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消防安全检测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57848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设备消防安全检测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电气设备消防安全检测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电气设备消防安全检测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电气设备消防安全检测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电气设备消防安全检测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电气设备消防安全检测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电气设备消防安全检测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电气设备消防安全检测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电气设备消防安全检测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电气设备消防安全检测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电气设备消防安全检测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电气设备消防安全检测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气设备消防安全检测文档格式.doc

《电气设备消防安全检测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设备消防安全检测文档格式.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气设备消防安全检测文档格式.doc

电气设备消防安全检测工作的开展具有较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检测范围和检测要求

1)范围:

电气消防安全检测的范围主要是针对电力用户,即电压等级在10kV及10kV以下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10kV以上高压及超高压供电系统的检测应该由电力系统进行。

另外,对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气消防安全检测应当慎重,没有进行防火防爆专业知识培训,没有防爆检测仪器设备的公司不应承担此项检测。

包括范围有:

变配电所的变压器、变配电装置、开关电器,电线电缆线路,照明插座,防爆电器等。

不适用于军事设施、核电站、放射性场所及地下、水上、运输平台的电气火灾预防性检测

电气消防安全检测的具体范围:

(1)变、配电所,其中包括: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干式电力变压器、高压配电装置、低压配电装置、电力电容器、低压电器(如低压断路器、低压隔离开关、漏电保护器、配电箱及开关箱)等;

(2)室内低压配电线路,其中包括:

室内配线、导线连接、导线与设备的连接、导线的绝缘强度、电力电缆线路等;

(3)照明装置、开关与插座;

(4)一般低压用电设备,如电动机、整流设备,其它小型用电设备等;

(5)接地和等电位的联接。

检测的要求

在进行电气消防安全检测前,应首先检查电气线路和设备的使用环境条件(如高温、潮湿、多尘、有腐蚀性气体等)与规定的工作状态是否相适应。

电气消防检测应在电气线路和设备经过一定时间的有载运行、进入正常的热稳定工作状态后进行。

根据防火工作的要求,下列情况应该适时进行电气消防安全检测:

(1)新建、改建、扩建及装饰装修工程竣工验收前;

(2)歌舞厅、影剧院、宾馆、饭店、商场等公众聚集场所使用及开业前;

(3)举办大型活动(如大型文艺晚会、灯会、焰火晚会、大型展览)前;

(4)雷雨季节前夕;

(5)用电高峰前夕;

(6)使用新的大型用电设备之前;

(7)出现电气故障及火灾事故隐患之后。

检测的内容

(1)电流。

测量供配电设备,开关等通过的电流值是否正常,测量设备和开关通过的电流是否超过额定的荷载电流容量。

(2)温度。

电气线路及设备在异常情况下必然会出现异常的温度。

因此,温度的检测是电气消防安全检测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

(3)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值反映电气线路及设备的绝缘能力,绝缘电阻值下降,说明绝缘老化,出现过热、短路等故障,容易引起火灾事故。

(4)接地电阻。

电器装置接地分为保护性接地和功能性接地。

为了保证电器装置的正常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接地系统。

接地电阻是反映接地系统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防雷、防爆、防静电场所尤为重要。

(5)谐波分量及中性线过载电流。

中性线电流是由三相不平衡负载电流和非线性负载电流的三次及其奇次倍的谐波电流两部分组成。

当中性线截面与相线截面相同时,中性线电流有效值不应超过相线电流;

当中性线截面为相线截面两倍时,中性线电流有效值不应超过相线电流的两倍。

(6)火花放电。

火花放电是形成火灾的火源条件,准确掌握火花放电部位是预防电气火灾的前提,用超声波泄漏检测仪可以检测出电器设备内部火花放电现象。

2)检测要点:

(1)电气设备和线路运行中的热状态参数;

(2)电气设备和线路安装对建筑耐火性能破坏与抑制火灾蔓延的措施;

(3)监视与控制电气火灾参数措施的完好性;

