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成分课文理解谦辞敬辞传统文化经典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9070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2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句子成分课文理解谦辞敬辞传统文化经典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句子成分课文理解谦辞敬辞传统文化经典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句子成分课文理解谦辞敬辞传统文化经典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句子成分课文理解谦辞敬辞传统文化经典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句子成分课文理解谦辞敬辞传统文化经典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句子成分课文理解谦辞敬辞传统文化经典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句子成分课文理解谦辞敬辞传统文化经典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句子成分课文理解谦辞敬辞传统文化经典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句子成分课文理解谦辞敬辞传统文化经典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句子成分课文理解谦辞敬辞传统文化经典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句子成分课文理解谦辞敬辞传统文化经典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句子成分课文理解谦辞敬辞传统文化经典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句子成分课文理解谦辞敬辞传统文化经典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句子成分课文理解谦辞敬辞传统文化经典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句子成分课文理解谦辞敬辞传统文化经典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句子成分课文理解谦辞敬辞传统文化经典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句子成分课文理解谦辞敬辞传统文化经典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句子成分课文理解谦辞敬辞传统文化经典Word下载.docx

《句子成分课文理解谦辞敬辞传统文化经典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句子成分课文理解谦辞敬辞传统文化经典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句子成分课文理解谦辞敬辞传统文化经典Word下载.docx

(5)中“谢”为古今异义词,在此处指“道歉”,现在多表示感谢;

(6)中“负”可以采用组词法,“负”,担负,背负,代入句中,“背负”更恰当。

5.【2017·

浙江绍兴】用现代汉语给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做注释。

(1)友人惭,下车引①之,元方入门不顾②。

(《陈太丘与友期》)

(2)家贫,无从致③书以观,每假④借于藏书之家。

(《黄生借书说》)

(3)人恒过⑤,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⑥,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引②顾③致④假⑤过⑥作

【答案】①引:

拉;

②顾:

回头看;

③致:

得到;

④假:

借;

⑤过:

犯错误;

⑥作:

奋起,指有所作为。

【解析】本题考查课内文言文的实词解释,也是文言文题目中最简单的一部分,所有内容回归课本知识。

这种题一要平时熟记课本中的注释,二要解题时注意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对于课本上的注释一定要灵活记忆,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等特殊词义一定要烂熟于心,考试时才能准确无误。

(1)句中的“引”是“拉”的意思,“顾”是“回头看”的意思,要注意跟“拜访”区别;

(2)句中的“致”是“得到”的意思,“假”意思较为特殊,课本上解释为“借”的意思;

(3)句中的“过”名词活用作动词,是“犯错误”的意思;

“作”是“奋起,有所作为”的意思。

6.【2017·

浙江绍兴】

1.下列句子属于“诸子百家”中哪个文化流派?

根据句意选择。

(3分)

(1)礼至用,和为贵。

()

(2)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

(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恶,故几于道。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答案】

(1)A

(2)D(3)B

【解析】本题考查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儒家主张仁爱,以和为贵,所以

(1)句属于儒家学说;

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所以

(2)句属于墨家学说;

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

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

所以第(3)句属于道家学说。

7.【2017·

北京】名人故居是北京的历史文化名片。

参观这些故居,是了解历史、感悟文化、汲取精神营养的重要途径,请你根据要求,完成

(1)—(4)题。

(共10分)

(1)下面是名人故居分布图。

请你根据提示语,判断途中【甲】处是哪一位名人的故居。

(1分)

错误!

超链接引用无效。

 

提示语:

《骆驼祥子》描写社会各色人物,展现北平生活画卷。

答:

【答案】老舍

【解析】本题考查形式新颖,但难度不大。

通过审读题干,可确定该题的入手点,即文学常识考查。

提示语中提到了《骆驼祥子》,看到这一点,答案自然跃然纸上。

8.【2017·

北京】名著阅读(10分)

8.下面是一副曾悬挂在山东曲阜孔府内的对联。

这副对联可以让我们从多方面了解到孔子的思想。

请你从上、下联中各选择一个方面,并分别以【链接材料】一则语录中的相关内容为例,简要说出你的认识。

(4分)

上联:

居家当思清内外别尊卑重勤俭择朋友有益于已

下联:

处世尤宜慎言语守礼法远小人亲君子无愧于心

【链接材料】

①子曰:

“君子不重则不威;

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论语•学而》)

②有子曰:

“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学而》)

③子夏问孝。

子曰:

“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

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

④或谓孔子曰:

“子奚不为政?

”子曰:

“《书》云:

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⑤林放问礼之本。

“大哉问!

