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专业大学生暑期教学社会实践体会精选多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8600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范专业大学生暑期教学社会实践体会精选多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师范专业大学生暑期教学社会实践体会精选多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师范专业大学生暑期教学社会实践体会精选多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师范专业大学生暑期教学社会实践体会精选多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师范专业大学生暑期教学社会实践体会精选多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师范专业大学生暑期教学社会实践体会精选多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师范专业大学生暑期教学社会实践体会精选多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师范专业大学生暑期教学社会实践体会精选多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师范专业大学生暑期教学社会实践体会精选多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师范专业大学生暑期教学社会实践体会精选多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师范专业大学生暑期教学社会实践体会精选多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师范专业大学生暑期教学社会实践体会精选多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师范专业大学生暑期教学社会实践体会精选多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范专业大学生暑期教学社会实践体会精选多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师范专业大学生暑期教学社会实践体会精选多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随后,我根据拼音的相似性和易混淆性把拼音字母编成顺口溜,巩固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最后,我对他们进行听写,逐渐开始打乱顺序和单个提取,出现混淆和错误的现象大大的减少了。

最终,学生们对拼音的识记有了很大的提高。

实践结果:

在对学生们的提问和默写中,学生的正确率均在90%以上,达到预期效果,为开学后对学生的教学工作做了铺垫。

实践体会:

这次能够顺利进行教学活动离不开老教师的指导。

面对同学们期待的眼神,我明白,在他们眼里,我就是他们的教师,是他们尊敬的人,是他们信赖的人。

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我总结到一些关于教学的心得:

第一,从事教学工作需要“专(钻)心”:

我为了这次实践的顺利进行,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准备。

虽然说对于一年级的知识不在话下,但我还是找来了教材和教参等书籍专心备课,力求做到在知识上准确无误;

除了在“教什么”上下功夫,我在“怎样教”上也丝毫不敢马虎,翻阅了《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小学语文、现代汉语等

专业书籍,和老教师做好经验交流,在充分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开展教学活动。

第二,从事教学工作需要“耐心”:

面对一群年仅七、八岁的学生,他们对知识接受和记忆的方式和能力都有其特点和限制,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从自身主观出发“想当然之”。

对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障碍要“耐心”的讲解,一遍不行就两遍,两遍不行三遍,同时也应该反省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对路,切忌“简单粗暴”。

第三,从事教学工作需要与人“交心”:

在教学中不能够“闭门造车”、“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要多与外界交流,掌握更多的信息,丰富自己的教育背景。

我注意了与家长的交流,在家长接送学生上学的时候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性格,这有利于我“有的放矢”;

另一方面我也注意与学生的交流,在课余及时与学生进行谈话,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以利于教学重点的展开。

同时,我还向多位老师请教,他们的经验都给了我莫大的帮助。

我通过这次为时一个月的实践,从另一个侧面检验了自己的学习情况,培养了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自己的不足,以便我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得到不断的弥补和提高。

最后感谢xx小学及众位老师对我的这次实践的支持,感谢那些给了我自信和勇气的学生,也感谢在背后支持我的父母。

正是在那么多人的支持和信任下,我才能圆满完成这个暑假的个人实践活动,增长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丰富了见识,为将来的教学工作打下了良好

班级姓名日期

的基础。

第二篇:

师范院校大学生暑期教学社会实践报告

这是迈入大学校门后的第二个暑假,为了使这个漫长的暑假过得充实,为了对这两年来所学的知识、所培养的能力作一个除期末考试以外的另一个侧面的检验,所以作为一名师范院校的学生的我,在这个暑期中进行了一次家教实践活动。

实践

对象:

川师大附属实验学校一名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成绩较差);

对该生一年级所学知识作全面复习、巩固、提高,使其对即将学习的二年级的知识作初步了解;

在整个过程的起初的两三天里,我并未贸然进行实质性的教学活动。

我首先翻阅了该生一学期的作业及考试试卷,又向其家长了解了一些情况,我对该生的基本情况有了初步掌握:

由于该生一直住校,家长管理较少,造成学习上的长期松懈,基础较差,具体表现有:

20以内的加减法不能准确而迅速的算出;

对拼音字母的识记和正确拼写有困难;

……

针对上述情况,我为该生制定了一个“夯实基础—逐步提高—超前学习”分三步走的辅导计划:

第一阶段“夯实基础”:

20以内的加减运算我出了几组专题训练让其练习:

例:

相同的和:

14=15=119=

23=24=218=

41=33=……317=

32=42=416=

相同的差:

(略)

加减并行:

12=87=

3-1=……15-7=……

3-2=15-8=

通过大概一周(一周五天,每天两小时。

下同)的练习后,该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都达到了令人满意的程度。

我认为这一阶段的教学没有多少方法和技巧的讲究,关键在于熟练程度,即所谓“熟能生巧”。

所以在这两周时间里,我保证每天都有足量的书面习题让其练习,并随时以口算的方式进行考察来加深印象、巩固效果。

而在“拼音”方面,对于“字母的识记”,据我观察,该生属于“场依存型”——借用心理学的一个术语。

在课本所列出的声母表、韵母表、整体音节表中,按照顺序让其认读能够基本正确,然而一旦将顺序或单个提取,该生就很容易出现混淆和错误,甚至不能认读。

这种情况在识记复韵母时表现得犹为明显。

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的方法是:

“逐渐缩小其所依存的‘场’”和“变换依存的‘场’”,我按照“形相近”和“易混淆”的原则对复韵母又作了划分:

aiaoanangenengeiieiuuiining……

aiaoanangeierenengiuieininguiun……

在教其在这种方式下反复认读后,又对其进行听写,逐渐开始打乱顺序和单个提取,出现混淆和错误的现象大大的减少了。

上述两者同步进行,耗时看起来长了一些,但我认为“磨刀不误砍柴功”,只有夯实基础,才能将后面的教学顺利的进行下去。

第二阶段为“逐步提高”阶段(耗时约三周):

由于(更多内容请访问:

)第一阶段的功夫下得扎实,在“计算”方面,20—100的运算在教其运算规则及少量练习后,50以内的加减法无论口算、笔算都显得较为轻松;

50—100的加减法口算略显吃力,而笔算则没有什么问题。

唯一容易出现的毛病就是在计算中由于粗心而忽略进位、退位。

单纯的计算题对于该生来说已经不存在什么知识性的障碍了。

然而,该生却在“实际应用题”方面存在极大的困难,对其应用题的辅导是整个过程中费时费力最多的一个环节。

该生在解答应用题时的主要障碍是:

①对语言文字的表达理解不足;

②对数量关系分析不准确;

③迁移能力较差。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仍然本着“由浅及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我在为其编写应用题的开初阶段:

语言叙述尽量直白,数量关系尽量简单,涉及数值在20以内;

等到这一关过了以后,我便逐渐加大难度,语言叙述,数量关系略显复杂,涉及数值扩大至100以内。

与此同时,为培养该生的迁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将供其练习过的应用题变换主题后抽取“条件”或“问题”让其补充完整再解答。

经过这番辅导后,该生解答应用题的障碍基本得以扫除。

在“拼音的正确的拼写和拼读”这个

问题上:

我首先让其明确了拼音拼写拼读的基本规则,然后在其课本生字表内找出易错读、易混淆的音节为其特别指出,帮其加以辨认、辨读。

接下来,我将生字表按“同韵、同音”的原则分类后,让其注音;

还将生词的拼音写出,让其写出汉字。

以此来加深其对字形与读音、拼写方式的印象。

这样的练习完成一遍后,我又将在练习中出现错误的整理出来,先提供正确答案让

其辨认、朗读,再为其听写。

这样反复几遍,“逐渐缩小包围圈”,扫除“死角”。

最终,该生在做“为字注音”“看拼音,写词语”这类型习题是都有了很高的正确率。

第三阶段,“超前学习”阶段(耗时二周):

即对第三册内容作一些预习。

在这个阶段,我并未对该生作过于严格的要求和施加太大的压力。

因为该生下二年级即将接触乘法,所以我初步向其讲解了乘法的意义与运算方法,并让其背诵乘法口诀表。

语文方面,主要让他自己通过拼音来识记一些生字。

最后让该生做模拟考卷,语文、数学均能达到90分以上;

了解了乘法的意义,掌握了乘法的运算方法,完成了乘法口诀表的背诵;

语文第三册生字识记过半,新课文朗诵流利。

基本达到了预想效果。

我为这次实践的顺利进行,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准备。

虽然说对于一年级的知识不在话下,但我还是找来了教材和教参等专心备课,力求做到在知识上准确无误;

除了在“教什么”上下功夫,我在“怎样教”也丝毫不敢马虎,我翻阅了《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小学语文、数学教学法等专业书籍,上网查询了有关经验交流,在充分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开展教学活动。

