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04439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L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PL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PL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PL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PL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PL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PL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PL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PL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PL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L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PL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L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PL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3PLC的硬件由哪几部分组成?

各有什么作用?

PLC主要有哪些外部设备?

PLC的硬件主要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单元、输出单元、通信接口、扩展接口、电源等部分组成。

其中CPU是PLC的核心,按照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指挥PLC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

存储器主要用来存放系统程序、用户程序及工作数据;

输入单元和输出单元是连接现场输入/输出设备与CPU之间的接口电路,通过输入接口可以检测被控对象的各种数据,以这些数据作为PLC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的依据,同时PLC又通过输出接口将处理结果送给被控制对象,以实现控制目的;

通信接口用于与监视器、打印机、其它PLC、编程器、上位机等外设连接;

扩展接口用于连接扩展单元;

PLC配有开关电源,以供内部电路使用。

PLC主要的外部设备很多,如:

EPROM写入器、外存储器、人机接口装置等。

EPROM写入器是用来将用户程序固化到EPROM存储器中;

外存储器主要是用外部的磁带、磁盘及用半导体存储器做成的存储盒等来存储PLC的用户程序;

人机接口装置是用来实现操作人员与PLC控制系统的对话。

2-4PLC的软件由哪几部分组成?

PLC的软件主要由系统程序和用户程序组成。

系统程序由PLC制造厂商设计编写,并存入PLC的系统存储器中,用户不能直接读写与更改,系统程序一般包括系统诊断程序、输入处理程序、编译程序、信息传送程序、监控程序等;

PLC的用户程序是用户利用PLC的编程语言,根据控制要求编制的程序,用以实现控制目的。

2-5PLC主要的编程语言有哪几种?

各有什么特点?

PLC编程语言主要由两大类:

一是采用字符表达方式的编程语言,二是采用图形符号表达方式的编程语言。

常见的PLC编程语言主要由:

1)梯形图语言:

以图形方式表达触点和线圈以及特殊指令块的梯级。

2)语句表语言:

类似于汇编程序的助记符编程表达方式。

3)逻辑图语言:

类似于数字逻辑电路结构的编程语言,由与门、或门、非门、定时器、计数器、触发器等逻辑符号组成。

4)功能表图语言:

又称状态转移图语言,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组织控制程序的图形化方式,对于顺序控制系统特别适用。

5)高级语言:

为了争抢PLC的运算、数据处理及通信等功能,特别是大型PLC,可采用高级语言,如BASIC、C、PASCAL语言等。

2-6PLC开关量输出接口按输出开关器件的种类不同,有哪几种形式?

PLC开关量输出接口按输出开关器件的种类不同,主要有三种类型:

继电器输出、晶体管输出和双向晶闸管输出。

继电器输出接口可驱动交流或直流负载,但其响应时间长,动作频率低;

晶体管输出和双向晶闸管输出接口的响应速度快,动作频率高,但晶体管输出只能用于驱动直流负载,而双向晶闸管输出只能用于驱动交流负载。

2-7PLC采用什么样的工作方式?

有何特点?

PLC采用扫描工作方式(串行工作方式),特点是当需要执行众多操作时,CPU不可能同时去执行多个操作,只能按分时操作方式,每一次执行一个操作,按顺序逐个执行,其执行用户程序的过程为:

从第一条程序开始扫描,在无中断或跳转控制的情况下,按程序存储顺序的先后,逐条执行用户程序,直到程序结束。

然后再从头开始扫描执行,并周而复始地重复进行。

2-8什么是PLC的扫描周期?

其扫描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完成什么任务?

整个程序扫描过程执行一遍所需要的时间,称为一个扫描周期。

整个扫描工作过程包括内部处理、通信服务、输入采样、程序执行、输出刷新五个阶段。

1)内部处理阶段:

进行PLC自检,检查内部硬件是否正常,对监视定时器(WDT)复位以及完成其它一些内部处理工作;

2)通信服务阶段:

PLC与其它智能装置实现通信,响应编程器键入的命令,更新编程器的显示内容等;

3)输入采样阶段:

PLC以扫描工作方式按顺序对所有输入端的输入状态进行采样,并存入输入映像寄存器中,此时输入映像寄存器被刷新;

4)程序执行阶段:

PLC对程序按顺序进行扫描执行,若程序用梯形图表示,则总是按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执行;

5)输出刷新阶段:

PLC将输出映像寄存器中与输出有关的状态转存到输出锁存器中,并通过一定方式输出,驱动外部负载。

2-9PLC扫描过程中输入映像寄存器和元件映像寄存器各起什么作用?

PLC扫描过程中,输入映像寄存器的作用是在输入采样阶段,存储所有输入端的输入状态;

元件映像寄存器则是在程序执行阶段存储PLC用户程序运算的结果,其内容会随程序执行的过程而变化,在输出刷新阶段将与输出有关的状态转存到输出锁存器中。

2-10什么是PLC的输入/输出滞后现象?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可采取哪些措施减少输入/输出滞后时间?

