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职工子弟第五中学届高三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10744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4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职工子弟第五中学届高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职工子弟第五中学届高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职工子弟第五中学届高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职工子弟第五中学届高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职工子弟第五中学届高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职工子弟第五中学届高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职工子弟第五中学届高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职工子弟第五中学届高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职工子弟第五中学届高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职工子弟第五中学届高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职工子弟第五中学届高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蒙古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职工子弟第五中学届高三Word文件下载.docx

《内蒙古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职工子弟第五中学届高三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职工子弟第五中学届高三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内蒙古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职工子弟第五中学届高三Word文件下载.docx

B.草原生物群落只有水平结构无垂直结构

C.除了图中所示成分外,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还缺少的是分解者

D.若猫头鹰的能量来自兔,来自食虫鸟,则增重1克,至少需要消耗草75克

7.下列分别与甲、乙、丙、丁四图相对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所示同种生物雌个体和雄个体携带AB基因的配子数目相等

B.乙图所示生物的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C.丙图中如果黑方格表示有病个体,那么所示W个体一定是该病基因的携带者

D.丁图所示生态系统内的食物链可达30条,图中10个种群可构成了一个群落

8.如图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的传递方向.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e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其唯一产物为蛋白质

B.如果a表示抗原,b表示吞噬细胞和T细胞,c为B细胞,则该过程为体液免疫

C.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形成感觉的场所在b处

D.如果该图中a与d、b与e均各为一个神经元,则兴奋在神经纤维d、e上传导是双向的,且兴奋传导方

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分)

9.(9分)下图是以洋葱为实验材料的有关实验示意图。

请回答问题:

(1)用洋葱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若正确操作,步骤A研磨前应向研钵中添加的试剂有。

层析过程中滤纸条上扩散最慢的色素是。

(2)用洋葱提取DNA时,研磨前向研钵中添加的洗涤剂的作用是。

鉴定DNA的实验过程中(需要、不需要)设立对照实验。

(3)若要观察到图中①现象,B步骤制片时应选用洋葱的为材料,用对染色体进行染色。

观察时,显微镜视野中处于细胞分裂的细胞最多。

(4)为了观察到图中②现象,如果选用紫色洋葱内表皮作为实验材料,应采取的措施是或。

10.(9分)线粒体和叶绿体是能量转换的重要细胞器。

请据图回答:

(1)叶肉细胞的胞间CO2至少需要跨层磷脂双分子层才能到达CO2被固定的场所,除此之外,参与光合作用暗反应的CO2还可能产生于叶肉细胞的__________。

(2)当叶肉细胞处于图II甲点状态时,可以发生图I中的哪些过程?

(用图中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__。

(3)当叶肉细胞处于图II中乙至丙段时,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

(4)当叶肉细胞处于图II丙点状态时,叶绿体内消耗的C02来自图I中________________过程。

(用图中字母表示)。

(5)图I物质A是。

如果在图II的乙点突然停止光照,短期内叶绿体内C3化合物的含量将会________________。

11.(10分)某种二倍体野生植物的花瓣有白色、紫色、红色、粉红色四种,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如图所示)。

研究人员将白花植株的花粉授给紫花植株,得到的F1全部表现为红花,然后让F1进行自交得到F2。

回答下列问题:

(1)亲本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授粉前需要去掉紫花植株的雄蕊,原因是,去掉雄蕊的时间应该是。

(2)F1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F2中白色∶紫色∶红色∶粉红色的比例为。

F2中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占。

(3)研究人员用两种不同花色的植株杂交,得到的子代植株有四种花色。

则亲代植株的两种花色为,子代中新出现的两种花色及比例为。

12.(9分)下图1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图2是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

分析回答:

(1)图1中,细胞①经图示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基因型是___________。

(2)图1中细胞③的名称是______,细胞⑤中有_________个DNA,可能不含X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__(填序号)。

(3)图2中,CD段可表示_______期,细胞④对应于图2中的_______段,可发生基因重组的是_________段。

(4)图2中出现GH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5分)空气中的微生物在重力等作用下,可以一定程度地沉降。

某研究小组欲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气中的微生物,以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

步骤如下:

①配制培养基(成分:

牛肉膏、蛋白胨、NaCl、X、H2O);

②制作无菌平板;

③设置空白对照组和若干实验组,进行相关操作;

④将各组平板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统计各组平板上菌落的平均数。

(1)培养基除为微生物生长提供水、无机盐外,还提供。

(2)该培养基中的成分X通常是,步骤②中常采用的灭菌方法是。

(3)步骤③中,实验组的操作是。

(4)将各组平板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过程中,平板应倒置,其作用是。

(5)若在调查中,某一实验组平板上菌落平均数为36个/平板,而空白对照组的一个平板上出现了6个菌落。

对该实验数据的正确处理的方法是,理由是。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C 

2.D 

3.A 

4.D 

5.D 

6.D 

7.B 

8.A 

9.

