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土场施工方案终极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5874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弃土场施工方案终极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弃土场施工方案终极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弃土场施工方案终极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弃土场施工方案终极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弃土场施工方案终极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弃土场施工方案终极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弃土场施工方案终极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弃土场施工方案终极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弃土场施工方案终极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弃土场施工方案终极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弃土场施工方案终极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弃土场施工方案终极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弃土场施工方案终极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弃土场施工方案终极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弃土场施工方案终极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弃土场施工方案终极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弃土场施工方案终极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弃土场施工方案终极版Word文档格式.docx

《弃土场施工方案终极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弃土场施工方案终极版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弃土场施工方案终极版Word文档格式.docx

实际弃方为129万方。

本着保护环境、减少对自然的破坏、维护景观协调美观的原则,本合同段路基及隧道施工的大量弃方需要集中堆放,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和绿化进行防护,以免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事故。

本合同原设计共设置7个弃渣场,位于沟谷及低洼地带,具体位置如下表1所示。

表1YLTJ-1合同段弃渣场一览表

名称

桩号

弃方位置

平均运距(km)

占地面积(亩)

弃方数量(万m3)

新修便道(km)

左侧(km)

右侧(km)

旱地

林地

1#弃渣场

K0+600

1.1

5.3

10.8

97.2

50

1.3

2#弃渣场

K3+100

0.1

3.9

4.0

35.8

30

1.5

3#弃渣场

K4+130

5.2

5.7

51.3

1.0

4#弃渣场

K5+850

0.2

1.2

10.1

10

0.5

5#弃渣场

K9+300

2.8

2.0

17.8

20

0.8

6#弃渣场

K9+500

2.6

1.9

16.9

7#弃渣场

K11+680

0.6

3.8

5.1

45.6

合计

210

根据本标段设计图纸所示的弃渣场位置,会同监理进行实际调查、测量,对原设计弃渣场的可使用情况作出了总结。

本标段决定将1#弃渣场予以取消,其余弃渣场按照原设计进行征用。

2#~7#弃渣场弃渣容量为160万方,能满足我标弃方129万方的需要。

弃渣采用就近弃渣原则,就近弃渣场不能满足时,再远运弃渣。

第三章弃渣场选址方案

我标根据设计及环保要求,按照防止弃渣场场地的各类水土流失,维持弃渣场及周边生态环境,尽量减少对耕地占用的原则,合理选择弃渣场位置。

由于1#弃渣场运距有5.3公里,且穿越道路及村镇较多,车辆密集,运输过程极易造成的扬尘污染及安全隐患,所以我标决定取消该弃渣场。

2#弃渣场位于K3+100左侧100米,地属于赵村镇柳树沟村,占用面积39.8亩,其中旱地4亩、林地35.8亩,可弃土30万方。

该弃渣场位于高山谷地,弃渣场面积较大,主要弃土为K0+000~K1+800(赵村互通)废弃方12.6万方。

运输道路基本考虑在红线内,沟壑较深处采用新修施工便道进行绕行,平均运距3.9公里。

3#弃渣场位于K4+130左侧100米,地属于赵村镇石马沟村,占用面积57亩,其中旱地5.7亩、亩林地51.3,可弃土50万方。

该弃渣场位于高山谷地,弃渣场面积较大,主要弃土为东沟隧道(K4+306~K5+955)废弃土方33万方。

运输道路基本考虑在红线内,平均运距1.2公里。

4#弃渣场位于K5+850左侧200米,地属于尧山镇西学庄,占用面积11.2亩,其中旱地1.1亩、林地10.1亩,可弃土10万方。

弃渣场位于高山谷地,该弃渣场面积较小,主要弃土为ZK6+000~ZK7+180废弃土方10万方。

运输道路基本考虑在红线内,沟壑较深处采用新修施工便道进行绕行,平均运距1.2公里。

5#、6#弃渣场

5#、6#弃渣场分别位于位于K9+300及K9+500右侧200米,地属于尧山镇马公店村,面积分别为19.8亩及18.8亩,共占用旱地3.9亩、林地34.7亩。

弃渣场位于高山谷地,可弃土40万方,主要弃土为K8+000~K9+000废弃土方20万方,K9+000~K10+000废弃土方20万方。

运输道路基本考虑在红线内,沟壑较深处采用新修施工便道进行绕行,5#弃渣场平均运距为2.8公里,5#弃渣场平均运距为2.6公里。

7#弃渣场位于K11+680右侧600米,地属于尧山镇下河村,占用面积50.7亩,其中旱地5.1亩、林地45.6亩。

弃渣场位于高山谷地,可弃土30万方,主要弃土为尧山隧道(K12+748~K14+039)废弃土方28万方。

运输道路经想马河村道至311国道,平均运距3.8公里。

第四章弃渣场施工方案

由于我项目部的弃渣场均位于沟谷峡长地带,因此采用了边挡边弃的形式。

根据每个弃渣场的不同防护形式,采用不同的支挡结构和排水设施,支挡结构的墙宽、墙高、墙长除按设计施工外,另外根据实际地形也可做出合理调整,以保证弃土不流失到弃渣场范围外。