礼,与其奢也,宁俭;

丧,与其易也,宁戚。

”(《论语•八佾》)

⑥子曰: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

【答案】上联中提到“择朋友”,就是要选择朋友,比如链接材料一中提到“无友不如己者”,孔子认为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也就是说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选择朋友,选择有益于自己的朋友,要从他们身上学到东西。

下联中提到“慎言语”,要求说话谨慎,比如链接材料六提到“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认为做人言语要谨慎。

也就是说我们在日常与人交往中要谨慎言语,说正确的话,说合适的话。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孔子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要注意审题,分别从上联和下联中选择一个方面,然后以链接材料中具体的语录为例来谈自己对这两方面的认识。

然后,上联中提到了“清内外、别尊卑、重勤俭、择朋友”四个方面;

下联中提到“慎言语、守礼法、远小人、亲君子”四个方面,学生可从中分别提取。

其次,材料一讲“忠信、择友”;

材料二讲“礼”;

材料三讲“孝”;

材料四讲“为政”;

材料五讲“礼”;

材料六讲“讷于言而敏于行”。

最后在对联和材料之间建立联系材料一对应上联的“择朋友”,材料二、材料五对应下联的“守礼法”,材料三对应上联“别尊卑”,材料四可以对应上联的“别尊卑”,或者下联“无愧于心”,材料六对应下联“慎言语”。

这道题整体难度不大,材料一和材料六容易判断,也容易与上下两联建立联系。

但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特别注意对《论语》内容的理解和分类。

附录:

翻译

①孔子说:

“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

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

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

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②有子说:

“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

但不论大事小事只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

(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③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顺。

孔子就告诉他说:

“对待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

有了事情替父母去做了,有了佳肴让父母兄长先吃,难道这就算是孝顺了吗?

④有人对孔子说:

“先生为何不从事政治呀?

”孔子道:

“古书里有两句话说‘孝啊!

真是孝啊!

又能友爱及你的兄弟。

’只要在家施行孝悌正当有条理,那也是从事政治了,如何才算是从事政治呀!

⑤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根本。

孔子回答说:

“你问的问题意义重大,就礼节仪式的一般情况而言,与其奢侈,不如节俭;

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⑥孔子说:

“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9.【2017·

福建】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20题。

(10分)

【材料一】工具书,就是按一定次序把有关知识信息加以汇编,专供检索查考的书籍。

各类工具书都有特定的功用,遇到不同的疑难可以有选择地利用各类工具书。

《现代汉语词典》就是中学生常用的工具书之一,它收录的条目包括字、词、词组、成语和其他熟语等,基本反映当前现代汉语词汇的面貌。

在字形、词形、注音、释义等方面都遵从通行标准或通用原则,力求规范化。

《现代汉语词典》“壶”条目:

壶(壺)hÚ

❶陶瓷或金属等

制成的容器,有嘴儿,有把儿或提

梁,用来盛液体,从嘴儿往外倒:

~丨酒~丨喷~。

❷(HÚ

)姓。

【材料二】《现代汉语词典》首任主编、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

“凡是‘现代’词典都要跟上时代,不断修订。

《<

现代汉语词典>

2012年第6版说明》:

“配合释义增补了近百幅古代器物方面的插图”是本词修订的主要内容之一。

《现代汉语词典》“罍”条目:

18.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3分)

A、工具书是专供检索查考的书籍,遇到不同的疑难可以有选择地利用各类工具书。

B、《现代汉语词典》在字形、词形、注音、释义等方面都遵从通行标准或通用原则。

C、《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条目力求规范,全面反映当前现代汉语词汇的面貌。

D、《现代汉语词典》作为“现代”词典之一,也要不断进行修订,跟上时代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材料一中“它收录的条目包括字、词、词组、成语和其他熟语等,基本反映当前现代汉语词汇的面貌。

”而C项,是“全面反映”,故C错误。

19.《现代汉语词典》“壶”条目:

“()”内的“壷”字表示_________,“茶~”中的符号“~”代替______,其中符号“名”表示________。

【答案】“壶”字的繁体字;

“壶”字的(本字);

该词的词类是名词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

“壷”字表示“壶”字的繁体字;

“茶~”中的符号“~”代替“壶”字的(本字),其中符号“名”表示该词的词类是名词。

20.《现代汉语词典》“罍”条目,为什么要配图?