面对一个年仅7岁的一年级的学生,他对知识接受和记忆的方式和能力都有其特点和限制,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从自身主观出发“想当然之”。

在教学中不能够“闭门造车”、“一叶障目,不视泰山”,要多与外界交流,掌握更多的信息,丰富自己的教育背景。

我注意了与家长的交流,一方面更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有利于我“有的放矢”;

另一方面我及时将教学进展及时反馈给家长,有利于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同时,我还向多位我以前的老师请教,他们的经验都给了我莫大的帮助。

我通过这次为时一个半月的实践,从另一个侧面检验了自己的学习情况,培养了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发现一些了自己的不足,使我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的弥补和提高。

可以说,这次实践让我是“受益匪浅”

第三篇:

由于第一阶段的功夫下得扎实,在“计算”方面,20—100的运算在教其运算规则及少量练习后,50以内的加减法无论口算、笔算都显得较为轻松;

在“拼音的正确的拼写和拼读”这个问题上:

这样的练习完成一遍后,我又将在练习中出现错误的整理出来,先提供正确答案让其辨认、朗读,再为其听写。

了解了乘法的意义,掌握了乘法的运算方法,完成了乘法

第四篇:

暑期大学生师范专业社会实践报告

七月十三日,我们开了一节公开课,供学生和家长听,让他们了解我们独特的教学方式和教育思想,一共来了十多个学生,但我们仍然很兴奋。

那节公开课是数学课,由我们的一位队友上的,我想我今生也不会忘记那节课。

为了这节课,我们准备了一个晚上,努力把这节课上好,因为这节课对我们至关重要,也为对得起来支持我们的学生与家长。

这节课主要是运用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或现象解决数学难题,教会学生运用多向思维等学习方法。

其中最特别的是变魔术解决数学难题,不仅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还引发了学生和家长的思考,让学生与家长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

在我看来,在学校上惯了千篇一律的课堂时,用独特新颖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能调动课堂气氛,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我们也在做这一方面的努力。

“给孩子一个站立的肩膀,给您一个微笑的理由”是我们的教学目标,七月六日,从小学二年级到高三正式开课,由于学生年级较多,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困扰。

为了让每位学生每天没能学到东西,不浪费时间。

我们仿照学校正常作息模式,每位学生有自己的课程表,没门课有专门的老师来教学。

不管每个年级有几个学生,有的年级甚至只有一个学生,我们都安排老师专心辅导。

皇天不负有心人,正因为有了我们几个青涩年青大学生实习教师的热情与责任感,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了我们的队伍。

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评价以为教师的好坏不仅要看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还要看责任感。

正是作为准教师的这份责任感让我们赢得了家长和学生的支持。

为期一个月的教学实践让我思考了许多,也学会了许多。

由于我担任的初中教学,所以据此对中学生一些学习心理与中学生课堂教学进行分析。

首先就中学生的学习心理而言,当前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更多的学生与家长已经认识到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甚至更高要求的科学文化知识。

当前社会大流的价值趋向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学生追求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即学习知识只是为了找份好工作,即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科目上的不同努力程度,更强烈的要求老师能教给他们更多的实际知识,有实效性的知识。

我认为这种想法可以理解,但它不能作为社会教育的主流思想,学习知识不仅是为了未来能有一份好工作,更重要的是成为一名有很高综合素质的公民,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他人。

此外由于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有较强的逆反心理,特别喜欢跟老师对着干,总爱出风头,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

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渴望成为“名人”,成为众星捧月般的明日之星。

青春的懵懂让他们变得无所畏惧,学习只是“身外之物”,不学也罢。

但是也有很多中学生很想学习,很想把自己成绩搞上去,但青春期的躁动使他们在学习重担之下投向娱乐。

内心也曾有过自责,想过改正,但总是力不从心。

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他们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也不稳定。

由于中学生特有的这些学习心理特点,给老师上课带来了许多欢乐,但还有许多困扰。

一个月的教学实践,我在不断摸索,希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在教学实践中我终于明白了在学校里老师为什么喜欢听话成绩好的学生,老师在课堂要面对那么多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在压力与教学烦躁的情况下老师更倾向于成绩好的学生,这样教学会很轻松。

但从人文角度来看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心理学家丹尼尔.古尔曼认为:

情感能力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努力使爱的教育在课堂做得更为立体和深入,使学生的情感世界丰富起来。

哲学家詹姆士指出: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

”热情向上的中学生更是如此。

因此作为未来的准教师,我应该深刻认识到爱的教育的重要性。

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赏识每一位学生。

无论学生的成绩好与差,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保护学生的心灵,这也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

