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轴卷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发的年代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21593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5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轴卷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发的年代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压轴卷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发的年代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压轴卷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发的年代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压轴卷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发的年代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压轴卷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发的年代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压轴卷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发的年代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压轴卷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发的年代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压轴卷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发的年代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压轴卷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发的年代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压轴卷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发的年代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压轴卷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发的年代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压轴卷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发的年代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压轴卷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发的年代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

《压轴卷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发的年代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轴卷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发的年代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压轴卷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发的年代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

A.青瓷B.白瓷C.唐三彩D.青花瓷

7.唐朝对陶瓷业有“南青北白”之说,其著名的产地各是

A.越窑、邢窑B.越窑、定窑C.汝窑、邢窑D.汝窑、定窑

8.“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下列与唐高祖有关的是( )

①开通运河 ②统一全国 ③长安称帝 ④重用魏征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9.唐诗往往折射了时代特征。

下列诗句直接反映唐玄宗时社会经济盛况的是

A.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篷壶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10.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南水北调

C.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

11.明皇李隆基“以姚崇、宋璟为相,廓清武后则天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至民夜户不闭,道不抬遗。

遂达臻全盛。

”这里“明皇”所创造的治世是指()

A.文景之冶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

12.《贞观政要》记载:

太宗谓侍臣曰:

“守天下难易?

”侍中魏征对曰:

“甚难。

”太宗曰:

“任贤能、受谏诤,即可,何谓为难?

”(太宗)又谓(太子)曰: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所反映的唐太宗的治国策略有

①吸取隋亡教训

②任用贤才

③虚心纳谏

④完善三省六部制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3.隋文帝杨坚是西方人眼中最伟大的中国皇帝,被尊为“圣人可汗”。

下列叙述中能够说明其“伟大”的是

①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②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

③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④厉行节约

⑤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14.唐朝时期造型美观、釉色绚丽,被誉为世界工艺珍品的著名陶器是()

A.白瓷B.青瓷C.唐三彩D.青花瓷

15.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

下列属于“观点”的是()

A.宋岳飞抗击金军

B.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杰出的女皇帝

C.唐玄宗倡导节俭

D.唐朝杜甫《三吏》《三别》《春望》

16.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A.《史记》B.《大唐西域记》

C.《马可·

波罗行记》D.《资治通鉴》

17.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广告中有这样一句话: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下列哪一个朝代以博大的胸怀,造就了盛世繁荣景象

A.秦朝B.西晋C.隋朝D.唐朝

18.有学者认为,“它(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影响的制度”,“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一千多年”。

材料表明科举制()

A.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B.可以推动教育发展

C.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D.能够防止政权覆灭

19.唐太宗说:

“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

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

”为此,唐太宗

A.重视发展生产

B.扩充国学规模

C.注重虚心纳谏

D.加强边疆管辖

20.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

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

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D.重用有才能的人

21.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22.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

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3.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

唐朝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A.

B.

C.

D.

24.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

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

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是在()

A.公元前2070年B.公元前221年C.581年D.589年

25.“胡商云集长安城”“汉戴胡帽,胡戴汉帽”“胡饼、胡乐、胡舞盛行”,这些话描述的朝代是()

A.北魏B.北宋C.东汉D.唐朝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1.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唐贞观年间,为了求取佛经精义,玄奘毅然西行前往的佛教圣地天竺,在天竺,玄奘用大约17年的时间遍游各地,寻师访友,研习佛法,玄奘将自己的游历所见所闻,由弟子记录成书《大唐西域记》,把印度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介绍到中国,是研究7世纪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为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以D项符合题意;

A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B项,B项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C项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

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2.C

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它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3.A

A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当政者为了把长江流域日益增长的财富供给京城的朝廷和东北边陲的驻兵,想了很多办法,隋炀帝时,开凿大运河。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南方的财富输入北方,故选项A符合题意,排除BCD。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题,需要理解题干含义。

解答时,先读懂题干的含义,直接回答有难度,可以拿题干信息分析备选项,找到正确答案。

4.B

B

依据所学可知,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出现了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在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故B符合题意;

AC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5.B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后期,战争不断,经济政治衰退,唐末农民起义,经过黄巢的打击,唐朝统治名存实亡。

黄巢起义后,宦官所管理的禁军也损失过重,所以宰相与宦官争权不断。

后唐昭宗被朱温毒死。

朱温改国号为梁,改元开平,定都于开封,唐朝灭亡。

所以灭亡唐朝的人物是朱温,故选B。

6.A

【分析】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出自陆龟蒙的《秘色越器》。

“秘色”瓷最初是指唐代越窑青瓷中的精品,“秘色”是当时赞誉越窑瓷器釉色之美而演变成越窑釉色的专有名称。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越窑的青瓷很有名。

故A符合题意;

BC出现在唐朝,和题干诗句无关,不符合题意;

青花瓷在唐朝还未出现,故D不符合题意。

7.A

唐朝对陶瓷业有“南青北白”之说,其著名的产地各是越窑、邢窑,A符合题意;

BCD不符合题意;

8.C

依据课本所学,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618年,镇守太原的李渊趁机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是为唐高祖。