4.1弃渣场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图

4.2弃渣场施工

弃渣场弃渣前,按设计要求先将原地表30~50cm耕植土剥除,集中堆放。

待弃土完成后将耕植土覆盖于弃渣场表面还耕。

然后做好临时排水设施,临时排水设施应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流水不得随意排放,也不得引起淤积和冲刷边坡,污染自然水源。

弃渣场地面横坡(纵坡)陡于1:

5时应设台阶,台阶高度1~2m。

弃土堆坡脚挡墙视地形情况设置,挡墙高度2~8m。

在弃土过程中堆放弃土时,若边坡高度大于10米时,每10m分一级边坡,并设置大于5米宽的平台,上部10m边坡坡率采用1:

1.5,下部边坡坡率采用1:

1.75,以保证边坡稳定。

弃土结束时,按照≥3%对弃土表面进行修整,并按照50~100m设置横向排水沟,根据汇水量计算确定。

4.3主要防护措施

为保护当地的环境和水土保持,减少对自然的破坏、维护景观协调美观的原则,弃土堆要做好防护、排水和绿化,防止水土流失、淤积河道等,以保护、协调、美化环境。

针对不同的弃渣场采用不同的防护措施,主要有挡土墙、砂砾反滤层、石笼铁丝网挡土墙、排水边沟、截水沟、干砌片石、绿化等。

主要工程数量如表2所示。

表2弃渣场防护措施主要工程数量表

排水沟

挡土墙

截水沟

边坡

备注

长度(m)

M7.5浆砌片石(m³

石笼挡墙(m³

干砌片石码砌(m³

喷播植草(㎡)

 

取消

530

558

100

3995

330

208

27643

880

926

5400

480

302

2632

39316

245

271

55

2970

190

120

1467

8233

400

443

60

2397

280

176

14109

450

499

1998

300

189

13300

785

130

5194

320

246

34954

 合计

2905

3482

495

13584

8370

1900

1241

4099

137555

1、坡脚拦渣挡墙施工

墙趾基坑采用人工或挖掘机(必要时采用松动爆破)分段开挖,人工配合整修。

若基坑为软弱土层、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地基承载力时,应及时向监理工程师请示采取变更措施;

若基底有渗透水,可采用集水坑法予以排除,并尽快在无水状态下基砌筑。

弃土堆坡脚墙断面图

坡脚拦渣挡墙采用M7.5浆砌片石,片石强度不低于30MPa,最小厚度不小于20cm。

砌体应分段、分层座浆砌筑,镶面石应采用一顺一丁或二顺一丁排列,腹石砌筑与镶面石大致齐平,相互咬合紧密。

做到砌体砂浆饱满,无干缝、通缝和瞎缝,砌筑上层时,不应振动下一层,不得在已做好的砌体上滚和敲击石块。

砌体砂浆终凝后应及时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7天。

砌体砌筑过程中采用立杆挂线控制,坡度尺检查外,确保墙体完成后,墙身平整,线形顺畅美观大方。

墙体应根据沉降缝的设置分段施砌,泄水孔、砂砾反滤层与墙体同步进行,沉降缝和泄水孔按设计位置布设。

墙身每隔10m设置沉降缝一道,缝宽2cm,缝内沿墙顶、内、外三边填塞沥青麻筋,深20cm;

挡墙墙背通长全高设50cm厚砂砾石反滤层;

墙身地面30cm以上每隔2m呈梅花型设置泄水孔,最底部泄水孔间距为1m,泄水孔采用φ=10cm的PVC管,PVC管按照4%纵坡安放,进口采用250g/㎡的反滤土工布包裹。

