂。

并配备通过培训的兼职和专职的消防人员。

9.2 

贮存化学危险品建筑物内应依照仓库条件安装自动监测和火灾报警系统。

9.3 

贮存化学危险品的建筑物内,如条件承诺,应安装灭火喷淋系统(遇水燃烧化学危险品,不可用水扑救的火灾除外),其喷淋强度和供水时刻如下:

喷淋强度15L/(min?

m2);

连续时刻90min。

10 

废弃物处理

10.1 

禁止在化学危险品贮存区域内堆积可燃废弃物品。

10.2 

泄漏或渗漏危险品的包装容器应迅速移至安全区域。

10.3 

按化学危险品特性,用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处理废弃物品,不得任意抛弃、污染环境。

11人员培训

11.1 

仓库工作人员应进行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11.2 

对化学危险品的装卸人员进行必要的教育,使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操作。

11.3 

仓库的消防人员除了具有一样消防知识之外,还应进行在危险品库工作的专门培训,使其熟悉各区域贮存的化学危险品种类、特性、贮存地点、事故的处理程序及方法。

依照《危险化学品安全治理条例》的规定,危险化学品储存和使用单位必须做到:

第十五条

  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的单位,其生产条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并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取得相应的许可,必须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使用的安全治理规章制度,保证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治理。

  第十六条

  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应当依照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爱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要求。

  第十七条

  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判;

生产、储存、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评判。

  第十八条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单位,应当在生产、储存和使用场所设置通讯、报警装置,并保证在任何情形下处于正常适用状态。

三、危险化学品的应急救援

化工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编制目的

为防止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应急治理机制,迅速有效地操纵和处置可能发生的事故,爱护职员人身和公司财产安全,本着预防与应急并重的原则,制定本预案。

2危险性分析

2.1企业概况

某精细化工公司位于北京市×

×

公司占地面积约2008平方米,其中库房面积约458.73平方米,现有职工13人。

要紧生产经营电泳漆、浓缩液、稳固剂、溶剂、光盘爱护漆、有机添加剂等。

2.2危险性分析

本公司生产经营的危险化学品与人体皮肤和眼睛直截了当接触可能造成灼伤,发生泄漏容易造成人员中毒,其蒸汽与空气能够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生产和库存的原料、产品与高热源、强氧化剂等接触,易发生火灾爆炸。

3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公司成立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和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组。

3.1指挥部组成人员和职责

总指挥:

总经理

副总指挥:

安全主管

成员:

其他相关治理人员

总经理不在的情形下由安全主管进行现场指挥。

指挥部要紧职责:

(1)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3)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安全事故隐患;

(4)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5)负责现场急救的指挥工作;

(6)及时、准确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3.2工作组组成成员和职责

灭火组:

负责消防、抢险。

(略)。

抢救组:

负责现场医疗、抢救。

戒备组:

负责治安、交通治理。

通讯联络组:

负责通讯、供应、后勤。

运输组:

负责运送伤员

4预防与预警

4.1事故预防措施

(1)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2)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强化安全生产教育;

(3)车间、库房加强通风、完善避雷设施;

(4)采纳便利有效的消防、治安报警措施;

(5)保证消防设备、设施、器材的有效使用。

4.2报警与通讯

公司将用于个体防护、医疗救援、通讯装备及器材配备齐全,并确保器材始终处于完好状况;

应急电话:

火警:

119

匪警:

110

医疗急救:

120

区环保局:

5应急响应

5.1灭火处置方案

(1)发觉火情,现场工作人员赶忙采取措施处理,防止火势蔓延并迅速报告;

(2)灭火组按照管急处置程序采纳适当的消防器材进行扑救;

(3)总指挥依照事故报告赶忙到现场进行指挥(总指挥不在现场由副总指挥负责指挥);

(4)戒备组依据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类不、危害程度级不,划定危险区,对事故现场周边区域进行隔离和交通疏导;

(5)抢救组进行现场抢救,如有需要赶忙将伤员送至医院;

(6)通讯组视火情拨打“119”报警求救,并到明显位置引导消防车;

(7)扑救人员要注意人身安全。

5.2泄漏处理方案

泄漏处理包括泄漏源操纵及泄漏物处理两大部分:

5.2.1泄漏源操纵

(1)生产过程中可通过关闭有关阀门、停止作业或采取改变工艺流程、物料走副线等方法,并采纳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堵住漏处;

(2)包装桶发生泄漏,应迅速将包装桶移至安全区域,并更换。

5.2.2泄漏物处理

(1)少量泄漏用不可燃的吸取物质包容和收集泄漏物(如沙子、泥土),并放在容器中等待处理;

(2)大量泄漏可采纳围堤堵截、覆盖、收容等方法,并采取以下措施:

1)赶忙报警:

通讯组及时向环保、公安、卫生等部门报告和报警;

2)现场处置:

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快速实施救援,操纵事故进展,并将伤员救出危险区,组织群众撤离,排除事故隐患;

3)紧急疏散;

戒备组建立戒备区,将与事故无关的人员疏散到安全地点;

4)现场急救:

抢救组选择有利地势设置急救点,做好自身及伤员的个体防护,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

5)配合有关部门的相关工作。

(3)泄漏处理时注意事项:

1)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2)严禁携带火种进入现场;

3)应急处理时不要单独行动。

5.3化学品灼伤处置方案

5.3.1化学性皮肤烧伤

(1)赶忙移离现场,迅速脱去被化学物污染的衣裤、鞋袜等;

(2)赶忙用大量清水或自来水冲洗创面10~15分钟;

(3)新奇创面上不要任意涂抹油膏或红药水;

(4)视烧伤情形送医院治疗,如有合并骨折、出血等外伤要在现场及时处理。

5.3.2化学性眼烧伤

(1)迅速在现场用流淌清水冲洗;

(2)冲洗时眼皮一定要掰开;

(3)如无冲洗设备,可把头埋入清洁盆水中,掰开眼皮,转动眼球洗涤。

5.4中毒处置方案

(1)发生急性中毒应赶忙将中毒者送医院急救,并向院方提供中毒的缘故、毒物名称等;

(2)若不能赶忙到达医院,可采取现场急救处理:

吸入中毒者,迅速脱离中毒现场,向上风向转移至新奇空气处,松开患者衣领和裤带;

口服中毒者,应赶忙用催吐的方法使毒物吐出。

6附则

(1)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培训,熟悉各种应急处置技术;

(2)定期组织应急处置技术演练,应急预案综合演练每半年许多于1次。

四、本企业危化品安全治理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