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1三维目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17725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0.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必修1三维目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地理必修1三维目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地理必修1三维目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地理必修1三维目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地理必修1三维目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地理必修1三维目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地理必修1三维目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地理必修1三维目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地理必修1三维目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地理必修1三维目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地理必修1三维目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地理必修1三维目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地理必修1三维目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地理必修1三维目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地理必修1三维目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地理必修1三维目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地理必修1三维目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地理必修1三维目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必修1三维目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地理必修1三维目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必修1三维目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理必修1三维目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知道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3.太阳的外部结构和能量来源

【教学难点】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设计】多媒体资料库(电脑动画、录像如太阳能量来源录象、文字资料、图片如太阳黑子、耀斑、日珥、极光图)

地球的运动

教学目标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概念、方向、周期。

理解昼夜交替、四季的更替的原因和五带的划分的含义。

通过回顾人类天地观的发展过程,使学生理解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由近到远、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

  通过观察地球仪自转和公转的演示以及参与各项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思维和想象力,分析概括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等。

  本节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建立地球体的空间概念,锻炼空间思维和想象力的过程,是探索和发现自然规律、对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常识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的过程。

是对科学的探索和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时机。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从动态的角度研究地球的本质属性——地球运动。

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同地球在宇宙中的空间位置,特别是同太阳的空间位置分不开。

充分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及地理意义,是了解地理环境结构特点、揭示地理规律,解释自然地理现象的关键,也是学好以后各章节的基础。

本节内容都是重点,四季产生是难点。

但本节内容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很难直接感知,会使学生感到抽象。

  本节教材由“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地球公转和四季的产生”、“五带的划分”三方面基本内容组成。

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教材配置了11幅插图,三个“想一想”两个“读一读”一个“做一做”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入了解及增添学习情趣。

三方面知识互为联系。

其中空间概念的正确建立是关键。

空间概念的难点是地球公转,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

5的夹角,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产生了四季。

  由于知识点多,程度深,初一的学生,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处在起步阶段,最好是精讲,设计学生能直接参与的动手动脑的活动,使他们对空间充分感知,有利于空间概念的形成。

  教法建议:

  出发点:

为学生展现认识的过程和思路,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尽量使教学形式多样化。

  第一课时,首先介绍人类天地观的发展过程,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转入对地球运动规律的探讨。

“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通过观看演示,初步建立自转的空间概念,明确自转的方向。

实物演示和讲解提问相配合,通过对地球不同地点的昼夜更替的观察,理解周期和晨昏圈的概念。

通过现场对太阳高度的观测或指导课后做观测作业,加深学生对昼夜更替、太阳高度和地方时的理解。

通过举熟悉的自然和生活实例,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

  第二课时“地球公转和四季的产生”是难点,关键抓住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地轴的指示方向不变,从现象入手,通过观看演示,初步建立公转的空间概念,明确方向和周期。

设计让学生充当太阳和地球模拟“地球公转示意图”让他们用身心感受地球和太阳的空间位置关系。

体验地轴的倾斜,真正理解“二分二至”的含义,突破难点。

  第三课时“四季的产生”在前两节的基础上,通过复习,得出了同一地区接受的太阳光热不同,产生了四季。

“五带的划分”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填图并指图说明五带的名称及,划分的依据,通过五带的天文和气候特征,(有时间可做填表、填图,并做整章的练习)。

  本课也可以通过看录象、电脑课件、幻灯片强化巩固知识。

然后,总结归纳。

 

教学设计示例

  关于“地球自转”的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2.使学生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

教学重点:

  1.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2.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

教学难点:

晨昏线的概念。

教学媒体:

手电、地球仪、一块泡沫塑料、一支铅笔、量尺、一段塑料绳、两个夹子。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组成;

掌握地壳、地幔、地核的基本特征;

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的密切关系及主要特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内部构造图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明确地壳与岩石圈的范围、软流层的位置;

运用比较法学习内部和外部圈层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及地球外部的各个圈层之间相互联系,认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通过地震波的应用认识到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通过探索地球内部物质培养科学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运用图表说明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两个不连续面及地壳、地幔、地核的特征。

(2)、用图归纳地球的外部圈层及其特点

难点

(1)、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与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

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辅助教学、地球内外部圈层结构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从容说课

本节主要包括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大气水平运动三部分内容。

应重点分析讲解三个内容:

①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此处可补充大气组成部分的内容;

大气受热过程环节过多,且都有一个专业名词(如大气吸收等,由此产生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过多的环节及环节的前后顺序与过多的名词造成学习困难,应利用图示帮助理解。

②热力环流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可通过多媒体演示分析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第一章内容,理解太阳辐射在纬度间分布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并归纳学习思路,热力环流形成的因果关系正确的顺序是:

