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9章课件.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556005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9章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宏观经济学9章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宏观经济学9章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宏观经济学9章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宏观经济学9章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宏观经济学9章课件.ppt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宏观经济学9章课件.ppt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宏观经济学9章课件.ppt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宏观经济学9章课件.ppt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宏观经济学9章课件.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宏观经济学9章课件.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宏观经济学9章课件.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宏观经济学9章课件.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宏观经济学9章课件.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宏观经济学9章课件.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宏观经济学9章课件.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宏观经济学9章课件.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宏观经济学9章课件.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宏观经济学9章课件.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宏观经济学9章课件.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9章课件.ppt

《宏观经济学9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9章课件.ppt(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宏观经济学9章课件.ppt

1,第一节经济增长第二节索洛增长模型第三节经济周期,第九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2,学习目标,了解经济增长的含义,掌握实现经济增长的源泉在熟练掌握索洛模型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该模型来分析经济增长的条件了解经济周期的含义、划分,并掌握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3,引子,前面的讨论主要属于短期和中长期分析,采用静态和比较静态分析,说明实现充分就业均衡的条件和政策。

短期:

价格不变、资源闲置,主要分析工具:

ISLM模型长期:

价格灵活变动、资源充分利用,但资本存量和技术水平固定,经济中的产出取决于充分就业的劳动投入,主要分析工具:

ADAS模型本章把宏观经济学的讨论扩展到超长期(即资本存量和技术水平都可以提高的时期),采用动态分析方法,说明超长期中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及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超长期内经济增长总是供给方面的改善;在短期和长期总需求总是占主导地位。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伴随着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本章将简要介绍这方面的基本理论。

4,第一节经济增长,一、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事实二、经济增长的源泉1、自然条件2、人力资本3、体制因素4、对外开放,5,一、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事实,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加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

西蒙库兹涅茨我们研究的长期增长趋势是潜在GDP的趋势。

我们关注长期增长主要是因为它引起人均收入增加。

6,西蒙库兹涅茨定义的含义,这一定义包含了三个含义:

1、经济增长的集中体现与结果为商品和劳务供给总量的不断增加,即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

如果考虑到人口的增加与价格的变动,经济增长就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

2、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在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技术进步是最关键的,没有技术进步就没有现代经济增长。

3、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

技术进步仅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种潜在的可能性,要使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就必须有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相应调整。

7,一、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事实,事实一:

国家间在人均收入方面差别很大。

事实二:

经济增长率在国别间差异显著。

事实三:

增长率并不一定长期保持稳定。

结论:

一国在世界人均收入分布中的相对位置并非不变,贫富变换亦属自然。

8,一、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事实,资料来源:

WorldDevelopmentIndicatorsDatabaseApril2004,2001年各经济体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实物指标方法),9,长期经济增长国际比较,现实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直接原因。

例如,从纵向时间角度看,现实发展水平与历史增长绩效存在联系,今天的国际差异是历史时期增长水平差异的结果。

下表显示了过去一百年不同国家和地区长期增长率差别:

穷国与富国经济水平在100多年前的差距较小,然而由于发达国家在近百年长期历史中经济增长率较高,而低收入国家增长率较低,结果导致现阶段的更大差距。

因而,现实是历史的展开和结果。

10,长期经济增长国际比较,11,长期增长的“70”规则,美国经济学家曼昆提出。

某个变量年增长率为X%,则该变量在70/X年内翻一番,因而称作“70规则”。

从这一规则看,如果甲国经济增长率为1%,它的GDP翻一番需要70年,而乙国经济增长率为3%,翻一番时间仅为70/3或23年。

也就是说,即便甲乙两国人均收入起点水平大体相同,2个百分点增长率差别在100年后会导致3-4倍的巨大收入差别。

复利式增长可能会在较长时期导致极为惊人的结果。

12,中国经济增长前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人均收入年增长率大体为56%,如果能够长期保持5%年增长率,用“70规则”计算,年均增长5%的变量将在大约14年内翻一番,在一百年间翻7番以上。

一国在100年长期内持续保持5%人均收入高速增长,极为困难。

然而,很多经济学家相信,如果各种政策得当,我国有可能在未来3040年内保持较高增长水平。

假定在未来40年间保持人均GDP年均5%增长率,则可以在21世纪中期达到1200013000美元人均GDP,实现赶上现在中等发达国家人均GDP水平的目标。

13,二、经济增长的源泉,美国经济学家索洛的研究观点:

技术进步、劳动供给、资本积累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三大因素。

经济增长的源泉:

1、自然条件2、资本积累3、人力资本4、对外开放5、技术水平6、制度条件,14,1、自然条件,自然因素具有先天秉赋性,是人类不可控制的条件;在这个意义上,富国之所以富裕,具有某种幸运的含义。