(4)电气设备和线路绝缘材料的可燃性,与环境可燃物相对位置和采用的危险性;

(5)安装中遗留的不规范现象与火灾隐患;

(6)电气接地系统;

(7)其它与电气火灾相关的设备、部件与环境。

3)检测周期

3.1公共聚集场所,包括影剧院、录像厅、礼堂、电视电影摄制厅等演出、放映场所,舞厅、卡拉OK厅、多功能厅等娱乐场所,具有娱乐功能的夜总会、音乐茶座和餐饮场所,游艺、游乐场所,网吧、保龄球馆、旱冰场、桑拿浴室等营业性健身、休闲场所,商场、集贸市场、办公楼、宾馆、酒店以及医院、养老院、学校、幼儿园等检测周期为1年。

3.2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检测周期为1年。

3.3其它场所检测周期为2年。

3.4重大活动场所及新建(改扩建)工程,使用前检测。

3.5受用户委托或监督部门要求随时检测,不受检测周期限制。

4)技术要求

4.1系统设备全部安装,处于使用状态。

4.2检测条件:

检测时电气设备和线路的负载率应大于30%,并经1小时以上时间的有效运行,进入热稳定状态。

4.3设备的检测数量必须大于设备总量的30%以上。

三、电气火灾与电气设备消防安全

检测工作的起步、发展

火灾是一种风险,其一,具有时间上不确定性,没有人能够预测火灾什么时候会发生;

其二,灾害损失的不确定性,没有人能预测火灾发生后会造成多大的损失。

对风险的预防措施就是要加强对风险的管理:

防范风险的发生或减小风险发生以后所造成的损失。

对火灾这种风险的管理,本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主要的措施还是要做到“早发现,早整改”。

如何及早发现火灾隐患,减少火灾损失?

建立一个系统化、规范化的火灾防范机制,就显得尤为紧迫。

为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消防监督检查规定》成立了电气消防安全检测单位,推出了对建筑物进行电气消防安全检测中介服务的措施。

这是保护国家财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迫切需要,也是防范火灾的重要技术措施。

1、检测工作起步

河北省公安消防总队(通知)

冀公(消)

【2007】138号

关于加强建筑消防设施检测行业和电气设备消防安全

检测行业管理的通知

河北省消防协会(通知)

冀消协[2007]3号

关于印发《河北省建筑消防设施检测行业

和电气设备消防安全检测行业管理规定》的通知

检测队伍建设

电气消防安全检测作为一个涉及到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行为,需要从体系、制度、人员、仪器等方面,按照“体系完善,制度健全,人员合格,仪器配套”的总体要求,进行规范化建设。

1、体系完善

  检测机构体系是指检测机构要用文件化的形式列出有效的一体化的技术和管理程序,从而能以最好的、最实际的方式来指导检测机构的人员、设备及信息的协调活动。

电气消防安全检测机构应建立为执行检测的职能而建立起来的内部机构及相应的岗位设置,制定相应的检测程序。

2、制度健全

  电气消防安全检测作为一项涉及到公共安全的行为,电气消防安全检测机构必须按照国家标准制定基本的管理制度如仪器收发制度,认证管理制度,数据核验制度,报告签发制度,仪器设备的检定制度,检测规程等。

3、人员合格

  电气消防安全检测机构的人员的任职资格必须达到相应的标准,必须参加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消防安全检测是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到公共安全的行业,其从业人员必须进行资格考试,逐步实施注册工程师制度。

4、仪器配套

  检测机构的仪器配备,必须能满足现阶段各检测项目的要求,同时提供相应的检测能力的分析报告和实物证据。

并且要有计划跟踪和引进新的技术手段。

电气消防安全检测主要围绕“过热型”和“放电型”火险隐患开展检测工作,从事电气消防安全检测的机构配备的仪器应能够满足对对上述两种类型的火险隐患的检测,配备的基本的检测仪器应包括红外热成像仪和超声波漏电探测仪,在每个检测队不能完全配备仪器的情况下不能开展检测工作。