(1)6 

叶绿体基质 

线粒体基质 

 

(2)f 

ha 

(3)光照强度 

(4)h和b 

(5)丙酮酸 

升高

10.

(1)AB和ab 

(2)次级精母细胞 

③④

(3)有丝分裂后 HI FG 

(4)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

11.

(1)aaBB 

避免自花传粉 

雄蕊成熟之前(或花蕾期)

(2)AaBb 

4:

3:

6:

3/8

(3)白色和红色(或红色和白色) 

紫色:

粉色=1:

1

12.

(1)无水乙醇、CaCO3、SiO2(写全给分) 

叶绿素b

(2)溶解细胞膜 

需要

(3)根尖分生区 

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4)用适当的染色剂进行染色 

将视野调暗

13.

(1)碳源和氮源

(2)琼脂 

高压蒸汽灭菌法

(3)将各实验组平板分别放置在教室不同高度的位置上,开盖暴露一段时间

(4)既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又可以避免培养基中的水分过快的挥发

(5)不予采用 

实验操作中,发生了污染,数据不准确

【解析】

1.解:

A、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A错误;

B、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调查,B错误;

C、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可将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染成绿色,而细胞质染成红色,C正确;

D、绿叶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因此一般使用层析液来分离绿叶中的色素,D错误.

故选:

C.

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原理:

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RNA的亲和力不同:

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原理:

(1)叶绿体色素提取的原理: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所以,可以在叶片被磨碎以后用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2)色素分离原理:

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根据这个原理就可以将叶绿体中不同的色素分离开来.

3、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这类研究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4、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原理:

(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2)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

(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在酸性条件下,变成灰绿色.

本题考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等,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2.解:

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因此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A正确;

B、正常的细胞会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加而衰老,B正确;

C、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内mRNA的种类及含量不完全相同,C正确;

D、癌细胞膜外侧糖蛋白减少使癌细胞易于转移和扩散,D错误.

D.

1、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3、衰老细胞的特征:

(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

(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

(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

(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1)无限增殖;

(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

(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

本题考查细胞凋亡、细胞衰老和细胞癌变等知识,要求老师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

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

识记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分析】

本题考查遗传物质有关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解答】

A.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A错误;

B.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含有少量的DNA,B正确;

C.HIV的遗传物质是RNA,RNA中无T,C正确;

D.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在细胞质也有少量的DNA,因此肝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有DNA,D正确。

​故选A。

4.解:

①A蛋白质结构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①正确;

②C(包膜)的成分是磷脂双分子层,②正确;

③B(包膜子粒)在噬菌体上不存在,③正确;

④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灵长类动物属于传染源,④错误;

⑤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故在实验室中不能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病毒,⑤错误.

1、埃博拉病毒属于丝状病毒科,有包膜,非节段性,负链RNA病毒.

2、埃博拉病毒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病原体.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灵长类动物属于传染源.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病毒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病毒的结构,明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识记传染源的概念,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5.

试题分析:

A中,两副图都没有尖端,不能证明感光部位在尖端,A错误。

B中,光不能影响生长素在琼脂块中的运输,B错误。

C中,要证明生长素(IAA)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还需要设置生长素不能从形态学下端向上端运输,C错误。

D中,左边图胚芽鞘未生长,右边图生长了,可以证明生长素(IAA)能促进胚芽鞘生长,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6.解:

A、猫头鹰和食虫鸟只有捕食关系无竞争关系,A错误;

B、草原生物群落不仅有水平结构也有垂直结构,B错误;

C、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错误;

D、至少消耗草:

0.5÷

(20%)2+0.5÷

(20%)3=75(克),D正确.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能量具有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特点.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等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所学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7.解:

A、甲图所示同种生物雌个体携带AB基因的配子数目小于雄个体携带AB基因的配子数目,A错误;

B、乙图中相同形态的染色体均有三条,则所示生物的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B正确;

C、丙图可以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或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如果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W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如果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W个体携带致病基因,C错误;

D、丁图中,如果不同营养级之间均存在捕食关系,则食物链最多为5×

2=30条;

由于群落是一定自然区域内所以生物的总和,同种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缺少分解者,故图中10个种群不能构成一个群落,D错误.

B.

解答本题需这对每个选项逐项分析图解:

图甲中,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因此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单独一对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染色体组就是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并且形态、大小各不相同;

丙图首先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然后判断遗传方式;

丁图中由于每个营养级都具有多个种群,因此形成食物网.

本题考查了基因的分离定律、染色体组、遗传病以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析图能力、理解能力,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难度适中.

8.解:

A、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e为翻译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其产物为多肽链或蛋白质,A错误;

B、B细胞参与体液免疫过程,如果a表示抗原,b表示吞噬细胞和T细胞,c为B细胞,则该过程为体液免疫,B正确;

C、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b为神经中枢,可能是形成感觉的场所,C正确;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且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D正确.

A.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有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免疫调节、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反射弧的组成和功能等知识,细心梳理相关知识,然后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对各项做出正确判断.

