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施工单位开工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7772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25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施工单位开工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路基施工单位开工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路基施工单位开工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路基施工单位开工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路基施工单位开工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路基施工单位开工报告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路基施工单位开工报告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路基施工单位开工报告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路基施工单位开工报告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路基施工单位开工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路基施工单位开工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路基施工单位开工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路基施工单位开工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路基施工单位开工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路基施工单位开工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路基施工单位开工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路基施工单位开工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路基施工单位开工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路基施工单位开工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路基施工单位开工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基施工单位开工报告Word格式.docx

《路基施工单位开工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施工单位开工报告Word格式.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路基施工单位开工报告Word格式.docx

主线内有涵洞通道13处,共计836.18m;

盐渍土处理换填6416方;

挡墙732米;

改路710米,改渠400米。

2.3工期计划及段落划分

2.3.1主要施工节点

2011年9月~2012年6月完成路基处理工程(包括特殊路基)。

2011年9月~2012年9月完成路基填筑工程。

2012年4月~2013年9月完成路基防护及排水工程施工。

2.3.2首先开工的区段为:

1.K46+615—K46+714.428处的挖方

2.K46+714.428—K46+883.273喀尔沟分叉端I

3.K46+883.273—K47+140处的填方

4.K47+140—K47+195处的挖方

5.K51+768—K52+060处的挖方

6.K52+060—K52+143.834处的挖方

7.K52+143.834—K52+196处的填方

8.K52+296—K52+403.834处的挖方

9.K52+403.834—K52+483.834处的填方

10.K52+483.834—K52+493.834处的挖方

11.K52+493.834—K52+673.834处的填方

12.K52+673.834—K53+049.158处的挖方

13.涵洞K46+942;

涵洞ZK46+941.9;

涵洞K48+245;

涵洞ZK48+230;

涵洞K46+780

2.3.3施工区段划分:

本区段段路基施工拟安排六个路基施工作业队进行施工:

大部名称

里程桩号

作业队

跃进街互通立交K44+740-K45+980

跃进街立交K44+740-K45+980

路基一队

跃进街连接线

路基二队

跃立交终点至延立交起点K45+980-K50+460

K45+980-K46+000

路基三队

K46+000-K47+000

ZK46+714.428-ZK47+000

喀尔沟分叉端1:

K46+714.428-K46+883.273(ZK46+883.231)

K47+000-K48+200

ZK47+000-ZK48+202

K48+200-K49+000

ZK48+202-ZK49+000

喀尔沟分叉端2:

K49+016.675(ZK49+018.083)-K49+183.100(ZK49+184.552)

ZK49+000-ZK49+184.552

K49+000-K50+013.834

K50+013.834-K50+460

延安路互通立交K50+460-K52+060

K50+460-K51+192.5

路基四队

延安路立交D匝道

延安路连接线

互通K51+192.5-K51+768.834

路基五队

K51+768.834-K52+060

路基六队

延终点至标尾K52+060-K53+049.158

K52+060-K53+013.834

K53+013.834-K53+049.158

路基施工计划进度横道图见附表1。

2.4施工组织机构

2.4.1项目部分部组织机构设置

图2.4-1项目分部部组织机构设置图

中交二航局有限公司乌绕高速二标项目经理部三分部

项目分部经理黄道鑫

总工裴琼

副经理李健

黄志勇

张浩

王承涛

物资部

周宇明

设备部

秦涂

综合办公室

李炎

艾斌

一分部副经理

刘谋春

2.4.3安全保证体系及组织机构

岗位安全责任制

2.5施工总平面布置

2.5.1施工便道

全线便道主要使用红线内便道,共计6200m,新建2480m,利用原有道路3100m。

新建便道宽4.0m,挖除软土后露出岩层作为路基,泥结碎石铺筑路面;

在平坦开阔处,以能方便自卸车运输考虑多设置错车道。

2.5.2施工用房

项目部分部生活区统一规划、采用租赁和自建相结合的方法设置。

租赁当地的房屋,自建的驻地全部采用彩钢板房,为减少用地,可按二层楼房设置。

施工队驻地均租用当地牧民等民房,车辆等材料均存放在其院子内及仓库中。

堆料场各原材料均分开堆放,采取就近原则,在距离现场较近的地方硬化场地,堆放材料。

在主便道上设置指路牌、施工标识牌等。

2.5.3施工用电

路基施工暂不考虑布置供电系统,待线内其它构筑物开工准备阶段,再与当地电力部门协调,具体布设供电系统,通过变压器引入施工现场。

2.5.4施工用水

据地方生产和生活经验,本区段内,地下水水量充沛,水质优良,生产及生活用水,自行打井取水,专业部门负责水质检测分析。

2.5.5施工期间临时排水系统的设置

(1)场内排水系统

计划沿道路两侧边线设置一条宽50cm左右,深度30~50cm的临时排水沟,与既有路堑截水沟组成排水系统,在明沟端部设置砖砌沉淀池,将所有外来水源引至路基外侧,防止浸泡路基。