自然资源指自然界提供的作为生产过程投入品的资源,如耕地,河流,森林,矿产资源等等。

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两类。

丰富的自然资源对于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例如,美国早期经济发展,相当程度得益于辽阔的疆域和广袤的耕地资源。

某些中东国家如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等产油国生活富裕,主要原因是由于这些国家地下幸运地蕴藏了大量石油资源。

15,1、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

可以观察到,除了很少几个例外,被陆地包围、没有海岸线的国家一般比较贫穷。

被陆地包围地区运输成本很高,发展国内市场和参加国际贸易比较困难。

另外,温带国家与热带国家在成为高收入国家的机会上存在悬殊的差异。

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几乎全部处于温带,只有两个城市经济属于例外:

新加坡和香港。

全世界高收入地区人口十亿,两个例外经济的人口有1000万,也就是说,世界上高收入人口大约99%处于温带地区。

有关地理和气候因素影响经济水平的具体机制还缺少有说服力研究证据,但地理位置与经济增长之间至少存在统计相关性。

16,1、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有限的。

自然资源匮乏的国家也可能创造很高的生产率并享受富裕生活水平。

吃生鱼片的日本是资源极为匮乏的国家,然而,由于它成功地利用了国际分工和贸易条件,加上勤奋努力,结果变成经济发达水平很高的富裕国家。

相反,无论是温带地区或是拥有海岸线的经济,仍有不少处于相对落后状态。

地理决定论不可取。

17,2、资本积累,通过资本积累提供物质资本。

物质资本是用来生产商品和劳务的技术设备及其附属物的存量,又简称资本。

常识告诉我们,工具,专业化设备等资本条件,能够极大地提高一个社会的生产率。

资本存量是一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

资本存量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今天资本存量是昨天投资的结果,未来资本存量部分取决于今天投资。

18,3、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指劳动者通过教育,培训和实际经历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人力资本能够有效地提升一个劳动者或国家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能力或效率。

象增加物质资本需要积累和投资一样,增加人力资本也需要投资,并且需要特殊的投入要素,即教员,图书馆,实验室,学习时间等等。

人力资本概念意味着可以把教育理解为一个特殊产业。

教育具有某种正外部性效应。

因而,为了促进长期经济增长,政府应当实行鼓励国民教育的政策。

19,4、对外开放,五六十年代很多发展中国家实行进口替代的内向型政策,试图在避免与外部世界发生不断深化的经济互动前提下提升本国经济发展水平。

这些政策通常对于国际贸易进行大量关税和非关税限制,希望由此发展国内民族工业,并赶超发达国家经济。

经过对几十年经济发展绩效的分析检验,现在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出口导向的外向型政策比较有助于穷国经济发展。

减少对贸易的限制,扩大开放,从参与全球经济体系过程中学习,是经济长期发展的必要条件。

20,4、对外开放,从最直接关系看,贸易好比是一种特殊的技术。

如果一国出口纺织品进口飞机,其效果与发明了一种把纺织品变换成飞机的技术类似。

贸易实现的交换通常会提高交换双方的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给定资源限制下人们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除了静态福利效果,贸易还具有其它多方面积极“溢出”效应。

贸易促进信息交流沟通,使贸易参与国的企业和人民加深对于外部世界的了解,这些对于经济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1,5、技术进步,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只有储蓄积累而没有技术进步的经济,其增长过程存在上限,即在某个较高收入水平就会出现停滞,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是加入技术升级。

技术进步是现代经济长期增长的发动机。

明智的科技政策至少应当包含两方面内容。

一方面应当直接扶持基础科技研究。

另一方面,对于科技发现成果潜在具有可排他性质的研究开发活动,应当利用专利制度鼓励民间部门介入。

22,6、制度条件,可以把制度因素理解为有关经济体制和政策安排的总和,它所涉及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合理界定市场与政府的边界。

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在总体上具有不可被政府行为替代的基本经济功能,因而应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政府应当承担监管者和规则制定者的功能,而不应充当所有者和经济活动直接决策者。

这一认识是从20世纪人类经济史中总结得来的重要经验。

23,6、制度条件,政府在提供公共品和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

然而,历史经验表明,计划经济扼制经济活力,并存在难以克服信息处理和协调困难,因而长期绩效普遍不如市场经济制度。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是谋求长期经济增长的前提性制度条件。

市场机制的健全和有效性,既表现为产权界定和保护的强度和力度,也体现为市场竞争的程度和有效性。

它对经济增长至少具有两方面基本作用:

第一是激励作用,第二是协调作用。

24,6、制度条件,一个经济要发展,必须具有内在活力,促进人们都努力工作和创新。

市场机制的积极功能在于它一方面提供了创新激励,另一方面拓展了创新空间,因而创造了一种激活和鼓励创新的环境。

从经济学角度看,创新激励或创新动力取决于创新给创新主体带来的净收益,因而,创新动力大小可以用创新总收益减去创新总成本(包括风险成本)的净剩余来表示。

市场机制另一基本功能是协调社会经济活动。

如资本应当投向何方?

