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对口升学《刑法基本理论与实务》考试范围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95423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对口升学《刑法基本理论与实务》考试范围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山西省对口升学《刑法基本理论与实务》考试范围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山西省对口升学《刑法基本理论与实务》考试范围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山西省对口升学《刑法基本理论与实务》考试范围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山西省对口升学《刑法基本理论与实务》考试范围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山西省对口升学《刑法基本理论与实务》考试范围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山西省对口升学《刑法基本理论与实务》考试范围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山西省对口升学《刑法基本理论与实务》考试范围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山西省对口升学《刑法基本理论与实务》考试范围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山西省对口升学《刑法基本理论与实务》考试范围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山西省对口升学《刑法基本理论与实务》考试范围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山西省对口升学《刑法基本理论与实务》考试范围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山西省对口升学《刑法基本理论与实务》考试范围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山西省对口升学《刑法基本理论与实务》考试范围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山西省对口升学《刑法基本理论与实务》考试范围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山西省对口升学《刑法基本理论与实务》考试范围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山西省对口升学《刑法基本理论与实务》考试范围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山西省对口升学《刑法基本理论与实务》考试范围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山西省对口升学《刑法基本理论与实务》考试范围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山西省对口升学《刑法基本理论与实务》考试范围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对口升学《刑法基本理论与实务》考试范围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山西省对口升学《刑法基本理论与实务》考试范围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对口升学《刑法基本理论与实务》考试范围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西省对口升学《刑法基本理论与实务》考试范围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D、构成抢劫罪

9.甲某秘密窃取他人现金3000元和信用卡一张,并使用此信用卡进行消费,金额达5000元,甲构成(A)。

A、盗窃罪

B、诈骗罪、盗窃罪

C、诈骗罪

D、盗窃罪、信用卡诈骗罪

10.乙在一饭馆喝酒。

乙自斟自饮,喝的酩酊大醉。

甲看见乙身边有一部手机(价值2100元),乃趁机取走,据为己有。

甲的行为(B)。

A、构成抢劫罪

B、构成盗窃罪

C、构成侵占罪

D、不构成犯罪

11.甲谎称自己的儿子被乙的儿子打伤,要乙赔偿医疗费3000元,并说乙如果不答应就10日内将乙的儿子打残。

乙唯恐自己的独生子遭到不测,只好给了甲3000元。

B、构成敲诈勒索罪

C、构成诈骗罪

12.甲、乙共同盗窃,乙在现场望风,甲窃取丙的现金3000元,丙发现后立即追赶甲和乙,甲逃脱,乙被丙抓住后对丙使用暴力,致丙轻伤。

甲和乙的行为(C)。

A、甲和乙只构成盗窃罪

B、甲与乙均构成抢劫罪

C、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抢劫罪

D、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故意伤害罪

13.刑讯逼供罪的主体是(C)。

A、国家工作人员

C、司法工作人员

D、公安机关工作人员

14.故意杀人既遂与故意伤害致死的区别的关键在于(C)。

A、犯罪主体不同

B、犯罪行为不同

C、犯罪的主观心理状态的结构不同

D、犯罪工具不同

15.甲于某日晨在路边捡回一名弃婴,抚养了三个月后,声称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以3000元卖给乙。

