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考研政治》试题含答案二十甘肃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563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年《考研政治》试题含答案二十甘肃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历年《考研政治》试题含答案二十甘肃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历年《考研政治》试题含答案二十甘肃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历年《考研政治》试题含答案二十甘肃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历年《考研政治》试题含答案二十甘肃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历年《考研政治》试题含答案二十甘肃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历年《考研政治》试题含答案二十甘肃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历年《考研政治》试题含答案二十甘肃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历年《考研政治》试题含答案二十甘肃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历年《考研政治》试题含答案二十甘肃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历年《考研政治》试题含答案二十甘肃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历年《考研政治》试题含答案二十甘肃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年《考研政治》试题含答案二十甘肃省.docx

《历年《考研政治》试题含答案二十甘肃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年《考研政治》试题含答案二十甘肃省.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年《考研政治》试题含答案二十甘肃省.docx

历年《考研政治》试题含答案二十甘肃省

历年《考研政治》试题含答案(二十)(甘肃省)

Ø单选题-1

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____)。

A.剩余价值论

B.阶级斗争理论

C.无产阶级历史观

D.科学的实践观

【答案】D

【解析】

[解析]A项中的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最伟大的两大发现之一;B项中的阶级斗争理论不是马克提出的;C项中的无产阶级历史观属于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

D项中创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关键是马克思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故正确答案为D。

Ø单选题-2

问题面前,是迎难而上,还是绕着走,直接反映一个干部的精神风貌,也折射出这名干部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在解放思想中破解难题存在风险,甚至受到别人的责难。

我们应该坚持的正确态度是(____)。

A.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不去做

B.上级领导没有点头的,不便去做

C.为避免头脑发热,凡事都得找出处

D.冲破习惯和传统思维的束缚,敢想也敢做

【答案】D

【解析】

问题面前,是迎难而上,还是绕着走,直接反映着干部的精神风貌,也折射出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

在解放思想中破解难题,的确存在风险,但只要凡事出于公心,不是头脑发热、盲目蛮干,而是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实践,探索创新,即便一时遭受挫折,组织也会宽容,群众也会理解。

在解放思想中不断创新,就必须破除“凡事都要找出处”的本本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Ø单选题-3

马克思:

唯物史观

A.新民主主义理论:

毛泽东

B.列宁:

武装斗争理论

C.邓小平:

改革开放理沦

D.思格斯:

科学发展观

【答案】C

【解析】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所创立,改革开放理论为邓小平所创立。

Ø单选题-4

在当代中国,引领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____)。

A.科学发展观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爱国主义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答案】D

【解析】

[解析]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故选D。

Ø单选题-5

1948年,南斯拉夫对从苏联照搬来的“行政命令式的国家集权式”体制进行改革逐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其核心是(____)。

A.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B.社会主义工人自治制

C.人民自治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

【答案】A

【解析】

暂无解析

Ø单选题-6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伟大的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

A.创举

B.创造

C.创立

D.构建

【答案】A

【解析】

[解析]“创举”指从来没有过的举动或事业;“创造”指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创立”指初次建立;“构建”指建立(多用于抽象事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然是从来没有过的事业,故选A。

Ø单选题-7

2013年1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中国梦”:

内涵・路径・保障》指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实现“中国梦”的科学道路是:

A.坚持改革开放事业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答案】D

【解析】

实现“中国梦”的科学道路是中同特色社会主义,A、B、C三项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体现。

故本题答案选D。

Ø单选题-8

马克思:

唯物史观

A.新民主主义理论:

毛泽东

B.列宁:

武装斗争理论

C.邓小平:

改革开放理沦

D.思格斯:

科学发展观

【答案】C

【解析】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所创立,改革开放理论为邓小平所创立。

Ø单选题-9

科技工作者因尽到了道德义务而受到社会的尊重。

如果个别科技工作者出于私利支配,背离真善美的良知,做出危害社会的科技行为选择,如为法西斯侵略战争服务,他们就要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就要受到社会的制裁。

还有一类不正当的科技行为,如非法占有他人成果,这也应受到谴责和制裁。

要防止类似事情的发生,科技人员的良知作用非常大。

可见(____)。

A.对于剽窃他人成果的人要处以重罚

B.科技人员应遵守的道德规范要比普通人高

C.科技的发展与进步,需要科技工作者道德素质的提高

D.要用法制来规范科研工作

【答案】C

【解析】

[解析]“对于剽窃他人成果的人要处以重罚”不是陈述所要表达的“道德”、“良知”主题所能推论出来的,所以A不正确;陈述没有做科技人员与普通人应遵守道德规范高低的比较,所以无法直接从陈述中推出B;陈述的主题是“道德”,“用法制来规范科研工作”偏离了道德主题,故排除D;只有C符合题意。

故选C。

Ø多选题-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因为

A.三个文明构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内容

B.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物质基础

C.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政治保证和政治动力

D.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答案】A,B,C,D

【解析】

[解析]考查对三个文明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之间存在着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互促进的关系,它们共同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所以,A、B、C、D、是正确选项。

Ø多选题-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鲜明的特点和最突出的贡献是

A.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深化了我们对新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加强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