应当出口什么和进口什么?

外资进来投向什么部门?

什么技术应当得到广泛运用?

所以这些问题,都不能从他们本身涉及的关系中得到回答,而需要用到市场和价格机制协调。

25,结论,解释发展没有定论,但是对这一问题理解在不断进步。

一国发展是很多实际条件配合或凑合的结果,因而并不完全取决理论分析。

然而,如果在实际条件具备前提下,适当运用经济学关于长期经济发展的分析成果,应能对长期经济增长产生积极作用。

26,第二节索洛增长模型,索洛(Solow,R.M.)于1956年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修正了哈罗德多马模型而得出了新的模型。

索洛模型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最重要代表,因此人们经常把索洛模型与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同义使用。

而索洛也因此获得198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27,第二节索洛增长模型,一、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本假设二、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三、稳态分析四、模型的运用五、最佳增长路径,28,一、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本假设,

(1)社会储蓄函数SsY,s储蓄率

(2)劳动力按不变比率n增长(3)生产规模报酬不变(4)两种要素可以相互替代(5)资本折旧率为在不考虑技术进步情况下,设生产函数为:

YF(N,K),且据假设(3)有:

YF(N,K),若令1/N,则有:

Y/NF(1,K/N)上式表明,人均产量只取决于人均资本:

yf(k),29,式中,y为人均产量,k为人均资本量,y=f(k)表示,人均产量取决于人均资本量,人均资本量的增加会使人均产量增加,但是,由于报酬递减规律,人均资本量会以递减的速度增长。

下图是生产函数的图示。

yf(k),30,二、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据假设条件知人均资本:

k=K/L;人均产出:

y=f(k)考虑时间因素对人均资本进行动态化分析:

31,二、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表明人均储蓄被用于两个方面:

一是使资本深化,使每个劳动者配备的资本量增加k另一方面式是资本广化,使资本存量随劳动力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及用于折旧(n+)k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资本深化过程是人均产量增长过程。

当k=0时,y=0,即没有因资本深化带来的人均产量的增长。

此时,经济社会只有通过资本广化产生的和人口增长率相等的总产量的增长率。

32,三、稳态分析,稳态及稳态实现的条件稳态含义稳态是指这样一种状态:

在技术和人口增长率不变条件下,当人均收入与人均资本不变时,经济就处于稳定增长的状态。

因为人口增长率不变,人均收入不变,所以,总产出和人口以相同的速度增长;同理,资本总量和人口以相同的速度增长,即:

Y/Y=K/K=N/N=n所以,稳态也是指:

当总产量、资本存量和劳动力都以和人口增长率相同的速度增长时,就达到了稳态。

它是一种实现充分就业均衡下的增长状态。

33,三、稳态分析,而当储蓄量等于投资量时,资本劳动比的变化率等于0,资本劳动比将保持在不变的水平上。

此时,经济处在一条平衡的增长路径上,人均资本、人均产出都是常数,不会增长。

此时稳定状态下的总资本K、总产出Y和总人口都保持同样的外生的增长率n,34,三、稳态分析,无论经济处于什么样的初始状态,最终都将回到稳态增长路径上来。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新古典假设资本和劳动在生产过程中可以相互替代,且要素的边际生产率递减。

如果初始的人均资本劳动比高于k*,随着经济增长,资本的边际生产率递减,产出的增长率就会递减,储蓄和投资增长率也会下降,此时人口增长率不变,人均资本劳动比例将降至k*;反之亦是如此。

但由此推出的一个推论却是“令人不愉快的结果”,即在人口增长为0的经济中,经济增长率也会趋于0。

35,四、模型的运用,1、资本存量增加2、技术进步3、人口增长,36,1、资本存量增加(储蓄率上升),短期:

储蓄率上升sy曲线向左上方旋转sf(k)(n+)k人均资本增加人均产量增加。

长期:

由于资本的边际产值递减,经济增长过程以递减的速度持续。

最终,经济达到新的稳态水平。

储蓄率的增加稳态水平变动图示,37,2、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改变了社会生产函数的形式增加了资本存量如图所示,38,3、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意味着劳动力的增加,从社会生产函数中可以看出,这将增加经济中的总产出水平。

但就人均产出来说,人口增长率提高导致人均资本和人均产量的水平下降,这是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又一个重要结论,也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

经济增长并不意味着富裕程度提高。

人均产出的增加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发展中国家控制人口政策的重要性,,39,3、人口增长,人口增长率(n)提高,(n+)k曲线向左上方旋转。

40,五、最佳增长路径黄金规则,提高储蓄率可以增加经济中的资本存量,促进经济增长,这是不是可以说,储蓄率越高,经济增长的速度就越快呢?