浆砌片石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及设计有关要求施工。

2、镀锌铁丝石笼

镀锌铁丝石笼适合于临近河沟或上游汇水面积较大的弃渣场防护。

石笼骨架选用8mm的钢筋编织,编网选用直径4mm的镀锌铁丝,网孔8cmx10cm六角形。

石笼内部装粒径10~20cm石块,选用石块应选容重大、浸水不崩解、坚硬且不易风化石料。

各砌层的砌块安放稳固,砌体分层错缝,嵌填饱满密实,严禁出现空洞,外层应用大石块。

铁丝应采用镀锌铁丝,铁丝笼编织结束后,如发现铁丝表面有损伤,还应涂一层防锈漆。

铁丝石笼示意图

3、干砌片石施工

砌筑干砌体前,要将基底夯实。

干砌时将较大石块置于基底,石块要交错咬搭,空隙用碎石填实。

石块外露面选用较平的一面,并作适当修长。

砌筑片石时,可不按同一厚度分层,但每砌筑70~120cm高度后应找平一次。

两层之间的错缝不得小于8cm。

干砌片石反滤层采用碎石、卵石、角砾或粗砂等渗水性材料,不得采用非渗水性土代替.

4、排水沟施工

弃土结束时,将弃渣场坡面整理成坡度≥3%的坡面,对弃土夯实后在弃土堆靠山侧修筑一条纵向排水沟,并按照50~100m设置横向排水沟,在前口坡面修筑急流槽。

弃渣场表面水经排水沟汇集后通过急流槽排入下游原有排水系统中。

排水沟采用M7.5浆砌片石施工,浆砌片石采用挤浆法施工,要求砂浆饱满、上下层片石砌缝相互错开,杜绝通缝、瞎缝、假缝等质量通病。

施工时采取挂线作业,保证大面平顺,砌筑施工严格按照有关施工规范和技术标准执行。

第五章弃渣场安全措施

5.1安全目标

1、杜绝重大伤亡和火灾事故,年工轻伤频率控制早2‰以内。

2、必须按国家颁布的《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执行。

3、控制项目重大危险源,职业健康管理方案100%实施。

4、杜绝火灾、爆炸事故。

5、达到公司安全文明施工工地。

5.2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和保证体系,上场初期,项目部成立了安全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副经理任副组长,组织成员为各部(室)负责人和各施工队负责人及各级专职安全员,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建立负责施工现场的日常安全工作。

5.3安全管理

1、建立以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生产经理为领导的安全生产机构。

2、制定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签订安全承包合同,并认真实施。

3、对新进场工人实行严格的安全教育考核制度,经考核合格后录用上岗。

4、所有工人必须接受三级安全教育后方可进场施工。

5、所有特殊工种人员一律持证上岗,并严格管理。

6、坚持每月二次的安全专题检查和日常不定期检查。

7、各分部分项安全技术交底,由各施工员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交底,由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后交班组长签字。

召开全体操作工人安全交底会议,经过安全交底的工人必须在安全交底会签表上签字。

8、对施工班组必须严格管理,引导班组开展班前安全教育活动并做好记录。

9、施工现场按安全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布置足够的安全标语牌及宣传标语。

10、对周围临近建筑和设施等,应落实好安全防护措施。

5.4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及职责

为确保工程施工安全达标、创优,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建立以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安全生产责任制,由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生产经理、工长、专职安全员、班组长组成项目部安全生产小组,负责工程安全生产现场管理,实行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安全生产检查,班前安全活动,安全生产的奖罚,安全技术交底,安全防护设施的搭设验收,施工机具的保养及维修,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发现、整改,事故报告调查和统计工作以及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执行落实的情况监督工作。

5.5安全制度

安全生产需要制订必须的安全保证措施,但是要实现安全生产,还必须有人去执行和维护这些措施,这就需要有施工人员的自觉性和管理人员的监督。

所以制订必要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落实必须的安全技术措施,对于维护安全生产是必不可少的。

1、安全责任制度

根据谁负责生产谁就负责安全的原则,针对工程特点和工地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工地的项目经理为第一安全责任人,并对施工安全总负责。

生产副经理对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具体组织实施各项安全生产措施和安全制度。

项目总工负责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教育。

施工员对负责分管施工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负责。

贯彻落实各项技术措施。

工地应设专职安全管理员,负责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

这种职责使整个工地形成职责分明的安全工作网络。

在此基础上,工地应健全落实安全组织体系。

2、安全教育制度

进入工地后,对进入工地的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定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新工人上岗教育,和各种结合培训工作的安全操作规程教育。

根据工种分配不同,对施工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人员上下班要进行交接岗安全交底。

3、安全设施验收挂牌制度

安全设施是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根据施工需要配备的,为了保证数量、质量、位置、性能都符合施工安全规定的要求,必须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动力部门对施工设施各部位的连接、接地、保护装置等按专门程序进行复查,进行试运转,完成全部验收手续,挂合格牌后才可投入施工使用。

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1)严格执行机械设备进场前后的验收制度。

(2)现场操作人员严格执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及本公司编制的《各类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3)严格执行机械设备的列保规程,认真贯彻条例制度和定期保养制度,做好作业前和作业后的设备清洁、润滑、紧固、调试和防腐工作。