如何认定甲的行为(D)。

A、构成遗弃罪

B、构成拐骗儿童罪

D、构成拐卖儿童罪

16.行为人奸淫幼女的,构成(A)。

A、强奸罪

B、奸淫幼女罪

C、嫖宿幼女罪

D、猥亵儿童罪

17.A国人杰克向中国境内走私石油,偷逃关税50万元,王某得知后,向杰克收购了这批走私进境的石油。

王某的行为构成(B)。

A、非法经营罪

B、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C、收购赃物罪

D、逃税罪

18.循私枉法罪的主体是(B)。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司法工作人员

C、工作人员

D、检察、审判工作人员

19.玩忽职守罪的主观方面是(D)。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故意

D、过失

20.招摇撞骗罪的主观方面是(C)。

A、过失

B、故意和过失

D、故意或过失

21.污染环境罪的主观方面是(D)。

C、过失

D、故意或者过失

22.甲曾任警察,后改行任高校教师。

某年春节,甲为方便购买火车票,在火车站出具任警察时的工作证,甲的行为(D)。

A、构成招摇撞骗罪

B、构成诈骗罪

C、是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行为,应当以招摇撞骗罪从重处罚

23.李某花5000元购得摩托车一辆,半年后,其友王某提出借用摩托车,李某同意。

王某用后不还,李某也未讨还。

某日,李某偷偷从王某家中将车推回。

次日,王某将摩托车失窃之事告诉李某,并提出用4000元补偿,李某接受。

后来李某怕事情败露,把摩托车卖给丁某,

获款3500元。

李某构成何罪(A)。

C、销售赃物罪

D、盗窃罪和诈骗罪的牵连犯

24.甲将鱼肝油丸作为治癌症的药以每粒30元的价格出售,获利5000余元。

甲的行为(A)。

A、构成诈骗罪

B、构成非法经营罪

C、构成非法行医罪

25.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构成(B)。

A、敲诈勒索罪

B、绑架罪

C、拐卖妇女、儿童罪

D、非法拘禁罪

26.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以(D)论处。

A、走私罪

B、武装掩护走私罪

C、妨害公务罪

D、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并罚

27.与走私犯通谋,为其提供资金、账号、发票的,以(C)论处。

A、伪造发票罪共犯

B、伪证罪共犯

C、走私罪共犯

D、洗钱罪

28.纳税人釆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A)以上的行为,构成逃税罪。

A、10%

B、15%

C、20%

D、25%

29.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犯罪对象不包括(D)。

A、军用枪支

B、非军用枪支

C、枪支的主要零部件

D、烟花爆竹

30.甲某是某厂电器设备维修工,某日在维修电器时,自恃技术熟练,违章操作,造成电器着火,车间部分设备被烧毁,损失达10万余元,甲的行为构成(B)。

A、失火罪

B、重大责任事故罪

C、玩忽职守罪

D、放火罪

31.被告人张某,出租车司机,因受单位领导批评,为发泄不满驾车驶入闹市区冲向密集人群,当场撞死6人,撞伤18人。

张某的行为构成(B)。

A、交通肇事罪

B、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重大责任事故罪

D、故意杀人罪

32.爆炸罪与故意杀人罪都使用爆炸手段时,二者的主要区别是(A)。

A、看行为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

B、看行为是否有致人死亡后果

C、看行为是否造成财产损失

D、看是否出于故意

33.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应以(A)定罪处罚。

A、故意杀人罪

B、交通肇事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

D、遗弃罪

34.在条文中不直接说明某种犯罪的构成特征,而只是指出该罪违反的有关法律规定的,属于(D)。

A、简单罪状

B、叙明罪状

C、引证罪状

D、空白罪状

35.《刑法》第151条第4款规定:

“犯第一款、第二款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本规定的罪状属于(C)。

36.下列哪种情形应当受到追诉期限的限制(B)。

A、在人民法院受理齐某自诉汤某伤害案件以后,汤某离家杳无音信

B、丛某因出国而未在法定期限内对钟某侮辱案提出控告

C、薛某向公安机关报案,声称自己被抢劫,因薛某说话颠三倒四,接案人员对其报案有怀疑而未立案

D、秦某得知与其共同实施诈骗的李某被公安机关抓获,而逃离居

住地藏匿

37.甲犯强奸罪,其法定刑为3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甲在公安机关立案后逃避侦査,则对此案的追诉期限为(D)。

A、5年

B、10年

C、15年

D、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38.甲于2007年3月12日将乙非法拘禁至2007年3月30日,乙于2007年4月3日报案,公安机关于2007年4月4日立案侦查,则对于甲的追诉期限应从(B)开始计算。

A、2007年3月12日

B、2007年3月30日

C、2007年4月3日

D、2007年4月4日

39.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哪一机关有权决定对罪犯实行假释(D)。

A、监狱的上一级主管机关

B、省级以上司法行政机关

C、监狱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D、中级以上人民法院

40.假释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D)的犯罪分子。

A、管制、拘役、有期徒刑

B、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C、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缓