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冷却(气温差异是原因)→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空气垂直运动是气温差异的结果)→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水平气压梯度是空气垂直运动的结果)→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③说明三个力与风的因果关系,讲解近地面风向的确定方法,因为地转偏向力的概念比较抽象,它对大气运动方向的影响就成了难点,要强调在大气运动的方向上偏转。

还要在热力环流原理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如城市热岛、海陆风的介绍,对于热力环流的存在和原理是非常有力的说明和证实。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即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使学生能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能阐述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大气热力环流等基本原理。

3.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能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且能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讨使学生理解“太阳暖地面、地面暖大气、大气还地面”的原理。

2.利用图表分析归纳“温室效应”。

3.通过实验活动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

4.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对“风的形成”的理解,学会在等压线图上判断某一地的风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2.分析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3.近地面风向确定方法。

●教学难点

1.大气受热过程。

2.热力环流。

3.地转偏向力对大气运动方向的影响。

●教具准备

课件、投影仪、讲义及补充材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

主要内容包括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本节课教材在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教学中应强调三个方面:

①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是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不仅是上节课“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等知识的延伸、综合和运用,也是学习和探讨“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要注重通过“活动—思考—理解—形成结论—实验制作或实践验证”的形式,引导探究学习。

既注重让学生理解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是最主要的成因,更强调让学生能够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并具备绘图说明其分布规律的能力。

在学生熟练掌握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后,进一步阐明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发生的季节移动规律。

②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季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

主要阐述在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下,尤其是像北半球在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影响下,在海陆相间的纬度地带原本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破坏,变成了块状分布,形成了冬夏不同的气压中心,北半球尤为明显。

使学生认识到地球上高低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对我国以及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很大的影响。

教材以最典型的东亚气候为例说明了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③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以案例的形式,通过三种气候类型即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三个案例分析说明了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阐明大气环流这种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是形成气候的重要因素,在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

旨在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

本节难点较多,如:

在30°

纬度的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极地东风与中纬西风相遇时气流运动规律,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季变化规律,亚欧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而西岸受气压带、风带影响的原因,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等,应利用实验演示、多媒体演示、图示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1.指导学生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并培养和提高学生绘制原理形成示意图的地理技能。

2.运用海陆热力差异原理进行解释,加强学生对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分布的理解。

3.使学生理解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通过三圈环流模拟演示,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2.通过对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影响的两图示的对比分析,让学生读图思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和原因。

3.利用成因分析法引导学生探究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机制。

1.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2.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季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

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三圈环流示意图的绘制与理解。

特别是低纬环流圈中高空气流在30°

的纬度处的运动规律,极地东风与中纬西风相遇时气流运动规律,内容较抽象,一般学生较难理解。

2.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季变化规律。

3.亚欧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而西岸受气压带、风带影响的原因。

4.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教具准备图表、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公开课教案

【课题】常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低气压与高气压系统)

【年级科目】高一年级地理科

【课型】新课型

【授课时间】第14周星期三第2节

【课时安排】一课时

【授课者】闫锋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冷锋、暖锋的特点,以及它们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状况。

(2)掌握低气压(气旋)系统与高气压(反气旋)系统的特点、对天气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有关示意图(冷锋、暖锋、气旋、反气旋),训练学生读图用图能力。

(2)通过掌握冷锋、暖锋的形成特征,学会分析现实生活中与锋面活动有关的天气变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识、改造自然的意识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2)破除封建迷信,偶发的、突发的一些自然灾害都是自然现象,决非神灵鬼怪所驱使。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锋面系统、气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

锋面过境时,天气的变化过程。

读图法、讨论法、讲授法

投影仪、冷暖锋面图、气旋天气图

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

吴旭明戴埠高级中学

知识要求:

1.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和一般规律。

2.明白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能力培养:

应用综合分析法分析气候变化原因。

情感教育:

了解气候变化的历史和趋势,掌握气候变化的规律,采取适当的措施,规范自身的行为,抗御异常气候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

【教材内容分析】

气候是对长期以来天气变化规律的综合概括,所以在完成“常见天气系统”教学之后安排气候的内容。

本节内容从气候的变化开始引入内容,并对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作分析,找出适应对策。

气候对本章前几节内容具有总结性的意义。

气候的变化及可能带来的影响和适应对策。

理解气候是不断变化的。

教学设计:

创设意境——识读地图——析疑练技——总结反馈

学法指导:

在指导下自学,读图中探索,练习中巩固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一、课标的要求

课标中对本节的要求是“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分析这条标准,与旧教材的教学要求有些不同,要注意把握如下几点:

1、旧教材一般将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分为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