2、规范“两检”企业健康发展

电气消防安全检测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技术性、政策性很强。

要搞好电气消防安全检测工作,除应对检测工作加强管理、制定统一的检测规程外,还应研究制定相关的政策,如要制定明确的火灾危险性判断标准,即解决什么是重大电气火灾隐患、出现什么情况应停止用电(工作)的问题。

必要时,消防部门应与电力部门积极配合,以便使电气消防安全检测这项工作能够长期地、规范地向前发展。

河北省消防协会2007年河北省消防协会举办第一期消防检测技术人员培训班,使河北省的“两检”工作步入正规。

电检被社会接受认可,成为消防监督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持,

电检为预知控制电气火灾,保证公共安全和和谐社会的经济发展环境起到保驾护航作用。

电检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电检是一项技术性和实践性

很强的工作,需要在技术和制度上完善,遵从市场规律。

几点要求

¡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遵守科学和职业道德规范,保证对经过检测的电气设备、消防设施质量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遵循公平竞争原则,讲究诚信,自觉维护检测市场秩序,反对不正当竞争。

接受河北省消防协会对检测企业进行的技术服务条件审查、年度审查等行业监督管理。

按照河北省消防协会审查公告的服务范围接受单位委托,为单位的电气设备、建筑消防设施提供合理合法的有偿服务,不超越服务范围。

同行业之间加强联系、相互支持、友好协商、团结合作,杜绝不尊重甚至诋毁其他同行业的行为。

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对本行业的监督和批评,共同抵制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四、几个概念:

(一)消防设施,是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防烟排烟系统以及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安全疏散设施等。

 

(二)消防产品,是指专门用于火灾预防、灭火救援和火灾防护、避难、逃生的产品。

(三)公众聚集场所,是指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候船厅、民用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会堂以及公共娱乐场所等。

(四)人员密集场所,是指公众聚集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旅游、宗教活动场所等。

1、消防产品(19类):

  消防车、消防泵、灭火剂、灭火器、消火栓、消防接口、消防水带、消防枪炮、防火门、火灾报警设备、喷水灭火设备、泡沫灭火设备、气体灭火设备、给水设备及配件、抢险救援器材、消防员装备、防火阻燃材料、建筑防火构配件、其他类消防产品

2、相关消防产品(8类):

 消防车相关产品、防火门相关产品、电气防火类相关产品、喷水灭火设备相关产品、泡沫灭火设备相关产品、防火建筑材料相关产品、耐火建筑构配件相关产品、其他相关产品

火灾的分类

火灾分为A、B、C、D四类(GB4968-85)

1.A类火灾:

指固体物质火灾。

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2.B类火灾:

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3.C类火灾:

指气体火灾。

  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4.D类火灾:

指金属火灾。

  指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五、电气火灾形成的机理

燃烧

1、物质燃烧三原则是判断火灾隐患的基本思路

(电)点火源、可燃物、助燃物(氧气或空气)

2、电气设备或线路在电气火灾中的作用与环境处境

1)作用

起物质(本身绝缘或周围可燃物)燃烧的点火源作用

2)处境

电气设备或线路暴露在由非电火源引起的火灾中,增加了火灾现场的火灾荷载,助长了火势。

3、掌握两个定律

1)欧姆定律三种表达式I=U/RU=IRR=U/I

2)焦耳一楞次定律的数学公式Q=I2RtQ=0.24I2Rt

电流通过导体所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强度I的平方、导体的电阻R和电流通过导体的时间t成正比,其计算公式为Q=I2Rt。

式中电阻R的单位为欧姆(Ω),电流I的单位为安培(A),时间t的单位为秒(s),热量Q的单位为焦耳(J)。

如果热量Q以卡(cal)为单位,则计算公式为

Q=0.24I2Rt。

电气火灾原因

1)过负荷

是设备或线路的一种运行状态,功率和电流超过了名牌规定值.

