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元素》教案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08559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元素》教案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元素》教案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元素》教案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元素》教案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元素》教案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元素》教案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元素》教案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元素》教案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元素》教案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元素》教案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元素的概念。

  

(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2.2教学难点

  元素概念的形成。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元素周期表

  教学过程

  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简介”三部分内容。

  在前一课题中,学生已知道了原子的结构,本课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元素下了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而且容易与原子的概念混淆,教学时应注意两者的区别。

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要求学生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对于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必须会写、会读、会用。

  [复习提问]水在通电的情况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这个实验结论说明了什么?

  [追问]你还知道哪些物质含有氧元素,并把它们表示出来。

  [新课引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很多,可见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那么什么叫元素呢?

本课题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元素的知识。

  第1课时元素

  [提问]学习了原子的结构后,我们该如何给元素下一个定义才比较确切呢?

  [回答]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元素

  [讲解]定义:

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提问]元素指的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前面我们有等量关系: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那我们可不可以说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呢?

  [解答]尽管核外电子数从数量上等于核电荷数和核内质子数,但由于核外电子数在

  形成物质时会发生变化,原子会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下一节大家就会学到),所以定义元素时不能用核外电子数,只能用核电荷数或核内质子数。

  [提问]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是什么意思?

  [回忆]课本P69小注指出:

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原子指的是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叫做碳-12。

  [补充]除这种碳原子外,还有质子数为6而中子数不同的碳原子,所以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指的是核电荷数相同而核内中子数并不一定相同的一类原子。

  [过渡]搞清楚了元素的概念。

我们再来看元素有哪些特点。

  特点

  [讲解]由定义可知,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具体说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因为它是一个总称,所以它最大的一个特点是: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补充]既然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那么在用元素描述物质的组成时,只能说该物质由几种元素组成,而不能说该物质由几个元素组成。

  [活动]请同学们通过模型卡片的拆拆、拼拼,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变化过程:

  水→氢气+氧气

  氢气+氯气→氯化氢

  并思考: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否发生变化?

元素是否发生变化?

  在通过同学们讨论之后进行讲解: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变化,元素不发生变化

  元素分布:

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讲解]物质的种类很多,但是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并不多。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这一百多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差别很大。

(展示ppt)

  总结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其次是硅。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其次是铁。

  3、氢、碳、氮等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对较少。

  [讲解]了解一下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和介绍元素和人体健康的关系(PPT讲解)

  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元素举例:

“水里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或“水里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不能说“水是由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所组成的”。

  原子举例: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但不能说“一个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总结并板书]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在于:

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原子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

元素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元素的分类(根据元素名称的偏旁特点,我们将元素分成三类。

  稀有气体元素:

“气”字头

  金属元素:

“金”字旁(汞除外)

  元素周期表

  [讲解]元素周期表从横向和纵向来看:

  周期:

每一横行叫一周期,共7个周期。

  族:

每一纵行叫一族(其中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共16个族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讲解]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的意义及其本身的意义

  元素教案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的信息。

  1.元素符号的记忆及所表示的意义。

  2.组织本课题的活动与探究,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投影仪等。

  一、提出问题

  师:

现在社会在不断前进,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饮食讲营养、穿着讲天然,对于吃、用的东西,人们总喜欢问一句:

它的组成成分是什么?

目前,为健康劝人们补铁、补钙的广告随处可见,这里所说的“铁’’、“钙”指的是什么?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探索,世上万物最基本的组成成分是什么?

经过长期的努力,人们终于知道了自然千千万万物质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

那么,本节课就要来探讨这个问题。

  [提问]什么是元素呢?

元素和原子有什么区别?

谁能说一说?

  二、阅读讨论

  [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5~77页的有关内容,组织学生讨论,然后教师边讲解边小结。

  [讲解]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简单地说元素就足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质疑1]既然是氧原子为什么还称氧元素呢?

  [答疑]事实正是如此。

以氧原子为例,所有的氧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核电荷数)都是8,并且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我们把这一类的氧原子就称之为氧元素。

按照原子的核电荷数目进行分类,可以将所有的原子分为109类。

每一类原子叫一种元素,共有109种元素。

  [质疑2]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呢?

  [答疑]举个例子吧,把蔬菜称为元素,那么西红柿、茄子、土豆等就称为原子,蔬菜只可以论“种”不可以论“个”,同样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而原子既可以论“种”又可以论“个’’。

  [问题l]“乐百氏”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的成分如下(mg/L):

硒:

0.013,锶:

0.0596,锌:

0.00162,钠:

18.4,钙:

4.69,这里的硒、锶、锌、钠、钙是指元素还是指原子?

  生:

指元素。

  [问题2]下述化学反应中:

  反应物与生成物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

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分子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

但是元素不变。

例如H元素,即核内质子数为1的氢原子,不管在反应物水(H20)中,还足在生成物氢气(H2)中,H原子种类不变即H元素的种类不变。

  [问题3]元素可以采用统一的符种类即元素符号来表示,请问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什么?

从下表中你还可以总结出什么规律?

  [投影]-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

  [小结]

  1.从表中可以看出,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例氢元-H;

碳元素——C;

磷元素-P;

硫元素——S;

钾元素-K等。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例氯元素-CI;

钙元素——Ca;

镁元素-Mg;

铁元素-Fe等。

  2.从表中还可以总结出以下规律:

  (l)元素符号的中文名称与元素的类别存在一定的联系,例如,有“韦”字旁的是金属元素,例:

铁(Fe)、钡(Ba)、钠(Na)等;

有“石’’字旁是固态非金属元素,例:

碳(C)、磷(P)、硫(S)等;

有“气”字头的是气态非金属元素,例:

氢(H)、氧(O)、氖(Ne)等。

  

(2)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还可以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如“N’’表示氮元素,又表示氮元素的一个原子。

同学们,当你走进商店或超市,面对成百上千种商品,你要在尽快的时间内找到你所需的商品,你这时怎么办?

咨询吗?

还是看标志找到你所需的购物区?

对。

同学们说得对。

商店的东西都分门别类、有序的排放,使我们在短时间内买到所需的物品。

那么,我们今天要研究物质的构成者-IOO乡种元素的性质和用途,也需要把它们分门别类,有序地排列,科学家们经过探究原子的结构和性质后,将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就得到了元素周期表。

  [问题4]仔细观察附录中的元素周期表,思考一下,它有什么规律?

  (提示从横、竖、颜色的不同、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方面思考o)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形成书面小结,然后选择较好的同学,将规律展示,教师补充,最后作小结。

  1.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18个族(其中1,2,13,14,15,16,17为A族;

3,4,5,6,7,8,9,10,11,12为B族,18为0族);

  2.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了号,例如镁元素,它的核电荷数为12,镁元素的编号为12,即原子序数为12。

即原子序数的数值=原子核电荷数。

  3.从表中得知红色为金属元素,黄色为非金属元素;

  4.从表中可以查找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课后小结

  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

  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每种元素都用一个国际通用的符号来表示,例如氢元素-H;

氯元素-CI;

钙元素-Ca;

镁元素Mg等,这种符号叫做元素符号。

  3.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如,“N”既表示氮元素又表示氮元素的一个原子。

  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从周期表上查找某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的名称、号、核外电子数和相对原子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