本题较综合,考查了免疫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9.【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理解相关内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叶肉细胞的胞间CO2 

需要穿过细胞膜,叶绿体膜,一层膜是两层磷脂分子,共计六层磷脂双分子层。

CO2 

被固定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除此之外,参与光合作用暗反应的CO2 

还可能产生于叶肉细胞的呼吸作用,在线粒体基质。

(2)当叶肉细胞处于图II甲点状态时,甲点:

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线粒体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去向是h、a,氧气的去向是f,g。

(3)当叶肉细胞处于图II中乙至丙段时,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通过横坐标可知为光照强度。

(4)当叶肉细胞处于图II丙点状态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叶绿体内消耗的C02来自图I中h和b 

(5)图I物质A是丙酮酸 

如果在图II的乙点突然停止光照,导致光反应停止,ATP,[H],减少,短期内叶绿体内C3化合物的含量将会升高。

10.【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识记能力。

由图可知,①为间期、②为减一后期、③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④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⑤为有丝分裂的中期、⑥为有丝分裂的末期。

由②​细胞质均等分裂,可知该动物为雄性。

(1)图1中,可看出细胞①经图示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基因型是AB和ab。

(2)图1中细胞③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由图可知,细胞⑤中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可能有X或Y染色体,因此可能不含X染色体的细胞是③④。

(3)图2中,CD段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加倍,可知是有丝分裂后期,细胞④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因此对应图2中的的HI段,可发生基因重组在减一前期和减一后期,对应的是FG段。

(4)图2中出现GH段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

11.【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据图和题干信息可知,花瓣颜色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是:

白色(aa__)、紫色(A_bb)、红色(A_Bb)、粉红色(A_BB)。

(1)根据题干信息“将白花植株的花粉授给紫花植株,得到的F1全部表现为红花”,即白色(aa__)×

紫色(A_bb),子代全为红色(A_Bb);

可以判断出:

亲本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紫色为Aabb,授粉前需要去掉紫花植株的雄蕊,原因是避免自花传粉,干扰实验结果,去掉雄蕊的时间应该是雄蕊成熟之前(或花蕾期),否则会发生自交,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由

(1)可知,F1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F2中白色(aa__,比例为1/4)、紫色(A_bb,比例为3/4×

1/4=3/16)、红色(A_Bb,比例为3/4×

1/2=3/8)、粉红色(A_BB,比例为3/4×

1/4=3/16),即白色∶紫色∶红色∶粉红色的比例为1/4:

3/16:

3/8:

3/16=4:

3。

F2中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有纯合紫色Aabb、纯合粉红色AABB、所以的白色aa__,占F2比例为1/16+1/16+1/4=3/8。

(3)根据花瓣颜色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

白色(aa__)、紫色(A_bb)、红色(A_Bb)、粉红色(A_BB);

子代植株如果出现四种花色,亲代必须是白色(aa__)和红色(A_Bb),且基因型是aaBb和AaBb;

子代出现的四种表现型和比例是:

白色(aa__,比例为1/2)、紫色(A_bb,比例为1/2×

1/4)、红色(A_Bb,比例为1/2×

1/2)、粉红色(A_BB,比例为1/2×

1/4),新出现的表现型及比例是是紫色:

粉色=1/2×

1/4:

1/2×

1/4=1:

1。

12.【分析】

本题考查教材分组实验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

(1)用洋葱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若正确操作,步骤A研磨前应向研钵中添加的试剂有无水乙醇、CaCO3、SiO2。

层析过程中滤纸条上色素的扩散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2)用洋葱提取DNA时,研磨前向研钵中添加的洗涤剂的作用是破坏或溶解细胞膜,有利于DNA的提取。

鉴定DNA的实验过程中需要设立对照实验。

(3)若要观察到图中①(细胞的有丝分裂)现象,B步骤制片时应选用洋葱的根尖分生区为材料,用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对染色体进行染色。

观察时,显微镜视野中处于细胞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因为分裂间期所需的时间长。

(4)为了观察到图中②(质壁分离)现象,如果选用紫色洋葱内表皮作为实验材料,因为内表皮无色透明,故应采取的措施是用适当的染色剂进行染色或将视野调暗。

13.【分析】

本题结合探究实验过程,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微生物的数量测定、探究实验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培养基的成分、种类及作用;

掌握分离微生物常用的两种方法及操作过程;

掌握探究实验的原则,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1)培养基除为微生物生长提供水、无机盐外,还提供碳源和氮源。

(2)由于该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所以该培养基中的成分X通常是琼脂,步骤②中常采用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

(3)实验探究的是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其中自变量为不同高度,故需在教室不同高度下放置开盖平板。

同时,为了保证单一变量,需要保证开盖放置时间一致;

为了保证实验可靠,需要设置多个平行实验。

(4)将各组平板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过程中,平板应倒置,其作用是既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又可以避免培养基中的水分过快的挥发。

(5)在完全正确的操作情况下,空白对照组中不应出现菌落。

若出现菌落,说明操作过程中存在微生物污染,属于实验失误,所有实验数据均不应采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