原因:

设备容量或导线截面小;

使用负荷增加;

保护装置未动,设备线路长期处于故障状态。

2)短路

定义:

电路中不同电压下的两点或几个点之间发生金属

性连接。

短路类型:

金属性、弧光、接地(含高阻接地)。

原因:

绝缘损坏;

误操作;

过电压;

外壳接地。

3)电接触不良

连接方法不当;

压接不牢;

接头虚接;

腐蚀、锈

蚀、烧蚀、污损。

主要部位:

开关刃部、触头、端子、连接处。

4)电弧、火花

电弧:

在一定电压和电流下电极间的自持放电现象。

火花:

电极间击穿形成的瞬间闪光短暂放电现象。

由漏电或高阻接地产生。

5)烘烤、余热和热传导

正常通电运行设备热辐射;

停用电设备的余热(如电焊或短路熔融物等);

电气设备热表面的热量向靠近物体传导(如射灯等)。

6)漏电

(1)慨念:

从导体绝缘材料中泄漏出来的电流。

经过大地或PE线流回电源侧

(2)原因:

绝缘材料老化。

(3)漏电特征:

电流小,路径不确定,隐蔽性强,漏电隐患潜伏期长.

综上所述,电气火灾的诸多原因都有共同的特点。

一是故障点或发热点处电能转变成热能,产生高温或瞬间产生高温。

二是发热部位引燃周围的可燃物。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一定的技术检测手段,对电气线路或设备上出现的故障点(发热点)进行查找并及时消除,以达到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目的。

(4)电气火灾事故隐患又可分为过热型隐患和放电型隐患。

过热型隐患的基本特征是电气设备或线路的发热部位产生异常高温,从而引燃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材料及周围的可燃物;

放电型隐患的基本特征是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受损,在其间隙和表面产生游离放电和电晕,严重时会造成绝缘击穿和闪络,表现为电火花和电弧。

现今,在保证电气装置运行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红外测温技术、超声波探测技术并结合电工测量技术,检测出上述存在的问题。

六、检测方法

红外检测法

超声检测法

电流检测法

漏电检测法

谐波检测法

接地检测法

直观目测法

对温度、放电声、电气参数、性能、环境、违规安装、使用不当等特征参数。

在直观检查的基础上,用红外检测法、超声检测法、常用电工仪表等进行检测。

采用表面温度法、比较法、热像图分析法等把火灾隐患判断出来。

抽样原则

压配电装置、低压大型电气设备等应全部检测;

小型配电、用电电器如照明器具、开关、插座等应按防火分区进行抽检,抽检率不低于30%。

气线路应全部检测,分支线路应按防火分区进行抽检,抽检率不低于20%。

红外检测法

红外测温技术主要是检测过热型电气火灾隐患。

它利用光学、电子学的转换系统将物体的辐射能接收下来,转化成温度并显示出来,是一种非接触的测温方法,使用方便,应用广泛。

目前普遍使用的有点温仪、热电视和热像仪等。

当受检电气线路和设备在满载的情况下,使用红外测温仪测得电气装置相关发热部位的表面温度,和所测部位的材质温度标准加以比较,判定存在的火灾隐患。

超声检测法

超声波探测主要是检测放电型电气火灾隐患。

电气设备和线路因绝缘体受潮、老化变质、机械操作造成的电火花和电弧或者电气设备漏油,经超声波探测将会测到异声,这种异声对应电火花和电弧的频率或波长,从而可以查出电气火灾隐患存在的部位。