路基填筑每一层适当留设纵坡和横坡,以利雨水通过临时排水沟排出。

(2)生活污水处理

为保证项目部和民工宿舍的生活污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在厕所附近设临时化粪池,生活污水全部排放到临时化粪池。

2.5.6弃土场设置

本区段共有3个弃土场,弃土容量除路基弃土方量,还考虑隧道弃渣和人工挖孔桩弃土,见下表

弃土场设计表

序号

中心桩号

弃土位置

数量

占地

左(m)

右(m)

弃方(万方)

草地(亩)

弃5

K45+750

50

57.2

47.7

弃6

K49+000

60

52.3

43.6

弃7

K52+400

30

89.4

74.5

2.6主要机械设备、人员配备、施工主要材料供应

2.6.1主要机械设备的配置

设备名称

生产能力

数量(台、套)

1

挖掘机

PC320

25

2

装载机

Zl50c

20

3

推土机

TY220

13

4

平地机

PY160

5

振动压路机

25t

6

双钢轮压路机

CC422

7

胶轮压路机

BM219D

8

自卸车

18t

180

9

洒水车

5t

12

2.6.2主要进场人员

担任本工程职务

人数

项目经理

项目总工程师

项目副经理

合同、计划负责人

道路工程师

结构工程师

试验工程师

质检工程师

房建工程负责人

10

绿化工程负责人

11

安全环保工程师

安全员

技术员

14

质检员

15

试验、测量员

17

其他管理技术人员

合计

102

2.6.3施工主要材料供应

表2.6-1主要材料供应计划表

品种

年度

水泥

碎石

砂子

路基填料

钢筋

(万吨)

(万m3)

(吨)

标段总计

6.80

16.40

8.10

192.30

332.16

2011年

三季度

0.40

1.34

0.74

四季度

0.60

1.50

2012年

一季度

/

二季度

1.58

3.56

1.42

80

1.26

0.63

1.78

0.85

53

2013年

3.12

40

0.75

1.54

0.84

33

月份

主要工程项目

1.施工准备

2.路基处理

3.路基填筑

4.涵洞

5.通道

6.防护及排水

7.路面基层

(1)底基层

(2)基层

8.路面铺筑

9.路面标志标线

路基施工计划进度

第三章施工方案

3.1概述

乌绕第二标段三分部区段位于水磨沟区、天山区、达坂城区内,起点桩号K44+740,终点桩号K53+049.158,路线全长8.29公里,主线路基总长6.431km,2处互通立交(跃进街互通立交、延安路互通立交),7.95公里互通连接线。

3.2特殊路基施工

3.2.1高填路基强夯处理

本区段K45+650-K45+900属于高填方路基,设计采用强夯处理。

3.2.1.1施工工序

3.2.1.2施工方法

(1)陡坡路基基础必须进行挖台阶处理,台阶宽度不小于2m,台阶的高度按1.5-2m控制,台阶面设向内倾斜2-4%的横坡,土质台阶必须采用振动压路机压实,压实范围应到坡脚外3m,以确保陡坡路基坡脚的地基承载力。

(2)采用强夯处理,基底夯击能为2000KN.M。

路基填土高度每增加4m,需强夯一遍,主夯及副夯间距4米,夯击能采用1500KN.M,主夯、副夯完成后,利用推土机推平施工面,采用满夯逐点强夯,夯击能700KN.M

3.2.1.3强夯施工要点

1、试夯

强夯施工前,应根据初步确定的强夯参数,在现场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试夯,并通过测试,与夯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检验强夯效果,以便最后确定工程采用的各项强夯参数。

若不符合设计要求,则应改变设计参数。

在进行试夯时,也可采用不同设计参数的方进行比较,择优选用。

2、平整场地

预先估计强夯后可能产生的平均地面变形,并以此确定夯前地面高程,然后用推土机,同时,应认真查明强夯场地范围内的地下构筑物和各种地下管线的位置及标高等,尽量避开在其上进行强夯施工,否则应根据强夯的影响深度,估计可能产生的危害,必要时采取措施,以免强夯施工对其造成损坏。