“标准”并不要求对水循环作这样的划分或出现三种循环的概念,而是要求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三种循环的过程和环节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

2、教学重点应引导学生通过绘图方式加深理解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与环节。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对水循环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的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联系起来;

水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

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知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等。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先阐述水圈的概念与构成,接着说明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互补的关系,从而引出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其中教材所附的读图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分析陆地水之间相互转化补给的关系。

活动题让学生结合水循环原理去分析说明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2、教材中出现了三种水循环的概念,与“标准”要求不大符合,教学中对这部分内容要淡化。

三、教学目标

  1、 

  

(1) 

了解陆地水体的各种类型以及各种水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了解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淡水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

  

(2) 

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以海陆大循环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2、 

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通过学习水的若干运动转化、更新规律,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

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陆地水体的有关知识,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通过水循环运动的学习,认识自然界水的动态平衡,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四、教学重点

1.认识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2.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

3.分析洋流对地理环节的影响。

五、教学难点

1.水循环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洋流的分布规律。

六、教学方法

1.小组式讨论法;

2.多媒体教学法;

3.读图分析讨论法;

4.案例分析法;

5.启发式讨论法;

6.自主学习法。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课标要求:

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分布模式。

教材分析:

1、先给学生洋流的概念以及洋流按照性质的分类,接着说明洋流的主要成因与盛行风有关。

并结合风带与洋流模式图总结和归纳了洋流的分布规律。

最后,给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冬季分布图,让学生读图思考的问题主要涉及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原因。

2、教材的顺序和要求与课标要求、学生认识规律有矛盾的地方,需要重组教学的顺序。

[知识与技能]

1、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说明风海流的形成原因;

2、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分布模式;

3、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气压带和风带图的对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对比能力。

2、通过展示和分析洋流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洋流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2、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精神。

1.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2.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演示世界洋流的形成、分布和影响等。

2、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交流互评。

充分利用教科书搭建的平台,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问题有更深的认识。

通过合作和交流,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

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设计

晋江市南侨中学地理组黄向标

一、课标以及课标分析

1、课标要求:

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2、课标分解:

①什么是水资源?

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标准是什么?

②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③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各怎样影响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④水资源数量、质量如何对人类的生产活动产生影响⑤如何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来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水资源的概念和衡量水资源的具体指标;

②、运用图表说明我国和世界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③、说明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④、了解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②、通过案例分析和活动设计,培养学生思维方式,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的求知精神。

③、通过开展小组合作作业,倡导合作探究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树立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观点;

②、增强学生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及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

难点:

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教学法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手段

多媒体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教材分析

通过前三章内容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地球的运动规律和圈层结构,知道了地球上最富动力的两大因子——大气和水。

本章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懂得大气和水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两大主要动力。

当然,自然科学和哲学总是相通的,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不仅有外力作用,内力作用才是最根本的。

本章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说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塑造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所以在教学时,选择了学生熟知的图片和例子,以及精选的视频材料来演示,使学生增强感性认识,以更好的理解比较抽象的地理原理。

而今天要讲的第一节,是本章的总论,全面剖析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主要有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类。

从能量来源、表现形式、作用速度及地表形态的影响等方面阐述内力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实例具体说明内力作用的速度不同,对地表形态造成的影响也不同;

从发生条件、能量来源和作用方式等方面阐述外力作用,运用学生熟知的例子说明不同方式的外力作用彼此之间的关联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从两个层次说明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

第一个层次:

每一类岩石的形成过程及其牵涉的内、外力作用。

第二个层次:

各类岩石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地壳物质循环是内、外力作用共同促使的、内力作用产生了地表的高低起伏,形成了地表的基本格局,而外力作用则总是减小地表形态的高低起伏。

按照课标的要求,重在地表形态变化原因的分析,以使学生从两方面认识地表形态。

一方面以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地表形态一直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另一方面以综合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内力造就了地表形态的骨架,外力是对地表形态骨架作再塑造;

我们所见到的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

同时,学会分析常见地表形态及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内力或外力)。

基于这样的要求,教学时就没有将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或各种类型的地貌作全面系统的介绍,而是举例加以分析。

高中地理新教材知识条理清晰,内容丰富详实,是使学生们“获得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目的的具体体现。

因此,教学中应该避免照本宣科,让地理课堂成为学生们通过积极参与来获得知识和认识自然发展规律的一个平台。

知识目标:

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内外力和表现形式,内外力的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并且要了解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能力目标:

重在培养学生运用图表资料分析、表达地理事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实现让学生确立矛盾对立统一的思想。

让学生了解地表形态的形成和发展,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并且认识地表形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需要学生全面理解内外力作用以及二者对地表形态的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