当PLC的输入端输入信号发生变化到PLC输出端对该输入变化做出反应,需要一段时间,这种现象称为PLC输入/输出响应滞后。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仅是由于PLC扫描工作方式造成,更主要是PLC输入接口的滤波环节带来的输入延迟,以及输出接口中驱动部件的动作时间带来的输出延迟,同时还与程序设计有关。

为了减少输入/输出滞后时间,可以采用定期采样、定期输出、快速响应模块、高速计数模块以及中断处理、智能I/O接口等措施。

2-11PLC是如何分类的?

按结构形式不同,PLC可分为哪几类?

PLC产品种类繁多,对PLC的分类,通常根据其结构形式的不同、功能的差异和I/O点数的多少等进行大致分类。

按结构形式不同,可将PLC分为整体式、模块式和叠装式。

1)整体式PLC:

将电源、CPU、I/O接口等部件都集中装在一个机箱内,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价格低的特点。

整体式PLC由不同I/O点数的基本单元(又称主机)和扩展单元组成。

基本单元内有CPU、I/O接口、与I/O扩展单元相连的扩展口,以及与编程器或EPROM写入器相连的接口等。

扩展单元内只有I/O和电源等,没有CPU。

基本单元和扩展单元之间一般用扁平电缆连接。

整体式PLC一般还可配备特殊功能单元,如模拟量单元、位置控制单元等,使其功能得以扩展。

小型PLC一般采用这种整体式结构。

2)模块式PLC:

将PLC各组成部分分别做成若干个单独的模块,如CPU模块、I/O模块、电源模块(有的含在CPU模块中)以及各种功能模块。

模块式PLC由框架或基板和各种模块组成。

模块装在框架或基板的插座上。

这种模块式PLC的特点是配置灵活,可根据需要选配不同模块组成一个系统,而且装配方便,便于扩展和维修。

大、中型PLC一般采用模块式结构。

3)叠装式PLC:

还有一些PLC将整体式和模块式的特点结合起来。

叠装式PLC其CPU、电源、I/O接口等也是各自独立的模块,但它们之间是靠电缆进行联接,并且各模块可以一层层地叠装。

这样,不但系统可以灵活配置,还可做得体积小巧。

2-12PLC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PLC具有高可靠性?

PLC主要特点如下:

1)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2)编程简单、使用方便;

3)功能完善、通用性强;

4)设计安装简单、维护方便;

5)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

PLC具有高可靠性,主要是它采用了一系列硬件和软件抗干扰措施:

1)硬件方面:

I/O接口采用采用光电隔离,有效地抑制了外部干扰源的影响;

对供电电源及线路采用多种形式的滤波,从而消除或抑制了高频干扰;

对CPU等重要部件采用良好的导电、导磁材料进行屏蔽,以减少空间电磁干扰;

对有些模块设置了联锁保护、自诊断电路等。

2)软件方面:

采用扫描工作方式,减少了外界的干扰;

设有故障检测和自诊断程序,能对系统硬件电路等故障实现检测和判断;

当由干扰引起故障时,能立即将当前重要信息加以封存,禁止任何不稳定的读写操作,一旦正常后,便可恢复到故障发生前的状态,继续原来的工作。

2-13PLC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

各指标的意义是什么?

PLC主要性能指标有:

1)存储容量:

用户程序存储器的容量。

2)I/O点数:

PLC可以接受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总和。

3)扫描速度:

PLC执行用户程序的速度。

4)指令的功能与数量:

编程指令的功能越强、数量越多,PLC的处理能力和控制能力也越强,用户编程也越简单方便,越容易完成复杂的控制任务。

5)内部元件的种类和数量:

元件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表示PLC的存储和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越强。

6)特殊功能单元:

特殊功能单元种类越多,功能越来越强,使得PLC控制功能日益扩大。

7)可扩展能力:

PLC可扩展能力包括I/O点数的扩展、存储容量的扩展、联网功能的扩展、各种功能模块的扩展等。

2-14PLC控制与电气控制比较,有何不同?

PLC控制与电气控制比较,不同之处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从控制方式上看,电气控制主要采用硬件接线方式,触点数量有限,控制系统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受到限制;

而PLC控制主要采用软接线方式,其控制逻辑以程序的方式存放在存储器中,系统功能可通过改变程序来实现,其“软继电器”的触点数量无限,PLC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好。

2)从工作方式上看,电气控制采用并行工作方式,而PLC采用扫描(串行)工作方式。

3)从控制速度上看,电气控制工作频率低,触点还会出现抖动,而PLC控制速度快,不会出现触点抖动的问题。

4)从定时和计数控制上看,电气控制容易受环境影响,定时精度不高,而PLC控制精度高,定时范围宽,修改方便,且不受环境影响。

5)从可靠性和可维护性上看,电气控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较差,而PLC控制寿命长,可靠性高,且具有自诊断功能,现场调试和维护方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