3、铺垫层或降低地下水位

在地表铺30cm碎石土垫层形成硬层,用以支承起重设备,确保机械通行和施工,又可加大地下水和地表面的距离,防止夯击时夯坑积水或夯击效率降低。

4、强夯施工

强夯施工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a.在整平后的场地上标出第一遍夯击点的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

b.起重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

c.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d.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生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

e.重复上述步骤d,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

f.换夯点,重复上述步骤2至5,直到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

g.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高程;

h.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最后用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

必须指出,强夯法的加固顺序是先深后浅,即先加固深层土,再加固中层土,最后加固表层土。

根据上述强夯施工顺序,在最后一遍点夯夯击完成后,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

在最后一遍点夯夯完后,再以低能量满夯一遍。

强夯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表层土的夯实问题。

满夯采用小夯锤夯击,并适当增加满夯的夯击次数,以提高表层土的夯实效果。

5、施工监测

强夯施工除了严格遵照施工步骤进行外,还应有专人负责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工作。

a.开夯前应检查夯锤重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

因为若夯锤使用过久,往往因底面磨损而使重量减轻。

落距未达设计要求的情况,在施工中也常发生。

这些都将影响单击夯击能。

b.强夯施工中夯点放线错误情况常有发生。

因此,在每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

c.施工过程中应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击的夯沉量。

d.由于强夯施工的特殊性,施工中所采用的各项参数和施工步骤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在施工结束后往往很难进行检查,所以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对各项参数和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3.2.2盐渍土路基处理

3.2.2.1施工准备

1、测量放样:

首先按设计要求进行中线、高程和横断面测量,然后按设计要求的宽度和距离中心的位置放样。

2、准备和检验施工使用的所有机械设备及劳动力的各项指标和合格证。

3、修建进场施工便道和开挖排水沟、修建挡水堤以防止雨水流入场地内。

对换填料场的各项试验数据报监理审批后开始备料。

4、铺筑试验段,确定换填工艺,铺筑层厚,机械配套和碾压遍数等参数。

3.2.2.2施工工艺框图

换填施工工艺框图

整平

不合格

3.2.2.3施工方法

路基填土高度H小于2m的路段,如地基为低液限粉土或全风化泥岩时,路床采用砂砾土填筑,路床以下须超挖2-H深,换填砂砾土,各层压实度须满足设计要求。

此外,为降低地下水位,或及时排除路基下的积水,低填及浅挖路基在路基左右侧的排水沟内侧各设一道宽1m,1.5m深的截水墙,截水墙内填砂砾,采用直径为10cm的硬塑管将汇水排除,路床下铺设一层防渗土工布。

防渗土工布为两布一膜,厚度不小于2mm,300g/㎡,经向伸长率不大于35%,纬向伸长率不大于30%,撕破强度大于等于0.8KN,刺破强度不小于0.5KN。

采取隔断措施,防止毛细水或地下水上升,隔断水的来源,不仅降低盐胀,而且防止造成路基土次生盐渍化。

由于本路段均采用透水性强的粗粒土填筑,对于低填及浅挖路段,因降雨或融雪所形成的径流,易渗流至路基,设置降水盲沟,通过盲沟将积水疏干。

3.2.2.4质量控制及检验

(a)开工前复查自选材料位置、路基填料中盐渍化程度及路基、路面用水的矿化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路床以下每换填10000立方时检查1组,路床部分每500立方,检验1组,每组取3个土样做含盐量和含水量分析。

检验方法:

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及抽样试验

(b)路基压实度

路基压实度以重型击实标准为准,每个土料场应做不小于2组的平行试验,求得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作为标准值。

砂类土和细粒土路基在检测压实度分两步进行:

选点检测:

每100m有10个以上选点;

随机检测:

每2000m²

检查4点。

现场做实验,采取环刀法等确定压实度。

检验要求遵循《新疆盐渍土地区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与施工规范》

3.3路堑施工

3.3.1施工准备

1、设计文件进行全面熟悉,校核工程量,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修改意见。

2、在路基开工前进行施工测量,其中包括中线及其高程的测量,水准点导线点复测与增设,横断面检查与补测。

为了便于施工,放出路线中桩,根据路线中桩,设计图表定出路基边线,路堑顶,弃土堆等具体位置,确定出路基轮廓。

3、对红线范围进行原地面复测,并把复测结果交予测量监理师核查签认。

4、施工前,仔细查明地上、地下有无管线,对标段中的照明、输电线路,施工时查明其平面位置和高度,对施工有影响的,将其提前拆除。

5、开挖前,测量放线,依据原地面高程及边坡率推算测出开挖边界,加密中桩,并及早完成路堑顶截水沟的修建。

6、根据设计要求并结合实际施工条件,选定弃土场,为堆放弃土做好准备。

7、在路堑施工前,根据现场收集到的情况,核实的工程数量,工期要求,施工难易程度和人员、设备、材料,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审批。

