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行消费类贷款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6210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商行消费类贷款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商行消费类贷款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商行消费类贷款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农商行消费类贷款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农商行消费类贷款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农商行消费类贷款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农商行消费类贷款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农商行消费类贷款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商行消费类贷款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农商行消费类贷款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商行消费类贷款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商行消费类贷款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从不同类型银行的零售贷款结构来看,不同银行零售贷款的偏好与侧重点差异较大。

例如,目前,四大国有银行的零售贷款中,房贷占比基本保持在80%左右,信用卡占10%左右,消费贷占比仅3%;

股份制银行的零售贷款结构总体相对均衡,多数房贷占比在30%~45%之间,信用卡占比约1/3,消费贷占比基本在10%左右;

城商行的零售贷款差异较大,有的城商行房贷占比超90%,有的城商行经营贷占比超40%。

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消费贷成为近几年头部城商行迅速做大零售金融的典型路径。

复盘最近5年各家银行的消费贷数据,还可以发现一个规律:

多数全国性银行、头部城商行都抑制不住做大消费贷规模的冲动,然而不少银行都躲不开规模膨胀后不良率高企的惩罚,然后又进入规模压缩期。

例如,某全国性银行2016年年末的消费贷规模仅有700多亿,2017年突然增加到1900多亿,然而2019年年末的消费贷规模已经降到1900亿以下,同时近两年其消费贷不良率也从0.7%上升到了1.39%。

具有类似消费贷发展特征的银行并不少见。

多家全国性银行、头部城商行集中式扩张1~2年,随后几年进入平稳或收缩的阶段,这是因为消费贷的资产质量风险暴露具有明显的滞后性。

同时,银行消费贷规模的天花板也较为明显,随着多数全国性银行、部分头部城商行的消费贷规模都进入1000~3000亿元的区间,各家银行之间的规模差距变化趋小。

相比全国性银行,城商行作为区域性银行,其消费贷的发展路径更加值得农商银行参考。

从绝对规模来看,2019年11家消费贷超千亿的银行中,有3家城商行;

从占比来看,消费贷占零售贷款比重超过50%的城商行有5家。

3家消费贷规模破千亿的城商行中,有两家城商行做大路径的原因都是与互联网平台合作。

例如,上海银行2019半年报显示,互联网消费贷款余额高达1076.34亿元(年报中未公布相关数据)。

互联网消费贷款利率更高,可以有效提升银行的贷款收益率,利用大数据风控,银行还可以差异化定价,从而快速做大规模。

不过,随着规模的过快增长,互联网消费贷款也积累了一定的资产质量压力,近两年,多家城商行都开始“刹车”。

在这样的行业竞争格局下,无论是零售客户基础,还是资金成本、产品创新能力、线上获客能力等方面,农商银行几乎都处于劣势。

以下是35家资产规模超千亿的农商银行中,16家公布消费贷数据的农商银行,其中包括上市银行8家,分别为重庆农商银行、广州农商银行、常熟农商银行、江阴农商银行、张家港农商银行、青岛农商银行、无锡农商银行、九台农商银行;

未上市银行8家,分别为上海农商银行、成都农商银行、顺德农商银行、天津农商银行、南海农商银行、昆山农商银行、厦门农商银行、长沙农商银行。

(一) 

农商银行消费贷:

规模增速高达36% 

截至2019年年末,15家公布消费贷规模的农商银行规模之和为989亿元(重庆农商银行仅公布“渝快贷”数据),总规模已近1000亿元,相比2018年增幅为36.24%,农商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整体仍然在快速扩张。

其中,消费贷规模破百亿的有4家,分别是成都农商银行、上海农商银行、广州农商银行、常熟农商银行,规模各为176.72亿、168.59亿、112.87亿、109.2亿,规模在50~100亿之间的还有天津农商银行、昆山农商银行。

从消费贷规模变化看,2019年增幅最大的是上海农商银行,从40亿增加到了近167亿,增幅高达322%。

此外,张家港农商银行、无锡农商银行、天津农商银行的增幅也都在50%以上。

2019年,仅有广州农商银行和九台农商银行两家农商银行的消费贷规模下降,降幅分别为15%、23%。

与部分城商行一样,互联网消费贷款也是农商银行做大消费贷的主要路径之一,不少农商银行推出了纯线上消费贷品牌产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开展线上信贷产品创新。

