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题库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20833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4.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遗传题库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遗传题库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遗传题库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遗传题库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遗传题库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遗传题库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遗传题库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遗传题库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遗传题库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遗传题库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遗传题库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遗传题库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遗传题库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遗传题库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遗传题库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遗传题库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遗传题库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遗传题库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遗传题库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遗传题库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遗传题库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遗传题库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传题库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遗传题库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这一试验结果涉及的遗传方式是()

A.互补效应B.显性上位C.抑制基因D.隐性上位

7.父母双方的血型均为A型,其孩子有3/4为A型、1/4为O型,双亲基因型为()

A.IAi×

IAiB.IAIA×

IAIAC.IAi×

IAIAD.IAIB×

IAIB

8.人类成骨不全是显性遗传病,杂合体患者可以同时又多发性骨折、蓝色巩膜和耳聋等症状,也可能只有其中一种或两种临床表现。

像这样的个体间基因表达的变化程度成为()

A.外显率B.表现度C.遗传力D.育种值

9.在AAbbCC×

aaBBcc的杂交中,F2代的纯合隐性个体的比率是()

A.1/8B.1/16C.1/32D.1/64

第四章连锁与交换定律

1.在链孢霉中,如果一个基因显示2/3的M2频率,将出现AAaaAAaa型子囊的比例是()*不包括颠倒的aaAAaaAA型。

A.2/3B.1/6C.1/3D.无法确定

2.在蛾子中,黑体(b)对正常体色(b+)为隐性,紫眼(p)对正常眼(p+)为隐性,一个双杂合体雌蛾与一紫眼黑体雄蛾杂交,其子代为91完全正常:

9正常体色紫眼:

11黑体正常眼:

89黑体紫眼,从这个资料看,这两基因有无连锁关系()

A.连锁10个图距B.连锁20个图距C.连锁5个图距

D.连锁90个图距E.不

3.有一杂交CCDD×

ccdd,假设两位点是连锁的,而且距离为20个图距单位,F2代中ccdd基因型所占的比例是()

A.1/16B.1/4C.0.16D.0.20E.上述答案均不对

4.一种果蝇经几次人工杂交后,已知各位点间的图距是A—B=10m.u.,A—C=20m.u.,A—D=25m.u.,B—C=30m.u.,B—D=15m.u.若以这些数字绘图时位点间正确是顺序是()

A.DCBAB.DBACC.CADBD.ACDB

5.在子囊菌纲的脉孢霉中,减数分裂的产物都保存在一个子囊中,所以能对某一位点进行着丝点作图。

然而,由于某种原因,不会见到位点与着色粒的距离大于()

A.25m.u.B.33.3m.u.C.50m.u.D.66.7m.u.

6.下面有关链孢霉遗传的叙述哪句正确()

A.对于任意位点,它与着丝点的距离决定于第二次分裂分离的频率

B.已知观察到有非亲二型子囊出现的事实,证明了交换发生在减数分裂四线期

C.为了确定某一位点与着丝点间的距离,必须了解PD、NPD、和T型子代的频率

D.以上答案都对

7.已知基因A和B都是X连锁的,下列何种杂交所得的子代能确定位点间的重组率(假定雄性是异配性别,而且两性别均可发生交换)()

A.雌AB/ab×

AB/Y雄B.雌Ab/aB×

ab/Y雄

C.雌ab/AB×

Ab/Y雄D.上述各种杂交都不对

第五章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1.当母亲的表型是Orh-MN,子女的表型是ORh+MN时,则其父亲的表型为()

A.ABRh+MB.ARh+MNC.BRh-MND.Orh-N

2.人类成骨不全是显性遗传病,杂合体患者可以同时又多发性骨折、蓝色巩膜和耳聋等症状,也可能只有其中一种或两种临床表现。

像这样的个体间基因表达的变化程度称为()

A.外显率B.表现度C.遗传力D.育种值

3.造成46,XX男性和XO男性的可能原因是()

A.X和Y发生交换,X染色体上带有睾丸基因B.常染色体的雄性基因占优势C.上述答案都正确D.上述答案均不正确

4.果蝇中,朱砂眼属于X连锁隐性遗传,若朱砂眼雌蝇与正常眼雄蝇杂交,下述哪句话正确()

