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24940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Word格式.docx

《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Word格式.docx

3.渗漉法系将经过适宜加工后的药材粉末装于渗漉器内,浸出溶剂从渗漉器上部添加,溶剂渗过药材层往下流动过程中浸出的方法。

其一般操纵方法如下:

进行渗漉前,先将药材粉末放在有盖容器内,再加入药材量60%-70%的浸出溶剂均匀润湿后,密闭,放置15分钟至数小时,使药材充分膨胀以免在渗漉筒内膨胀。

取适量脱脂棉,用浸出液湿润后,轻轻垫铺在渗漉筒的底部,然后将已润湿膨胀的药粉分次装人渗漉筒中,每次投入后均匀压平。

松紧程度根据药材及浸出溶剂而定。

装完后.用滤纸或纱布将上面覆盖,并加一些玻璃珠或石块之类的重物,以防加溶剂时药粉浮起;

操纵时.先打开渗漉筒浸出液出口之活塞,从上部缓缓加入溶剂至高出药粉数厘米,加盖放置浸渍24-48小时,使溶剂充分渗透扩散。

渗漉时,溶剂渗入药材的细胞中溶解大量的可溶性物质之后,浓度增高,比重增大而向下移动,上层的浸出溶剂或较稀浸出溶煤置换其位置,造成良好的细胞壁内外浓度差。

渗漉法浸出效果及提取程度均优于浸渍法。

渗漉法对药材粒度及工艺条件的要求较高,一般渗漉液流出速度以1kg药材计算,慢速浸出以1—3ml/min为宜;

快速浸出以3—5ml/min为宜。

渗漉过程中,随时弥补溶剂,使药材中有效成分充分浸出。

浸出溶剂的用量一般为1:

4—8(药材粉末:

浸出溶剂)。

4.其它 

(1)动态温浸工艺:

将原药材破碎到规定粒度.使药材与溶媒有效接触面积扩大.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坚持恒温;

用机械搅拌促进流动,实现药材界面内外浓度差,有利于有效成分快速浸提,而低温温浸,药液不沸腾,防止了淀粉的过分裂解糊化.既方便了固液分离和离心除杂,又防止了水蒸气共沸蒸馏成分的损失。

因此,动态温浸工艺与传统的静态沸腾提取工艺相比,具有提取效率高,保管有效成分多,缩短工时,降低耗能等优点。

(2)超速离心除杂与超滤除杂技术:

与传统的醇醉沉除杂工艺相比,超速离心与超滤(采取微孔滤膜,经加压滤过)除杂技术,防止了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多糖和肽类成分的损失,天然成分保存较完全,既使中药汤剂的特色得到发挥,同时又缩小了剂量,制得的颗粒质量高.稳定性好”。

(二)浓缩、干燥技术

药材中指标成分提提取后,制成原颗粒之前应得到流动性粉末为宜,因此提取液必须浓缩与干燥,需要一定温度除去水,陪伴随效成分的损失与破坏。

如长瓣金莲花的水煎液常压浓缩1小时、16小时及26小时,总黄酮含量分别降低6.25%、20%及39%,时间越长有效成分破坏越多。

又如采取常压浓缩或减压浓缩制备三黄泻心汤干浸膏,结果成品中番泻苷、黄芩苷的含量降低了23%-94%,改用逆渗透液缩和喷雾干燥技术,含量仍降低1%—6%,当归芍药汤的汤液作成软膏后.其仓术醇和β-桉醇含量分别只有原药材的0.04%和0.14%。

通常浓缩最简易是采取真空度1.33kPa(即10mmHg),温度约40℃即可,若采取薄膜浓缩、离心薄膜浓缩则效率可提高,且可降低对有效成分的影响。

浓缩液一般浓缩到20%—50%,进行干燥,喷雾干燥操纵简便、速度快,产品细度均匀,干燥过程液滴干燥的实际温度仅35-50℃,在几秒或十几秒钟完成,被干燥物料不致发生过热现象,不耐热或对热不稳定的成分不致破坏,如大黄浓缩液以进风温度20℃、出风温度105℃进行干燥,其番泻苷A几乎不分解,但高于上述温度会分解。