D、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41.减刑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C)的犯罪分子。

A、管制

B、拘役

C、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D、死刑缓期2年执行

42.减刑后,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C)。

C、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D、15年

43.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依法不适用死刑。

对这一规定的理解,下

列选项错误的是(C)。

A、关押期间人工流产的,属于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B、关押期间自然流产的,属于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C、不适用死刑,是指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但可以适用死缓

D、不适用死刑,既包括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也包括不适用死缓

44.甲在缓刑考验期间,私自到海南省经商,考察机关多次催促其速回,甲却置之不理,对其应(C)。

A、抓回并予以行政拘留

B、按脱逃罪论

C、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D、撤销缓刑,按原判刑罚加重处罚

45.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D)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一般累犯。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46.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B)的犯罪分子。

B、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

C、3年以上有期徒刑

D、5年以下有期徒刑

47.死刑只适用于(C)的犯罪分子。

A、罪大恶极

B、社会危害极大

C、罪行极其严重

D、社会影响极坏

48.数罪并罚时,拘役最高不能超过(A)。

D、6个月

49.一般预防的对象主要是(B)。

A、犯罪分子

B、犯罪人以外的社会成员

C、一切人

D、违法分子

50.我国刑罚的目的是(D)。

A、改造罪犯

B、惩罚罪犯

C、教育罪犯

D、预防犯罪

51.刑罚由(A)决定适用。

A、法院

B、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监狱

52.甲为擅自设立金融机构而伪造公文、印章,甲的行为属于(C)。

A、想象竞合犯

B、数罪

C、牵连犯

D、单纯的一罪

53.某单位工作人员甲乘被借调收款之机,在一周内三次窃取现金数

千元,甲的行为属于(B)。

A、继续犯

B、连续犯

D、吸收犯

54.甲为杀乙,向乙家投炸弹,造成乙死亡,乙家及周围多栋房屋被

炸毁,甲的行为属于(A)。

55.对于从犯,应当(B)。

A、从轻、减轻处罚

B、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从轻处罚

56.孙某纠集李某等5人组成“天龙会”,自封“大天龙”,要李某等人“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天龙会创收”。

李某等人在3个月内抢劫6次,杀死1人,重伤3人,劫得财物若干。

上述犯罪行为有的孙某知道,有的不知道,其中参与抢劫1次。

对孙某应如何处理(D)。

A、对其知道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B、对其参与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C、对其指挥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D、对全部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57.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A)。

A、必须是主犯

B、可能是主犯

C、可以是从犯

D、必须参加集团所犯全部罪行

58.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教唆犯可以(C)。

A、不予处罚

B、免于处罚

C、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减轻处罚

59.甲、乙、丙三人预谋杀死共同的仇人丁。

甲提供了匕首一把、火药枪一支。

某日,三人来到丁的住处。

甲因肚子痛而去厕所方便。

待甲回来,乙、丙二人已将丁杀死。

此案甲某的行为属于(D)。

A、杀人未遂

B、杀人中止

C、杀人预备

D、杀人既遂

60.甲携带凶器拦路抢劫,黑夜中遇到乙便开始实施暴力,乙发现是自己的熟人甲,便喊甲的名字,甲一听便住手,还向乙道歉说“对不起,认错人了。

”甲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一情形(D)。

A、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B、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C、未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D、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61.某甲出于杀人的故意,砍了某乙一刀,未砍死。

后被邻居劝阻,甲亦有后悔之意,主动将乙送医院抢救,使乙得救,甲的行为是(B)。

A、犯罪既遂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预备

62.某甲意图毒死某乙,误将白糖当作砒霜拌入某乙所要吃的食物内,某乙吃后安然无事,某甲的行为属于(B)。

A、犯罪预备

D、犯罪既遂

63.只要实施了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煽动行为,无论群众是否被煽动起来,都构成煽动分裂国家罪既遂。

