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案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99634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案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案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案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案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案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案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案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案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案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案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案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案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案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案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案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案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案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案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案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案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案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2.生产的突出特点

(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农场经营规模大,有利于推广先进技术,实现机械化生产。

东北地区成为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2)地区专业化生产:

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是商品化的前提。

主要种植玉米、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

在地理条件内部分异的基础上,东北商品粮基地已经形成了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四、农业发展方向

1.出现问题

(1)原因:

人口激增以及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

(2)具体表现:

水土流失、黑土退化严重,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剧等。

2.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目标

(1)原则:

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2)目标:

建设成我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基地和高水平的农业专业化区域。

3.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

(1)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

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

(2)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

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3)山区农业发展方向:

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在抓好“天然林工程”的同时,多元开发特色农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在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配套加工。

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要根据区域自然、社会、经济等多个条件进行分析判断,分析时应充分考虑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本着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去确定发展方向。

[教材P61思考]

1.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有限;

一年只能一熟,春种秋收;

春秋两季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

漫长寒冬需要解决牲畜的御寒和饲料供应问题等。

2.东北地区受热量条件限制,一年一熟且农作物生长季节较长,相对而言农闲时间较长,因此农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农业生产以外的工作,如农田基本建设、水利建设、家庭副业、工业、商业、文化事业等,从而促进农村的综合发展。

[教材P62活动]

(1)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有利条件有:

临近港、澳、台地区,港口、铁路和航空等交通发达,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

(2)南疆光照充足,土地资源广阔,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可供灌溉,当地种植长绒棉历史悠久,市场对长绒棉需求量大。

(3)海南岛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条件可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作物的需求量大。

(4)昆明四季如春,气候条件适宜发展多种花卉品种,国内市场对花卉的需求量大。

[教材P63思考]

1.从东南向西北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总趋势是逐渐递减的。

但受丘陵、山地地形的影响,局部地区不符合上述趋势。

2.纬度。

3.海陆位置和地形。

[教材P64活动]

1.

农业生产类型

布局的主要自然条件

耕作业

有利条件是平原广阔,黑土肥沃,水源充足;

不利条件是热量不足,只能满足对热量要求不高的农作物,且只能一年一熟

林 业

有广大的湿润半湿润的山地丘陵,温度低,树木成材时间长,病虫害少

畜牧业

有一定面积的草原,但长达半年以上的低温天气,降水又少,草类枯干期长,不利于畜牧业的发展

2.水稻种植多选择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地区,东北平原水稻种植较多的地区是水利灌溉条件较好的地区,即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溉区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

由于培育耐低温的水稻品种,种植技术的进步,扩大了水稻的种植范围。

因此,农业的发展既要充分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又要依据科技,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教材P66活动]

1.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东北地区的大型国营农场集中,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地区专业化生产水平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东北地区耕地丰富,人均粮食占有量高。

2.有道理。

从农业生产条件看,东北地区在全国的比较中具有较强的优势,人均占有耕地水平较高,更具有农业规模经营的基础。

同时,伴随着全国日益加快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耕地资源将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影响粮食总量的增长。

因此,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的商品粮供给仍是一个比较紧张的局势。

巩固东北的商品粮基地,将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依托。

3.略。

(这一部分可以参考下一个标题“农业发展方向”中的“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中相关内容。

[教材P68~69活动]

1.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基塘农业生产有利条件可以结合材料,归纳为三个方面:

地形、气候、市场(当地和海外)。

具体分析略。

2.基塘生产环节将种植业(桑、蔗等)、养殖业(养蚕、养鱼)、工业(丝厂、糖厂)等几种产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此环节中,塘泥、蚕沙(蚕屎)、蚕蛹、缫丝、滤泥、蔗叶等副产品被充分的回收利用,基本上解决了桑、蔗的肥料和蚕、鱼的饲料问题。

不仅养蚕、蔗糖加工和养鱼生产稳定,而且成本也大大降低。

这样的连环性生产体系能够充分地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保证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3.以桑基鱼塘为例,其系统内部的养分基本循环是:

塘基种桑、塘内养鱼、桑叶喂蚕,蚕桑废弃物和蚕蛹喂猪,蚕沙喂鱼,鱼池中的塘泥肥桑,蚕茧加工后销售市场。

基塘之间一环扣一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这样一种生产方式既克服了当地洼地水涝之弊,而且前一环节的废物成为后一环节的营养(如蚕沙喂鱼),成功减少了环境污染,营造了较为理想的生态环境。

4.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情景导入先思考———————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此歌唱出了东北资源丰富,农业发达。

(1)东北地区发展农业有哪些优越条件?