3.3.2土方路堑施工

3.3.2.1施工工艺框图及文字说明土方路堑施工工艺框图

堑顶排水沟

(a)清除表土.

清表前砍伐或移植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等,砍伐的树木应堆放在路基用地之外,并妥善处理。

清除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100~300mm内的草皮、农作物的根系和表土,并且有序集中地堆放在弃土场内,供土地复耕和绿化使用。

挖除路基用地范围及取土场范围内的树根,并将路基范围内的坑穴填平夯实。

待监理工程师核查后进入下道工序。

(b)测量放线.

根据测设路线中桩,原地面高程及边坡率定出路堑堑顶边线、边沟位置桩。

在距路中心一定安全距离设置控制桩。

对于深挖地段,每挖深2~5m,复测中心桩一次,测定其标高及宽度,以控制边坡的大小。

(c)做好排水设施,临时排水和永久排水坚固,保持边坡稳定及路基范围内不积水。

路基开工前,应考虑排水系统的布设,防止在施工中线路外的水流入线内,并将线路内的水(包括地面积水、雨水、地下渗水)迅速排出路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对设计中拟定的纵横向排水系统,要随着路基的开挖,适时组织施工,保证雨季不积水,并及时安排边沟、边坡的修整和防护,确保边坡稳定。

路槽达到设计标高后,用平地机整平,刮出路拱,并预留压实量,最后用压路压实,检查压实度。

(d)开挖及运土.

路基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化施工方法:

土方运距在100m左右,选用推土机挖运;

运距在500m以内,使用拖式铲运机挖运;

运距在1km以内,采用自行式大铲运机挖运;

大体积的土方远运,宜用挖装机械配合自卸汽车施工。

开挖应自上而下纵向、水平分层开挖,纵向坡度不得小于4%,严禁掏底开挖。

开挖过程中经常放线检查宽度、坡度,及时纠正偏差,避免超欠挖,保持坡面平顺。

膨胀土、黄土路堑要避开雨季施工,基床换填、边坡防护封闭应与开挖紧密衔接。

当不能紧跟开挖时,应预留厚度不小于50cm的保护层。

设有支挡结构的路堑边坡应分段开挖、分段施工。

设计要求分层开挖、分层防护的路堑边坡,应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分层施工,支挡工程施工与开挖紧密衔接。

如果不能紧跟完成的,应预留厚度不小于50cm的保护层。

对不同路段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

对较短的路堑采用横挖方法,路堑深度不大时,一次挖到设计标高,路堑深度较大时,分成几个台阶进行开挖;

对较长的路堑采用纵挖法,其路堑宽度、深度不大时,按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开挖;

对宽度、深度较大的路堑,采用通道式纵挖法开挖。

对超长路堑,采用分段纵挖法开挖。

对于层理较薄,石质松散易碎的石方开挖,开挖方法同土方开挖。

(e)刷坡

严格控制每层开挖的边坡一次成型,刷坡工作紧跟开挖,形成边开挖边刷坡多个工作面同时进行的流水线作业。

每段开挖工作完成后,对边坡进行及时防护。

开挖出的弃土运到弃土场堆放。

种植土和其他用途的表土储存于指定地点用于复耕或种植植被。

挖方边坡坡度严格按设计施工,刷坡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机械先行粗刷,预留一定厚度,然后由人工精刷边坡,确保边坡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土质边坡,路堑深度小于8m时,边坡坡率取1:

1-1.5,路堑深度大于8m时,采用台阶式边坡,每6m设3m宽平台。

{加S3-1-3填挖坡说明}

施工中保持坡面平整,严禁乱挖,若路堑边坡有变形迹象,不可随便刷方,迅速采取应急的合理减载措施,并立即研究对策采取措施。

(f)检测

路基成型后,自检确定路床各项质量检查指标(见附表)达到规划要求,报监理工程师签认。

3.3.2.2.注意事项及施工要求

当路堑路床顶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