A.F1代中所有的雄蝇都为朱砂眼,F2代中没有一个是朱砂眼

B.由于朱砂眼是隐性性状,F1代都表现正常

C.在F2代的两种性别中,各有一半朱砂眼,一半正常眼

D.F2代的朱砂眼﹕正常眼=1﹕3

E.上述答案有一种以上是正确的

5.关于果蝇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下列叙述哪句正确()

A.它们在减数分裂时,彼此配对B.它们属于异形染色体

C.它们决定了果蝇个体的性别D.上述答案都对

6.人类细胞中的巴氏小体数目是()

A.细胞内X染色体数减一B.细胞内X染色体数加一

C.细胞内X染色体数D.每个雌性细胞中有一个,雄性细胞中没有

7.有一对夫妇,他们的父亲均为色盲患者,而他们的表型正常,则他们的儿子患色盲的概率是()

A.50%B.25%C.12.5%D.33.3%

8.蜜蜂中,母蜂(蜂王)为2n=32,是正常可育的,工蜂也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2n=32),但它们是不育的,其原因是()

A.由于决定育性基因的突变B.由于精子的败育

C.由于幼虫发育时,营养状态不同D.由于孤雌生殖

9.果蝇性别决定于()

A.性染色体XY的比例 B.X染色体与染色体组的比例 

C.Y染色体与常染色体的比例 D.Y染色体

10.色盲是X连锁隐性遗传,一个表型正常的女人(其父亲是色盲)与一个视觉正常的男人结婚,你认为他们的儿子是色盲的概率是()

A.100%B.75%C.50%D.25%

第六章细菌与噬菌体遗传

1.下列有关细菌遗传学的叙述哪句正确()

A.细菌染色体大多都是环状染色体

B.Hfr×

F–杂交时,几乎所有的F–菌株都变成了Hfr菌株

C.细菌内含有许多附加因子,它们并不与环状染色体结合,这种因子称附加体

D.上述答案都对

2.转化时,供体菌a+b+c+可给受体菌a-b-c-提供DNA,假定这些基因是紧密连锁的,顺序为abc,它们很容易一起遗传,那么下列何种转化类型出现的最少()

A.a-b+c-B.a+b-c+C.a+b+c+D.a-b+c+

3.假设用两种噬菌体(一种是a-b-,另一种是a+b+)感染E.coli,然后取其裂解液涂布培养基,得到以下结果a+b+=4750,a+b-=370,a-b+=330,a-b-=4550,从这些资料看,a和b间的重组率多大?

()

A.70%B.12.8%C.7%D.15%

4.Griffith发现,在活的无毒菌液中加入死的有毒性细菌,然后感染家鼠,结果家鼠很快死亡,并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性细菌,那么细菌经历了何种过程才有此现象?

A.转导B.易位C.转化D.接合

5.Griffith利用R和S型肺炎链球菌所做的工作说明()

A.从死亡的噬菌体内得到的遗传物质,可转化到活性菌中去

B.DNA是遗传物质

C.DNA是双链分子

D.蛋白质合成是由DNA控制的

6.E.coli的一个基因型为a+b+c+d+e+,Strs的Hfr菌株与一个基因型为a-b-c-d-e-Strr的F-菌株杂交了30min后,由链霉素处理,再从存活的受体菌中选取出e+类型的原养型,其他+基因的频率为a+70%,b+没有,c+85%,d+10%,它们与供体原点的相对位置是()

A.bdacB.dbacC.abdcD.cbad

7.细菌中丧失合成某种营养物质能力的突变型,称为()

A.营养缺陷型B.原养型C.野生型D.接合型

8.携带有一个自主状态的F因子的菌株用()

A.F+表示B.F-表示C.Hfr表示D.F′表示

第七章数量性状遗传

1.假如一个性状是呈数量遗传的,但遗传力等于零,那么它:

A.确实是不遗传的

B.可能是在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个体中观察到的

C.没有受到环境的影响

D.是一种没有基因参与的表现型

2.估计狭义遗传率时,由2VF2-(VB1+VB2)计算所得的是()

A.加性方差值B.显性方差值C.遗传方差值D.环境方差值

第八章遗传物质的改变

(一)——染色体畸变

1.某植物体细胞内只有一套染色体,所以它是()

