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砂法及环刀法测压实度(带计算过程)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59055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灌砂法及环刀法测压实度(带计算过程)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灌砂法及环刀法测压实度(带计算过程)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灌砂法及环刀法测压实度(带计算过程)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灌砂法及环刀法测压实度(带计算过程)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灌砂法及环刀法测压实度(带计算过程)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灌砂法及环刀法测压实度(带计算过程)Word文件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灌砂法及环刀法测压实度(带计算过程)Word文件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灌砂法及环刀法测压实度(带计算过程)Word文件下载.doc

《灌砂法及环刀法测压实度(带计算过程)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灌砂法及环刀法测压实度(带计算过程)Word文件下载.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灌砂法及环刀法测压实度(带计算过程)Word文件下载.doc

5、称量(铁盒+干土)质量 

6、(铁盒+湿土)-(铁盒+干土)=水质量 

7、(铁盒+干土)-铁盒质量=干土质量 

8、水质量÷

干土质量=含水率 

一、试验内容及要求:

路基路面施工或验收时对其施工压实质量进行检测,通过试验要求学生掌握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的各种方法,并能熟练进行现场检测。

灌砂法是利用均匀颗粒的砂去置换试洞的体积,它是当前最通用的方法,很多工程都把灌砂法列为现场测定密度的主要方法。

该方法可用于测试各种土或路面材料的密度,它的缺点是:

需要携带较多的量砂,而且称量次数较多,因此它的测试速度较慢。

采用此方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集料的最大料径小于15c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 

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当集料的粒径等于或大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的厚度超过150mm,但不超过200mm时,应用 

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二、试验仪具与材料 

(1)灌砂筒;

(2)金属标定罐;

灌砂筒的主要尺寸 

结 

构小型灌砂筒 

大型灌砂筒 

储砂筒 

直径(mm) 

100 

150 

容积(cm3) 

2120 

4600 

流砂孔 

直径(mm) 

10 

15 

金属标定罐 

内径(mm) 

100 

150 

外径(mm) 

150 

200

金属方盘基板 

边长(mm) 

350 

400 

深(mm) 

40 

50

中孔直径(mm) 

100 

注:

如集料的最大粒径超过40mm,则应相应地增大灌砂筒和标定罐的尺寸。

如集料的最大粒径超过60mm,灌砂筒和现场试洞的直径应为200mm。

(3)基板;

(4)玻璃板;

(5)试样盘;

(6)天平或台秤;

(7)含水量测定器具;

(8)量砂;

(9)盛砂的容器;

(10)其他。

三、试验方法与步骤 

(1)标定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 

①在灌砂筒筒口高度上,向灌砂筒内装砂至距筒顶15mm左右为止。

称取装入筒内砂的质量 

,准确至1g。

以后每次标定及试验都应该维持装砂高度与质量不变。

②将开关打开,让砂自由流出,并使流出砂的体积与工地所挖试坑内的体积相当(可等于标定灌的容积),然后关上开关,称灌砂筒内剩余砂质量 

③不晃动储砂筒的砂,轻轻地将灌砂筒移至玻璃板,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直到筒内砂不再下流时,将开关关上,并细心地取走灌砂筒。

④收集并称量留在板上的砂或称量筒内的砂,准砂至1g。

玻璃板上的砂就是填满锥体的砂 

⑤重复上述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2)标定量砂的单位质量 

①用水确定标定罐的容积 

,准确至1Ml。

②在储砂筒中装入质量为 

的砂,并将灌砂筒放在标定罐上,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在整个流砂过程中,不要碰动灌砂筒,直到砂不再下流时,将开关关闭。

取下灌砂筒,称取筒内剩余砂的质量 

③按下式计算填满标定罐所需砂的质量 

式中:

——标定罐中砂的质量,g;

——装入灌砂筒内的砂的总质量,g;

——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g;

——灌砂入标定罐后,筒内剩余砂的质量,g。

④重复上述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⑤按下式计算量砂的单位质量:

——量砂的单位质量,g/cm3;

——标定罐的体积,g/cm3;

(3)试验步骤 

①在试验地点,选一块平坦表面,并将其清扫干净,其面积不得小于基板面积。

②将基板放在平坦表面上。

当表面的粗糙度较大时,则将盛有量砂 

的灌砂筒放在基板中间的圆孔上,将灌砂筒的开关打开,让砂流入基板的中孔内,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