提示:

土地资源辽阔;

土壤肥沃;

东北平原大部分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可以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

东北地区的工业部门比较齐全,机械工业发达。

(2)制约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什么?

制约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核心要点掌握好———————

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

1.自然条件

农业发展必须建立在自然条件基础之上,气候、地形、土壤条件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面对不同的区域,要找出发展某种农业生产所需的条件,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活动。

如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如下表所示:

地形

三面环山,中部平原面积广大,适合大规模机械化耕作业发展

气候

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但热量不足

水文

河湖较多,水量丰富,灌溉水源充足,同时有利于渔业发展,但南部平原水源不足

土壤

沃野千里,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植被

林地面积广,森林资源蕴藏量大,林业发展潜力大;

草场资源和农产品资源兼备

2.社会经济条件

主要从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工业基础、交通条件、劳动力状况、开发时间等方面分析。

如东北地区工业、交通和人口密度等社会经济条件对东北的农业发展有重要影响,如下图所示:

———————方法技巧很重要———————

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

某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一般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1.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适宜种植哪些作物。

2.综合考虑该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如区位、交通、市场等方面,从上一步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危害最小的一类。

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例如,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区位优势有水热条件配合良好,作物、蔬菜、瓜果产量高;

邻近港澳台地区,市场广阔;

水运、铁路和航空等交通方便;

农业生产技术高等。

珠江三角洲已成为我国出口创汇农业基地之一。

———————应用体验不可少———————

下图是我国东北某地区的局部地形图,读图回答1~3题。

1.一般情况下,河流R(  )

A.只有春汛      B.只有夏汛

C.只有秋汛D.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

2.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A.交通发达B.单位面积产量高

C.水热条件好D.人均耕地面积广

3.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已经基本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解析:

1.D 2.D 3.B 第1题,该河流位于东北地区,冬季降雪在春季融化,形成春汛。

夏季受夏季风影响,形成夏汛。

一般情况下,河流R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D对。

A、B、C错。

第2题,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人均耕地面积广,商品率高,D对。

交通发达、单位面积产量高不是主要原因,A、B错。

水热条件没有优势,C错。

第3题,该商品粮基地是松嫩平原,特点的是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A属于。

粮食商品率处于较高水平,B不属于,选B。

已经基本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C属于。

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D属于。

“东北三宝”是指东北地区的三种土特产,有新旧两种说法:

旧三宝是“人参、貂皮与靰鞡草”,新三宝是“人参、貂皮和鹿茸”。

(1)东北地区林业特产生产地是怎样分布的?

大小兴安岭是我国最大的林区;

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

延边盛产苹果梨;

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

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2)你还能说出畜产品的布局吗?

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的三河牛和三河马;

松嫩平原西部是东北红牛的商品生产基地等。

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

正是依据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农业生

产区域

主要分布区

主要产品及分布区

生长条件

耕作农

业区

平原地区,主要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

玉米——松辽平原最为集中;

水稻——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溉区、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现已扩展到50°

N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小麦——北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最为集中

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夏季温暖,雨热同季,能满足一年一熟

林业和

特产区

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区

兴安落叶松、樟子松、蒙古栎、白桦——大兴安岭;

红松——小兴安岭、长白山区;

鹿茸、人参——长白山区;

柞蚕茧——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

苹果梨——延边;

苹果——辽南地区

丘陵山区,地形起伏,降水较多

畜牧

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三河马、三河牛——呼伦贝尔市的三河地区;