一个月的教学实践还让我深刻意识到了教师对学生的赞美语赏识的重要性,教师的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是沟通教师与学生心灵之河的桥梁,是增强学生自尊,自信,自强的催化剂,彰显着以人为本教育的光彩。

所以,我们要努力抓住一切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爱的引领与传递,对于成绩差的学生也要积极地鼓励他学习,及时表扬,表扬是促使差生进步的好方法。

在平时的教学当中尽可能的少批评学生,即使要批评学生,也要注意方法,语言不可尖酸刻薄,最重要的是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这点尤为重要。

正如我亲身经历的,在课间,一位男同学与女同学吵架,我们一位老师就批评了他们俩,结果刚批评完那位女同学就跑出了教室,我们立即追出去,当时真是把我吓坏了,后来经过我们的劝解她终于愿意回到教室。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反省了自己,批评教育学生是需要方法和技巧的,我们老师要站在他们的角度来设想情况,进而找出解决办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对待学生要少一点严厉的批评,多一些友善的提醒;

少一点空洞表扬,多一些贴切肯定。

总结一下就是抓住一切教育契机,关爱每个学生。

社会实践报告

除了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尤为重要的还是课堂教学,学生大部分都是在课堂上学到知识,课后基本无涉猎。

那么怎么上好课,让学生学到知识及显得尤为重要。

陶老先生说过:

“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

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

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

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

”是否可以这样理解?

我们要活的课堂,不要死气沉沉,僵化保守的课堂。

建构主义教育学习观便主张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要求教师要摒弃“死”的方法,构建“活”的课堂。

但是,上活一节课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需要老师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语言素养。

从文化知识方面来说,教师应该挖掘教学西苑,用活用宽教材,应该大胆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实践能力出发,对教材进行拓展优化,赋予“老教材”以“新生命”。

陶老先生还说过:

“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

”这就要求教师课堂上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

再者,从语言素养来看,夸美纽斯曾经这样形象地阐述过:

“一个具有语言魅力的教师,他的声音该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

”语言智慧无疑是课堂教学的调和剂,教学语言可以是幽默而启智的,可以是含蓄而达意的,可以是华丽而多采的,也可以是浅白但意深的,其中最受欢迎的便是诙谐幽默的语言。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借助语言艺术产生强烈的磁力,从而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意识,优化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引导带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交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逐步淡化为引路人。

作为未来的准教师,从师任教,任重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五篇:

2014年暑期师范专业大学生书店社会实践报告

师范生的暑期见习是一件很让人尴尬的事情,学校都是停课状态,进公司又缺少必要的商业知识。

最后我只能选择在一家书店实习,负责外语类的参考书,好歹也算是跟专业扯上一点关系。

这次实习为期一个月,每天实习时间为中午12点到下午5点,上午在图书部作协辅助工作,下午5点至6点继续完成当天辅助任务并作当天总结。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对书店的工作、流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一、书店实习内容

未去书店之前就对这份实习满怀期待。

之前去书店都是以顾客的身份,这次角色要作彻底地转变。

7月15日下午一点,我开始了在书店的实习。

按照计划,店长徐严军老师将对我进行20个工作日的培训,在这20天里,每天都将有一个专门的培训内容。

徐老师向我简单介绍了书店实习时的一些任务,并着重强调了对图书的记忆和相关卖点的掌握。

望着那一排排、一架架的图书,想着要一个个地去记忆还真的有些畏惧,不过在之后日子里的导购过程中,我才体会到了这样要求的必要和深意。

在书店的图书展架中,新东方的图书占了较大的比例,toefl,gre,ielts,gmat等专架上的图书每天的需求都很大,新概念系列作为基础英语课程教材,也是书店卖得最好的品种之一,这样,对这些图书的导购便是重中之重,在之后的学习的过程中,对这些系列的图书的掌握也成为了我学习的重点。

下面是店内工作的大概流程与主要工作内容:

1.图书的接货与入库

虽然受到奥运的影响,但是暑期班的学员仍然很多,而学校学员的到来伴随而来的自然就是书店工作的繁忙期,而我的实习期也正在这段“繁忙期”内,这样,我有机会亲身体会书店工作的辛苦。

店内图书在这期间内每天的流量都很大,所以几乎每天都会运来很多书,而书籍的接货、入库这一环节就成了最锻炼人的环节,劳动强度很大。

图书从需求到入库的一系列环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