A.缺体B.单价体C.单体D.一倍体

2.倒位片段不包含着丝粒的一次倒位为()

A.臂间倒位B.独立倒位C.臂内倒位D.包含倒位

3.下列“——”左边是染色体突变事件,右边是其遗传效应,请选最正确的一组()

A.重复——基因作用的剂量效应;

缺失——拟显性;

易位——假连锁;

倒位——交换抑制突变

B.重复——拟显性;

缺失——基因作用的剂量效应;

倒位——交换抑制突变

C.重复——基因作用剂量效应;

易位——交换抑制突变;

倒位——假连锁

D.重复——基因作用的剂量效应;

缺失——假连锁;

易位——拟显性;

第九章遗传物质的改变

(二)——基因突变

1.转换和颠换发生的比例()

A.1:

1B.2:

1C.1:

2D.2:

3

第十章遗传的分子基础

1.DNA合成时,起主要作用的酶是()

A.DNA聚合酶ⅠB.DNA聚合酶ⅡC.DNA聚合酶ⅢD.DNA连接酶

2.曲霉菌中,曾经发现许多需要腺嘌呤的营养缺陷型,其中ad16和ad8两个缺陷型突变位点在第一条染色体上,如果它们位于同一个顺反子内,那么()

A.反式杂合体(ad16+/+ad8)表型为突变型;

顺式杂合体(ad16ad8/++)表型为野生型

B.反式杂合体(ad16+/+ad8)表型为突变型;

顺式杂合体(ad16ad8/++)表型也为突变型

C.反式杂合体(ad16+/+ad8)表型为野生型;

顺式杂合体(ad16ad8/++)表型为突变型

D.反式杂合体(ad16+/+ad8)表型为野生型;

顺式杂合体(ad16ad8/++)表型也为野生型

3.在原核生物中,下面哪种RNA不经加工就有活性()

A.mRNAB.rRNAC.tRNAD.所有RNA

4.真核生物DNA复制速度比原核生物的

A.慢B.一样C.快D.不一定

第十一章突变和重组机理

1.若发生下列情况的突变。

哪种突变对肽链的合成影响最大()

A.在mRNA的3′端产生终止密码B.在mRNA的5′端产生终止密码

C.在mRNA的中间产生终止密码D.在mRNA的中间发生碱基替换

第十二章细胞质遗传

1.下列那种类型属于草履虫放毒型()

A.kk+KappaB.KK+Kappa

C.KKD.kk

第十三章遗传与个体发育

1.由于母体中核基因的某些产物积累在卵细胞的细胞质中,使得个体的表型受母亲核基因组中基因的控制的现象即()

A.母性遗传B.母性影响C.持续饰变D.感染遗传

四、判断对错:

1.染色体组型分析主要就是拿所要分析的多倍体的种和比它倍数性低的种杂交,然后观察杂种减数分裂时染色体的配对情况。

()

2.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交换和细胞中观察到的交叉现象是先交叉后交换。

3.在正常的情况下,50个卵母细胞将产生200个成熟的单倍体卵。

4.减数分裂是在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特殊有丝分裂。

5.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仅具有1个DNA分子。

6.核小体是随着DNA复制过程同时装配的。

7.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具有2个DNA分子。

8.生物的生殖细胞都是单倍性的。

1.具有MN血型的一对夫妇,所生子女的血型应与父母相同。

2.杂交是增加变异组合的主要方法,所以育种上常常应用这种方法。

()

3.一个成熟的卵细胞中有36条染色体,其中18条一定是来自父本。

4.如果+ba+和++ab都表现为野生型,说明a和b属于不同的基因。

5.高等生物上下代传递的是基因,而不是基因型。

6.发生基因互作时,不同对的基因间不能独立分配。

7.测交等于回交,因此回交也等于测交。

8.复等位基因只存在于种群里,在同一个体中只能存在一组复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

9.一般情况下基因型相同表现性不一定相同,基因型不同表现性都可能相同()

10.显性和隐性是等位基因不同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之一,上位和下位则是非等位基因之间相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异位显性现象。

11.遗传是指子代的性状必须和亲本相似,例如红花植株的后代都是红花。

1.一种生物的连锁数目总是同它的细胞染色体数是一致的。

2.实际双交换值越大,说明基因间交换的干扰就越小。

3.重组并非始终是交互的,在一个减数分裂的4个产物中,不一定总是2:

2分离的。

4.在链孢霉杂交中凡属于MⅡ分离的不一定都是染色单体转换的结果。

5.一对等位基因在MⅠ减数分离时,说明发生了交换。

6.两个单交换百分率的乘积等于理论双交换率。

7.进行链孢霉着丝粒作图时,测得基因A/a与着丝点之间的图距为10个图单位,说明在分析过的子囊中有20%的交换型。

8.配子总体中有5%发生了交换,则重组率为10%。

9.具有三个连锁基因的杂合体雄果蝇,测交后代只有两种表现型。

10.二倍体生物连锁群的数目与染色体的对数是一致的。

换句话说,有n对染色体就有n个连锁群。

1.对人类来说,少一个性染色体的影响比多一个性染色体的影响要大些,所以XO个体远比XXY个体少见。

2.雌性哺乳动物间期核中的性染色质体就是失活的X染色体,失活的X染色体上的基因都是不起作用的。

3.在XY型性别决定中,凡含异型性染色体的个体均为雄性。

4.近亲繁殖导致隐性基因纯合,而显性基因却一直处于杂合状态。

5.近亲繁殖能够增加杂合基因型的频率。

6.雄果蝇和雄蚕的连锁基因在形成配子时都不能产生重组体。

7.人类的Y染色体上不带任何基因,因此XY染色体间不能配对。

8.表型与性别有关的性状,其基因不一定都位于性染色体上。

9.两只芦花鸡交配,后代有半数的母鸡为非芦花鸡,说明亲本公鸡是杂合体。

10.X染色体数与常染色体组数之比称性指数,所有XY型生物都由性指数的大小决定性别的状态。

1.转导与转化不同之处,在于转导是以噬菌体为媒介。

()

2.中断杂交技术可用于精确确定细菌染色体DNA上任何基因间的距离。

3.利用单体进行基因定位时,正常2倍体与单体杂交,子代中成单的那条染色体一定来自单体亲本。

4.F′因子是从Hfr细胞中不准确地切除F因子时产生的。

5.转化和转导在进行细菌遗传物质重组的过程中,其媒介是不同的,前者是噬菌体,后者是细菌的染色体。

1.采用同一性状,在同一环境条件下获得的数据估算遗传力,即使是用不同方法其值一定相同。

2.杂种优势的强弱与两亲体遗传差异的大小成比例。

3.果蝇的平衡致死品系,只能用于检测果蝇第二染色体上的突变。

4.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F1在生活力、繁殖力、抗性等方面都超过双亲平均值,甚至超过高亲值的现象。

5.外表相同的个体,有时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后代,这主要是由于外界条件影响的结果。

1.相互易位杂合体自交子代将得到50%的易位杂合体。

2.倒位区段涉及着丝点是臂间倒位,不涉及则是臂内倒位。

3.部分二倍体中发生单数交换,才能产生遗传的重组体和片段。

4.在同源三倍体中,每个同源组有三条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它们相对应的区域都彼此联合在一起,形成三价体。

5.在倒位杂合体中,不论着丝点在倒位环内,还是在倒位环外,如果圈内发生交换,都会大幅度降低倒位环内的基因重组。

6.易位杂合体会导致半不育性,产生半不育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相邻式分离和交替式分离的机会大致相似引起的。

7.倒位杂合体产生的大多数含交换染色单体的孢子是败育的,这是造成倒位杂合体育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8.具有染色体畸变的个体一定有临床症状。

9.重复携带者形成正常配子的概率是1/6。

10.双着丝粒染色体可以通过有丝分裂稳定传递。

1.在自然状态下的自发突变多是隐性突变,并多是有害的。

2.亲缘关系较近的物种,往往会发生同种类型的基因突变。

这种现象称基因突变的重演性。

3.正突变和回复突变的频率一般是相同的,都非常低。

()