取下灌砂筒,并称量筒内砂的质量 

当需要检测厚度时,应先测量厚度后再进行这一步骤。

③取走基板,并将留在试验地点的量砂收回,重新将表面清扫干净 

④将基板放回清扫干净的表面上(尽量放在原处),沿基板中孔凿洞(洞的直径与灌砂筒一致)。

在凿洞过程中,应注意勿使凿出的材料丢失,并随时将凿出的材料取出装入塑料袋中,不使水分蒸发,也可放在大试样盒内。

试洞的深度应等于测定层厚度,但不得有下层材料混入,最后将洞内的全部凿松材料取出。

对土基或基层,为防止试样盘内材料的水分蒸发,可分几次称取材料的质量全部取出材料的总质量为 

⑤从挖出的全部材料中取出有代表性的样品,放在铝盒或洁净的搪瓷盘中,测定其含水量( 

以%计)。

样品的数量如下:

用小灌砂筒测定时,对于细粒土,不少于100g;

对于各种中粒土,不少于500g。

用大灌砂筒测定时,对于细粒土,不少于200g;

对于各种中粒土,不少于1000g;

对于粗粒土或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宜将取出的全部材料烘干,且不少于2000g,称其质量 

当为沥青表面处治或沥青贯入结构类材料时,则省去测定含水量步骤。

⑥将基板安放在试坑上,将灌砂筒安放在基板中间(储砂筒内放满砂质量 

),使灌砂筒的下口对准基板的中孔及试洞,打开灌砂筒的开关,让砂流入试坑内。

在此期间,应注意勿碰动灌砂筒。

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

小心取走灌砂筒,并称量筒内剩余砂的质量 

,准确到1g。

⑦如清扫干净的平坦表面的粗糙度不大,也可省去上述②和③的操作。

在试洞挖好后,将灌砂筒直接对准放在试坑上,中间不需要放基板。

打开筒的开关,让砂流入试坑内。

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小心取走灌砂筒,并称量剩余砂的质量 

⑧仔细取出试筒内的量砂,以备下次试验时再用,若量砂的湿度已发生变化或量砂中混有杂质,则应该重新烘干、过筛,并放置一段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后再用。

四、数据整理 

(1)按下式计算填满试坑所用的砂的质量 

灌砂时,试坑上放有基板时:

灌砂时,试坑上不放基板时:

——填满试坑的砂的质量,g;

——灌砂前灌砂筒内砂的质量,g;

——灌砂筒下部圆锥内砂的质量,g;

——灌砂后,灌砂筒内剩余砂的质量,g;

——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及基板和粗糙表面间砂的合计质量,g 

(2)按下式计算试坑材料的湿密 

——试坑中取出的全部材料的质量,g;

——量砂的单位质量,g/cm3。

(3)按下式计算试坑材料的干密度 

——试坑材料的含水量,%。

(4)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可按下式计算干 

——试坑中取出的稳定土的烘干质量,g 

当试坑材料组成与击实试验的材料有较大差异时,可以试坑材料做标准击实,求取实际的最大干密度。

灌砂法测压实度表格

基床压实度(灌砂法)计算表格

内容

序号

公式

桩号

灌砂前砂+容器质量(g 

-1

8665

7760

7734

灌砂后砂+容器质量(g 

-2

3105

2200

2284

灌砂筒下部锥体内砂质量(g)

-3

673

试坑灌入量砂的质量(g)

-4

(1)-

(2)-(3)

4887

4777

量砂堆积密度(g/cm3)

-5

1.477

试坑体积(cm3)

-6

(4)/(5)

3309

3234

试坑中挖出的湿料质量(g)

-7

6628

7102

6306

试样湿密度(g/cm3)

-8

(7)/(6)

2.00

2.15

1.95

盒号

-9

1-10#

1-10#

盒质量(g)

-10

78.5

82.0

盒+湿料质量(g)

-11

320.7

320.0

310.0

盒+干料质量(g)

-12

290.9

291.9

296.3

水质量(g)

-13

(11)-(12)

29.8

28.1

13.7

干料质量(g)

-14

(12)-(10)

212.4

209.9

214.3

平均含水量w(%)

-15

(13/(14)·

100%

12.3

11.8

6.0

干质量密度(g/cm3)

-16

(8)/1+(15)

1.78

1.92

1.84

最大干密度(g/cm3)

-17

压实度(%)

-18

(16)/(17)

92.9

100.0

95.8

6

砂垫层压实度(灌砂法)计算表格

8341

8177

8168

2732

2677

2484

4936

4827

5011

3342

3268

3393

7158

6883

7252

2.14

2.11

83.0

83.5

308.2

310.5

298.6

11.9

9.5

11.4

225.2

227.0

216.6

5

4

2.04

2.03

2.09

97.6

96.9

97.4

红色字体是需要更改的数值

环刀法测压实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