对于低压带电导体产生火花和电弧放电现象时,使用超声波探测仪在频率响应的波段内进行探测。

当接收到火花和电弧放电产生的超声波时,可以判定存在放电型火灾隐患。

电流检测法

1、对于电流致热型的同一电气设备,当三相负载电流平衡时,比较对应接线端子的温度(或温升)的差异,可以判定存在的火灾隐患。

2、对同一回路中几台电流致热型的电气设备,当三相负载电流平衡且彼此相等时,比较其对应接线端子或其它相关发热部位的温度(或温升)的差异可以判定存在的火灾隐患。

当三相负载电流不平衡或负载率较低时,应充分考虑实际负载电流对温度(或温升)的影响。

3、对于电压致热型的同一台电气设备,当三相电压平衡时,比较其对应接线端子或其它相关发热部位的温度(或温升)的差异,可以判定存在的火灾隐患。

4、对同一回路中几台电压致热型的电气设备,当三相电压平衡且负载端电压相同时,比较其对应接线端子或其它相关发热部位的温度(或温升)的差异,可以判定存在的火灾隐患。

当三相电压不平衡时,应充分考虑三相不平衡电压对温度(或温升)的影响。

漏电检测法

对于低压配电线路的绝缘导线的漏电电流和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使用漏电电流测试仪测量,根据技术规范规定的漏电电流值,判定存在的人身安全

隐患。

测量漏电电流可以测量单相的相线和中性线、三相的相线和中性线的剩余电流以及电气设备保护地线(PE线)的漏电电流

谐波检测法

正弦电流和电压有效值的测量

1对于低压配电线路的进线处或干线低压断路器的出线端子,使用普通钳形表测量相线电流和中性线电流,掌握负载率、过载电流以及三相不平衡电流。

根据技术规范规定的导线允许载流量和三相电流不平衡度,可以判定存在的火灾隐患。

2对低压配电线路的进线端,使用钳形表电压档测量电压调整率和低压用电设备对地安全电压,根据技术规范规定的电压调整率、安全电压值,可以判定存在的火灾隐患。

非正弦畸变电流真有效值的测量

对于非线性负载比重比较大的低压配电线路,使用真有效值钳形表测量其相线和中性线非正弦畸变电流的真有效值,根据技术规范中规定的导体允许载流量,判定导线的过载情况和存在的火灾隐患。

接地检测法

导线绝缘电阻的测量

绝缘电阻测试仪电压等级选择

—100V以下的电气设备或回路,采用250V兆欧表;

—100V至500V的电气设备或回路,采用500V兆欧表;

—500V至3000V的电气设备或回路,采用1000V兆欧表。

测量导线绝缘电阻一般在停电的情况下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兆欧表)进行

接地电阻测量

对于保护接地系统中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重复接地的接地电阻值,使用钳式接地电阻测试进行测量。

直观目测法

利用望远镜或放大镜观察放电痕迹、击穿痕迹和熔融痕迹,判定存在的火灾隐患。

此外,利用传统的电工检测技术和电气直观检查方法,也能对一些电气火灾隐患进行查找。

热像图判断法

根据红外热像仪(或红外热电视)对电气装置的相关发热部位在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下,热像图上温度分布的差异,可以判定存在的火灾隐患。

(热像图)

测温前的准备(检测条件)

受检的电气线路和设备运行时,其负载率应大于30%。

受检的电气线路和设备,应经过1h以上时间的运行,达到正常的热稳定状态,其温度变化率应小于1℃/h。

根据不同的检测对象选择适当的参照体用其实测温度来确定环境温度。

红外测温仪的使用

1根据受检对象表面视场直径的大小和红外测温仪的距离系数,确定检测距离在有效的范围内。

2根据受检对象表面材料性质及其表面情况选择合适的发射率。

3将红外测温仪对准受检对象发热部位的中间位置,从不同观测角度进行3次以上的测温,取其最大值温度。

4为提高检测效率,也可以对受检对象的发热部位首先使用红外热电视或红外热像仪进行普遍扫描检测,发现其异常发热部位,然后使用红外测温仪对异常发热部位,从不同观测角度至少进行3次测温,取其最大值温度。

红外热像仪的使用

1使用红外热像仪(或红外热电视)对受检对象的发热部位进行普遍扫描检测,发现其异常发热部位。

2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