D.创造性地回答了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

【答案】A,B,C

【解析】

暂无解析

Ø多选题-12

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是(____)。

A.保持经济总量平衡

B.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C.提高微观经济效益

D.实现统筹发展

E.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答案】A,B,D,E

【解析】

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统筹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Ø多选题-13

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是:

A.时代主题从战争与革命转变到了和平与发展

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胜利与挫折的历史经验

C.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D.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

【答案】A,B,C,D

【解析】

暂无解析

Ø多选题-14

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最能激励中华儿女锐意进取。

下列对改革创新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B.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C.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D.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答案】A,B,C,D

【解析】

[解析]该题考查时代精神的内涵。

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首先,时代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改革创新居于核心地位。

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我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改革创新充分体现和吸纳了时代要求,为实践的发展注入了鲜活力量。

第二,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之上。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改革创新,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国情决定了我国不可能选择资源型和依附型的发展模式,只有通过全面的改革创新,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全面提高民族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只有通过改革创新才能够建立起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长效机制,才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因此,正确答案为ABCD。

Ø多选题-15

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党和毛泽东根据列宁关于过渡时期学说,是在借鉴苏联经验,总结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它符合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具体表现为

A.实现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B.实现工业化是消灭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乃至阶级差别的根本途径

C.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需要

D.实现工业化是发展农业和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客观需要

【答案】A,C,D

【解析】

[解析]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党在我国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采取的一个重大战略步骤,完全符合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

第一,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第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需要;第三,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和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客观需要,因而,ACD项正确。

实现共产主义才是消灭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乃至阶级差别的根本途径,所以,B项被排除。

Ø简答题-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案】

(1)它是指引党和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实现我国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保证。

【解析】

暂无解析

Ø简答题-17

如何安排合理的教学计划

 

【答案】

(1)坚持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要坚持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为中心,着眼于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领导素质和执政能力。

(2)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党校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执政本领、提高科学发展能力”为学员总的培养目标。

但实际上,要根据各班次培训对象的不同的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

(3)严格执行教学要求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按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要求,尊重和研究干部成长规律和党校教育规律,针对干部成长的特点和需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课,培养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德才兼备的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

(4)明确教学目的围绕党校教育的目标要求,可知党校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员的理论水平、个人素质和领导能力。

(5)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

按照不同班次培养目标,分别编制各教学班次教学方案;按照学制长短设计教学单元;将教学单元分解并设计为教学模块;设计教学模块中的教学专题;选择教学方式,通常鼓励一个教学模块中综合采用几种教学方式。

(6)考核方式教学结束后,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考核方式,一般有:

①每位学员要认真联系自己的学习体会和真实思想,写出一定字数的学习心得、体会。

②进行统一的理论考试。

【解析】

暂无解析

Ø简答题-18

下面是有关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化的材料。

据国家统计局的一份研究报告测算,1997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4772.4亿元,其中公有经济实现56676.2亿元,非公有经济实现18096.2亿元,分别占整个国民经济的75.8%和24.2%。

在公有经济中,国有经济实现31295.6亿元,集体经济实现25380.6亿元,分别占国民经济的41.9%和33.9%。

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经济实现增加值6517.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7%,其中国有成分4860.2亿元,集体成分1656.9亿元,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5%和2.2%,混合经济中的公有经济比1996年增加了1.7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分别增加了1.5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

测算资料表明,公有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长期处于绝对优势的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非国有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58.1%,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由1978年的0.9%上升到1997年的24.2%,成为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请根据材料回答:

概要说明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答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有了重大调整和改善,已从单一公有制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这不但没有影响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相反,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Ø简答题-19

材料:

2011年元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在会见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时指出:

“法学是治国理政的大学问,是政治性很强的学科。

法学理论工作者要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坚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才智。

”周永康要求,“密切关注我国法治建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提出更多理论上的真知灼见,积极参与国家立法,主动服务执法司法实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成为通晓古今、学贯中西的法学大家,不断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学理论。

”  问题:

  根据以上材料,可以从哪些方面理解中央领导同志对法学理论工作者提出的要求?

请结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特征,谈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繁荣法学事业的要求。

  答题要求:

  1.观点正确,表述完整、准确;  2.无观点或论述,照搬材料原文的不得分;  3.不少于400字。

 

【答案】1.根据材料,周永康同志在讲话中对法学理论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可以从两方面理解:

一是要讲政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要重实践,努力服务国家法治建设实践,不断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学理论。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彻底的人民性。

社会主义法学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繁荣法学事业,就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牢把握法学领域意识形态的主导权。

繁荣法学事业,就必须使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系统的科学性和充分的开放性。

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是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人才支持的重要阵地,事关我国法治建设的兴衰成败。

繁荣法学事业,就必须不断提高法学教育质量和水平,培养优秀的法律人才,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

【解析】

暂无解析

Ø简答题-20

如何理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对更好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在日趋激烈的国际思想舆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解析】

暂无解析

Ø简答题-21

(3)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这对我们今天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何现实的启示

 

【答案】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

其中,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他在倡导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全面把握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阐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性质不同的阶段,取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又不失时机地提出以苏为鉴,进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他和党中央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并取得了重要理论成果。

【解析】

暂无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