(4)机械设备原有的技术性能的规定正确使用,严禁机械超负荷使用及带病运转。

(5)机械卷扬及传动的各类离合器、制动器必须安全可靠,凡转动部分必须有防护罩。

(6)施工期间不准无关人员靠近和动用发电设施。

4、安全检查制度

施工过程中,安全检查应定期例行检查和不定期的专业检查相结合进行,由项目经理和安全员组织实施。

检查内容为工地的安全意识、安全制度、安全措施三个方面。

5、防火制度

(1)工地设立防火安全管理人员,建立防火责任制。

(2)现场设置适用的灭火器其他消防设施,并有专人管理定期检查。

(3)重点部位建立安全制度,且制度上墙。

(4)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

电、气焊作业带好两证,落实监护人,严格执行“十不烧”。

(5)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乙炔距离不少于10m,与易燃易爆品的距离不少于30m。

(6)加强电源管理,防止发生电器火灾。

5.6弃土场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汽车排土作业时,需由专人指挥。

非作业人员不应进入弃土作业区,作业区内的工作人员、车辆、工程机械,应服从指挥人员的指挥。

2、弃土卸载平台边缘,有固定的挡车设施,可采用推土机或装载机在平台边缘预留一定高度土堆作为安全车挡。

3、按规定顺序排弃土岩。

在同一地段进行卸车和推土作业时,设备之间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卸土时,汽车倒车速度小于5km/h,不应高速倒车,以免冲撞安全车挡。

在弃渣场边缘,推土机不应沿平行坡顶线方向推土。

坡顶线内侧30m范围内有大面积裂缝(缝宽0.1m~0.25m)或不正常下沉(0.1m~0.2m)时,汽车不应进入该危险作业区,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方可恢复作业。

4、弃渣场作业区内烟雾、粉尘、照明等因素导致驾驶员视距小于30m,或遇暴雨、大雪、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停止推土作业。

5、汽车进入弃渣场内应限速行驶,距弃土工作面50~200m时速度低于16km/h,50m范围内低于8km/h。

弃土作业区设置一定数量的限速牌等安全标志牌。

6、弃土作业区照明系统完好,照明角度符合要求,夜间无照明不应排土。

灯塔与排土车挡距离d按以下公式计算:

d≥车辆视觉盲区距离+l0m。

7、弃土作业区配备质量合格、适合相应载重汽车突发事故救援使用的钢丝绳(多于4根)、大卸扣(多于4个)等应急工具。

8、弃渣场进行排弃作业时,应圈定危险范围,并设立警戒标志,无关人员不应进入危险范围内。

第六章弃渣场环水保措施

6.1环水保管理措施

落实“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建设理念,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牢固树立“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的思想,坚持最大限度地保护、最小程度地影响、最强力度地恢复,实现公路建设与环保水保并重,公路项目与自然环境和谐;

积极开展弃渣场建设生态保护和环保水保的宣传工作,努力营造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良好风气,把环保水保变成职工的自觉行动;

积极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环保水保手段。

为更好地加强我项目生产环保水保管理工作,有效地减小项目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污染,珍惜、保护人类生存环境,项目经理部成立弃渣场环保水保管理小组。

小组人员名单如下:

组长:

*********

副组长:

***********

组员:

********************************

6.2弃渣场环水保技术措施

1、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和合同要求,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生态保护和环保水保工作。

2、建立健全建设项目生态保护和环保水保工作制度,进行相关的学习和培训,落实管理责任。

3、加强环保水保知识宣教及环保水保技术的研究。

开展环保水保法、综合治理等知识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体职工的环保水保意识;

根据项目地处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特点,因地制宜地解决好环保水保问题。

4、施工期间工程破坏植被的面积予以严格控制,除了不可避免的工程占地、砍伐以外,不发生任何形式的人为破坏。

5、及时完善施工中的临时排水系统及防护设置,加强施工便道的管理。

6、弃土结束后用集中堆放的表层土覆盖,并平整场地喷播草仔,栽种树子。

7、尽可能地减少声音污染降低施工噪音。

8、工程区严禁吸烟烧火,做好“三防”工作,即防火、防电、防雷击。

9、在气候干燥季节,对临时道路采用洒水等有效措施,防止灰尘污染周围环境,雨季保持临时道路畅通。

10、机械维修的废油废液、工人的生活垃圾不得乱丢乱弃,集中处置。

11、使用满足照明要求又不刺眼的新型灯具,并采取遮挡措施,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影响,以及对自然界趋光性动物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