后来唐高祖逐步消灭各地起义军和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②③项正确,C项符合题意;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公元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①错误,AB两项不合题意;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勤于政事,虚心纳谏。

重用大臣魏征,④错误,D项不合题意。

故选C。

9.C

依据所学可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的意思是回忆以前开元全盛时期,连小县城都有上万户人家。

这反映了开元盛世的状况。

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所以C项符合题意;

“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反映的是遣唐使的有关情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反映的是唐代诗人李白送别孟浩然,“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反映的是唐代乐舞的有关状况。

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10.C

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南北经济交流,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605年隋炀帝命人开凿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洛阳,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故C符合题意;

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南水北调、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不是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故AB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11.C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年间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富强,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史称“开元盛世”。

故答案为C项。

文景之治是西汉汉文帝、汉景帝时期,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康乾盛世是清朝时期,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B、D项。

12.D

依据材料“任贤能、受谏诤,即可,何谓为难?

”可知唐太宗的治国策略是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依据材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可知唐太宗的治国策略是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①②③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提及三省六部制,故本题选D

13.C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隋文帝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文帝厉行节约,①②③④项符合题意;

⑤项是隋炀帝的功绩,不符合题意,需排除含⑤项的ABD三项。

14.C

依据知识可知,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

唐三彩是中国古代陶器中一颗璀灿的明珠,是世界工艺珍品,所以C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BD三项均属于瓷器,不是陶器,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15.B

依据所学可知,史实是单纯对历史事件的表述,而历史观点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看法和评价。

B项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属于观点,所以B项符合题意。

ACD都属于对历史事实的单纯表述,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6.B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7世纪时中印交往的史实。

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天竺(今印度),贞观后期,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专心翻译佛经,不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故答案选B。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

17.D

唐朝前期政治稳定,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唐政府又采取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游这些历史史实都显现出唐与亚洲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

唐朝统治者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或设机构,或采取册封政策,或实行和亲政策,如文成公主入吐蕃、金城公主入藏,政策灵活多样,各民族联系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因而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广告中曾有这样一句话: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D符合题意;

秦朝实行暴政,A排除;

西晋、隋朝在中外交往中没有体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BC排除。

故选择D。

18.C

依据题干信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持续了一千多年”可知,此内容反映了科举制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故C符合题意;

题干没有涉及科举制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可以推动教育发展、能够防止政权覆灭,故ABD不合题意。

抓住题干关键词“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持续了一千多年”是解题的关键,逐一分析各选项。

19.A

根据题干材料“国以民为本,民以依食为本.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可知唐太宗这段话充分说明了他以民为本,重视农业。

唐太宗轻徭薄赋,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使农民安定生产,耕作有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重视农业,减轻农民赋税劳役,“戒奢从简”,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因此本题正确的选项是A;

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20.B

依据所学可知,武则天统治时期,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继续发展。

使人口明显增长,边境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故史学家肯定武则天,B符合题意;

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属于客观因素,故A排除;

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重用有才能的人属于武则天统治措施的一部分,故CD排除。

故选B。

21.B

根据所学可知:

唐朝是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在国际上影响大、声望高,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

故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中国人是炎黄子孙,汉开丝绸之路,故AC均不符合题意。

22.D

根据题干信息:

图①是秧马;

图②是筒车;

图③是曲辕犁;

图④是唐三彩.结合所学知识:

唐朝时期,农民改进了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灌溉工具筒车。

选项②③符合题意;

秧马是宋朝的插秧农具;

唐三彩是唐朝陶瓷器。

选项①④不符合题意,可排除;

因此应该入选“盛唐篇”的只有选项②③符合题意,故选D。

23.A

依据所学可知,唐朝时期农具的改进以及广泛使用,对唐朝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其中曲辕犁因其辕曲,而被称为曲辕犁,区别于直辕犁。

曲辕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

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牲畜,所以A项符合题意;

B项是骨耜为原始社会工具,C项是东汉水排为鼓风冶铁工具,D项是西汉耧车播种工具。

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本题是图片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图片信息,判断题干主旨所示—唐朝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

审题并弄清题目要求,最后结合所学知识再认再现基础知识准确做出选择。

24.D

依据所学可知,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

581年,他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政权陈,结束了自东汉末年到隋统一前近400年的分裂割据状态,实现了自秦汉以来中国又一次统一,使政权稳固,社会安定,户口增长,垦田速增,积蓄充盈,文化发展,使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为中国封建社会隋唐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李刚高度评价“混南北为一区”的功绩主要就是结束了南北分裂,完成统一,所以D项符合题意;

A项与夏朝建立有关,排除;

B项与秦朝建立有关,排除;

C项是隋朝建立时间,排除。

故选D。

25.D

依据题干“胡商云集长安城”“汉戴胡帽,胡戴汉帽”“胡饼、胡乐、胡舞盛行”,长安是唐朝的都城,胡指的是少数民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了唐朝实行比较开明开放的民族政策,民族交往频繁,唐都长安成为各民族交往的中心,故D正确;

北魏的都城是洛阳,北宋的都城是开封,东汉的都城是洛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