如果不是,那么如何确定经济中的最佳储蓄率呢?

产出可用于消费和积累两个方面,产出一定,积累多了,消费就少。

反之亦然。

费尔普斯1961年提出保证实现人均消费最大化的人均资本量的确定标准,即黄金分割率:

资本的边际产量人口增长率资本折旧率f(k*)=n+,41,黄金分割率图示,上图中,(n+)k与y=f(k)之间的距离表示人均消费水平,显然最大的人均消费水平位于y=f(k)上与(n+)k平行的直线的切点处,即k*对应的人均消费最高。

42,第三节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一、经济周期的含义经济周期是国内生产总值、总收入、总就业量的波动,持续时间通常为210年,它以大多数经济部门的扩张和收缩为标志。

保罗萨缪尔森,43,二、经济周期的特征,经济活动围绕潜在GDP波动。

随着经济增长,潜在GDP不断增长,曲线为正斜率。

波动大体经历周期性的四个阶段:

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衰退扩张)衰退阶段的特征:

1、消费者购买急剧下降2、对劳动的需求下降3、产出下降,导致通货膨胀步伐放慢4、企业利润急剧下降,44,一些经济周期的型式,45,三、经济周期的划分,1、中周期朱格拉根据其统计分析,认为经济中存在一个长度约为910年的经济周期。

熊彼特把这种周期称为为中周期,或“朱格拉周期”。

汉森则把这种周期称为“主要经济周期”。

46,三、经济周期的划分,2、短周期英国统计学家基钦认为经济周期实际上包括大周期和小周期两种周期的观点。

小周期平均长度为3.5年(约40个月),而一个大周期则包括两个或三个小周期。

熊彼特把这种约为40个月的周期称为短周期或“基钦周期”。

基钦提到,这种小周期是心理原因所引起的有节奏的运动的结果,而这种心理原因又是受农业丰歉影响食物价格所造成的。

47,三、经济周期的划分,3、长周期

(1)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提出著名的“长波理论”。

认为经济中存在一种平均长度约为50年左右的长期循环。

这种长周期被称为“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2)库兹涅茨周期: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认为经济中存在长度为1525年不等的长期波动。

这种波动在美国的许多经济活动中,尤其是建筑业中表现得特别明显,所以库兹涅茨周期也称为建筑业周期。

48,三、经济周期的划分,4、熊彼特周期熊彼特对前三种经济周期作了高度综合和概括。

他认为每个长周期中套有中周期,每个中周期中套有短周期。

每个长周期包括6个中周期,每个中周期包括3个短周期。

他还以三次重大创新为标志,划分了三个长周期。

(参看教材P.712),49,四、经济周期的原因,长期增长VS短期波动1、需求冲击2、政策冲击3、供给冲击,50,1、需求冲击,凯恩斯学派认为私人部门的消费和投资是不稳定的,尤其是私人部门的投资。

乘数加速原理私人投资的波动乘数作用总产出更大的波动总产出的波动加速原理私人投资更大的波动乘数加速交互作用原理是凯恩斯学派对经济周期成因的基本解释。

51,2、政策冲击,货币学派认为政府的经济政策引起经济波动,尤其是货币政策。

可预期的货币政策:

对实际经济完全没有影响不可预期的货币政策:

短期内有影响,长期内仍然无效假如,MSPW/P生产,就业()W生产,就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货币学派认为经济中存在自发的调节机制,能够自我调整短期波动,恢复到长期的增长路径,无须政府的干预,经济政策反而会更糟。

52,3、供给冲击,供给冲击技术进步、自然环境变化、资源价格波动等“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是这类观点的代表。

认为经济中的名义变量对经济波动没有影响,影响经济波动的是实际变量。

如: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影响石油价格上升、农业歉收对经济的冲击,53,本章小结,1、经济增长的含义2、经济增长的源泉3、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4、资本存量增加、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索洛模型分析5、经济周期的含义和特点6、经济周期的分类7、经济周期的成因,54,作业,1、如何认识经济中的短期、长期和超长期?

2、什么是“70规则”?

3、经济增长的源泉有哪些?

它们是如何促进经济增长的?

4、简述索洛模型的内容。

5、借助图形分析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

6、什么是黄金规则和最佳经济增长路径?

7、什么是经济周期?

如何分类?

8、经济周期的成因主要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