东北红牛——松嫩平原西部

草地广阔,农耕区饲料丰富

农业布局特点的分析思路

农业布局必须因地制宜,在不同区域存在自然条件差异,同一区域内部同样差别较大,如何合理利用土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般而言,平原地区适宜发展耕作业,形成专业化生产基地;

山区适宜发展林牧业、水果种植业、畜牧业等;

水资源丰富地区适宜发展淡水养殖业;

气候相对干旱区应该从育林、护草,改善生态,适当发展畜牧业等角度考虑;

城镇周边地区应该布局面向城镇市场的蔬菜种植业、观光农业等城郊农业。

读我国东北地区图,回答1~2题。

1.图中a—b—c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为(  )

A.自a到c降水逐渐减少 B.自a到c降水逐渐增加

C.自a到b降水逐渐减少D.自b到c降水逐渐增加

2.关于a、b、c三地农业生产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为水稻生产基地B.b地为林业生产基地

C.c地为畜牧业生产基地D.三地中a地的单产效益最高

1.C 2.C 第1题,结合我国降水分布规律及东北地区地形状况和图中等值线分布可以判断,b、c两地的年降水量都低于400mm,自a到b降水逐渐减少,自b到c降水先增加后减少。

第2题,a地位于长白山区,为林业生产基地;

b地位于松嫩平原,为粮食生产基地;

c地位于呼伦贝尔草原,为畜牧业生产基地。

读我国某两种优势农产品及其优势产区布局图,回答3~5题。

3.图中两种农产品最有可能是(  )

A.玉米和小麦      B.甘蔗和甜菜

C.高粱和谷子D.油菜和花生

4.A区域最具特色的农产品是(  )

A.玉米和小麦B.大豆和甜菜

C.水稻和小麦D.高粱和小麦

5.B区域与A区域相比(  )

A.土壤肥沃B.水源充足

C.机械化程度高D.作物熟制高

3.A 4.B 5.D 第3题,图中农作物优势产区集中在东北和华北,应该为玉米和小麦。

第4题,东北地区最具特色的农产品是大豆和甜菜。

第5题,华北地区主要为盐碱地,水源紧张,与东北地区相比,热量条件较好,可以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2017年3月9日农博网报道,支撑全国粮食产量约四分之一的东北黑土区正面临严峻考验——黑土仍在退化!

部分土壤有机质下降到“临界点”!

黑土地全面呈现“亚健康”状态。

最近,记者深入东北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采访时发现,支撑全国粮食产量约四分之一的东北黑土区正面临严峻考验。

尽管国家去年在东北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取得成效,但仍有不少地区的黑土保护工作陷在尴尬之中,隶属于绥化的海伦市是全国产粮大市,当地农业局土肥站站长王艳兵告诉记者,当地黑土有机质含量,已从30年前的5.8%降为现在的4%。

有机质基本降至“临界点”,“再降庄稼就不好生长了”。

(1)东北地区农业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因此人均耕地面积广,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粮食的商品率高。

(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除了黑土流失外还有哪些问题?

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以及环境污染等。

一、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特点和形成条件

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与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具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突出特点。

二、东北地区不同区域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农业

区域

存在

问题

农业发展方向

农业发展重点

平原区

水土流失、

黑土退化、

土地沙化

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的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

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

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西部

草原

区 

草场退化

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推动退耕、退牧和围栏限牧工程的顺利实施,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山区

林地面积缩小,森林质量下降,重采伐、轻抚育

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在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同时,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在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配套加工业

林木、人参、养鹿、林蛙、食用菌、中草药材、水果及山野菜等特色经济作物,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区域农业发展方向的分析思路

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首先,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大方向;

其次,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具体步骤如下图所示。

我国东北玉米带与美国玉米带、乌克兰玉米带并称为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

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与美国、乌克兰的玉米种植相比,我国东北的玉米生产(  )

A.家庭农场为主,规模小

B.科技投入少,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

C.商品率高,大部分用于出口

D.区域专业化和机械化水平高

2.要实现我国东北黄金玉米带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

A.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B.增施有机肥,以提高玉米产量

C.秸秆焚烧还田,增加土壤肥力

D.延长玉米产业链,提高玉米的附加值

1.B 2.C 第1题,“三大黄金玉米带”的玉米种植属于商品谷物农业,我国东北的玉米生产与美国相比,区域专业化和机械化水平偏低;