大多数中药成分浓缩液的进风温度在110-130℃,出风温度65-80℃,都能喷出流动性好的粉末。

近年来,有人认为最佳干燥条件应从控制液温和浸膏粒度大小着手。

液滴大小可用激光测定,其原理是激光的折射角能定量地随粒度大小而变更.该平均粒径随着雾化器转速的增加而减小,干浸膏粉末的粒度大小由光学显微镜或库氏测定仪改为精确度高的激光测定,干浸膏粉末粒度和汤液雾滴大小是相互关联的,如庶黄附子细辛汤的干浸膏粉末的粒度比其雾滴直径要小得多。

浸膏剂的浓缩与干燥方法很多,最近经常使用于中药浸膏的浓缩或干燥的新技术有:

薄膜浓缩、反渗透法和喷雾干燥、离心喷雾干燥、微波干燥及远红外干燥技术等。

现举例说明喷雾干燥与冷冻干燥技术的在中药颗粒剂制备中的应用。

1.喷男干燥与干法制粒工艺该法是将药材浸出液经喷雾干燥制成于浸膏粉,加入辅料.先预压成粗片,然后粉碎成颗粒的一种新工艺。

它实现了瞬间干燥,防止了有效成分损失,同时包管了颗粒和性状的均一性,使颗粒具有较稳定的崩解性和溶散性,从而克服了湿法造粒工艺的溶媒残留、变色、储存不稳定等缺点。

上海中药制药一厂利用动态水提取和干法制粒工艺,成功地研制出粒度集中、不容易粘连的六昧地黄丸(颗粒型)冲剂。

2.冷冻浓缩与冷冻干燥技术冷冻浓缩技术是使药液于—5~—20℃低温冷冻,通过不竭搅拌使结出冰块成为微粒,然后以离心机除去冰屑而得到浓缩的浸膏。

此种超低温浓缩可达到有效成分的高保存率。

如桂枝芍药汤中的有效成分桂皮醛,采取冷冻浓缩法可保存该成分为一般真空加热浓缩法的50倍之多。

但反潮性强,成本高,未能用于大量生产。

小太郎株式会社为了包管成品质量,在生药煎液高真空浓缩后采取冷冻干燥,先降温至—50℃.在高真空下干燥。

冷冻浓缩和冷冻干燥技术,可以包管中药挥发性有效成分在生产中不被破坏或损失。

[三]制粒方法

中药颗粒剂制粒的程序一般是将浓缩到一定比重范围的浸膏按比例与辅料捏合,需要时加适量的润湿剂,整粒,干燥。

成型技术可分为三种:

于法成型、湿法成型和直接成型。

1.干法成型系在干燥浸膏粉末中加入适宜的辅料(如干粘合剂),混匀后,加压成逐步整到符合要求的粒度。

若一步整粒,收率差,若制粒是由压片机和粉碎机(振荡式)组合而成,则成型率也较低,如小青龙汤的颗粒成型率只有30%—40%,如用现代技术自动生产的制粒设备系统,生产小青龙汤的颗粒,成型率为65%—70%,且每批颗粒的质量相差无几,溶出性一致。

干法成型不受溶媒和温度的影响,易于制备成型,质量稳定,比湿法制粒简易,崩解性与溶出性好.但要有固定的设备。

2湿法成型系利用干燥浸膏粉末自己含有多量的粘液质、多相类等物质为粘合剂,与适宜辅料(如赋形剂等)温匀后,需要时在80℃以下热风干燥除去少量水分,然后加润湿剂(经常使用90%乙醇)制成软材,用挤压式造粒机或高速离也切碎机等制成湿粒.湿粒干燥一般使用通气式干燥机、平行流干燥机或减压于燥机(减压干燥时的真空度一般为2.67-13.3kpa),最后整粒的机械有振荡器和按筒式成粒器.也可用造粒机整粒。

湿法成型必须优选辅料,处方合理才干使质量稳定,确保颗粒剂的崩解性与溶出性。

3.直接成型系由湿法成型演变而来,特点是炼合成软材,造粒与干燥三道工序同时进行,即流化造粒。

此流化造粒是通过确定喷雾量、喷雾时间、风量、温度等条件,自动化造检,收率比其它方法均高。

但由于制粒过程中,颗粒的成长如滚雪球而成的,雾滴大小与颗粒成长呈正相关,雾滴大小受到液体流量、比率的影响,当气体流量固定,液体量增大时其比率减小,同时增大雾滴也可增大了颗粒的粒度,例如粘合剂的液体流量为85g/min时,平均颗粒的粒径为240μm,若为145g/min时,颗粒为278μm相反,若粘合剂溶液的流量不变,增加喷雾的空气压力,可增加比率,减小雾滴,减小照粒的粒度。