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

【答案】“罍”是古代盛酒的器具,现代已不常见,配图能够让人更直观了解。

说明:

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结合。

图的作用,配图可以让人更直观了解字的含义,可以更好的理解其义。

10.【2017·

广东广州】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5分)

(1)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口技》)

(2)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

(3)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4)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5)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大腿

(2)像(3)通“饲”,喂(4)见识短浅(5)犯过错

(1)题“两股战战”中“股”是古今异义词,“股”是“大腿”的意思。

(2)题“佛印绝类弥勒”中“类”是“像”的意思,也与现代汉语不同。

(3)“食之不能尽其材”中“食”是通假字,通“饲”,是“喂”的意思。

(4)“先帝不以臣卑鄙”中“鄙”是古今异义词,“股”是“见识短浅”的意思。

(5)“人恒过然后能改”中“过”是形容词用用动词,是“犯过错”的意思。

11.【2017·

广东深圳】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A.“荡胸层云,决眦入归鸟”这句诗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B.《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代的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

C.“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句中的加点字都是形容词。

D.“不但……还……”这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把握。

文学文化常识一般包含作品、作者、修辞、句式、语法等多个知识考点,需要学生平时多下工夫;

特别是在朗读背诵的过程中,注意将作者一并朗读背诵,加深印象。

B项,《小石潭记》是唐代柳宗元写的,而不是韩愈。

12.【2017·

黑龙江绥化】下列语法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中的“萧索”是形容词。

B.“端午的鸭蛋”“斑羚飞渡”“蚊子和狮子”“热爱生命”,分别是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和动宾短语。

C.“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这是一个因果复句。

D.“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中的谓语是“发给”。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法知识判断的判断能力。

本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

A项,考查词性,B项,考查短语,C项,考查复句,D项,考查句子的谓语。

“如果……那么……”是典型的表假设关系的复句,而非因果复句。

假设关系的复句。

它的各个分句表示假设关系,前一分句提出一个假设的原因或情况,后一分句说由于这个假设或原因所产生的结果。

如:

要是你能刻苦学习,成绩就会提高。

因果关系的复句。

它的两个分句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有时前一分句说因,后一分句说果;

有时前一分句说结果,后一分句说根据。

困为雷锋叔叔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所以人民永远怀念他。

13.【2017·

黑龙江绥化】赏析《沁园春·

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①这首词气势恢宏,意境壮美。

上阙写的是,下阙写的是,再现了一代伟人的豪迈气概。

②“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

请进行赏析。

【答案】①北国雪景评说历史(英雄)

②运用比喻的手法,将群山比作舞动的银蛇,高原比作奔跑的蜡象;

同时,“舞、驰”两字又化静为动,诗所描绘的景物生机勃勃,生动活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第①题需要学生根据《沁园春·

雪》的内容来概括上下阕的内容,要做到言简意赅。

《沁园春·

雪》分上下阕。

上阕因雪起兴,借雪景抒写情怀。

起笔不凡,“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不先写“雪”字,而首推“北国风光”,不仅突出了诗人对北方雪景的感受印象,而且造境独到优雅,可以冠结全篇。

下阕首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可谓承上启下,将全词连接得天衣无缝。

“江山”这一双关语词,与上片中的“长城”“大河”相融合,具有画龙点睛之意,“江山如此多娇”,可以理解为这首词的基本构架。

作为政治家的词人,对“北国风光”的抒怀,最终还是“评说历史”,对江山社稷的关怀。

第②题则从表现手法的角度来赏析句子。

表现手法含义较广,根据句子的内容和特点,不妨选择以下角度。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来赏析,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将雪后的群山和高原比喻为舞动的银蛇和奔驰的蜡像;

从写法的角度,那自然是“以动写静”,写出了群山和高原一派生机勃勃的竞争的活力,表现了作者奋发向上的气概和雄心勃勃的精神风貌。

14.【2017·

湖北黄冈】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

”这句话中加点的词依次为助词、副词、形容词、名词。

B.“一带一路”“人物描写”“精力充沛”“吃了三碗”依次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

C.“以古代丝绸之路兴盛时期的中国汉唐建筑特色为设计灵感的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如同一只展开双翅的鸿雁。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中心如同鸿雁”。

D.“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接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

”这个二重复句的第一重是因果关系。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语法知识。

D项,这个二重复句的第一层是转折关系,“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接的法门”和后面的内容构成转折关系,“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和后面的内容构成因果关系。

15.【2017·

山东临沂】将下列三个短句改为一个长句。

(可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分)

①5月14-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②《中国青年报》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进行了专题报道。

③报道是全景式,立体化的。

【答案】《中国青年报》对5月14-15日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进行了全景式、立体化的专题报道。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改(扩)句。

改句,一般要求有:

第一步:

“提取主干”。

即把长句中的基本结构抽取出来单独成句。

第二步:

添加修饰、限制成分,使其修饰主干。

第三步:

整合信息,调整句序,合理表达。

在这个长句中,“提取主干”为:

《中国青年报》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然后添加修饰部分:

先为“一带一路”添加定语“5月14~15日在北京举行”,再为“专题报道”添加定语“全景式、立体化”;

最后按照句子成分的正确顺序调整句序,将定语句放在名词前即可。

16.【2017·

山东青岛】下列各项中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李白在《行路难》中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自己想要实现宏大理想的信念和追求。

B.“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写了诗人和朋友在重阳节一起欣赏菊花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钟爱和留恋。

C.“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诗人用只和老翁告别的场景暗示老妇已经被捉走,表达了对饱受战争苦难的百姓的深切同情。

D.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自己想御敌立功、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句把握情感能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思是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该句是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像刘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实现宏大理想的信念和追求。

A项正确。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表达诗人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和品菊花酒。

B项,“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钟爱和留恋”表述错误。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

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诗人,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

C项正确。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意思是:

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弓矢西北瞄望,奋勇射杀西夏军队。

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D项正确。

17.【2017·

山东青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脱了上衣、皮鞋和袜子,穿着牛皮背心走下海去。

这时离满潮大约还有半个钟头,我赶紧涉水而过。

不到半个钟头,我就到了舰队停泊的地方,敌人见了我都吓坏了,就从舰上跳到海里去,向岸边泅水逃命,一时跳下水去的不下三万人。

我赶快拿出绳索、钩子,把钩子缚在每只船船头的一只孔里,接着又把所有绳子的另一头聚拢起来扎在一起。

我正在这样做的时候,敌人就放了几千枝箭,有许多枝箭射中了我的手和脸。

……我把眼镜拿出来牢牢地戴在鼻子上。

由于我有了这种防御,我继续大胆地工作起来。

9.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我把眼镜拿出来牢牢地戴在鼻子上”一句中的“我”是代词,“在”是介词。

B.“半个钟头”是偏正短语,“聚拢起来”是后补短语。

C.“我赶紧涉水而过”一句中的“赶紧”是状语。

D.“由于我有了这种防御,就继续大胆地工作起来。

”是递进关系复句。

【解析】本题考查词性、短语、句子成分、复句类型辨析能力。

A项,“我”是人称代词,“在”用在“鼻子上”之前,是介词,正确。

B项,“半个钟头”中“半个”修饰“钟头”,是偏正短语;

“聚拢起来”中“聚拢”是动词,“起来”补充说明,是后补短语,正确。

C项,“赶紧”修饰谓语“涉水而过”,是状语,正确。

D项,“由于……就”为因果关系关联词,所以该句是因果复句,“递进关系”分析错误。

故答案为D。

18.【2017·

山东泰安】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①兄子胡二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

”(《咏雪》)

②奋(扬起,举起)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B.①尝贻(赠送)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核舟记》)

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询问)善道,察纳雅言。

(《出师表》)

C.①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

②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诚实)。

”(曹刿论战)

D.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平民。

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陋室铭》)

②秦王不说(通“悦”,高兴、愉快)。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唐雎不辱使命》)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理解文言实词。

C项②中“必以信”的“信”意思是“对上天说实话”。

故选C。

19.【2017·

山东泰安】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是形容词的一项是(  )

A.我从此便整天的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

B.这一回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

C.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

D.想不到你瞧上去这样年轻,见识却这么老练!

【解析】本题考查词性判断。

A项,“职务”为名词;

B项,“丰富”后面带有宾语“见闻”,故为动词;

C项,“几乎”用来修饰限制“不会”,作状语,故为“程度副词”;

D项,“年轻”意为“年纪不大”,从年龄的角度表述了“你”的属性,故为形容词。

故选D。

20.【2017·

山东威海】下列选项括号中的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作为我国首次按照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150座级干线客机,C919错误!

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大型客机项目取得重大突破。

(该句无语病)

B.我坚信,在书海耕耘,能让人遇见不同风景,成就人生的品质与高度。

(该句是单句)

C.近年来,有不少当代文学作品改编成电视剧,其中有不少出自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比如《平凡的世界》、《推拿》、《红高粱》。

(该句标点符号运用正确。

D.《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

作者柳宗元,字子厚。

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该文学常识表述无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汉语基础知识的把握。

其中C项中的标点有误,三本书之间不能用标点。

21.【2017·

山西】读材料,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2分)

注:

甲骨文错误!

=

(林野)+错误!

(太阳)+

(屯,像一颗种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