商品率较高,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主;

以国营农场为主;

科技投入少,玉米价格较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足。

故选B。

第2题,秸秆焚烧还田,会破坏土壤肥力,故不可取。

2014中国特色农产品博览会暨第三届中国伊春森林食品节于8月4日至6日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举办。

本届展会以“畅游林都伊春、尽享绿色盛宴,搭建经贸交流平台、促进特色农产品流通”为主题。

在伊春的街头,随便哪家土特产商店里,蓝莓是必不可少的。

据此回答3~4题。

3.伊春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优势在于(  )

A.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  B.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C.农业科技发达D.受污染小,环境质量高

4.我国东北山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是(  )

A.进一步扩大蓝莓的生产

B.推进农业向规模化、机械化方向发展

C.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

D.大力发展优质水稻种植

3.D 4.C 第3题,由“绿色”二字可知,伊春市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优势在于受污染小,环境质量高。

第4题,由材料可知,我国东北山区农业经济发展方向应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

中国农业分布图的判读

中国农业分布示意图主要展示我国主要农业区、主要农作物分布地区,主要考查我国主要农业区的分布条件和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判读技巧]

1.看位置,进行区域定位

(1)依据相对位置进行定位:

如图1中A地位于青藏高原上的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

B地位于以太湖平原为主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C地位于三江平原地区;

D地位于河套平原地区;

E地位于吐鲁番盆地;

F地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

G地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2)依据经纬网及区域轮廓进行定位:

如图2为东北地区,图3为西部地区。

2.依定位,分析环境特征

结合区域定位,分析各特色农业分布区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如图1中A地地处高原,气候高寒;

B地地形平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水充足;

C地地处平原,纬度较高,为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为冲积平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E地气候干旱,年温差及昼夜温差较大;

F地地势低洼,降水较多,热量充足;

G地为低山丘陵地形,地势起伏较大,水热充足。

3.据特征,分析农业区位优势

主要是根据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从自然条件方面判断分析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图1中,从地形条件看,除G地外,其他特色农业区都分布在地形较为平坦的冲积平原地带,土层深厚、肥沃,水源条件较好;

从气候条件看,除A、D、E三地外,其他特色农业区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水热充足;

从光照条件看,都具有光照充足的优势,尤其是A、D、E三地。

4.看特色,判断农业主导区位

主要是根据图中显示的区域特色农业的名称,判断分析影响此种农业类型形成的主导因素。

图1中A地位于青藏高原,气候高寒,但地处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热量条件相对较好,因此热量为其主导因素;

B、C两地耕地类型不同,气候为其主导因素;

D、E两地均因有灌溉水源而发展起来,水源为其主导因素;

F、G两地均因地形特点而形成,地形为其主导因素。

5.看分布,分析具体影响因素

主要是根据图中分布信息,判断形成原因。

如图2中由生产潜力分布示意图可知,影响其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降水,影响甲区域北移的因素是地形。

图3中耕地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其影响因素为水源。

[演练冲关]

随着农业生产区位条件的变化,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甲是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图乙是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积温(℃)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1)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生产的变化:

种植面积扩展最大的作物是__________,种植面积缩小最多的作物是________;

小麦、水稻和玉米作物种植空间分布的变化分别是:

小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玉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黑龙江省种植水稻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

分析引起农业生产格局发生改变的主要自然原因。

(3)A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分析其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

(1)题,答案读图甲即可获得。

(2)题,从图乙中可以看出黑龙江省积温在增加,说明气候在变暖,热量条件的改善影响了三大粮食作物的分布。

第(3)题,分析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要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方面分析。

答案:

(1)水稻 小麦 从原有广泛分布,到仅集中在北部地区 从原有与玉米混作到东部、南部大面积分布(由中部地区向东部、南部扩展) 逐步向北部迁移

(2)热量。

气候变暖,使一直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