例如空气压力为o.1kg/cm2时,平均颗粒的粒径为438μm,若为2.Okg/cm2时,颗粒的粒径为292μm,在制粒时,不单能蒸发颗粒中的水分,同时还蒸发雾淌的水分,所以升高进风温度,可降低颗粒的粒度,如进风温度为25℃时,粒径为311μm;

40℃时粒径为272μm,55℃时为粒径235μm。

由于在沸腾中相互密擦,所制颗粒较松,细粉多,且因大量热风,损失也大。

影响流化造粒的因素大小顺序为:

喷雾空气压力>粉体检度>进出口温度>风量。

流化造粒的处方组成很重要,通常中药颗粒剂的处方中除主药为干燥浸膏粉末外,应加入适宜的辅料,使粉末易聚集而成粒。

另一种直接造粒法是离心成型,其原理是以白砂糖为颗粒的核,先置于圆形容器内.当容器的底部高速旋转时,白砂糖沿容器的周围旋转。

在这种状态下,直接将药材提取液喷雾,鼓风机吹入热风干燥,可得球形的颗粒或细粒剂。

此法优点是中药成方的提取液可不经处理直接使用;

不管是制颗粒剂或细粒剂,其收率均高;

粒度均园整,缺点是生产能力小,一次造粒所用的时间较长。

近年来新辅料的出现、将逐步替代以糖为核心的工艺,从而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4.举例

例1.中药冲剂流动制粒工艺条件的试验

原料为黄芩汤(黄芩9g、白芍6g、干草6g、大枣6g)水煎醇提取液和板蓝根冲剂、生脉饮冲剂、脉安冲剂、感冒清热冲剂的提取液。

辅料为蔗糖、乳糖,有分歧粒度。

利用影响因素试验,正交设计的方法考查了热风的进出口温度、雾化药液的压缩空气压力、母核粉体的粒度和流化室内沸腾流动的风量等对制粒的影响。

试验结果,对制粒影响大小的顺序依次为:

压力>粒度>温度>风量。

最适工艺条件为:

进口温度110℃,出口温度50℃.喷雾压力1.Kg/cm2,风量1.5档,粉体粒度40-60目。

例2.养胃冲剂的制备

朱婉珍等以养胃冲剂为对象,研究了直接喷雾法和超滤喷雾法两种改进工艺。

超滤是一门高新技术,属物理分离方法。

采取此法来代替传统的醇沉分离法,具有很多优点:

(1)芍药苷含量比较:

芍药苷为本颗粒剂的指标成分,以其含量作为主要的质量指标。

经超滤法前后的测定结果证明:

若以超滤前含量为100%,超滤后可达99%以上,而同批药液经醇沉处理.含量只能达到64.98%-74.98%.比超滤法低得多。

(2)得膏滤比较:

以超滤或醇沉作为分离杂质的方法,均可减少浸膏得滤。

若以原工艺得膏率为100%。

则超滤法为35%-49%,醇沉法63%-76%。

故超法法比醇沉法能更多地保存有效成分(芍药苷)和除去更多的杂质。

(3)酶解法作超滤前处理,可以提高温过速度,经试验对照得知能提高浓缩效率,若酶解前浓缩速度为100%,则经酶解处理的同批药液的浓缩速率为111.4%。

酶解对芍药苷含量基本没有影响。

若以末酶解液含量为100%,则同批酶解含量在98,6%—101.14%之间。

例3.低糖型慈禧春宝冲剂的制备

刘雪芬等利用喷雾制粒方法制备了低糖型的慈禧春宝冲剂,研究了喷雾空气压力、粉体粒度、风温和风量对喷雾制粒干燥的影响。

试验结果标明:

(1)雾化药液的压缩空气压力越大,喷出的液滴越小,反之雾滴则越大。

如果雾化液滴太小,可能在喷到辅料粉体前就被热风吹成粉末状,不容易形成颗粒,如雾化液滴太大,则不容易喷洒均匀,成粒也困难。

(2)本法制粒必须有一定数量,粒度适宜而均匀的物体作为颗粒的母核,即以辅料蔗糖粉为粉体,粉碎粒度以l20目为宜。

(3)进口出口热风温度控制是本法制粒的关键条件之一,如果进口热风温度过高,易造成药物的热敏成分,尤其是中药有效成分破坏而降低药效,也易造成喷雾药滴未与辅料粉体接触便被干燥成粉而不克不及凝聚成粒;

若进口热风温度过低,则易造成凝聚颗粒难以及时干燥而结块成团。

进口热风温度为80-100℃,出口热风温度为50-60℃为宜。

(4)由风机压缩空气使粉体在流化床“沸腾”翻滚的风量大小,也是本法制粒的关键条件之一。

如果风量过大,粉体“沸腾”过猛,可造成大量粉粒积于滤袋器上,喷雾制粒效果欠安,细粉过多;

若风量过小则无力促使粉体充分“沸腾”,也不克不及制出均匀颗粒,且易结成团块,难以干燥。

慈禧春宝冲剂具有颗粒均匀、成品率高、生产周期短、受热时间短的特点。

另外该制备方法污染少,工序少.占地面积小,防止粉尘飞扬,适合文明生产等优点。

(四)湿颗粒的干燥

湿粒制成后,应尽可能迅速干燥,放置过久湿粒易结块或蜕变。

干燥温度一般以60-80℃为宜。

注意干燥温度应逐渐升高,否则颗粒的概况于燥易结成一层硬膜而影响内部水分的蒸发;

而且颗粒中的糖粉骤遇高温时能熔化,使颗粒坚硬,糖粉与其共存时,温度稍高即结成粘块。

颗粒的干燥程度可通过测定含水量进行控制,一般应控制在2%以内。

生产中凭经验掌握,即用手紧捏干粒,当在手放松后颗粒不该粘结成团,手拳也不该有细粉,无湿润感觉即可。

干燥设备的类型较多,生产上经常使用的有烘箱或烘房、沸腾干燥装置、振动式远红外干燥机等。

1.烘箱或烘房是经常使用的气流干燥设备,将湿颗粒堆放于烘盘上,厚度以不超出2cm为宜。

烘盘置于搁架上或烘车搁架上,集中送入干燥箱内干燥。

这种干燥方法对被干燥物料的性质要求不严,适应性较广,但是这种干燥方法有许多缺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①在干燥过程中,被干燥的颗粒处于静态,受热面小,因而包裹于颗粒内的水分难以蒸发,干燥时间长,效率低,浪费能源。

②颗粒受热不匀,容易因受热时间过长或过热而引起成分的破坏。

⑤工人劳动强度大,操纵条件差。

2.沸腾干燥又名流化床干燥,沸腾干燥是流化技术在干燥上的一个新发展。

沸腾干燥的原理:

是利用热空气流使湿颗粒悬浮,呈流态,如“沸腾状”,物料的跳动大大地增加了蒸发面,热空气在湿颗粒间通过,在动态下进行热交换,带走水气,达到干燥的目的。

负压抽气法沸腾干燥,能使水蒸气快速排出,厢式负压沸腾干燥床即为此类干燥设备。

沸腾干燥主要用于颗粒性物料的干燥,如颗粒剂、片剂等颗粒干燥。

沸腾干燥效率高,干燥速度快,产量大,干燥均匀,干保温度低,操纵方便,适于同品种的连续大量生产。

沸腾干燥法的干颗粒中,细颗粒比例高,但细粉比例不高,有时干颗粒不敷坚实完整。

此外干燥室内不容易清洗,尤其是有色制剂颗粒干燥时给清洁工作带来困难。

3.振动式远红外干燥机应用振动式远红外干燥机进行颗粒干燥,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

其原理是远红外加热干燥,主要利用远红外辐射源所发出的远红外射线,直接被加热的物体所吸收,发生分子共振,引起分子原子的振动和转动,从而直接变成热能使物体发热升温,达到干燥目的。

性能特点:

振动式远红外干燥机具有快速、优质和耗能低的特点。

快速,湿颗粒在机内停留6-8分钟,而通过远红外辐射时仅1.5-2.5分钟,箱内气相温度达68℃,干燥能力每小时干燥干料120kg。

干燥时物料最高温度为90℃,由于加热时间短,药物成分不容易破坏,颗粒也起灭茵作用.颗粒外观色泽鲜艳均匀、香味好.成品含水量达到2%以上,达到优级品水平。

耗费低,平均每度电能干燥药物3.5kg。

振动式远红外干燥对被干燥颗粒的性质有一定的要求,有些颗粒剂湿粒粘度较大,若不经任何处理,直接进入振动式远红外烘箱,在干燥过程中颗粒容易粘结,形成大颗粒或块状物,使包裹于大颗粒内的水分难以蒸发,部分颗粒还容易粘结在远红外烘箱振槽板面上,造成积料和结焦现象。

因此,在使用振动式远红外烘箱干燥颗粒前,先对湿颗粒进行室温去湿须处理,使颗粒的性质能满足要求。

采取空气除湿机或硅胶吸湿等方法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4.空气除湿机

(1)原理:

空气湿度是影响干燥的各种因素之一。

室温去湿工艺系利用空气除湿机除去空气中所含的水分.降低有限空间的湿度,从而进一步除去湿颗粒中的水分,改变湿粒的物理性质,使其能符合振动式远红外烘箱对被干燥物料的要求。

(2)操纵:

特制粒机上制出的湿颗粒摊于洁净的铝盘内,叠放在专用的车架上,摊入装有KQ7—6去湿机的密闭房间内,静置去湿6-8小时,至颗粒概况近干,粘度减小,变得较原来疏松,容易分散为度。

一般湿颗粒经去湿后过直径5mm的圆形孔筛,筛去僵块、条块,然后人振荡加料斗,转送入振动式远红外烘箱中干燥。

(3)效果:

湿颗粒经去湿、过筛、整粒后,颗粒自由地在振动式远红外烘箱内上下振荡传送,防止了原来颗粒相互间容易粘结和在烘箱振槽板面上容易发生粘连等现象,缩短了干燥时间,提高了干燥效率,经去湿后,颗粒只需一次干燥,干燥时间6-8分钟.就能符合要求,耗电量相应下降,成品的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都有明显的提高。

(五)整粒

湿粒用各种干燥设备干燥后,可能有结块粘连等,须再通过摇摆式颗粒机,过一号筛(12-14目),使大颗粒磨碎,再通过四号筛(60目)除去细小颗粒和细粉,筛下的细小颗粒和细粉可重新制粒,或并入下次同一批药粉中,混匀制粒。

颗粒剂处方中若含芳香挥发性成分,一般宜容于适量乙醇中,用雾化器均匀地喷洒在干燥的颗粒上,然后密封放置一定时间,等穿透均匀吸收后方可进行包装。

[六]包装

颗粒剂中因含有浸膏或少量蔗糖,极易吸潮溶化,故应密封包装和干燥贮藏。

用复合铝塑袋分装,不容易透湿、透气,贮存期内一般不会出现吸潮软化现象。

二、酒溶性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酒溶性颗粒剂加入白酒后即溶解成为澄清的药酒,可代替药酒服用。

(一)制备酒溶性颗粒剂的要求

1.处方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应易溶于稀乙醇中。

2.提取时所用的溶剂为乙醇,但其含醇量应与欲饮白酒含醇量相同溶于白酒后坚持澄明度。

一般以60度的白酒计算。

3.所加赋形剂应能溶于欲饮白酒中,通常加糖或其他可溶性矫味剂。

4.一般每包颗粒的剂量,应以能冲泡成药酒o.25—o.5kg为宜,由病人根据规定量饮用。

[二]制法

1.提取采取渗漉法或浸渍法、回流法等方法,以60%左右乙醇为溶剂(或欲饮白酒的含醇度数),提取液回收乙醇后,浓缩至稠膏状,备用。

2.制粒、干燥、整粒、包装与水溶性颗粒剂类同。

三、混悬性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混悬性颗粒剂是将方中部分药材提取制成稠膏,另部分药材粉碎成极细粉加入制成的颗粒剂,用水冲后不克不及全部溶解,而成混悬性液体。