例如,广州农商银行2017年研发了全程线上操作的线上“村民分红快贷”,常熟农商银行推出纯线上“流星贷”,重庆农商银行推出全线上“渝快贷”,成都农商银行推出“蓉易借”等。

(二) 

消费贷占零售贷款规模比重

成都农商银行消费贷占零售贷款比重最高,达32%;

昆山农商银行占比为25.4%;

无锡农商银行紧随其后,占比为24%;

占比超过10%的有常熟农商银行、长沙农商银行、张家港农商银行、天津农商银行、上海农商银行、九台农商银行、江阴农商银行。

与城商行相比,农商银行消费贷占零售贷款比重偏低。

在城商行中,宁波银行、上海银行、天津银行、哈尔滨银行、西安银行等银行消费贷占零售贷款比重都超过了50%。

相较之下,农商银行消费贷占比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从消费贷占零售贷款比重较高的农商银行区域分布来看,占比超过15%的6家农商银行,有4家位于江浙沪地区,分别是昆山农商银行、无锡农商银行、常熟农商银行、张家港农商银行,同处江浙沪的上海农商银行、江阴农商银行的消费贷占零售贷款比重也超过10%。

不难发现,江浙沪的农商银行消费贷占零售比重均在10%以上,说明江浙沪地区的农商银行较为重视消费贷的拓展,也充分体现出江浙沪地区经济活跃度高、消费能力强的特点。

(三)不良率均小于2%

仅有6家农商银行公布了2019年的消费贷不良率。

与全国性银行消费贷不良率均上升不同,3家农商银行不良率比2018年年末上升(广州农商银行、上海农商银行、九台农商银行),3家下降(常熟农商银行、青岛农商银行、顺德农商银行)。

从农商银行消费贷不良率水平看,仅九台农商银行和广州农商银行的消费贷不良率在1%以上,其他农商银行的不良率均在1%以下,整体不良率仍较低。

一些农商银行的消费贷在经过快速扩张后进行了收缩,而由于风险滞后因素,新释放的不良贷款较多,导致不良率上升。

不良率的上升也与当前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相关,例如,九台农商银行在年报中指出,零售贷款不良率由2018年年末的1.38%上升至2019年年末的1.94%,“主要是由于受经济增长放缓、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客户经营出现困难所致”。

 

代表性农商银行消费贷案例 

由于多数农商银行消费贷规模不大、发展规律不明显,以下仅对部分代表性银行的消费贷发展路径进行解读。

(一)上海农商银行:

扩张最迅猛 

上海农商银行最新公布的IPO招股书中提到,个人消费贷款主要有家庭循环授信项下消费性贷款、个人综合消费贷款、“鑫享贷”“鑫e贷”等产品。

近三年,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分别为23.69亿元、39.98亿元和168.59亿元,占个人贷款余额的比例分别为2.40%、3.73%和12.85%。

对于占比提升迅猛的原因,上海农商银行指出,源于提升了消费贷款服务的线上化程度,加大了营销推广力度,因而个人消费贷款占比从2.40%提升至12.85%。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农商银行2017年末推出首只个人在线信用消费贷款产品“鑫E贷”;

2019年上海农商银行成立在线贷款中心,推进敏捷开发组织试点,截至报告期末,在线零售贷款当年累计放款342.5亿元。

与上海农商银行同城的上海银行,其消费贷占零售贷款比重超过50%,而上海农商银行的这一数据才刚刚超过10%,消费贷比重差距较大。

从一些城商行的发展路径来看,在IPO的过程中,消费贷都成为其快速做大零售规模、做大零售营业收入的“捷径”,农商银行或也会借鉴。

(二)广州农商银行:

连续两年下降

针对不同层次的客户群体,广州农商银行的消费贷分设5大系列,包括“金领贷”“专业人士贷”“工薪贷”“老板贷”“村民贷”。

广州农商银行近年来的消费贷规模变化呈现一个“抛物线”的形态:

从2013年不足20亿逐年扩张,到2017年年末规模达到150亿元,然后出现连续两年的规模下降。

截至2019年年末,广州农商银行的个人消费贷规模为112.87亿元,相较高峰时期下降了37亿元。

广州农商银行与互联网公司进行了较多合作,其2018年年报中提到,该行与腾讯、京东、平安普惠、XX金融等开展普惠、小微业务助贷、联合贷款及客户引流等合作。

近两年,广州农商银行收缩消费贷的原因之一可能源于资产质量压力,其消费贷不良率从2017年的0.9%上升至2019年的1.75%。

(三)常熟农商银行:

不良率大幅下降 

2016年至2018年,常熟农商银行的消费贷规模基本保持在90亿元,2019年突破100亿元,总体变化不大。

常熟农商银行消费贷的特点之一是与互联网合作紧密。

2018年,常熟农商银行联合上线“美团生意贷”、腾讯理财通项目,开发纯线上消费贷款业务“侬享贷”,2019年,还推出纯线上信贷产品“流星贷”。

2019年年末,常熟农商银行的消费贷不良率仅有0.64%,相比2018年年末大幅下降了0.61个百分点,消费贷不良率最低。

(四)天津农商银行:

开展联合贷款

天津农商银行从2017年开始全面拓展网络金融业务,推出“吉祥e贷”等系列线上消费信贷产品;

2018年以来,天津农商银行加大个人贷款营销和开发力度,与新网银行开展联合贷款业务,近三年其消费贷业务增长颇为迅猛。

可以看出,

与互联网公司合作也是农商银行做大消费贷的重要突破点。

农商银行消费贷何去何从 

整体来看,农商银行消费贷业务发展还处于初期,很多农商银行的消费贷品牌尚未独立出来,未来推出专门的线上消费贷产品是大势所趋。

不过,农商银行实力更弱小、零售客户基础差、金融科技实力差,而且还面临着全国性银行、城商行、互联网巨头等竞争对手的冲击,做大消费贷难度不小。

但农商银行也有自己的优势,部分农商银行在消费贷发展路径上形成了自身特色,借助金融科技在获客、客户体验、风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与科技机构合作,通过科技赋能进行创新产品。

例如,苏州农商银行与科大讯飞合作推出纯线上“阳光信贷”产品,将外部数据、政府数据与苏州农商银行数据结合,实现差异化定价、快速办理;

广州农商银行、常熟农商银行也与互联网公司进行了积极合作。

针对细分人群,提供差异化消费贷。

例如,东莞农商银行推出专注服务于本地村民的个人消费贷“莞乡贷”,也推出了可接受多种担保方式、重点服务于企事业单位员工的个人消费贷“好薪贷”。

跨区域拓展消费贷。

在消费贷发展模式初步成熟后,部分农商银行开始跨区域拓展消费贷。

例如,广州农商银行将线上消费贷款的服务范围由广州市扩大至广东省(不含深圳市)。

一个需要指出的现象是,多数靠互联网平台做大消费贷的城商行,因为粗放式发展、依靠“价格战”扩张,资产质量风险开始有所暴露,叠加今年的特殊形势,各家银行都迎来了不小的考验。

从银保监会的罚单中,不时可以看到有关于消费贷违规进入地产、股市的处罚。

而近期互联网贷款新规中关于20万元、按互联网贷款占贷款比重来设定规模等的要求,对部分银行也会形成一定影响。

好消息是,征求意见稿放宽了属地经营原则的表述,一位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对此评价,“在金融科技实力强大、风控体系完善、风控能力强的前提下,地方银行可以展开跨地区经营。

城/农商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将迎来大发展,边际变化更加显著,受益更大。

总体来说,农商银行消费贷的大幅扩张是一把“双刃剑”,如何把握好规模与资产质量的适度平衡,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面对优质客户越来越稀缺的现状,农商银行需要在金融科技能力、场景化合作、消费贷产品创新、服务、品牌方面稳步制定更系统化的战略,与现有零售金融品牌形成有效的补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