4.果蝇的平衡致死系,只能用于检测果蝇第二染色体上的突变。

5.由碱基替换形成的密码子,都会引起突变。

6.重组修复的主要作用是将DNA损伤部位除去,使DNA恢复正常。

7.在果蝇的CLB品系中,雌雄比例1﹕1,是正常的性比例。

8.突变子是诱导基因突变的物质。

9.遗传变异的原因是突变,因此,没有突变也就没有遗传变异。

1.真核生物转录的mRNA多数要去掉内含子才可有活性。

2.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是多复制子。

3.生物的复制方式有多种,通常是双向进行的,但滚动式复制却是单向的。

4.DNA是遗传物质,而RNA不是遗传物质。

5.基因组DNA复制时,先导链的引物是DNA,后随链的引物是RNA。

1.各种生物转录水平的调控虽方式多样,但基本方式同乳糖操纵子类似。

2.紫外线和电离辐射所引起的损伤都可以被修复,许多化学诱变剂引起的损伤也能被修复。

3.亚硝酸和烷化剂是有效的诱变剂,它们的作用方式是改变DNA的化学结构,引起转换或颠换。

4.光修复是取代损伤部位,暗修复是越过损伤部位,重组修复是就地修复。

5.化学诱变同各种射线一样即能引起基因突变又能引起染色体结构的变化。

1.核外遗传是指细胞以外的任何细胞成分所引起的遗传现象。

2.花粉的育性直接受花粉本身的基因控制,这种不育类型称为配子体不育。

3.母性遗传和母性影响,是一种概念的两种不同的说法。

4.线粒体DNA和叶绿体DNA都是不依赖于细胞核的,能进行自我复制、转录、翻译的独立的遗传物质。

5.线粒体DNA都是环状双螺旋结构,但线粒体DNA没有独立性,不具备自己的表达系统。

1.对于一个雄性不育的植株,授予正常的花粉,后代也不一定都能恢复育性。

2.大量的DNA并不足以形成一个复杂的生物;

要形成一个复杂的生物,基因组中含有足够数目的不同基因是必需的。

3.椎实螺的螺壳旋向是由母体的基因型而不是表现型所决定的。

4.用玉米雄性不育植株和对育性恢复的植株杂交,后代全为可育。

5.核质基因互不影响,分别控制各自的性状。

6.椎实螺的外壳旋转方向是属于母性影响的遗传现象。

7.对恢复系的改良中,唯一的方法,就是利用回交转育法。

8.由核基因决定的雄性不育系,没有相应的保持系。

9.花粉的育性直接受本身的基因型控制,这种不育类型称为孢子体不育。

10.当核质互作不育株,同正常可育株杂交时,子代可能全部为可育株,也可能全部为不育株。

11.植物的雄性不育有两种类型,一是核基因型,另一是细胞质型,而核基因型决定的雄性不育系无法找到相应的保持系。

12.在高等生物中,只有胚胎细胞才具有全能性,高度分化的细胞都不具备全能性。

第十四章群体遗传学基础

1.杂合体通过自交,后代群体逐渐趋于纯合,杂合体所占比例逐渐减少,最终完全消失。

2.纯系内,基因型是高度纯合的,变异只是环境影响的结果,所以进行选择是无效的。

3.在一个大群体中,只要进行随机交配,那么该群体就可以达到平衡。

4.自交对显性基因的纯合作用大于对隐性基因的作用,所以群体中显性基因所决定的性状占有的比例大。

5.杂合体通过自交,后代群体的遗传组成迅速趋于纯合,每自交一代,杂合体所占的比例即减少一半。

五、简答题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遗传、变异,二者的关系如何?

1.简述细胞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2.简述细胞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3.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什么不同?

4.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有何最基本的区别?

以最简要方式指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减半的原因?

1.显性现象的表现有哪几种形式?

显性现象的实质是什么?

2.何谓上位?

它与显性有何区别?

举例说明上位的机制。

3.一只白色豚鼠和一只黄色豚鼠交配,所有后代都是奶油色。

F1相互交配,F2出现32只白色,66只奶油色,30只黄色,豚鼠肤色是怎样传递的?

写出亲本、F1和F2的基因型。

4.小麦毛颖基因P为显性,光颖基因p为隐性。

写出下列杂交组合的亲本基因型。

(1)毛颖×

毛颖,后代全部毛颖;

(2)毛颖×

毛颖,后代3/4毛颖:

1/4光颖;

(3)毛颖×

光颖,后代1/2毛颖:

1/2光颖。

5.小麦无芒基因A为显性,有芒基因a为隐性。

写出下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