这种情况属于(B)。

A、结果犯

B、举动犯

C、行为犯

D、危险犯

64.张某意图杀害李某,一日晚藏于李某院外,从虚掩的门缝中见一黑影在动,即认为是李某,遂举枪射击,次日方知打死的是李家的一头牲畜。

张某(A)。

A、应负故意杀人未遂的责任

B、因意外事件不负责任

C、应负过失致人死亡的责任

D、因其行为未造成李某受损害,不负刑事责任

65.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D)。

A、犯罪行为实行中

B、犯罪预备过程中

C、犯罪行为实行中和预备过程中

D、犯罪预备过程中和结果发生以前的过程中

66.某甲想杀死某乙,在夜间误认某丙为某乙加以杀害,未造成某丙死亡。

对某甲(B)。

A、因无危害结果,不负刑事责任

B、应负故意杀人未遂的刑事责任

C、属于意外事件

D、构成犯罪,但因无实际危害,应免除刑事责任

67.对未遂犯的处罚原则是:

可以比照既遂犯(B)处罚。

A、从轻

B、从轻或者减轻

C、从轻、减轻或者免除

D、减轻或者免除

68.某日,黄某牵着狗在山坡上闲逛,恰遇平日与自己不和的刘某,黄某即唆使其带的狗咬刘某。

刘某警告黄某,黄某继续唆使狗扑咬刘某。

刘某边抵挡边冲到黄某面前,用石块将黄某砸伤,黄某见头上出血,慌忙逃走。

刘某的行为属于(B)。

A、紧急避险

B、正当防卫

C、防卫过当

D、对象错误

69.宋某持三棱刮刀抢劫王某财物,王某夺下宋某的刀,并将宋某推倒在水泥地上,宋头部着地,当即昏迷。

王某随后持刀将宋某杀死。

关于王某行为的性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D)。

A、王某将宋某杀死,属于正当防卫行为

B、王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C、王某前面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防卫过当

D、王某前面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故意杀人

70.对于防卫过当的(C)。

A、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71.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区别的界限在于(D)。

A、防卫是否适时

B、防卫对象是否合适

C、是否造成严重的损害后果

D、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结果

72.甲在偏僻的乡间小路上运输毒品,乙见状上前抢劫,甲为了保护毒品以暴力反抗,致乙重伤。

甲的行为属于(C)。

A、正当防卫

B、防卫过当

C、故意犯罪

D、紧急避险

73.甲某与乙某发生口角后,声称要杀死乙某。

乙某怕甲某真的要杀死自己,决定先下手为强,回到家中去取猎枪,埋伏在自家附近,在甲某经过其家门口时,开枪将甲某打死。

乙某的行为属于(C)。

D、假想防卫

74.公安人员甲在手枪中装了子弹,但忘记关保险,掏枪时误触扳机,子弹射出,穿过乙的胸腔,致乙死亡。

甲的行为属于(B)。

A、间接故意杀人

B、过失致人死亡

C、过失致人重伤

D、过失重伤致死

75.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故意犯罪(D)。

A、可以负刑事责任

B、一般情况下必须负刑事责任

C、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D、应当负刑事责任

76.警察甲与乙开玩笑,随手拿起执勤时放在桌上的手枪向乙瞄准、开枪,并同时戏称“一枪打死你”,不料枪中有子弹,乙被当场打死,甲的行为属于(C)。

A、故意犯罪行为

B、意外事件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77.甲在13周岁的时候抢劫价值2000元的物品,在14周岁时盗窃价值8500元的物品,在17周岁时又抢劫价值4000元的物品,在18周岁时又抢劫1000元的物品,在对甲追究刑事责任时,计算其抢劫的数额应为(D)。

A、15500元

B、13500元

C、10500元

D、5000元

78.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对下列罪名负刑事责任的有(C)。

A、盗窃

B、制造毒品

C、抢劫

D、破坏交通工具

79.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A)处罚。

A、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

B、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

C、可以不

D、应当不

80.我国刑法规定,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已满(B)。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81.只能以不作为形式构成的犯罪有(B)。