这类颗粒剂应用较少,当处方中含挥发性或热敏性成分,药材量较多,且是主要药物,将这部分药材粉碎成极细粉加入,药物既起治疗作用,又是赋形剂,可节省其它赋形剂,降低成本。

其制法为:

将含挥发性、热敏性或淀粉较多的药材粉碎成细粉,过六号筛备用;

一般性药材,以水为溶剂.煎煮提取,煎液浓缩至稠膏备用;

将稠膏与药材细粉及糖粉适量混匀,制成软材,然后再通过一号筛(12-14目)制成湿颗粒,60℃以下干燥,干颗粒再通过一号筛整粒,分装,即得。

四、泡腾性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泡腾性颗粒剂是利用有机酸与弱碱遇水作用发生二氧化碳气体,使药液发生气泡呈泡腾状态的一种颗粒剂。

由于酸与碱中和反应,发生二氧化碳.使颗粒疏松,崩裂,具速溶性同时,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呈酸性,能刺激味蕾,因而可达到矫味的作用,若再配有甜味剂和芳香剂,可以得到碳酸饮料的风味。

经常使用的有机酸有枸橼酸、酒石酸等,弱碱有碳酸氢钠、碳酸钠等。

将方药按一般水溶性颗粒剂提取,精制得稠膏或干浸膏粉,分成二份,一份中加入有机酸制成酸性颗粒,干燥,备用:

另一份中加入弱碱制成碱性颗粒,干燥,备用;

将酸性与碱性颗粒混匀,包装,即得。

将泡腾物料碳酸氢钠销与枸橼酸(或酒石酸),各与糖粉及稠浸膏分别制成两种颗粒,干燥,再将两种颗粒混合均匀,整粒,分装。

也可以将部分糖粉与碳酸氢钠混匀,用蒸馏水喷雾制粒,挤压过12目筛,70℃左右干燥,整粒。

将剩余糖粉与稠膏混匀,制软材,挤压过12目筛制颗粒,70℃左右干燥、整粒。

再将以上两项颗粒合并,喷入香精,加入枸橼酸混匀,过12目筛3—4次后,分装于塑料袋内。

必须注意控制干颗粒的水分,以免在服前酸与碱已发生反应。

五、环糊精在中药颗粒剂中的应用

目前,国内生产的中药颗粒剂主要存在吸潮性强,香气缺乏,贮存期短,颗粒均匀度较差等质量问题。

解决上述问题较为复杂,涉及到许多领域,除采取新型辅料(如乳糖、纤维素、甘露醇)、超细微粒防潮剂(如无水硅酸)、新工艺(如冷冻干燥)外,最重要的是开展生物药剂学的基础研究。

如在药剂中加入聚乙二醇(PEG)、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微品纤维素(MCC)、环棚精(CD)以及右旋糖酐、谷氨L—谷氨酸等高分子化合物或有机大分子。

许多药物分子能通过范德华力与上述物质生成络合物或包合物,从而改变药物的性质(如溶解度、稳定性、生物利用度等)。

近年来,环糊精在药剂学中的应用更为引人注目。

多个葡萄糖分子经水解,彼此按a—1,4碳连接起来,形成串状结构化合物称为直链糊精,简称糊精。

如果糊精两瑞的葡萄糖分子也按a-1,4碳相连接,形成封闭结构的环状低聚糖,称为环状糊精(cycldexb5a)简称CD。

经x衍射和核磁共振证实了CD的立体结构是环状中空圆筒形,筒内为疏水区,筒直径随CD种类而异。

由于这种筒形结构.使得形状和大小合适的疏水性药物分子或官能团能嵌入笼形分子的空洞中,形成包合物。

一个分子即是一个包囊,所以又称分子囊。

从溶解度、稳定性等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质看,包合物与原药物均有较大不同。

一般药物被包合后,具有以下特点:

溶解度增大,稳定性提高,液体药物可粉末化,可防止挥发性成分挥发,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或味道,调节释药速率.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的刺激性与毒副作用等。

包合物的制备方法:

1.饱和水溶液法将环糊精配成饱和溶液,加入药物,混合30分钟以上环糊精起包合作用形成包合物.可定量地将包合物分离出来。

如大蒜油-β-CD包合物的制备:

按大蒜油和β—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