B、遗弃罪

C、放火罪

D、滥用职权罪

82.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划分为十类,其划分的根据是(B)。

A、犯罪对象

B、同类客体

C、直接客体

D、一般客体

83.下列特征中,不属于犯罪基本特征的有(C)。

A、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主观恶性

D、应受刑罚处罚性

84.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它的含义是(B)。

A、是犯罪但不以犯罪论处

B、不构成犯罪

C、表示宽大的刑事政策

D、构成犯罪,但可以减刑

85.甲国公民从乙国劫持丙国的飞机到泰国,后逃到我国境内,我国司法机关适用我国刑法对该行为人追究刑事责任,所体现的是(D)。

A、保护原则

B、折中原则

C、属地原则

D、普遍管辖原则

86.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C)。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D、从新兼从轻原则

87.我国刑法在空间效力上,采取的是以(C)为主,兼采其他原则。

B、属人原则

88.重法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在本质上违反了(B)。

A、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B、罪刑法定原则

C、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惩办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89.累犯从重、自首从宽制度,体现了我国刑法的(B)。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C、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90.普通刑法是指(D)。

A、单行刑法

B、附属刑法

C、刑法修正案

D、刑法典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刑法规定的国家工作人员包括(ABCD)。

A、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B、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C、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

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D、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2.实施(ABC)行为进行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A、使用伪造的信用卡

B、使用作废的信用卡

C、恶意透支

D、盗窃有效的信用卡并使用

3.在下列犯罪中,只能由司法工作人员构成的犯罪是(AC)。

A、徇私枉法罪

B、非法拘禁罪

C、私放在押人员罪

D、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4.挪用公款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对“归个人使用”表述正确的有(ABD)。

A、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

B、挪用公款数额较大,挪用时间超过三个月

C、挪用公款数额较大,挪用时间超过六个月

D、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

5.下列行为中,构成放火罪的有(ABC)。

A、以放火为手段杀人,烧毁了数十间房屋

B、为了自杀,采取自焚的手段,但火烧毁了商业区的一幢高楼

C、犯罪后,为了掩盖罪证而放火,火势蔓延到附近的建筑物

D、出于嫉妒,放火烧毁了邻居的柴草垛,但不会危及公共安全

6.下列不是放火罪与用放火手段杀人的区别的是(ABC)。

A、是否故意

B、是否造成死伤

C、死伤的人数

D、行为是否危害公共安全

7.依法有权对犯罪分子减刑的法院是(CD)。

A、基层法院

B、县级法院

C、高级人民法院

D、中级人民法院

8.不得适用假释的有(AB)。

A、累犯

B、因绑架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

C、因盗窃罪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罪犯

D、因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实际服刑已满10年的罪犯

9.甲先后犯三罪,一罪被处拘役;

一罪被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1万元;

一罪被处死刑,对其数罪并罚时(BCD)。

A、应处死刑

B、应当判处死刑并处罚金

C、体现了吸收原则

D、体现了并科原则

10.下列关于刑期起算的哪些选项是正确的(BC)。

A、管制、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

B、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C、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

D、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或者从假释

期满之日起计算

11.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是(ABC)。

A、前罪和后罪都是故意犯罪

B、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都必须是有期徒刑以上

C、后罪发生于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5年以内

D、前罪和后罪均触犯同一罪名

12.一般预防的途径有(AB)。

A、通过对犯罪人判处刑罚,对社会上的不稳定分子起到警戒与抑制作用,使其不敢或者不愿犯罪

B、通过对犯罪人判处刑罚,宣告了犯罪的非正义和同犯罪作斗争的正义性,有利于号召社会成员防止和抵御犯罪

C、通过刑罚对犯罪人的教育改造,使犯罪人不再犯罪

D、通过剥夺犯罪人的自由、生命,使其不能再次犯罪

13.下列诸罪中是继续犯的有(ABD)。

A、非法拘禁罪

B、重婚罪

C、故意伤害罪

14.对下列哪些情形应当追究刑事责任(ABCD)。

A、15周岁的甲在聚众斗殴中致人死亡

B、15周岁的乙非法拘禁他人使用暴力致人伤残

C、15周岁的丙贩卖海洛因8000克

D、15周岁的丁使用暴力奸淫幼女

15.共同犯罪的成立要件包括(ABC)。

A、行为人为二人以上

B、共同的犯罪行为

C、共同的犯罪故意

D、有严密的组织形式

16.根据犯罪中止发生的时空范围可将犯罪中止区分为(A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